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院附属中学李成婷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间课时1课时主备李成婷审核授课人李成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2.通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的作用。3.正确评价汉武帝。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想象力。2.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巩固,学生通过比较秦皇汉武的一同认识到对历史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多年的思想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图表法、学习方法讨论归纳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成为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他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汉武帝。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成就这般霸业的。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新授(一)第一篇章,广授恩惠令归一1、出示图片:西汉初期行政区划图(局部)引导学生找问题,西汉地方既有郡又有国。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2、引导学生回顾分封制下设立地方诸侯国的弊端,并提问,西汉有没有逃脱这样割据分裂的命运?3、展示饼状图片(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引导学生得出地方诸侯势力一旦膨胀,就会跟中央作对。并且让学生找出教材57页,相关史事中,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一场严重的祸乱名称。——七国之乱教师讲述:虽然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了,可是诸侯并没有被消灭,所以说,国家随时都要走向分裂和灭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个大臣叫主父偃,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被我们称为——推恩令4、同学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推恩令。(1)教师讲述:推恩令概念,补充酎金夺爵历史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这一举措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地方王国势力问题,最终加强了中央权力。(2)展示刘彻即位时的地方诸侯示例图,和刘彻晚年时的地方诸侯示例图,引导学生得出,在推恩令的举措下,地方诸侯势力大大削弱,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5、补充刺史制度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8页相关史事,找出刺史制度的基本内容,并设置情景,假如同学们回到了西汉时期,遇到一个刺史,补充完整刺史身份的职能信息。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教师总结: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师过渡: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权力在他手中握着了,可是还不行,西汉经济上还有问题,思想上还有问题,军事上还有问题,我们来看看汉武帝是怎么就解决的。(二)第二篇章:独尊儒术正统立。1、出示察举制度材料,引出著名人物董仲舒,使学生了解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2、设置情景,汉武帝和董仲舒对话治理朝政的情景。讲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1)思考原因——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社会大背景下,百家言论的流传会引导民众不信任政府的政策,会造成政府威信的降低。(2)提出问题:为什么偏爱儒家?出示材料教师讲述: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不一样了,这个时期的儒学是董仲舒拓展之后,改造之后,发展之后的新儒学。其核心思想是——忠君守礼思想,这个思想深得君主的心意。(具体做法)重用儒生兴办太学推广儒经影响:加强了思想上面的控制。(三)第三篇章,盐铁专卖基石定1、出示董仲舒上书汉武帝材料“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介绍当时农民生活状况,与之对应的就是商人奢华的生活。另外补充材料,点明当时富商大贾把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另外在国家遇到外敌入侵时,政府向这些富商大贾借钱,结果不借。这个时候汉武帝心里就对农民和商人,对农业和商业就有不同的态度了。2、态度四个字概括——重农抑商。3、设置情景,假如你是汉武帝,你怎么来体现你对农业上面的重视呢?引出耧车(西汉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4、抑制商业措施。抛出问题,这些富商大贾们钱从哪些行业中来?展示材料,商人钱财主要来自于冶铁、铸钱,煮盐。汉武帝收拾商人的对策就从这几个行业中,对他们一一处置。首先就是煮盐冶铁。西汉时期,盐铁经营权也大多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师讲述盐铁虽然不贵重,但是却是家家户户所拥有的,薄利多销,就会出现众多大富豪。对策就是-----盐铁官营,把煮盐冶铁的生产经营权收归国有,斩断商人的财路。统一铸币(五铢钱),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禁止民间私人铸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介绍五铢钱,区分秦朝的半两钱)平抑物价。影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上面的控制。(四)第四篇章,北击匈奴拓疆域1、介绍匈奴情况。逐水草而居,主要生活在蒙古草原一带,以放牧为生,住在蒙古包里,被称为游牧民族。可是一到了冬天,或者遇到水草长得不好的时候,他们就没有生存物资了,这个时候他们就南下劫掠,抢夺南方的农耕民族。尤其猖狂的时候就是在他们首领冒顿统一蒙古草原之后,统一匈奴各部之后。2、介绍匈奴最高首领的特有称谓----单于。3、由于西汉前期,国力疲弱,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国家军事力量不足以抵挡强大的匈奴,遂采取了消极的抵御政策,送宗室女子和亲,并且附带大量的粮食和布匹。4、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我政治上面收了权,经济上面有钱了,社会思想统一了,国家实力达到鼎盛状态了,这个时候我还是采取这样屈辱的政策吗?不能了,我要开始全面反击匈奴,一雪前耻。5、介绍卫青、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有两位著名的将军,一位是长平侯卫青,一位是冠军侯霍去病。而他们共同参与了一场决定匈奴命运的战役——漠北战役6、介绍漠北战役概况,以地图路线方式让学生直观感知。影响: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7、展示图片,介绍汉武帝即位时和鼎盛时的疆域面积对比,以及西汉王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8、介绍汉武帝“武”这个谥号。他的影响,情感升华。课堂小结汉武帝通过政治上的推恩令,思想上的尊儒术、经济上的专盐铁,军事上的击匈奴,最终成就了他的霸业。实现了国家上的大一统局面。四、当堂检测1、历史中蕴含着大量值得我们借鉴的政治智慧。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妙处是()A.和平化解地方诸侯对皇权的威胁B.加强了诸侯对封地的控制力C.完善了地方的行政架构D.彻底剥夺了贵族权力2、太原63年中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①颁布推恩令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盐铁官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通过老师讲述基本史实,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能力。通过出示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图片,让学生脑海中有直观印象,并且领会汉武大帝的功勋。板书设计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