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0fd1960f3eef1e48a856e4aa43a2e3/390fd1960f3eef1e48a856e4aa43a2e31.gif)
![儿童成语故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0fd1960f3eef1e48a856e4aa43a2e3/390fd1960f3eef1e48a856e4aa43a2e3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儿童成语故事【成语】:大材小用
【拼音】:dàcáixiǎoyng
【说明】: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方运用不当,奢侈人才。
【成语故事】: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和爱国英雄。他坚决主见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权奸的排挤,最终被罢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挚友。
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看法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感到很兴奋,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挚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非常叹息。
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运用不当,奢侈材料;后也用以比方用人不当,奢侈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儿童成语故事6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当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举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英勇善战的人担当军中统帅的职位,他知道之后,大力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忧别人闲言闲语。
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举荐,而他举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白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赞扬祁黄羊举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公而忘私。
儿童成语故事7
十行俱下
【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慧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出处】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梁书·简文帝纪》
【释义】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读书极快
【近义词】一目十行
【成语示列】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
儿童成语故事8
愚公移山
在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面,有两座方圆七百里、高八千多尺的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将近90岁了,一家人面对着高山居住着。
有两座大山挡在前面,愚公一家特别辛苦,出入要绕很远很远的路。
一天,愚公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孩子们,因为前面这两座山,我们出行很不便利,所以,我想和你们一起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始终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七嘴八舌的表示同意。
愚公的妻子想了想,提出疑问说:“觉得不妥,凭你的力气,连魁父那样的小山包都挖不平,怎么能挖平太行山。王屋山呢?况且把那些土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呀?”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把土石扔到渤海海边上和东北薄州的北部好了。”
看法统一后,愚公就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山,破石挖土,用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去。
有一个姓京城的寡妇,是愚公的邻居,她有个男孩,孩子刚起先换牙,也蹦蹦跳跳的来帮忙。
冬天过去了,夏天来临,运土石的人才能来回一趟。
住在河湾的智叟听说了这件事,就讪笑愚公说:“你也太愚蠢了,你还能活几年啊?凭你所剩的一点力气,连山上的草树都无法毁坏,能把那些土和石头怎么样?”
住在北山的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顽固,固执的一点都不开窍,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虽然我会死掉,但我的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时候,而那山不会增高,何必担忧挖不平呢?”
住在河曲的智叟无话可说了。
手里握着长蛇的山神得知愚公挖山的消息,胆怯 他不停的挖下去,连忙的把这件事报告了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真诚感动了,便派大力神夸娥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搬走了。
从今,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南面,一片平坦,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愚公一家人出入也便利了。
儿童成语故事9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2]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望见一樵夫在砍柴。突然,樵夫一不当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惹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比照着山上L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宠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沉醉于美景的他不当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抓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出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静地说:“别惊慌!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接着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异的目光,镇定自若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摩挲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这个可怜的楚国人就这样被人们谈论到今日。这是他的幸运呢,还是他的不幸?至少,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我们是幸运的。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寓言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马上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寻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儿童成语故事10
【拔山举鼎】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引申之义为形容力强气壮。亦作“拔山扛鼎”。
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爱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愿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应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兴奋,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愿仔细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起先,奋战了8年,最终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最终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八面受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儿童成语故事11
1、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战功赫赫的大将,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等精彩的表现,也被提升为上卿,而且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说:“蔺相如出身低贱,仅靠一张嘴皮做些事,地位竟然超过我。要是见到他,我肯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后,就尽量避开廉颇,以免与他发生冲突。
有一天早朝,蔺相如的车马正好与廉颇的车马相遇,蔺相如赶忙吩咐车马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行。
蔺相如的做法让手下的门客很不解。蔺相如说明说:“秦王我都不畏惧,莫非我会胆怯 廉将军吗?现在,秦国是强国,但秦国不敢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假如我和他闹冲突,只会对秦国有利。我这样做,正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危。”
这话传到了廉颇那里,廉颇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前往蔺相如的府宅请罪。
从今,两人尽释前嫌,成了生死之交。
2、高山流水
楚国人俞伯牙,特别喜爱弹琴,曾拜成连先生为师。
学艺三年后,为了进一步提高俞伯牙的技艺,成连先生将俞伯牙带到东海蓬莱山,将他独自留在那里。
浩瀚的大海,碧波万里;高山层林,青翠无际。眼前的美景让俞伯牙心胸豁然开朗。澎湃的浪涛之声,悠长的虎啸猿啼,俞伯牙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大自然奇妙的音乐激起了他满腔的热忱。
俞伯牙任心中的激情自由流淌,一曲《高山流水》诞生了。
俞伯牙最终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成了最闻名的音乐家。
一次,俞伯牙在泰山巡游。面对巍巍青山,俞伯牙不由自主地弹奏起来。有位青年樵夫名叫钟子期,被他的琴声吸引了。当抚琴的俞伯牙志在高山时,钟子期就赞美说:“真好!琴声雄伟犹如泰山!”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说,“真妙!琴声浩荡犹如江河!”
俞伯牙所弹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听出来。俞伯牙欣喜万分,以钟子期为知音,二人结为至交。
3、苟延残喘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人们都叫他东郭先生。
一天,东郭先生从街市上买了一麻袋书,正往家走,遇到一只狼。狼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好心的先生,请你救救我吧,猎人立刻要追过来了。”
“可是,我怎么救你呢?”和善的东郭先生犯难地说。
“请你把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我钻进去,短暂避一避,得以苟延残喘吧!”
“可是……”东郭先生有些迟疑。
“先生,求求你了,你的大恩大德,我肯定会报答的。”
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和巧语花言打动了。他将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狼钻进去,系好袋口。
这时,猎人过来了,问:“先生,你望见一只大灰狼了吗?”
“没有。”东郭先生掩饰道。
猎人看了看东郭先生的口袋,问:“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都是书。”东郭先生回答说。
猎人走了。东郭先生放出狼。狼伸伸懒腰摸摸肚皮,说:“先生,你真是好心人。你就好事做究竟,让我吃了你,填填肚子吧!”说完,狼凶恶地扑向东郭先生。
幸好,一位农夫从这儿路过,打死了狼,救了东郭先生。
儿童成语故事12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方敬重老师,恳切求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史。杨时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旧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挚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起先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尊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渐渐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乏和不耐烦的神情。
儿童成语故事13
【成语】:明目张胆
【拼音】:míngmùzhāngdǎn
【说明】: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纵地干坏事。
【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举例造句】: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堂而皇之做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零一零一三回
【近义词】:明火执杖
【反义词】:鬼头鬼脑
【歇后语】:大白天打劫;提着灯笼行窃
【灯谜】:大白天打劫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觉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胆怯 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即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复原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旧不改初衷,慷慨激扬。他正言道:“大丈夫应当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
儿童成语故事14
【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蛋挞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无机械动力飞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标准范文(二篇)
- 2025年中山市店铺出租合同(2篇)
- 2025年中小学走读生安全责任协议模板(三篇)
- 2025年二年级教师心得体会例文(6篇)
- 2013-2022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汇编:磁现象章节综合
- 2025年个人客户信息保密协议范文(2篇)
- 仓储装修终止协议样本
- 文化产业基地装修合同
- HYT 235-2018 海洋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规程
- 中国香葱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4版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 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2024年浪潮入职测评题和答案
- 小班数学《整理牛奶柜》课件
- 皮肤感染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中考语文真题双向细目表
- 2024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药品集采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