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成都市高三政治分科研讨会2010.3.18.高考攻略复习宝典知识产权不得外传设计、制作、主讲:吴峨设计、制作、主讲:吴峨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政治学科带头人
主讲吴峨解题方法和技巧前言——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要务一、主干知识二、热点时政三、解题策略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运用专题复习,掌握的程度政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经济常识:六大板块
(2)市场经济:(3)国家宏观调控:(4)生产者和经营者:(多管齐下)(5)劳动者和消费者:
(6)对外经济关系:(1)基本理论: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资源配置、市场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供求、竞争、价格)、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市场主体(企业、政府、消费者)、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市场类型(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等原因(两点)、主要目标(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扩大就业、收支平衡)、三大手段(怎么办):即经济手段(财政、税收、利率、价格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制度(所有制与分配制)、三大产业(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等经济上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家庭消费、消费者的权利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国际市场、对外经济关系、坚持原则、对外贸易的方式和作用、关税、外汇与汇率等。哲学常识四大板块1.辩证唯物论:
2.唯物辩证法
3.认识论与实践论
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
规律观点:
4.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与“三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联系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因果联系,整体联系等发展的实质、状态、原因、趋势等矛盾(对立统一),普特关系(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创造性思维与合理想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价值观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理想与艰苦奋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二)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
(构成)(动力)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内容)(形成新的)
联系(推动)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形成新的)
第二、三、四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对立统一关系总:
“联系、发展、矛盾”知识的内在结构注意1: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三大原则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运用在决策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等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对国家三大机关的要求和对人民群众的要求
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要求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建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等。a.立法机关:
b.行政(政府)机关:c.司法机关: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基础:培养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
注意2: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①国家依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
把捍卫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作为国家的根本使命②公民必须为国家履行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公民享有的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大点①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③监督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2)公民履行政治义务:两大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公民的三大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法律意识)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利意识)③坚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益意识)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意识)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专题1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专题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遏制通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积一稳的政策)
(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专题4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专题5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水利建设”)专题6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背景: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与“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新政策新观点和重要的观点1.“十二五”规划的主题——科学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2.“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3.首次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4.首次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未来五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5.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6.论题: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与措施7.论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措施8.论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与意义9.论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与途径10.论题: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与主要任务11.论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重要性与措施12.论题: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和途径(1)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3)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强大力量。2.“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转方式,调结构
阶段转型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社会制度转型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转型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一切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发展方式转型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增强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经历了三次大转型。
(1)基本认识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第一,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二,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第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教育发展不均衡,各类人才不平衡。第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使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受到严峻挑战。第五,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分配等差距过大。因此,结构调整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种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不能不使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一个重大挑战。(2)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原因
(1)需求结构的转变(调整):(2)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变(调整):(3)产业结构的转变(调整):(4)城乡结构的转变(调整):(5)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三驾马车、内需与外需)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农业、工业、第三产业)
区域经济结构与城市化发展,城市群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农业人口转移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3)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五大经济结构调整。
(3)基本要求:如何做、怎么办五个坚持(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学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重要支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必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①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方面。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1)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注:联系哲学“对立统一关系”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根本途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处理
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和支付保障机制。⑤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
段,强化政府财政和税收的调节。加大财政向人民生产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利用税收调高保低,整顿分配秩序;完善社保制度等。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
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贤精神;鼓励人们创业
致富,提倡导人们回抱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等。(2)如何实现公平的措施——提高调整收入分配等(如何做、怎么办)1.物价上涨过快,凸显通胀预期高,通胀压力大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信息,我国2010年的CPI涨幅连续几个月超过3%了。在7月份CPI涨幅达到3.3%后,并没有逐渐回落,而是一路攀升到11月份的5.1%,走出26个月的新高。根据国际惯例,CPI涨幅连续数月超过3%,就意味着通胀时代的到来。因此,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来看,我国目前的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已经相当高了,物价上涨也就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注: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做好准备,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用以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三字新词层出不穷,是对物价上涨的反映。2.此轮物价上涨的特点1.食品类价格成为物价上涨的直接推手2.“搭车“涨价3.货币超发,需求上升,加剧通胀4.游资炒作为物价上涨“推波助澜”5.通胀预期形成恶性循环6.外部输入,使通胀“火上浇油”7.政策性调价格,也推动了物价上涨教材理论: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增加,价格升高。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因为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增涨的主要原因。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气候异常影响。年初南方多个省份发生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这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产品减产。国际粮食大幅减产,使全球小麦价格应声上涨,引发了全球对新一轮粮食危机的担忧。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的缺陷。个别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利益,以减产等为借口,恶意囤积,哄抬物价。3.如何遏制当前物价持续上涨,遏制通货膨胀1.发展生产,改变供求,确保市场供应。(根本途径)2.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用“有形之手”稳定物价。(1)经济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存款利率)(2)法律手段:依法打击恶意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3)行政手段: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注意:①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之一,是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②联系“国十六条”分析治理物价问题。③省长负责“米袋子”,市长负责“菜篮子”。面对当前物价上涨,国家采取16项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国家采取16项措施体现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解题方法和技巧文综政治试题讲座目录
1.解题三关…………………332.解题方法…………………353.经济常识的计算…………584.漫画和成语、俗语、古诗词的哲理解法……………122
5.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思路…………………142数字表格试题………145
图型材料试题(坐标图、柱状图、饼状图)……………162
图表类材料填表题
…………………178文字材料试题大切口(189)、小切口(203)…………1886.实现教、学、考、评的有机统一………255
(1)知识关:
主干知识(2)审题关:
切题准确
(3)答题关:
一教材二新观点三找材料一、解题三关(内在联系、运用分析,前提和基础)(解读材料、分析设问,关键)(重要条件)答案要点文字表述学科术语书写格式
文综政治试题(300分)(一)选择题:35题,各4分共,140分。(二)主观性试题:共160分。地理:1——11题,各4分,共44分。历史:12——23题,各4分,共48分。政治:24——35题,各4分,共48分。第36题:地理学科综合,共36分。第37题:历史学科综合,共32分。第38题:政治学科综合,共32分。第39题:地史政综合,各20分,共60分。其中政治试题经济学10分,哲学或政治学10分。(1)经济学12分(2)政治学10分(3)哲学10分二、解题方法(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审题编答(分析材料)(调动知识)新的四种能力考试能力
一读二抓三析四联五编一读:泛读与精读背景材料,要求概括层次大意,明确中心论题。二抓:狠抓题干和关键词,设问角度、设问层次、中心论题。三析:分析材料,明确材料讲什么,几点有关,获取有用信息。四联:联系教材理论,从材料中引申和归纳教材理论。五编:编写答案,不是背答案,要善于模仿编答。答案三法:一教材二新观点三材料中引申和归纳
材料中的做法1.解题的五步法
理论知识
意义、政治述语为什么(大切口)怎么办(小切口)附:答案的编置方法①抬出理论(教材),挂题分析(中心论题)。②抬出理论(教材),挂题分析(中心论题)。③抬出理论(教材),挂题分析(中心论题)。④抬出理论(教材),挂题分析(中心论题)。
演绎法①分析材料(论题),体现理论(教材)。②分析材料(论题),体现理论(教材)。③分析材料(论题),体现理论(教材)。归纳法(为什么和怎么办)(1)审设问的角度:(2)审设问的主体:(3)审设问的客体:(4)审设问的指向(层次):
(5)审设问的分值:
2.审题的五步法
我国、企业、农民、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
党、政府、国家机关、公民与国家关系、国际社会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即中心论题,时政热点(就事论事)答案要点与分值成正比,分值高多答要点,
10分的分值答3点;12分的分值答4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多管齐下)内容、目标、特点、体现、反映、说明等原因:理由、依据、现状、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意义等惯用词语:是……要求、由……决定、
有利于、关系着等。怎么做、如何、办法、措施、启示等。惯用词语:
坚持、贯彻、加强、提高、完善、实施、履行、充分发挥、把…
…结合等动词注意:设问的指向(层次)注1:政治常识题干设问的解读
党(党委)和国家(政府)为什么
党:(党委)(省委)
国家:(政府)
(省府)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③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④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①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决定的,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原则,②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③国家职能的要求(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对外职能等)④依法治国的要求党(党委)和
国家(政府)怎么办
党:(党委)(省委)
国家:(政府)(省府)①坚持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②坚持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经济能力b.政治能力
c.文化能力d.社会能力e.国际能力)⑤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等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②履行国家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对外职能等。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④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国家机关(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什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
的主人,国家机关是人民意旨和利益的执
行者和捍卫者。②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办事,一切国家
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
民的利益而工作的。③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
旨。结论:因此国家机关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机关(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怎么办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体察民情,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工作从根本上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注意:
材料具体作法和措施,体现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①履行国家职能②解决民生问题③依法行政④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⑤组织抗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等为什么注2:“三农”问题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②农业的作用
a.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b.农业为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c.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③我国农业的现状:a.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业基础
设施薄弱,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b.我国农产
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状态。
c.我国人均农业资源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
差距大。④发展农业的作用: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稳全国稳,农业繁荣全国繁荣;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等。
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的措施:怎么办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②积极发展“两高一优”、生态、安全的农业道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狠抓粮食生产,改变粮食供求,稳定粮食价格等。③“三靠”:
a.政策(前提):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土地流转政策,贯彻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b.科技(关键):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搞好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等。
c.投入(保障):财政税收支农惠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收入等。④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面向市场,产业化经营(产供销)(基本要求:农户+市场或公司
农业生产+市场经济)⑤统筹城乡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社会。注3:
对外开放(加强经济合作交流)为什么①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区域集团化)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竞争性和开放性)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利于双方经济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⑤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交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怎么办①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市场。②进一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发展全面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③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量品牌取胜。④积极参与经济的国际组织和区域集团化组织,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3.设问的针对性
党和国家党和政府(省委与省府)
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国家宏观调控与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经济现象与经济道理理(依据、理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何)
注意:区别不同的问法
设问角度、问题层次、中心论题(主题思想)经济意义:注1:区别不同意义的问法描述国内经济意义:描述对外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统一大市场,促进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②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统一大市场,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政治意义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对党的政治意义: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等。②有利于依法治国,实现公民权利,转变政府职能。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等。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①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②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等。例:治理房地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Ⅰ经济意义:
Ⅱ政治意义:①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②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等。
①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②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置换:收入分配“三”农问题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宏观调控
与
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产值、生产成本、能耗、利润、盈亏、经济利益等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行业道德、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思想文化意义①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②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例:区别经济现象与经济道理(依据、理由)下表为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9月起存款利率调整时间及调整内容表。次数调整时间调整内容第1次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第2次2008年10月1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第3次2008年10月3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第4次2010年10月8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到0.27百分点第5次2010年12月26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到0.23百分点第6次2011年2月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到0.25百分点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的理由。(10分)【答案】①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但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调整利率促进经济发展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表现。(3分)②中国人民银行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其重要的职能。(3分)③2008年8月中旬之后CPI开始回落,但PPI一直居高不下,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从2008年9月中旬开始连续3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此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2分)④针对我国GPI和PPI从2010年6月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央行从2010年8月至201年2月连续3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防止通货膨胀,治理物价上涨。(2分)【解析】
注意审题:设问角度和主体是《经济常识》的中国人民银行。思维层次是“理由”,属于“为什么”。“理由”应该是理论根据和现象分析。学生只从经济现象来分析,分析“央行”前三次上调利率和后“三次”下调利率的作用和解决的问题,只能得4分。而完全忽视“央行”的性质和职能,也忽视“央行”调整利率属于国家宏观调节属于“经济手段”,而且要在市场基础作用上调节。因此容易失掉①②点而失去6分。如果设问变成:根据材料,分析表格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那么只需回答后两点。
注意:认识和区别监督权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监督权1.人大:
2.政协:3.公民: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依法选举、产生、决定、
任免、质询、监督等)对政策实施对国家机关对人大代表进行监督(批评和建议)(选举和罢免)(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对国家机关(监督其贯彻)(人民群众)在我国监督权主要有:①人大监督(依法监督)②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监督(民主监督)③公民监督权④司法监督(法院和检察院)⑤新闻舆论监督⑥党内监督(纪律检察、内部监督)⑦行政体现监督(上级部门、审计、检察部,内部监督)等4.
设问的知识点大小切口(1)大切口
知识的扩展型、一级知识、知识内在联系、知识组块、知识群等例: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意义和作用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国家对内对外职能、党和国家、党和政府、国家机关坚持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坚持的三大原则、民族知识、国际社会等。(2)小切口
知识的限制型、知识的指定性、二级知识等例:价值规律作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财政作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外贸易作用、规律客观性、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论、内外因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主观能动性、实践决定认识、正确价值观、管理经济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科学发展观、我国外交政策等。(1)特点和要求:选择题
(2)解题方法和技巧:选择题看图说理①试题较难,关键在理解分析材料,计算较简单。②解读材料内容,理解原理和公式,计算选择结果。①解读②理解③公式④分析⑤计算⑥选择三、计算试题方法探索(3)经济常识共有九种计算题:①价值量②货币发行量③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④企业的经济效益⑤股票价格⑥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⑦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⑧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⑨外汇及汇率等理解、分析、公式、计算的方法2.比例关系:两种(1)当提高时,用加法;(2)当降低时,用减法(试题材料)Y=W×(1+x%)Y=W×(1-x%)
Y=W÷(1+x%)
Y=W÷(1-x%)(1)正相关:正比用乘法(教材理论)(2)反相关:反比用除法(教材理论)1.理论和公式:例如:价值量、货币发行量、股票价格、国民收入分配、企业的经济效益、外汇汇率等3.变化情况:多种多样正比反比4.分步计算:三步或四步通过计算、比较、选择等(一)价值量的计算:
运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例1:(1)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同一时间生产的
a.
价值量()b.价值总量()c.使用价值量()(2)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同一时间生产的
a.价值量()b.价值总量()c.使用价值量()
A不变B增多C减少CABABB
注意:生产者与消费者喜欢哪种状况?结论: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减少(价格降低),
价值总量不变(价格总额不变),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增多。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不变(价格不变),
价值总量增多(价格总额增多),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增多。不考虑物价变化因素
经济常识的计算题
注意:生产者与消费者喜欢哪种状况?
举例说明:生产彩电(1)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同一时间生产的
提高前:10t1台5000元提高后:5t1台2500元(价值量减少)10t=2台×2500元=5000元(不变)(2)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劳动同一时间生产的
社会:10t1台5000元个别:5t1台5000元(价值量不变)10t=2台×5000元=10000元(增多)例1:
200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9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变化情况。因为200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那么2007年该商品价值量:
1元÷(1+
25%)=0.8元
故B选项。
经济常识的典型计算题例3:2010年某部门生产某种商品2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7元。如果2009年该部门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部门2010年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高了()
A.50%B.35%C.40%D.45%例2:某W商品2008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00元/件,该商品生产部门全年共生产2亿件W商品。如果2009年该当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则2009年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和该部门创造的价值总量分别为()A.150元和400亿元B.160元和400亿元C.150元和300亿元D.160元和300亿元【解析】
首先计算出2008年的价值总量:200元×2亿=400亿元;然后计算2009年的价值量:200元÷(1+25%)=160元;根据题意和理论分析:2009年的价值总量为400亿元,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降低,价值总量不变。故选B项。例4:(2008·海南卷)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解析】①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那么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2万件,即10万×(1+20%)=12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5小时,即6×(1-20%)=5小时。
②由于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为10小时,那么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2×5+8×10)÷
(12+8)
=7小时。不能简单计算为(5+10)÷2=7.5小时。
故选B项。
例5: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例6:假如某空调厂生产过程中遇到这样的三种情况:①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该厂劳动生产率先提高;②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该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该厂同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该厂同一时间同一劳动生产的空调的价值总量依次会
A.提高、不变、降低B.不变、降低、降低C.不变、不变、提高D.提高、降低、不变【解析】劳动生产率要影响劳动时间,而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无关),但并非无意义。该厂(个别)价值总量的变化故选D项。若问该厂价值量则选B项。例7:
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mp4()
A.4个B.6个C.8个D.10个【解析】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故选C项。例8: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
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
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价值
量分别是()
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解析】
使用价值总量就是商品的总数量①生产者A每1小时生产一件甲商品,4小时生产4件甲商品。②每件甲商品的价值是40元,4件甲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
160元。③单位商品价值量是40元。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无关。例9:
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4克B.8克C.16克 D.32克【解析】此题分为四步理解计算:①1克黄金=8克白银,即1:85A商品=2克黄金③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意味黄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黄金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1克黄金
=4克白银,即1:4。④去年5件A商品=2克黄金=2×8=16克白银。今年生产A商品和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没变,只是黄金价值量减少,故5件A商品=2×2×4=16克白银。故选择C项。
如果问5件A商品的价格用黄金表示为()例10: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
A.6元B.8元C.10元D.12元【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意义,价值决定价格。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无关,但并非没有意义。②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也是10元,价值决定价格,也是10元。③题中的1.2小时和甲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为个别劳动时间,属于干扰内容,此题不需要计算。故选择C项。例11:(2008·全国卷Ⅰ)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以及变化的情况。①关键是理解提高50%,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1+50%,应该是1.5M=15,即1M=10。②货币贬值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1-20%)的商品,即0.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元。故选B项。
例12:假定制造1辆某型号自行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并且能盈利270元。生产者甲制造1辆这类自行车的个别劳动时间为3小时,生产者乙制造1辆这类自行车的个别劳动时间为9小时。请问8小时甲比乙多盈利。()
A.270元B.480元
C.240元D.640元【解析】
该题是要考查个别劳动时间与其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因为制造1辆某型号自行车能盈利270元,生产者甲制造这类自行车的个别劳动时间为3小时,那么生产者甲制造1辆自行车8小时的盈利为(270÷3)×8=720(元);同理生产者乙制造这类自行车的个别劳动时间为9小时,那么生产者乙制造1辆这类自行车8小时的盈利为(270÷9)×8=240(元)。因此8小时甲比乙多盈利为720-240=480(元)。故选B项。(二)货币量的计算
★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例1:假定某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的商品数量比上年增加10%,物价水平比去年上涨5%,假设货币流通次数不变,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该()
A.与上年持平B.比上年增加15.5%C.比上年增加50%D.相当于去年货币量的105%【解析】假设原来的商品数量和物价水平为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1+10%)×(1+5%)]/次数﹦(1.1×1.05)/次数﹦1.155/次数,1.155中有1是原来的,增加的是0.155,应是15.5%。应选B项。例2:假定今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次,那么今年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
C.纸币发行量不变
D.需要增发纸币10亿元【解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可以得出,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
(3000÷5)-(2000÷4)﹦100(亿元)。应选B项。例3: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满足流通需要的纸币发行量为1000亿元。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减少一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时的1元相当于
,可能出现的
经济现象。()
A.1元的购买力通货紧缩
B.2元的购买力通货紧缩
C.2元的购买力通货膨胀
D.0.5元的购买力通货膨胀【解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可知:分子不变,分母减少一半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原来的一倍。原来纸币发行量为1000亿元,现在应为2000亿元,但此时没有多发行纸币,即原来的1元相当于2元用,纸币升值,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应选B项。例4:
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
A.10001250B.12001350C.10001200D.14001300【解析】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领悟: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应选A项。例5: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和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次数是()
A.1000亿元6B.1200亿元3
C.1000亿元3D.1200亿元6【解析】
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设流通次数为x,实际所需货币量为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学术中心宣传部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 hr个人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 2024银行金融行业员工工作计划
- 2024职高教师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本血透室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学校采购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 2024教师个人进修计划范文
- 2024学年度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计划
- 团委书记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 小学常识组教研计划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妇产科学之异常分娩护理课件
- 肺腺癌护理查房
- 设备部常用维修工具使用课件
- 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
- 公路工程资料整理
- 顶管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美术的主要分类》课件
- 《晶体缺陷》课件
- 2024年内蒙古包钢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