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_第1页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_第2页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_第3页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_第4页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人气:377时间:2010-05-0311:43:52

叔父宋呈祥是一位从北京自愿来到北大荒默默耕耘的知识分子,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劳动者。一位无名英雄。从农业技术员到八五三农场的厂长,在这片黑土地上艰苦奋斗了50年。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为开拓北大荒无私奉献了毕生心血和精力。“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就是对他们这些北大荒开拓者们的生动写照。一个人做一点奉献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奉献,更难的是一辈子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做奉献!退休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身正气和两袖清风。由于工作繁忙和交通不便,他从来没有机会到西南地区。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我们这位亲爱的叔父。只是逢年过节,打电话向叔叔婶婶(阎光明)问候。叔父现在年事已高,出行不便,我们应该前往拜见才是。另一位叔父宋迎祥将其事迹整理出来,发给我们后辈做传统教育。不看不知道,原来我们远在北大荒工作从未见到过的叔父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奉献者!他和千千万万“北大荒”开拓者们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值得我们学习,传颂,继承和发扬。“五.一”劳动节之际,特向叔父,婶婶和千千万万“北大荒”的劳动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宋呈祥口述,宋迎祥整理

作为一名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党的号召,祖国的召唤,共产党员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北大荒。告别母校,离开北京,奔赴北大荒。1957年10月,告别了培养我们的母校------北京农业大学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满怀建设祖国东北边疆的理想,踏上了奔赴北大荒的行程。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终于来到了位于密山县的黑龙江铁道兵牡丹江农垦局报到。接待我们的是农垦局赵伯处长。他很热情并征求我们的意见说:“牡丹江局有几个农场,吃大米到密山,住洋房到永安,找对象到青年,艰苦奋斗到八五三。”就这样,我们去了新开荒建场的,当时最艰苦的八五三农场。

从密山坐大客去八五三农场,得先路过宝清县,当年的交通不发达,路很不好走,那年大雪,下了一米多厚,不通车。在宝清转运张住了好几天,是男女一起的大通铺,我们很不习惯,这算是来到北大荒的第一关吧。过了八天,八五三拉高粱米的大爬犁来了,是用“斯大林80号”拖拉机牵引着。我们坐在上面,北风呼呼吼叫,上面是一米多深的雪路,边走边推雪,艰难地前进着,冷的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打开行李把被子盖在身上,就这样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到了八五三农场。正好碰上了前几天刚来报到的畜牧技术两口子,他们把我们叫到他家住了一夜。随后,我们被分到一农场工作,先我们到来的东北农学院的大学生、农业技术员朱佑清用一辆马爬犁把我们送到一分场。阎光明分到了一队,她住在一个套间的大宿舍,外间住的是铁道兵男同志,她和另一个河北支边女青年住里间。我被分到二队,跟下放军官住在一起。当时的房子门窗都没有玻璃,只是用麻袋挡着,晚上冷的不敢脱衣服,连鞋子夜不能脱。毛巾冻在脸盆里,牙不能刷,脸不能洗。两三天后,到了指导员马占山家才洗了一次脸,刷了牙。马占山是从新疆支援北大荒建设的,七十年代就去世了,我非常怀念他,我对他的老婆、孩子给予了多方照顾。当时夜晚一个不敢出门,狼成群狂吠。男、女都戴狗皮帽子,穿着大两号的胶皮乌拉鞋,鞋内垫的是乌拉草。身上穿着大棉袄,大棉裤。阎光明还闹了个大笑话:她上厕所时一个小女孩进去竟分不出她是男是女,找来一个上年纪的女同志看了看,认定是个女的,才放心了,这事后传成了笑话。北大荒与北京的温度相差太大,从零上十几度到零下几十度,阎光明本来体质就不太好,没有几个月就吐血了,农场批她假回天津治疗,她姑父是个有名的中医,很快就治好了。五八年农场医院的医生两口子到天津出差,我托他们去看望阎光明,阎光明就同他们一块回农场了,回来后,农场领导安排她在机关农业科工作。雁窝岛----人们称作“大酱缸”,只有冬天结冻才能与岛相通。成群的大雁在空中飞翔,因此起名叫“燕窝岛”。建场初期没有路,五七年春天为了抢运种子、口粮等生活、生产物资,几台拖拉机都陷入“大酱缸”里出不来了,王震从友谊农场调来卷盘机,由首都转业战士任曾学跳进冰冷的泥水里,进行潜水挂钩,一次、两次、三次才挂着拖拉机,当他刚从冰冷的水中上来就一头昏倒在大伙的怀里了。一台台拖拉机被拉出了“大酱缸”。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先后被编成连环画,写成小说,收入中学课本,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全国人民都了解了北大荒垦荒人的英雄事迹。董必武副主席亲笔题词,“雁窝岛”三个大字,至今还挂在四分场俱乐部的正上方。一九五七年十月,八五三农场党委决定在“雁窝岛”上成立四分场,由张金海任场长兼书记。张金海是陕北大生产过来的老八路战士。五八年又有大批专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四分场分来了131人,建立了每一,第一,第三生产队。我在分场场部当农业技术员。人多了,干劲更大了,生活上的困难我们可以克服,但生产物资运不进来怎么办呢?金明海场长就组织人员踏查路线,想办法通过“大酱缸”,把油料、种子运进来,老同志想出办法,通过宝清河顺水“放鸭子”将油桶用绳子连在一起顺水划。然后再四分场用人工拦截。从哈军工转业来的罗海荣是副班长,他走在最后,一人推三个桶,一边走一边喊,以便前后取得联系,过了一会,罗海荣不应声了,前边的同志回去找,见他被河草缠住了,已经壮烈牺牲了。后来我亲自为他看了墓地,让他头枕完达山,脚踏挠力河,雁窝岛第一个烈士就这样安息了。一九六零年麦收季节,正忙着龙口夺粮,山东支边青年、康拜因手张修信,因泅渡宝清河到二分场取康拜因零件,往返几十里,疲劳过度,牺牲在宝清河里,死时手里还握着取回的齿轮。知识青年陈越久在会雁窝岛一队当畜牧技术员,工作兢兢业业老同志们都夸她,她本来身体挺好的,由于过度劳累便血,回上海治病时,她还主动照顾别的病人。她在病重期间给农场党委写了一封信,要求死后一定要回雁窝岛,一定要把骨灰埋在她曾经战斗过的雁窝岛。八五三农场为了纪念这些为开发雁窝岛而献身的烈士们,在宝清河东、七一桥头修建了雁窝岛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从此这里也成为青年思想教育基地。

北大荒位于三条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处,一望无边的亘古荒原,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路无一条,我们就是第一代开拓者。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米粮仓。记得五七年,王震部长曾给大家提了一副对联:“密、虎、宝、挠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横批是:“艰苦奋斗”。这五十年来我们就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王震部长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扬延安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马架子。八五三农场就是电影《北大荒人》的故事原型,作者是八五三农场的范国栋,他是我们的农业练习生,每当提起他来都感到十分亲切。现在的雁窝岛不仅变成了万亩稻香的米粮川,还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建场初期的农业生产,真是摸着石头过河,种子是从老百姓家中的商品粮中挖出来的,五八年我第一次从讷河粮库调回大麦作种子,没有发芽试验的条件,我只好用避孕套做发芽;小麦种子是蔡旭先生从国外引来的叫“明尼2961”和“明尼2075”。六零年我被调到农场农业科,为了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我们从每个连队选5—7个人办学习班,利用冬季三个多月,从品种、密度等学起,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技术骨干和各级领导。六二年王震从北农大请来蔡旭、李竟雄,孙渠三位教授来讲课,我们陪他们到分场去看庄稼,到燕窝岛打渔队带回几条大蓟鱼,教授们吃了很高兴。第三天又做了一桌豆腐席,有十几样;家常小葱拌豆腐,麻婆豆腐,大酱拌豆腐,豆腐脑,豆腐丝,豆腐皮,豆芽,清蒸豆腐等。大家吃的很高兴,李竟雄说:“这菜既好看有好吃,很有营养,在北京也难得吃得到。”蔡旭说:“太丰盛了,很有特色,厨师从哪里请来的?”农场马场长告诉他:“是五八年从哈军工转业来这儿的同志,曾给陈庚大将做过饭。”此后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正规。六二年。我首先提出“轮作制”的设计;六四年提出:杜绝湿整地、提高耕作质量、控制播深、流量准确、合理密植、推广优良品种等农业措施和标准。同年在佳木斯举办的东北农垦总局场长、队长学习班队轮作、耕作、施肥。良种、植保五大制度和三大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栽培都有制定出标准,并相应对地学习抓基层,打基础,开展样板队、机械化队的建设,农业生产从1964年以来有了稳步上升。八八年农场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每年提取二十万元做为农业科研经费,确保了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农场承担了国家《三江攻关》课题。国家每年拨给科技经费二十万元。农业科技主要有:《岗平地白浆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与沈阳林土所合作,1990年省专家鉴定评为国内领先水平;1997年我参加了《三江小麦均衡增产技术开发》项目,获农垦总局科技三等奖;《大豆机械化宽台、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与红兴隆科研所合作研究。是以矮杆品种为突破口,以气吸式播种机为载体,结合深松、施肥。利用大豆群体分布均匀,体现深、窄、密的精量点点播实现增产,1999年省科委专家鉴定具有国际先进水水平;《黑龙江垦区大豆机械化高产综合技术》1999年获农业第二等奖;《寒地水稻优质米栽培技术推广》2000年获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从90年开始黑龙江农垦总局成立了科学技术咨询决策委员会,负责垦区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估。咨询和决策。我被聘请为农业委员会委员兼八五三农场委员会委员,每年两次讨论研究垦区农业生产技术方针、政策等问题。从八三年开始,我被任命为八五三农场场长,摆在我面前的不光是农业技术问题了,而是全农场近期和长远的发展大计。此时八五三农场已是拥有百万亩耕地、七个分场、四十多个生产队,共四万多人口;农、牧、付、渔、工、伤、科、教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农场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营农业的体制和任务在不断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了领导之后,我始终牢记着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记得曾经有过不少次群众为房子分配到我家来吵闹,可是当他们看到厂长家的住房时,都不言语了,领导的榜样作用是无声的力量;我身边唯一的亲戚外甥媳妇也在六分场做饭,工作条件很差,亲家母跟我提出给调换个工作,我考虑到作为领导干部的亲戚也不能搞特殊,为此老太太一直对我不满意;多少人为了子女的前程颇费心机,都是我的女儿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正是老、弱、病人需要有人照理,海燕本可留在场部就近安排工作,可是我谢绝了同志们的好心,让她分到离家十多里以外的大合镇上班。至今提起来,女儿还是一肚子的委屈和埋怨,我的心中也隐隐内疚,但是当我看着蒸蒸日上的北大荒,我的心豁然开朗了。今年是黑龙江垦区成立六十周年,八月份我看到电视报上的一篇报道:“六十年历史页页难忘,珍贵画面触动心灵”。北大荒震撼央视银屏,写得很好,很真实,很动人。介绍了三代人创业之路,黑龙江垦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培养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它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一笔永恒的财富。中央心连心艺术团来到北大荒慰问演出,电视连续播了两天,我看了很受鼓舞,流出了热泪,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开拓者。祝愿北大荒的明天更加美好!《北大荒风情录》------荒原“南泥湾”雁窝岛人气:440时间:2010-05-0310:18:48/article/detail/119911.html作者:赵国春

文学作品《北大荒风情录》

发布时间:2010-4-217:40:48雁窝岛,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中部,即八五三农场四分场。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起来的小岛,方圆200多平方公里,可耕面积达10余万亩。

雁窝岛始称“燕儿窝”。只因它三面环水,一面沼泽,无固定河床的挠力河把河岸冲成峭壁,成群的小燕在此筑巢繁衍,偶有捕鱼打猎的人走过,燕群受惊,一轰而起,遮天蔽日,于是大和镇(原八五三农场场部)的老乡便叫它“燕儿窝”。1957年初,刚刚建立的八五三农场决定开发燕儿窝。垦荒战士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在1958年一次劳模会上,《牡丹江日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潜水挂钩的进岛先遣队员任增学同志,根据任增学同志的动人叙述,这位记者把“燕儿窝”写成“雁窝岛”在报纸上发表,此后,人们开始叫雁窝岛。1960年,话剧《北大荒人》公演后,雁窝岛之名开始流传全国。当年10月,董必武副主席为垦荒战士写的散文集《雁窝岛》题写书名,从此,雁窝岛才被正式定名。

雁窝岛上流传的民谣,对雁窝岛的描写更形像生动。一些在那里捕过鱼,打过猎的人说:“雁窝岛是宝地,捧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在那里开过荒,种过地的老乡说:“雁窝岛的土呀肥到了家,用手一捏冒油花,压块树枝能长叶,插根筷子能发芽。”在那里采过山、搞过副业的人说:“雁窝岛呀是干果铺、猴头木耳长满树,榛林野果遍山岗,雁蛋好象石铺路……”当然,这些民谚里有一定的夸张成份。

可不容否认的是,这里是一块带有传奇色彩的土地。关于“古城林子”有这样一段传说:古城林子是一片方圆不过一公里的杂树林子,位于雁窝岛东北角上,它像雁窝岛头上的一只犄角,向北神秘地插进茫茫大水泡子。有人说,这里曾是唐朝屯兵的城。1957年3月,八五三农场副场长王云仙,第一次踏查到这里的时候,还见到城堡的断墙残壁;也有人说,这里曾是辽金戍边的兵营,大和镇一个姓周的老人在这里挖到一柄短剑,分明是金人的兵器,还有人说,这里曾是日本鬼子的一个据点,日本兵在这里挖战壕、筑碉堡,围剿抗联战士。壕沟还在,钢盔还在。到雁窝岛视察工作的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望着这片林子感慨万千地说:“我在这打了8年游击,我的许多战友倒在了这片林子里……”。

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的人,都会对大个子侦察员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却很少有人知道八五三农场的王树功就是影片人物的生活原型。这位曾立过12次战功的战斗英雄,从不在人前炫耀。雁窝岛所在地八五三农场始建于1956年10月,是以铁道兵6师、11师的复员转业官兵为主组建起来的。建场时以铁道兵部队代号定名为八五O三农场,于1956年11月10日,经农垦部批准改为八五三农场。1958年,10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时时入该场近3000名。全体复转官兵,继承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忘我精神,抗严寒,治洪涝,改造沼泽地,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顽强斗争。1960年,农场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先进单位,并获国务院颁发的锦旗。1970年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21团,1976年恢复为八五三农场。

1956年,这些老铁兵在完达山北麓创建了国营八五三农场后,根据上级指示和粮食生产的需要,必须继续扩大耕地面积,开发荒原。就是他们规划和寻找新荒原时,经当地老乡介绍,他们得

知了在距八五三农场总场部4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富饶美丽的小岛——雁窝岛。

当年,雁窝岛第一小公民的杨小雁,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儿子。

杨小雁的父母一杨民主、黄桂英都是雁窝岛最早的开荒队员。1956年3月,杨民主开着拖拉机送第一批12名先遣队员进了雁窝岛,当年8月,黄桂英就从老家湖南追随丈夫来到八五三农场,拖着9个多月的身孕,行动已非常不便。加上一路都是草甸子,她拎着暖壶,挽着裤腿往前赶,又和一位队友的老妈妈坐了一夜的船,结果走了一整天,小雁就在雁窝岛的大门口——一个叫“老牛圈”的地方降生了。

当时,才20几岁的黄桂英,又慌张又难为情,就大哭起来。在老牛圈临时支起的工棚的草堆上,匆匆赶来了两个机务工人,他们用水果刀为孩子割断脐带。黄桂英一天一夜没吃饭,稀里糊涂地被爬犁拉上了雁窝岛。开荒队员们把小雁视作掌上明珠,亲切地称为她为雁窝岛上的第一个小公民。后来,小雁已长成大人,开过“东方红”,当过粮食化验员,油料保管员。

1957年开发雁窝岛时,7台拖拉机都陷进两米多深,积之为“大酱缸”的沼泽里,战士们将绞盘人抬肩扛运进岛去,在冰雪刚刚融化季节和毫无防护用具的条件下,原首都警卫师战士、车长,共

产党员任增学,连续三次潜入泥潭。当他最后一次把钢丝绳挂上牵引钩时,耳鼻口被稀泥灌满而昏过去。人们终于拉出了全部拖拉机。1958年8月,正在开荒的拖拉机,由于雁窝岛四面环水运输困难,断了油料,罗海荣同志不顾照护怀孕7个月的爱人和自己关节炎的疼痛,参加宝清河水上运油料,不幸牺牲。1961年8月,麦收关键时刻,032号收割机塔形齿轮环了,为寻找齿轮,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连续三天两夜,日夜兼程200多里,最后终因过度疲劳,在带着齿轮泅渡时被淹死。为了纪念这些同志,雁窝岛上特修建了烈士陵园,建造了烈士纪念碑。

雁窝岛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春天大地复苏,冰凌花第一个吐露芬芳,兰花、百合花、金针花……争先开放。据统计这里的花卉种类多达上千种,最有名的要数黄花。这种花不但色艳味香,生命力强,而且是上好的野菜,不论是做鲜汤,还是干炒都敢与山珍里的鲜蘑媲美。进入4月,野鸭、大雁等候鸟从南方陆续归来。天鹅、仙鹤等珍贵飞禽也从天而降。飞禽走兽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大雁、小燕、鹰、鹞、老等、仙鹤、鹌鹑、斑鸠、野鸡、白天鹅等飞禽和野鹿、狍子、狼熊、貉、狐、野猪等走兽。最有名气的飞禽当数大雁。数量多,阵容整齐,展翅齐飞,遮天蔽日,引颈长鸣,百里可闻。

夏天来临,遍地黄花,满河菱角。每年渔讯,挠力河鲤鱼打挺,溅起朵朵浪花,宝清河鲢鱼摆尾,掀起层层波澜。鳌花鱼是挠力河特产,肉质细嫩、鲜美。夏季里最有趣的是捉水鸡。水鸡是生活在河滩和沼泽地带的一种杂食飞禽,说它是鸡,只是一种习惯叫法,其实与鸡没有多少相似的地方,脚上长蹼,像鸭,颈长身短,像鹤。羽毛一般都是黑色,雄鸡的冠子为白色,状如丁螺。水鸡喜欢成群结队到长满水草的河套里觅食。挠力河河湾众多,大都长满了茂盛的蒲草。当地人都知道,捉水鸡最理想的地方是“老牛圈”河叉口,那儿有大量水鸡爱吃的小鱼,小虾和贝类生物,岸边的蒲草是又高又密。你事先躲进蒲草丛中,当水鸡悠闲地向你游来的时候,你只须大喝一声,就能把这小东西吓得魂飞魄散,但并不起飞逃走,而是迅速钻进倒伏的蒲草底下躲起来。这时,你只管大摇大摆地掀开蒲草看吧,它蜷腿收腹,把头深深地埋进翅膀里一动不动。

秋天一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从完达山飞来的小鸟又开始忙碌起来,衔草的衔草,衔粮的衔粮。大雁也组成了“南下支队”,准备远征,它们唱着歌出发了。临别时仿佛留给乡亲们一句话:

“抓紧秋收,明年春天我们再回来”。

冰封雪飘的冬天,是雁窝岛打冻网和狩猎的好季节。有经验的打鱼工,一般都在有回水的河湾里下网,那儿的鱼比较集中,最多时一网能打1万多斤。“炮台”至“落马湖”河段的“千斤窝子”、“万斤湾”渔亮子,就是由此而得名的。狩猎最有趣的是撵狍子,当你沿着雪地上的脚印找到狍子后,要想办法把它撵到冰面上去。狍子在光滑的冰面上惊恐地奔跑总是摔倒,用不多大一会功夫就能被你撵上,……雁窝岛的四季就是这样迷人。

雁窝岛还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岛上彩虹股的“七一”桥畔,有一处青松卫护的烈士陵园,正中矗立着一座烈士的纪念碑,碑前排列着三方用灰石砌筑的陵墓。墓碑上分别书写着罗海荣、张德

信、陈越玖三位烈士的英名。

“罗海荣,四川重庆人,共产党员。1949年参军,1958年3月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转业来场。生前任一队农上班长,哪有困难,哪里就能见到他。1958年8月,在雁窝岛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为抢运油粮光荣牺牲,时年26岁。”“张德信,山东莱阳人,共青团员。1959年7月支边来场,生前任五队联合收割机手,党叫干啥就干啥。1961年8月,在龙口夺粮的麦收战斗中,为抢修收割机,负塔形齿轮渡河而光荣牺牲,年仅22岁。”

“陈越玖,浙江宁波人,共产党员。1969年5月支边来场,生前任一队畜牧卫生员。立志扎根边疆,1975年身患癌症仍顽强坚持工作,临终前遗言:我是北大荒人,把我的骨灰葬在北大荒’,终

年24岁”。

英雄的名字已写进雁窝岛的史册,而更多的无名英雄却化作泥土,滋养着雁窝岛的土地。”

朱德的孙女,从1963年到1971年,她在雁窝岛默默工作了8年,她同普通人一样勤恳工作,在生产队当过农工、卫生员,当时谁也不知道她的底细。后来康克清同志来到牡丹江视察工作时,朱玉珍去探望奶奶,才揭开这个秘密。

在雁窝岛开发战斗行列中,有一位能干的小伙子叫贺兴桐。在一次开山炸石中,一块石头砸在他身上。人们为他包扎伤口时,意外地从他人的上衣白袋里发现了一张被鲜血染红的纸条。这是贺

龙元帅亲手写的一个纸条:“不准搞特殊,不准暴露高干子弟身份……”原来这位贺兴桐是贺龙元帅的亲侄儿。

雁窝岛是一块闻名遐迩的土地。作家林予曾把它写进北大荒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崔嵬曾把它拍成电影《北大荒人》,老一代垦荒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散文集《雁窝岛》,在交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时,董必武副主席亲笔为它题写了书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曾多次报道这块土地发生的变化,雁窝岛有了知名度,“雁窝岛”三个字成了厂商们竞争的产品商标。

早期北大荒文学创作的带头人,黑龙江省多产作家之一林予,1949年入伍,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励着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他分别到《解放军文艺》社当编辑,总政文化部创作员。转业来八五

三农场后,在负责八五三农场四分场(雁窝岛)的场史撰写工作的同时,创作了反映垦区开发时期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林予调省文联任专业作家,后任哈尔

滨市文联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93年在哈尔滨病逝。

八五三农场的小红花艺术团,也改名为“雁窝岛儿童艺术团”。这个艺术团1985年秋天,晋京演出17天,他们朴实、天真地表演了《雁窝岛,我可爱的家乡》,《我生在北大荒》等自编的节目,受到首都观众和中央领导的好评。年近八旬的中国农垦的奠基人、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同志,接见了全体小演员,合影留念后,观看了部分节目。后来,这些小演员乘专机同王震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飞回了北大荒。

青年作曲家王黎光1961年出生在八五三农场。他们父母在部队都是文艺骨干,父亲能拉小提琴和手风琴,母亲能歌善舞。1966年,刚刚跨进小学门坎的王黎光初露文艺的天赋,积极参加了学校成立的文艺宣传队。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他拿到板胡一个月后,一曲板胡独奏《红头绳》赢得了观众的掌声。11岁那年,王黎光报名参加了农场文艺宣传队。初中毕业后,王黎光就成了专职演出队员。1979年春,王黎光考上了北大荒文工团,1985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业余函授学习。1986年7月,他再次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时,名列第二名,1991年《人民音乐》杂志以《拓荒者之歌》为题对他进行报道。后来他又拜师攻读完了研究生。

王黎光毕业后,学院破格把他留在北京,并推荐到北京电视台总编室工作。他精心编制的专题节目《北京您早》,在北京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几年来,他除了办好电视节目外,还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近百首音乐作品。其中40集电视剧《年轮》中的主题歌《天上有没有北大荒》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给北大荒人以极大鼓舞。

当代著名版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晁楣,原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专职美术干部,1958年,同千万个战友一样,转业来到八五三农场当农工。那纵横无羁的挠力河,景色迷人的雁窝

岛,给了他天然的陶冶。劳动之余,他画了许多生活速写,并写了一本又一本生活笔记。后来,他又当上了踏荒队员,顶过“大烟泡”,涉过“大酱缸”,在荒草荆棘中踏出第一道脚印来,正是这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给了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的《第一道脚印》、《解冻》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生活的写照。八十年代,他的《松谷》得到中外艺术界人士瞩目,其意境是那样深远而气势磅礴,达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制高点,从而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章。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美展评奖中首次颁发的奖章。

晁楣先生在回忆北大荒第一幅版画创作经过时这样写道:

“《荒原春夜》的构思来源于发生在开荒队的一个故事。开荒队的同志经常遇到狼群和黑熊,还不断传来黑熊伤人的消息。据说有一天夜里,在莽原上进行开荒作业的拖拉机手,发现有两只黑

熊凶猛地嚎叫着跟机车盘旋纠缠,拖拉机手一直正常行车并未敢离开驾驶台,后来逐渐平静下来,黑熊不知去向。待到黎明时分换班,拖拉机手走出驾驶室,发现一只黑熊死在机车顶篷上,血肉模

糊,显然是它在被辗伤后与机车捕斗中又爬上车身,流完了最后一滴血。这是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它启发我在表现春夜开荒的一幅画面的近景处,安排了两只黑熊,一只俯首嗅察着新垦的垡

片,一只站立着遥望开来的拖拉机。这个情节虽然比听来的故事要逊色得多,却也为画面增添了一股野性的气味。”

著名剧作家范国栋,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时就在八五三农场文工队。后来先后担任铁道兵农垦局文工团、牡丹江农垦局文工团、东北农垦总局话剧团编剧,北大荒文工团副团长、团长等职。生前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北大荒戏剧家协会主席,北大荒文联副主席。范国栋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北大荒的文艺事业,他是北大荒第一台大型话《北大荒人》,第一部电影《北大荒人》,第一部电视剧《黑土上下》的主要编剧。正当他着手创作北大荒第一部多集电视剧时,不幸于1994年元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

至今仍在北大荒的音乐家顾震夷,1958年转业到八五三农场。他作曲、写词、研究律学,也写小说、相声、诗和剧本。除律学论文外,他数以百计的作品,全都是写北大荒的。他作曲的《八月

的北大仓》常演不衰。现系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律学学会会员,省音协和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音舞协会主席,北大荒文工团总编导。

曾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一金像奖的青年摄影家黄成江,当年从双鸭山市下乡就在八五三农场。他的作品曾被选送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在国内外重大摄影艺术展览上获大奖、金、银、铜牌奖60余次。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黄成江摄影艺术展览”,1987年在故乡双鸭山市举办“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