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教学)课件_第1页
骆驼祥子(教学)课件_第2页
骆驼祥子(教学)课件_第3页
骆驼祥子(教学)课件_第4页
骆驼祥子(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骆驼祥子老舍消失的“骆驼祥子”——人力车夫文化现象分析

新文化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大多发表过关于人力车夫的文字。李大钊的《可怜之人力车夫》胡适、沈伊默、叶圣陶的同题诗《人力车夫》刘半农的《车毯》周恩来《死人的享福》鲁迅《一件小事》郁达夫《薄奠》《人力车夫》胡适警察法令,十八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皆不得为人力车夫。“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

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

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还有因生计问题不得不带病拉车的。这样一些老弱病残的车夫整日奔波在烈日严霜下,倒毙路上的事情时有发生。

1935年7月2日《武汉日报》就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在酷热天气下,一年约四五十岁之车夫,载一中年女子,……突然卧地毙命,观者莫不悲痛。更有甚者,在这种炎热天气下,竟有乘客催促车夫快跑,以致车夫“往往受热过度,因而有倒毙之情事”发生。

1935年2月14日《中央日报》也报道说:南京市“一人力车夫,年约四十岁左右,拉一空车,倒毙于国府路实业部斜对门,后经法医检验,确系因病身死。”车夫倒毙于实业部对面,真是对民国实业的一大讽刺。

一个最多产的作家:著述洋洋千万言

一个最全面的作家: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一个最有味道的作家:执京味小说之牛耳

一个敢于面对死亡并且一定能够在死亡的黑洞中透析生命的作家

一个被国际文坛久久关注并不断被神话的作家与老舍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姓名:舒舍予笔名:老舍生辰:1899年2月3日忌日:1966年8月24日民族:满籍贯:北京职业:作家宗教:基督教《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导入新课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主要情节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明确: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主题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和兽性,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感到深深忧虑。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艺术特色:(一)“京味”特色:1、取材: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2、语言艺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二)采用传统小说的单线索结构方式

围绕祥子希望--奋斗--绝望直到堕落(三起三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线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祥子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1、作品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作品紧紧围绕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主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了祥子和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情节曲折而具有戏剧性。2、在语言方面:

幽默和“京味”语言的熟练运用。3、深厚文化的底蕴。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旁及北京种种的人情风俗。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文化。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祥子

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她敢作敢为,甚至为了和祥子结婚不惜与有钱的父亲——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决裂。她可鄙而又可怜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已。虎妞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明确: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明确:三起三落(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请结合小说内容简单介绍《骆驼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明确:京味、幽默请同学们思考祥子的悲剧是怎么形成的?作者通过祥子一生遭遇的描写,揭示了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

首先;祥子的悲剧旧中国社会的悲剧。作者通过对祥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①三年血汗换来的新车被大兵强行夺走。②在杨宅拉车,备受折磨。③到曹宅,被特务抢走了准备买车的一点积蓄。④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 神上的痛苦。祥子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本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整体内容。2、重点:分析小说节选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学习本文心理描写。3、

难点:结合祥子奋斗的道路,认识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段文字选的是,在曹宅拉车出了事,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诚实、木讷的性情;狭隘的生活态度。高妈还有方太太给他提供了几种攒钱的方法?“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放个小型的高利贷;“一块钱可以立折子,你怎么不立一个呢”—储蓄;“起上一个会”—搞小型集资互助。祥子为什么觉得把钱放在自己手里踏实?这表达了他怎样的观念和性格?

他虽然进了城,可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还停留在乡村,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对商业行为与现代文明,他是不信任、充满怀疑的。祥子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P108(4段)P108(6、7段)P109(3段)最后,祥子“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人物形象分析1、选文开篇“高妈是很精明很厉害的角色,她教祥子在城里生活的‘法门’,但是祥子是否听她的话呢……”,请问高妈教给了祥子什么“法门”?(1)“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放个小型高利贷;(2)“起上一个会”——搞小型集资互助。2、除高妈外,还有谁教给祥子“法门”?方太太。她教祥子储蓄——“一块钱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么不立一个呢”。3、

祥子是否听她们的话了呢?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没听。(1)

尽管“很佩服高妈的话”,却“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虽然“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他爱钱,喜欢实实在在地攥着:白亮、厚实、起眼,还能时不时地数数,让人觉得踏实。(2)

“把钱交进去,人家又在折子上画了几个字,打上了个小印。他觉得这不是骗局,也得是骗局;白花花的现洋放进去,凭人家三画五画就算完事,祥子不上这个当”:“折子上的钱只是几个字”!“城里有许多许多的事他不明白”,“他不愿再去听,也不愿去多想”。“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好了,不用管别的”。(3)

“上哪里找这么二十位人去呢?即使能凑上,这是个面子事”:“好汉不求人”。4、选文部分是怎样塑造祥子和高妈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以内心的活动写祥子,以言语写高妈。5、高妈的语言有什么特点?(1)浅显生动。把放贷赚利钱叫“钱就会下钱”,管心中无底而乱放债(可能收不回)叫“放秃尾巴鹰”;乘负债人发薪之日上门讨债叫“堵窝掏”,干脆利索;管为人呆板、认死理儿叫“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这些语言浅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2)个性化。“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瞧准了在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表明了高妈精明、有头脑;“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表明了高妈泼辣、有手段。6、本文是如何刻画祥子心理的?(1)直接心理描写。(2)用动作暗示。例如:“不敢”“很愿意听”“沙沙忽忽地一笑”,一系列动作暗示祥子从内心对高妈非常佩服。7、归纳高妈和祥子的性格特征。高妈:精明、有头脑;泼辣、有手段;热心周到、善于雄辩(如苦口婆心传授放债经验)。祥子:呆板、拙直;小心、谨慎;木讷、不善言辞。小说的结尾祥子成为了社会的人渣,败类,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他奋斗的道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小说通过祥子思想性格变化过程的真实描写,揭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首先,祥子的悲剧是对旧社会不合理制度的有力控诉。其次,个人奋斗的道路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内在思想根源,祥子的悲剧正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总结

《骆驼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车夫的悲惨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