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填写说明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所属学科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沈阳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成立时间1978中心建设发展历程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原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部,1999年划归辽宁省教育厅管理。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实验中心之一,同样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沈阳理工大学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隶属于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与学院的重点实验中心之一,本中心经历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历程。中心所属的第一个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于1978伴随着电子技术在测控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展诞生,并相继建立了单片机、接口与通讯等实验室,在1999年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并结合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实验中心广泛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实验并建立DSP实验室、EDA实验室及高频电子实验室等,在2002年随着学校新学科建设和试办本科专业的需求,实验中心又相继建立了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室、sopc实验室等,在2003年,随着学校搬迁和学院调整,并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成立了本中心——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目前,实验中心共包括八个实验室,可以完成涵盖电子及信息处理所能涉及到的大部分实验,可以实现从电子芯片设计、片上开发、电子工程设计以及电子信息处理应用的系列实验。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不但满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需要,而且能够开展一些我校的电子设计及信息处理的科研课题实验,以及承担一些军工企业的横向课题的实验项目。本实验中心包括DSP实验室、EDA实验室、SOPC实验室、接口与通讯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室、高频电子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八个专业实验室,承担了学院及学校的共计九个专业共计二十余门课的教学实验任务。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中心现有仪器1045多台套;仪器设备总资产492万元;实验中心面积达960平方米中心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和理工复合人才为工作核心,注重科研优势和学科优势对实验教学的带动作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了“基础-综合-研究”三层次、一体化、开放式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以技能和操作为主,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开放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近五年来,实验室中心教师及学生共发表论文115篇,出版著作3部,编写实验指导书17本。目前,实验中心共有教师35人(其中专职人员11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7人。中心主任姓名于洋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2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学位硕士毕业院校沈阳理工大学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邮编110168电子邮箱联系电话24681543主要职责1.负责中心发展的总体建设和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2.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工作运行、教学质量监控及宏观管理。3.主持相关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建设、实验课件建设、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等工作。4.参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并参与理论课教学及实践课程教学等工作,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5.负责中心的队伍建设(聘用、培训、考评等)。6.全面负责中心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完成学校、学院规定的科研和教学指标。7.负责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低值易耗品计划的审查和申报工作,完成设备维修及保养任务,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8.完成学校和学院交给的其他任务。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教学方面先后主讲过《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现代传感技术》、《网络化测控系统》等本科课程及《DSP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等研究生课程,完成了毕业设计48人次及生产实习等教学任务;近年来承担和参加教学改革项目2项,实验技术基金项目1项,出版教材2本,获得教学成果奖等奖励1项。2.科研方面从事智能仪器与控制装置、工业过程监控技术、网络化传感器与仪表、远程计算机测控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承担和参加科研项目16项,发表科研论文18篇,专利3项,成果1项。获得科研奖励1项。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主要教学教改项目和成果测控系统类课程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持2007(教改)面向对象C++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改革参与2007(教改)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开发沈阳理工大学2006(获奖)微机原理与应用内部2004年12(教材)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内部2005年4(教材)2.主要科研成果温度交变实验箱控制系统1万主持2003(横向)粮仓自动测温系统软件设计0.8万主持2003(横向)语音导游报器0.7万主持2003(横向)头部击发机构自动装配机6万主持2005(横向)地面无人车辆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3万主持2005(纵向)典型军事目标模拟仿真3万主持2003(纵向)集成在线鲁棒智能过程监控技术10万主持2004-2005(纵向)基于GSM短信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参与2004(纵向)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1.5万主持2004(纵向)基于以太网的多参数智能过程控制仪表开发4万参与2004(纵向)网络化红外多费率用电供制管理系统8万主持2003(纵向)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1.5主持2006(纵向)建设科普基地及开展特色科普精品活动参研2006(纵向)bk-2007-026万主持2007(纵向)新型TSC动态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8万主持2007(纵向)基于Ethernet网络的工业现场总线模型研究5万主持2007(纵向)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39176222733539占总人数比例9%25%49%17%7%63%20%10%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26109910072(以2006-2007学年计)93380(以2006-2007学年计)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960104549298%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7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随着学科建设的细化,实验中心的建设逐年增加投入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新进及更新设备,学校利用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及自筹资金等措施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实验中心经费投入力度,每年向实验中心投入建设经费及运行经费,累计550万元,其中:2003年,投入70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实验项目建设;2004年,投入100万元,主要用于新增专业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的建设;2005年,投入140万元,主要用于新增专业实验室各项实验设备的的改造及完善;2006年,投入160万元,主要用于各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台套数的增补和实验设备的更新、更换;2007年,投入80万元,主要用于各实验室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建设。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2.获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8项。3.发表科研论文119余篇,其中实验教研论文8篇。4.承担各级科研项目69项。5.承担校级实验技术基金项目8项。6.获成果专利10项。7.承担各级教改20项。8.自编实验讲义17本。中心成员简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于洋男1963-02-12硕士主任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负责中心全面工作是2余国卫男1971-06-07学士副主任高级实验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分管中心教务、教学是3秦丽娟女1978-10-22博士责任教师讲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4高宏伟男1978-05-09博士责任教师讲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5周丹女1956-12-05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6李环女1964-05-14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7王玲男1960-09-06学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8陈刚女1962-08-27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9陈亮男1979-09-01硕士责任教师讲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4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0华宇宁女1965-04-16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1刘军男1972-09-01硕士责任教师讲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5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2曲万春男1966-03-15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3杨青川男1958-12-05硕士责任教师讲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6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4赵亚威女1976-04-09硕士责任教师讲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4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研室15陈慕羿女1981/5/18硕士责任教师助教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2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16崔旭晶女1962-10-19硕士责任教师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17李汇明女1970-11-30硕士责任教师讲师粒子物理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18马平全男1975-06-20硕士责任教师讲师电子与信息系统6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19张爽女1978-12-10硕士责任教师助教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20刘昶男1971-05-16硕士责任教师讲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6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21张启东男1971-11-01硕士责任教师讲师生物医学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22马秀丽女1966-08-01硕士责任教师教授系统工程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23周越男1970-06-01硕士责任教师教师讲师计算机应用技术6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24胡玉兰女1961-11-10硕士责任教师教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25王红女1970-07-01硕士责任教师讲师电子信息工程6基础、综合实验教学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26张大伟男1975-04-04硕士责任教师讲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否自动化专业教研室27张冶男1952-09-01无实验室责任人高级实验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28唐巍女1953-10-01无实验室责任人工程师机械6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29吴迪男1975-05-01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工程师通信与信息系统6准备实验、实验室建设是30崔秀敏女196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工程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31袁凤霞女1966-03-01无实验室责任人工程师计算机应用技术6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32周锡青男1978-12-12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助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4准备实验、实验室建设是33刘晓阳女1979-09-01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助工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5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34王东明男1979-08-01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助工电子信息工程4准备实验、仪器管理是35姜贵民男1981-01-01学士实验室责任人助工电子科学与技术4准备实验、实验室建设是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电子系统及信息处理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根据学校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结合电子行业的新技术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项目,在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综合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2-1-1.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及管理文件,学院也指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沈阳理工大学实行两级管理的总体方案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教师职责;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实验守则;沈阳理工大学新开课、首次上岗实验教师工作归范;沈阳理工大学关于制定本科实验大纲的有关规定;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沈阳理工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制度;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沈阳理工大学关于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的实施办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及考核细则2-1-2.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电子系统及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实验教学定位是:以信息学院本科生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类课程的实验为服务目标,以信息学院强大的学科教师资源为依托,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的效果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国家培养电子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实验中心的建设规划是:以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为建设依据,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及培养、完善实验设备、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实验中心运行和管理机制,经过不懈地努力,建设一个具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与理论教学相协调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先进的实验设施及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的电子系统及信息处理实验教学基地。2-1-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1.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我校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地位尤为突出,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由此,实验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为:从各门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入手,在重视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改革实验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全面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充分利用教师及设施资源,发挥学科项目优势,结合电子行业的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由完成计划内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到参入业余科研相结合的培养路径,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1)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重新审核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减少验证性实验,利用现有资源,增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例;(2)在完成计划内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实验设备规模和层次,课余时间尽量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设计及实现能力;(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教师的培养及培训,已提高教学的义务素质,与社会需求同步;(4)依托学科项目,逐步扩大学生参入科研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鼓励教师利用学校实验技术基金,进行实验设备的升级及改造,以适应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需求;(6)不断探索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7)改革实验类型的同时,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办法需要随之调整,应更注重设计及实现能力;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本实验中心秉承我校的教学宗旨,根据社会发展形势,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并引进先进设备对学生进行培训。本实验中心主要承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九个专业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并承担学校部分电子类的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是学校重点投入建设的实验中心。以2006-2007学年计,实验中心达到10072人/年,学时则达到了93380人时/年。五年来实验中心授课专业及学生人数统计情况详见下表:实验中心面向专业各专业学生人数02-03学年03-04学年04-05学年05-06学年06-07学年07-08学年自动化174114191250213210测控31357013466135电子信息工程138151142129107129电子科学与技术3132376833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122716414611373通信工程1331531411351152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236413575总计808754781903682907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2-3-1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实验中心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在实验内容中突出理论知识点,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依据实验大纲计划,调整实验内容,使学生通过实验达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在综合型、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型实验的比例,通过开放性实验手段,引导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试验能力。2-3-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目前实验中心共开设实验课程:26门实验项目:109项实验课时:282学时针对专业:9个实验项目名称及类型统计详见下表:序号实验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型1微机原理与应用(A)DEBUG命令使用2验证性字符串显示2设计性8253接口实验4设计性8255接口实验4设计性2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Debug命令使用2验证性顺序程序设计2设计性分支程序设计4设计性8255并行接口2设计性8253定时器计数器2设计性8259中断实验4设计性3接口与通讯8259接口实验4设计性8255接口实验4设计性4高频电子电路调谐放大器3验证性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3验证性石英晶体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2验证性振幅调制器4验证性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器4验证性5高频电子线路(A)调谐放大器3验证性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3验证性石英晶体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2验证性振幅调制器4验证性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器4验证性6测量电子电路(A)调谐放大器3验证性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3验证性7电子测量技术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检定2验证性电压表波形响应的研究2验证性示波器技术性能的测试2验证性相位测量2验证性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F)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特性测试2验证性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测量2验证性电容式传感器特性测试2验证性霍尔式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测试2验证性热电偶温度测量装置特性测试2验证性9网络化测控系统现场总线组网2综合性现场总线远程数据采集2综合性无线工控模块远程控制2综合性以太网远程控制2综合性10特种器件与传感器热敏元件与温度传感器2验证性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测试2验证性霍尔式位移测量特性测试2验证性热电偶温度测量专职特性测试2验证性11EDA技术(A)PSPISE软件2验证性二极管整形电路2验证性多级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4验证性带通滤波器、施密特触发器4验证性全加器、加法计数器4设计性数码变换器、二进制数转换成8421BCD码(自行设计,以上为自设参考题)4设计性VHDL状态机设计4设计性12EDA技术(C)MAX+PLUSⅡ软件实验4验证性24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60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综合实验(简易数字钟)4综合性13EDA技术(C)MAX+PLUS软件实验4验证性24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60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综合实验(简易数字钟)4综合性14可编程芯片和数字系统设计MAX+PLUS软件实验4验证性24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60进制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综合实验(简易数字钟)4综合设计性15数字系统设计编码器2验证性译码器2验证性加法器2设计性基本R-S触发器2设计性16电子系统设计加法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秒表设计2设计性HELLO实验2设计性拨挡开关、按键、LED设计2设计性17VHDL数据选择器设计2验证性编、译码器设计2验证性数码管显示电路2设计性八位加法器设计2设计性加法计数器设计2设计性IP复用设计2设计性秒表的设计2设计性A/D变换控制器设计2综合设计性18DSP技术(A)CCS集成环境认识2验证性DSP指令实验2验证性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实验2设计性硬件中断实验2验证性定时器实验2验证性语音录、放实验3验证性ASM,C/C++语言混合编程实验3设计性19DSP技术(B)CCS集成环境认识2验证性DSP指令实验2验证性20集成电路µA741内部结构电路3设计性CMOS差动放大单元电路3设计性21集成电路CAD使用L—Edit画标准逻辑元件设计4设计性使用L—Edit画PMOS布局图版图4设计性使用L—Edit画反向器的布局图版图4设计性四位加法器标准组件自动配置与绕线4设计性2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数据传送实验2设计性定时器/计数器2验证性串行口扩展2验证性串行通信2验证性2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熟悉单片机实验系统2验证性定时器实验2设计性串行口实验2验证性I/O接口实验2验证性24单片机原理数据传送实验2验证性控制转移程序2验证性流水灯实验2验证性定时器/计数器2验证性25单片机原理(B)数据传送实验2设计性定时器/计数器实验2设计性串行口扩展实验2验证性串行通信实验2验证性26智能仪表认识实验4验证性传感器非线性特性校正4验证性2-3-3.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目前实验中心共开设实验课程:26门实验项目:109项实验课时:282学时针对专业:9个各实验类型比例:(1)验证性实验:59占实验项目总数:54%(1)综合性实验:8占实验项目总数:7%(2)设计性实验:42占实验项目总数:39%2-3-4.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实验中心针对本科生实验教学,以引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多了解学科发展趋势,查阅大量资料,实验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理论及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1)实验教师参与科研,将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2)理论教师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将部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引入到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指导学生有步骤的完成设计题目。(3)引导学生将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验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分析数据。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2-4-1.不断改进实验技术实验中心为保证良好的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改进实验技术,使实验教学适应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在实验教学中对知识点进行验证,并鼓励学生开阔思路,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对实验教材不断进行实验内容的补充,并改良一些陈旧的实验技术,对于新引进的实验设备编写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4-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实验中心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以指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及实际应用为目标,选用先进的实验设备,设置试验项目,改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中心每年投入建设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指导学生学习操作先进的实验设备,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按教学计划分层次,分步骤的设置试验项目,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设计不同深度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根据学科课程设置结构逐步开设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首先开设验证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建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综合性实验则包含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内容,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对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建立概念,并对学科内的课程设置及联系进行融会贯通。设计性实验则旨在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得到实验内容及要求后,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具有一定的对探索性。2-4-3.运用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手段。学生通过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了解实验教学过程,对实验原理有深入理解。在实验操作前,实验教师通过实验绘图等将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可有效保证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对理论知识点的验证。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等不便学生操作的,可利用软件模拟实现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设置以“课前实验预习——实验课堂教师讲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并分析试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为主线,学生依此可以保证在实验课前、课中、课后对实验有充分的掌握。2-4-4.建立良好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实验教学有其不同与理论教学的特色,实验教学主要是考核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建立了独特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实验出勤率、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及提交实验报告等。实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中。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实验中心为适应理论教学要求,配合引进的实验设备,实验指导教师自编了部分实验讲义共17本,并已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实验中心教师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统计表序号实验讲义编者日期1DSP实验指导书张冶、周锡青、付垚2005.82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刘昶2007.33VHDL语言实验指导书张启东、刘昶、王东明2007.34数字系统设计张启东2006.95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于洋2005.96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袁凤霞、唐巍2007.37接口与通讯实验指导书唐巍、袁凤霞2007.38EDA技术实验指导书崔秀敏2006.109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余国卫2007.310集成电路实验指导书姜贵民2006.1011集成电路CAD实验指导书李汇明、姜贵民2006.101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刘晓阳、刘军2007.313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刘晓阳、杨青川2007.314特种器件与传感器姜贵民、刘晓阳2007.315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于洋、陈亮、刘晓阳2003.616高频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张冶2007.317测量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张冶2007.3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3-1-1.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学校在“十五”发展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重点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在学校岗位聘任机制中对实验技术队伍的人员数量编制、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做了详尽的规划。学院根据学校总体思想,实施人才工程,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整合资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育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以岗位聘任为契机,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科学定编,合理设岗,明确实验教学队伍的岗位职责;注重引进,促进流动,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拓宽培养渠道,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来充实中心的实验教师队伍;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实验课程的教师责任制,建立岗位量化指标,实行竞争上岗和综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进修和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逐步建立了起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3-1-2.相关政策措施1.学校有得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1)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按规定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保证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2)学校在职称评聘时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的教学任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完不成教学工作量的人员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3)近几年学校在选择引进任教人员时,明确规定承担教学工作的人选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必须通过严格的试讲的环节;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人选必须具有正规本科及其以上学历。(4)第一次承担实验课的教师必须经过实验课试讲,实验课教师在课前都要做准备实验,参加实验教学组的集体备课。2.注重实验教学队伍的培训和提高(1)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职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成人教育,以提高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教师的学历水平。(2)制定外出进修培训计划,及时了解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动态,学习新的,参观和调研有关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建设部门情况。(3)组织指导教师到省内外著名高校参观学习,积极参加省内外一些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性地在中心内开展实验技术研讨、实验教学交流等诸多手段来提高中心教职员工的素质。(4)资助实验教学人员参加仪器培训班和调研学习,更新观念,补充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水平。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3-2-1实验中心教学队伍是由专职、兼职两个部分组成。每门实验课配备2名教师负责组织实验教学,其中1名为实验课程负责人,1名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实验中心有教师35人,其中专职人员11人,兼职教师24人,根据每年实验教学任务的需求聘任。学院规定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必须承担实验教学,保证了实验中心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结构合理,详细数据如下:实验中心教师的知识结构: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2人,占总人数的69%;实验中心教师的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2人(教授3名,副教授7名,高级工程师2名),占总人数的34%。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50岁以上4人,占总人数的12%;40-50岁11人,占总人数的31%;40岁以下20人,占总人数的58%教师的学缘结构:兼职教师中,沈阳理工大学毕业的有6人,非沈阳理工大学毕业的有19人。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硕士学位1人,本科毕业7人;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50岁以上2人,占总人数的20%;40-50岁2人,占总人数的20%;40岁以下6人,占总人数的60%3-2-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个指导教师每次指导人数不超过17人。每台套设备实验人数为1-2人(大型设备允许3-4人),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实验不能超过2个不同类型的实验。3-2-3实验中心十分注重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组织安排培训。目的在于提高业务水平、改变实验中心人员的知识层次、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教学水平。(1)鼓励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目前仍有2人在攻读博士学位,一人在攻读硕士学位。(2)新到岗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3)有计划派往各地进修学习。(4)参加教育部和国内外举办的专业和大型仪器培训班。(5)由专职教师对研究生助教进行指导和培训。(6)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3-3-1本实验教学中心以信息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人才为依托,搭建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平台,引进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中心教学队伍是由专职、兼职两部分组成。为了规范学风和教风学院采取了几项措施:(1).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监督。(2).学校教学督导团听课。(3).《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及考核细则》(4).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部分实验报告由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优良,在实验中心的师资队伍中,2003-2007年,有20人次年终考核获得优秀,有多人获得各种表彰。3-3-2.实验中心的教学队伍(教师和实验室人员)是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在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自行研制的设备二种:(1).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教学仪器(2005年投入使用,获得专利1项)。(2).FPGA开发板(2005年投入使用)2003年至今实验中心教师参与的教改项目、实验技术基金项目、教研论文和获奖情况统计详见下表。表1教改项目列表序号姓名名称项目来源排名立项时间1华宇宁信号与系统CAI课件的开发沈阳理工大学12003.92马秀丽C程序设计技能培养多媒体教学软件沈阳理工大学12003.113马秀丽电气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具体实施沈阳理工大学12003.114胡玉兰电子信息专业MATLAB技术课程双语教学课件的应用开发沈阳理工大学22003.115杨青川电子测量技术CAI课件的开发沈阳理工大学12005.116李环《通信原理》仿真实验开发沈阳理工大学12005.117赵亚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沈阳理工大学12007.118于洋测控系统类课程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教改12007.119刘昶电子信息类学生EDA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沈阳理工大学12005.1110周越接口与通讯教学平台的建设沈阳理工大学12005.1111刘昶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沈阳理工大学32005.1112周越数据库应用类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研究沈阳理工大学42005.1113胡玉兰DSP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开发沈阳理工大学22005.1114周丹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沈阳理工大学22005.1115陈亮《网络化测控系统》配套教材的改革和修订沈阳理工大学12007.1116刘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沈阳理工大学32007.1117陈刚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模式探析沈阳理工大学12007.1118周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改革沈阳理工大学22007.1119于洋面向对象C++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改革沈阳理工大学42007.1120赵亚威《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习题库及网上辅导答疑系统开发与建设沈阳理工大学22007.11表2实验基金项目列表序号姓名名称项目来源排名时间1于洋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
二次开发及利用沈阳理工大学12007.12排名时间2张大伟单片机试验设备改造沈阳理工大学12005.93周越ARM嵌入式实验系统的配套及功能开发沈阳理工大学12007.124刘昶SOPC实验系统升级改造沈阳理工大学12007.125胡玉兰数字逻辑实验系统的功能拓展与完善沈阳理工大学62007.126李汇明“积木式”电子系统实验板沈阳理工大学12007.127张秀丽专家系统软件开发及研究沈阳理工大学12005.98李环《通信原理》仿真实验开发沈阳理工大学12005.9表3教研论文汇总表序号姓名论文名称期刊排名时间1陈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2003年第2期2曲万春对<<电磁场>>课程的教学探讨高等教育研究12003年第2期3崔秀敏对EDA课程设计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2003年第2期4胡玉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素质教育改革探讨高等教育研究12003年第1期5陈刚对<<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2005年第2期6余国卫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高等教育研究12005年第2期7余国卫构建高校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对策中国教育教学杂志12005年第117期8余国卫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做分析与设计思路现代高等教育杂志12005年第1期表4获奖情况统计表序号姓名荣誉名称发证机关发证时间1于洋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开发(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成果)沈阳理工大学2006.12陈刚教学质量一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3华宇宁教学质量一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4刘昶教学质量二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5唐巍教学质量三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6周丹教学质量三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7李环教学质量三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6.28王玲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辽宁省赛区2004.99王玲沈阳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沈阳理工大学2003.110崔旭晶等《电子电路CAD/CAI》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辽宁省教学成果奖辽宁省教育厅2002.123-3-3科研方面工作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实验中心队伍积极从事科研工作。2003年以来,主持科学研究项目43项(总69项),主持项目科研经费达281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19篇。表1科研项目列表(横向)序号姓名名称主持或参与到款额(万)时间1于洋温度交变实验箱控制系统主持120032于洋粮仓自动测温系统软件设计主持0.820033于洋语音导游报器主持0.720034胡玉兰宽带CDMA通信的主动式多用户动态检测主持220035胡玉兰机器人作业技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参与220036李环智能化齿轮质量检测仪主持520037张大伟坦克火控系统测量台主持0.220038余国卫服装公司管理系统主持0.220049张大伟坦克传动系统综合实验台主持3200410张大伟坦克自动校准平台主持1200411张大伟信息分院单片机实验设备改造主持1200412崔旭晶TX1600立卧复合高速铣加工中心主持4200513马秀丽带cpu射频卡读写器主持0.7200514张大伟动平衡实验台主持1200515周丹基于农电系统的嵌入式数据通信模块主持32004-200616张大伟坦克自动校准平台主持1.6200517于洋头部击发机构自动装配机主持6200518刘昶怡康医疗体检软件主持3200519余国卫服装进销存管理系统主持0.2200520华宇宁煤气自动检测系统主持22003.-200421张大伟指纹识别模块设计与研究参与3200322张大伟指纹算法及专业用芯片基础研究主持3.5200323刘军可吸入颗粒物分析仪电气控制系统研究开发主持32006.4-2007.424陈刚啤酒生产自动化软件开发主持22006.8~2007.1025陈刚通用智能化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主持22007.3~2009.326张大伟掘进机装配线智能系统主持22200727张大伟掘进机室内综合试验测试系统设计主持192007表2科研项目列表(纵向)序号姓名名称主持或参与到款额(万)时间1吴迪空间通信复合XX技术参与11502004-20062胡玉兰多层次结构机械产品整体方案创新设计技术主持132003,20053吴迪负信噪比信号的侦察与XX技术参与4020054胡玉兰基于知识进化的多层次结构产品整体方案创新设计技术主持420045胡玉兰智能传感、控制及信息融合技术主持5020066胡玉兰数字化传感器技术主持620057胡玉兰数字化无人炮塔综合显控技术主持2020048胡玉兰虚拟XX控制技术研究主持412004-20059胡玉兰高射频技术研究主持6200410胡玉兰榴弹快速研制系统技术主持5200411马秀丽基于规则引擎的网络故障管理系统的研究参与7.5200612于洋地面无人车辆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主持3200513于洋典型军事目标模拟仿真主持3200314于洋集成在线鲁棒智能过程监控技术主持102004-200515于洋基于GSM短信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参与1200516于洋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主持1.5200417于洋基于以太网的多参数智能过程控制仪表开发参与4200418于洋网络化红外多费率用电供制管理系统主持8200319胡玉兰CDMA移动通信多用户检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参与10200320余国卫企业集群品牌生成及演进机理研究参与12006.1-2008.121王红**智能传感器系统参与22006.1-2010.122王红**武器系统参与22006.1-2010.123刘昶车载移动目标自动跟踪技术研究(省科技厅项目)参与2200524刘军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红外目标检测识别技术研究参与52007.12-2008.1225秦丽娟单相机全向立体视觉研究参与20200526秦丽娟基于直线的视觉定位方法及鲁棒性研究参与20200727华宇宁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辽宁省教育厅公关项目参与2200628华宇宁卷积混合信号的频域算法研究,参与22007-200829陈亮基于红外遥控的预付费热量表(辽宁省教育厅)主持2.52007.1~今30陈亮集成在线鲁棒智能过程监控技术研究(辽宁省科技厅)参研5.02004.1~2005.1231陈亮基于以太网的多参数智能过程控制仪表开发(市科技局)参研10.02004.1~2005.1232陈亮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辽宁省教育厅)参研2.52004.1~2006.1033高宏伟基于机械臂的有效载荷支撑技术的研究参研50200534高宏伟月球车月面探测作业支撑技术研究之子课题“观测及地面人机交互子系统”参研50200535高宏伟月面巡视探测器机械臂子系统研制参研50200536于洋基于以太网技术的预付费用电控制管理系统开发主持1.5200637于洋建设科普基地及开展特色科普精品活动参研200638陈亮基于红外遥控的预付费热量表的研究主持2200739于洋bk-2007-02主持6200740于洋新型TSC动态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主持8200741于洋基于Ethernet网络的工业现场总线模型研究主持5200742张大伟商务海报印刷设备参研52006表3发表的科研论文统计表序号姓名论文名称期刊排名时间1李环滚动轴承故障检测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师12003.072马秀丽一种非接触式射频卡译码软件设计沈工学报12003.123马秀丽一种非接触式射频卡基站读写电路的设计和应用金卡工程12003.084胡玉兰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多用户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沈工学报12003.125于洋高低温试验箱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120036曲万春低压及差压铸造中铸件凝固方式的控制铸造技术120047杨青川I2C总线器件与非I2C总线单片机之间数据传输软硬件设计仪表技术与传输12004.058李环基于模式识别的螺纹质量检测系统机械工程师12004.039赵亚威变频器在印刷机上的应用变频器世界12004.1110李环数字图像的一种小波滤波算法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311李环基于Wigner分布算法的变速箱故障诊断系统机械工程师12004.0512李环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车载组合导航定位系统沈工学报12004.0613于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电气时代12004.0414周丹购电管理系统的实现东北电力技术12004.0615华宇宁基于Labview平台的文本有关的说话人辨认系统的实现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416于洋基于以太网的预付费用控制管理系统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417李环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车载组合导航定位系统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218胡玉兰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智能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219于洋基于DSP的电动汽车速度控制器设计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320胡玉兰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321张大伟SDRAM在指纹处理模块中的应用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2004.0622赵亚威变频器在造纸机上的应用变频器世界12004.1123胡玉兰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沈工学报12005.1224胡玉兰TheApplicationofImpRovedGeneticAlgorithmINInvestmentCombination国际会议论文集1200525于洋基于以太网的智能过程控制仪表的设计电子技术应用12005.1226马秀丽MIFARE1非接触式IC卡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浅析金卡工程12005.0227马秀丽射频卡读写电路的应用设计金卡工程12005.0828余国卫单片机串行通讯技术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微处理机12005.0829余国卫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沈工学报12005.1230余国卫SPI通信接口在智能显示屏控制中的应用沈工学报12005.0631华宇宁基于Labview平台的与文本有关的说话人辨认系统的实现沈工学报12005.0332陈亮基于线阵CCD铸坯表面温度擦量装置的设计沈工学报12005.633赵亚威基于FPGA的快速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现代电子技术12005.1034于洋SystemView在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的应用大众科技12005.0935余国卫网络营销策略与网站推广方法软件导刊12005.0836陈刚800MHz发射机带通滤波器的优化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2005.537赵亚威变频器在烟气脱硫技术中的应用变频器世界12005.0438陈刚800MHz发射机带通滤波器电路的优化容差设计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2006.0739胡玉兰基于改进的混合基因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12006.0640华宇宁基于SVD—DWT的彩色图象水印算法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6.0641刘昶一种RS-485对等网络桥路器的设计与实现科技广场12006.0542刘昶RTA-Tree及其在实时网络调度中的应用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2006.0743于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发射率模型的研究红外12006.1244余国卫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微处理机12006.0545于洋基于MWNN的铸坯表面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6.0446于洋粗糙表面的发射率特性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6.0747余国卫PC机与单片机通信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微机处理12006.0448马秀丽AT88RF256射频卡读写软件设计金卡工程12006.0849华宇宁一种彩色图象数字水印算法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5.0350胡玉兰基于混合基因算法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研究2006控制与决策论文集12006.0551王红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方法2006控制与决策论文集12006.0552周丹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比率预测中的作用2006控制与决策论文集12006.0553周越微型伺服电机控制参数测试系统设计2006控制与决策论文集12006.0554周越软件总线技术及其在企业ERP中的应用电脑开发与应用12006.0355周丹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合投资优化问题应用研究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12006.0756胡玉兰数字化温度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6.1057于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发射率模型的研究红外12006.1258于洋基于MWNN的铸坯表面多光谱测温系统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2006.159于洋粗糙表面的发射率特性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2006.660于洋基于SM8958C25的多接口复费率用电控制器设计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2007.361于洋基于DDE技术和SQL技术的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2007.262于洋红外预付费热能表的设计电子技术22007.363于洋基于GSM的预付费智能喷灌控制仪表的设计的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2007.464于洋基于神经网络的锅炉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控制与传动22007.1165于洋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锅炉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自动化博览22007.1266陈慕羿线性脉动阵列变换的空时映射搜索算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2007.267陈慕羿脉动阵列变换的搜索策略及自动化算法计算机应用研究12007.468陈慕羿ConstructingTimeOptimalSchedulesforp-dimensionalFixed-sizeSystolicArrayISCIT'06.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22006.1069陈慕羿ASIC设计中多重循环的自动处理方法与实现计算机辅助工程12006.370陈慕羿光存储中的光电检测技术记录媒体技术12006.271张爽改善动态CMOS设计中的串联动态门问题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2005.1072张爽芯片版图设计浅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12007.1273张爽离子注入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12007.1274张爽IP复用的设计方法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12008.575赵亚威变频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变频器世界22005.476赵亚威开关变换器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005.9(赠刊)77赵亚威无损耗电阻器的Pspice仿真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006.478王红移动机器人的分层式运动规划方法研究中国控制会议CCC0812008.679刘昶RTA-Tree及其在实时网络调度中的应用《小型微型计算机》(增刊)12006.880刘昶低成本EDA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2007年5月81刘昶一种RS-485对等网络桥路器的设计与实现《科技广场(信息科学)》12006年5月82刘昶主存数据库索引机制及其优化研究《科技广场(信息科学)》12007年1月83刘昶基于CPLD的异步串行发送控制器《科技广场(信息科学)》12007年3月84刘昶来电解码器及其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12008年2月85李汇明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融入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的探索东北大学学报22006.1286刘军基于化学发光检测法的氮氧化物气体分析仪的研究与设计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2008.687刘晓阳彩色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2006.0588刘晓阳利用大气调制传递函数复原天气退化图像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2006.0589刘晓阳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器的设计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7.0690刘晓阳沈阳理工大学检测网络测控系统科技信息12007.0691秦丽娟一种新的直线定位方法《自动化学报》12008.292秦丽娟排爆机器人教学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系统仿真学报》12006.193秦丽娟基于几何约束由直线实时定位的新方法《仪器仪表学报》12006.694秦丽娟一种确定物体姿态的闭式解方法《仪器仪表学报》12006.695秦丽娟ANovelAlgorithmforReal-timePoseDeterminationandItsIterativeMethodICIA国际会议论文集12006.896秦丽娟TheJudgmentMethodforUniqueSolutionofReal-timePoseEstimationfromParticularLineCorrespondencesICMA国际会议论文集12006.697秦丽娟量化误差对直线位姿估计精度影响的研究《机器人》22007.798秦丽娟排爆机器人训练仿真系统中的碰撞检测技术《系统仿真学报》42006.399华宇宁基于遗传算法的码本设计及其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沈工学报12006.6100华宇宁于LabView平台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仪器仪表与传感器12007101陈亮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发射率模型的研究红外22006/12102陈亮红外预付费热量表的设计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7/10103周锡青基于DSP无功功率补偿器的设计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12007.12104周锡青低成本可编程温度控制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12007.12105张冶基于Java语言的JpEG2000的编码实现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2007年5期106高宏伟一种高精度的对极几何恢复方法的研究高技术通讯12006.1107高宏伟摄像机标定中光心图像坐标确定方法的研究光电工程12006.7108高宏伟AnImprovedTwo-StageCamera
CalibrationMethodProceedingsofthe6thWorldCongressonControlandAutomation12006.6109高宏伟3DReconstructionBasedonaFastArea-basedStereoMatchingAlgorithmProceedingsofthe6thWorldCongressonControlandAutomation12006.6110高宏伟StudyonEpipolarGeometryRestorationofParallelBinocularVision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Biomimetics12006.12111高宏伟基于立体视觉的虚拟机械臂平面定位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12007.7112高宏伟AnImprovedTwo-StageCameraCalibrationMethodBasedonEvolutionCalculation(已录用)Proceedingsofthe6thWorldCongressonControlandAutomation12008.6113高宏伟FalseMatchesFilteringMethodsforBinocularVision(已录用)Proceedingsofthe6thWorldCongressonControlandAutomation12008.6114陈刚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中连杆机构的容差优化[J]高压电器12007115陈刚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中分闸弹簧的多目标综合优化[J]高压电器12007116张大伟基于扩频通讯的酒店管理系统沈工学报12003117张大伟指纹识别算法研究沈工学报32003118张大伟指纹芯片设计沈工学报32004119张大伟指纹识别算法设计沈工学报32005表4获得的成果专利统计表序号姓名名称主持或参与类型时间1于洋网络化红外复费率用电控制与管理系统主持成果2于洋一组组合式排烟炉具主持专利3李环一种路面裂度自动检测装置参与专利2005.3.234李环高速公路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参与专利2005.11.235于洋一种红外遥控复费率单相电子电能表主持专利2006.66于洋基于以太网的数字电表抄表系统主持专利2006.67余国卫一种网络化的智能安全防范装置主持专利2007.58秦丽娟一种基于直线的目标模型及定位方法参与专利2006.129秦丽娟一种基于直线的目标模型参与专利2006.1210张大伟红外预付费电表研究参与专利20043-3-4.对外交流情况实验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先后与国内外很多单位建立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关系。2003.09-2004.01李汇明老师去天津大学进行集成电路CAD课程进修。2004.10-2004.12华宇宁老师去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5.10-2005.12马秀丽老师去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6.09-2007.02张大伟老师去德国阿伦大学进行学术交流。4.体制与管理4-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4-1-1.实验中心建制沈阳理工大学电子系统及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负责实验中心的全面管理,同时设副主任一名,负责实验中心的日常教学安排及管理工作。实验中心具体教学机构分为检测技术实验室、高频电子实验室、DEA技术实验室、DSP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接口与通讯实验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实验室、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室及SOPC实验室。4-1-2.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实验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逐步得到完善,制定了一套实验室规章制度。1.实行实验室责任人负责制,每个实验室均由专职实验教师担任责任人。2.教学队伍专兼职结合,除了专职实验教师外,相关理论课程授课教师走进实验室一起指导学生实验。每学期初,实验中心依据各门实验课的计划学时及实验大纲准备实验,统筹安排实验教学日程报学院、学校备案,日常实验教学由学院、学校教务处共同监管。每学期初由各实验室负责人填报学期实验运行经费预算,实验中心审核汇总后报学院教学负责人申请运行经费;实验设备的维修由学校资产处统一管理。实验设备的购置由实验中心提出申请,经学院审核报学校教务处实践科,由资产处组织论证后实施。实验中心除了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面向教师及学生实行预约式开放。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大赛,面向参赛教师及学生安排开放。面向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开放。面向已获得学校实验技术基金项目的教师实行开放,创造条件提倡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面向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及学生实行开放。4-1-3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实验中心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教学设备统一申购、使用和管理。2.实验教学运行经费统一申请,相同的器件、耗材统一购买。3.实验课程统一安排实验日程,校内实验凭实验教学日历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各实验项目日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4.各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实验中心统一掌握调控并对外公布。4-2.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4-2-1.网络实验教学资源沈阳理工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校为此专门开发了教学网站,网站集信息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本科教学的管理基本在教学网上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文件、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均在网上。实验中心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学课件、优秀课和精品课资料全部上教学网,全部实现网上资源共享。4-2-2.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实验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网资源,建立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所有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的教学大纲及学期教学日历均由实验教师上网,学生教师可通过帐号登录在网上了解相关信息;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系统已研制将运行。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在学校资产处网页上由中心主任帐号密码可查询及下载,随时掌握设备的相关信息。实验中心所有日常事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日常实验课表、耗材申报、设备维护等实现电子化管理。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4-3-1开放运行情况实验中心除了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面向校内教师及学生实行预约式开放。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大赛,面向参赛教师及学生安排开放。面向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开放。面向已获得学校实验技术基金项目的教师实行开放,创造条件提倡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面向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及学生实行开放。4-3-2管理制度实验中心的良好运转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实验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1.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2.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3.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档案管理办法4.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办法5.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成果评审奖励办法6.沈阳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条例。7.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责任制度8.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学生守则9.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0.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11.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教师守则12.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学生守则1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及考评细则4-3-3考评办法学校及学院两级管理机构对于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1.沈阳理工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办法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及考评细则4-3-4运行经费保障近年来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全校本科实验设施的投入;使实验中心原有的仪器设备得到了更新、扩充台套数及软硬件;另外,学校每年投入部分经费作为实验技术基金用于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中心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得到完善。自2003年以来,沈阳理工大学电子系统及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设备购置及日常运行经费来源情况如下:(1)本科生实验实习费用,每年学校根据各专业学生人数及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学时学周数、实验类型核定下拨;(2)实验设备购置费用,每年学校根据基层申报,论证后作出预算,专项使用;(3)仪器设备日常维修,每年学校有预算,由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负责管理和使用;(4)实验技术基金项目资金依据改革内容专项使用;(5)相关科研项目购置设备纳入实验中心共享。5.设备与环境5-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5-1-1.仪器实验中心近5年来从学校获得建设经费550余万元,主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及实验设备的更新改造。5-1-2.仪器更新与利用实验中心现有实验设备1045台套,实验设备全部用于开设实验项目,利用率为100%。中心设备在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向教师开放,为教师科研、指导毕业设计等服务,提高了设备利用率。5-1-3实验教师根据科研及教学改革项目,充分发挥创新、设计意识,自制了部分适合学科特色的实验教学设备,并已经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实验中心自制设备列表:实验设备名称台套数开发人时间适用专业网络化测控系统实验装置以太网平台10于洋2007测控技术无线通信平台10于洋2007测控技术现场总线平台1于洋2005测控技术无线通信平台1于洋2005测控技术以太网平台1于洋2005测控技术实验控制箱20于洋2005测控技术FPGA开发板20刘昶200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实验室配备实验设备情况随着近几年学校对实验中心的投入,实验室的建设日趋完善,现有实验设备1045台套,设备总价值达492万元。实验中心实验设备表如下:序号实验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购置时间设备单价(元)1单板机电源ZTY-15KVA12002.1229002柜式空调机7053L1012001.0668003微型电子计算机CR50064MB15G15422000.0755304微型电子计算机CR500128MB20G1572001.0941305微型电子计算机68621999.125181.46TC卡NEWClass210412001.09948.67可编程实验系统EDA-Ⅲ152000.1023508彩色电视机29寸22001.092464.59示波器TDS1002102006.10700010高频信号发生器AS1053A102006.11380011工作台1.6*0.8m42002.0971512UPS电源EA92052004.12260013直流稳压器GPR6030D52005.03140014四探针测试仪SDY-4型52005.021400015工业检验显微镜MA200212004.12950016连续变倍显微镜XTL-3A42004.12357617超级恒温器LB80122005.03280018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XJ4810A102004.12490019半导体器件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电商直播销售策略分析
- 养牛厂家合作合同范本
- 挂职个人总结
- 科技前沿人工智能与产业革新
- 借钱居间协议合同范本
- 农村瓦工合同范本
- 上门照顾狗业务合同范本
- 公司租赁员工合同范本
- 研究项目的意向书(16篇)
- 知产侵权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胞的相关性质及计算(含解析)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
- 2025年中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 《零售药店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案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