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现状评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1.gif)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现状评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2.gif)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现状评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3.gif)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现状评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4.gif)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现状评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a5cbddffb6613b259a2f0963766f493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安全现状评价作为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现代化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保护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XXXXXX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评价组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并提出整改建议,在企业整改完毕后再次进行现场调查.在评价工作中,评价组成员积极细致地搜集资料,认真进行调查分析,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开展安全评价工作。针对评价项目的具体内容,评价组根据企业的运行现状,采用安全检查表等评价方法,分十个评价单元对该生产线现有的安全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企业结合整改建议逐步进行了整改,评价组根据企业整改后安全设施情况,分别给出各单元小结,补充了对策措施建议,根据各单元小结总结出安全现状总体评价结论,从而编制完成了《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成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行情况,制订了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电工、电焊工和压力容器操作工持证上岗,企业成立有安全管理机构,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主要设备有保养维护记录。评价认为: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采用了国内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生产系统机械化程度较高。企业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有效、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目前该生产系统运行平稳,工艺设备安全可靠,安全设施和防范措施有效,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我公司在委托方提供的证件、文件和各种基础资料以及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遵循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委托方提供的证件、文件和各种基础资料是本评价报告的重要依据之一,应对其真实性负责。本评价报告由评价组成员集体完成。在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委托单位的密切配合,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评价组2018年6月目录目录.1TOC\o"1-5"\h\z、八、•.1前言目录3\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概述51.1评价目的51。2评价依据51。3评价内容和范围101。4评价原则101。5评价程序10\o"CurrentDocument"第二章项目概况12\o"CurrentDocument"2。1单位简介12\o"CurrentDocument"2。2自然环境概况122。3厂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15\o"CurrentDocument"2。4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62.5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172。6公用工程172。7安全管理18\o"CurrentDocument"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21\o"CurrentDocument"3。1主要危险物质特性21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6\o"CurrentDocument"3。3重大危险源辨识333.4周边环境重大危险源辨识343。5事故案例分析34\o"CurrentDocument"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37\o"CurrentDocument"4。1评价单元划分37\o"CurrentDocument"4。2安全评价方法选择38\o"CurrentDocument"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39\o"CurrentDocument"5.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安全评价39\o"CurrentDocument"5。2工艺设备单元安全安全评价42\o"CurrentDocument"5。3供配电单元安全评价475.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单元505。5生产中常规防护设施安全评价55\o"CurrentDocument"5。6职业卫生安全评价60\o"CurrentDocument"5.7安全管理安全评价63\o"CurrentDocument"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67\o"CurrentDocument"6.1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原则67\o"CurrentDocument"6。2持续改进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67\o"CurrentDocument"第七章安全现状评价结论68\o"CurrentDocument"7.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68\o"CurrentDocument"7。2安全状况综合评述68\o"CurrentDocument"7.3安全评价总体结论70第一章概述1。1评价目的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害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预防事故发生,并最终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具体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分析、辨识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特性、数量和分布情况,评价其对危险有害因素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合理、有效;2、分析、辨识被评价生产系统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3、通过现场考察和对其所提供的资料文件进行分析审核,评价其生产设备、设施及安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4、全面、综合评价上述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阐明其已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促进该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5、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6、为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200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年修正)(1995。1.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2017。11.5);(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01。0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7)《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1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1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1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16)《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17)《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1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9)《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21)《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10);《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通知》(豫安监管办(2012)71号文)。标准、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1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5)《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生产过程安全生产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1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3)《安全色》GB2893-2008;(1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2003;《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20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3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电力设施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42)《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4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4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5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5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2)《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53)《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5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5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56)《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5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5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59)《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2083-2008;(60)《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201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6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6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2。3基本文件和资料(1)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河南东方环宇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10.10;(3)项目所在地区地质、气象、水文资料;(4)项目现场调查资料和图片;(5)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3评价内容和范围1。3.1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针对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划分出合理的评价单元,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各单元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发现事故隐患或不足。3、针对事故隐患和不足,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并根据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核查,进一步提出长期整改要求。1。3.2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评价范围包括XXXXXX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项目的总图布置、生产设备、辅助生产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配套辅助部分的安全设施的运行现状。1.4评价原则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1.5评价程序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详见图1—1,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通过风险分析,承接项目,编制安全评价计划和评价大纲,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提出整改建议,选择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针对企业生产过程具体内容的运行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程度,进行整改情况核查,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图1-1安全评价程序框图第二章项目概况2。1单位简介位于安楚路和新安路交叉处,交通便利,具备快速响应能力(QR),保障客户实时需求;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制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目前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完善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通过了CMA专业技术管理认证。公司导入ERP管理系统,最优化企业资源.公司有2条180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日生产能力4000方)、拥有25辆混凝土搅拌车,2台混凝土输送泵,以及大量成套的混凝土生产及相关设备。公司现有职工60多人,其中中层管理人员8人,80%的员工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驾驶员30名,操作人员18名.公司占地30亩,具有强大的物料存储能力,能满足客户需求。2.2自然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安阳地处豫北,环绕安阳市区。南与汤阴、鹤壁毗邻,北与河北磁县、临漳、涉县隔漳河相望,西与林州接壤,东与内黄相连,为晋、冀、鲁、豫四省通衢之地。县域呈横带状,南北长44km,东西宽73.75km,全县面积1499.4km2.地处东经113°35/〜114°45/,北纬35°37/〜36°21/.本项目位于安阳县白璧镇杜固村西南处,安楚公路南侧,石武高速铁路东侧。厂区地理位置图见图2-1。图2—1区域位置图2.2o2自然条件项目位置1)气象条件片/安阳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春季风沙较人,春秋季为过渡季节,温度变化辐度较大。年降水量为556.8mm,夏季降水量362.6mm;年平均气温14。1°C,夏季极端最高温度43.2°C,冬手极端鼓低温度-21.7C;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8h。年平均气温14。1CTOC\o"1-5"\h\z极端最高气温47C极端最低气温-21.7C最热月平均气温25。0C最冷月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量606。1mm年最大降水量(1956年)1182。2mm年最小降水量(1965年)271.9mm\o"CurrentDocument"最大冻土深度300mm平均相对湿度66%年最小相对湿度1%历年最大风速(1955年)21。7m/s夏、秋季主导风向东南风春、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2)水文条件安阳县诸河流均属于海河流域的南运河水系。常年河主要有安阳河(洹河)及边界地区的漳河、汤河。季节性河流主要有金线河、粉红河和南界的羑河等。安阳河(又称洹河),是安阳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林州西北林滤山东坡的断裂层带上,经安阳后流向东南在内黄县入卫河,属海河水系。安阳河全长160km,在安阳县境内长约100km,占总长度的64%,总流域面积1500km2,安阳县境内为695.8km2,占总面积的47。5%.其中在山区有263km2,丘陵区218km2,平原区178km2,低洼区36km2.安阳河河道,中上游地区经过综合治理沟宽谷深,横断面大,而下游沟窄底浅,端面小,致使河流排泄不畅,加之卫河顶托,雨季容易泛滥决口,日前市政府已积极进行安阳河二期综合治理工程,经治理后安阳河河道市区段(至平原路口)断面宽畅,排泄畅通。安阳河流量随季节和年份变化。年内夏秋雨季流量大,冬春季流量小。一般年份平均流量为5〜20m3/s.漳河位于县境的西北境,是安阳县和涉县、磁县的界河。该河发源于山西省,向东流入卫河.全长1000km有余,经安阳县边界约75km.流域面积在县境约193.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2.9%。在安阳县和磁县之间,截漳河建有岳成水库,并修有漳南渠和幸福渠以灌溉安阳县土地。汤河位于县东南界,是安阳县和汤阴的界河。该河发源于鹤壁市南,向东北流经汤阴县北。又东北到安阳县四伏厂南纳羑河。又东行14km,到辛村乡和仁村东南,进入内黄县境。又沿汤阴、内黄两县西南进入卫河。金线河位于县境西部,发源于鹤壁市梨林头村东南,向东北流经安阳市郊龙泉镇,到洪岩村流入安阳县境。在曲沟镇境北流,经永定、西曲沟,到下寒村北注入洹河,全长约30km。为季节性河流。粉红江位于县境西北部,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林州市河顺镇,自磊口乡西店村进入安阳县境,曲折东行40km,到蒋村乡东麻水村注入洹河.其上在双全村西北建有双全水库。羑河位于县东南界,是安阳县和汤阴县的界河。全长50km,安阳县境内约25km。现为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513。5km2,安阳县境内约316km2.另外安阳县境内还有幸福沟、岳飞沟和茶店坡沟等,均为平原地区排水沟,亦为季节性河流。3)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安阳县位于太行山复背斜东冀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为侵蚀低山和丘陵,地层自西向东由老到新层层出露。评价区域整个地貌特征由西向东依次为丘陵、平原、洼地三种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安阳县西依太行山东麓,东接华北平原,为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分布。公司所在地地层第四系河流近代冲积物,系洹河、漳河、汤河及黄河和卫河等河流共同冲积而成,地表岩性主要为亚粘土,底部夹不稳定的砂、卵石层.安阳县位于新华夏系构造的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平原沉淀带的交接部位。总观构造形迹,其东部为内黄隆起,中部为汤阴地堑,由于受东西向安阳断裂的影响,未能向北延伸,在安阳县中部消失。其西部为太行隆起向东延,境内南北向大断裂有汤东断裂、磁县断裂。安阳处于汤阴地裂北端的汤东断裂与安阳断裂的交汇之地,其北部还有磁县断裂和临漳断裂等。安阳县正处在这些断裂群的交汇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十分脆弱,是地震多发区。4)地震烈度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划分.该企业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2。3厂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2.3.1厂址及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xxxxx总平面布置结合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按工艺要求功能分区主要包括生活区、原料堆场、生产区、配电室、门卫等。详见附图厂区总平面布置图。2。3.3建(构)筑物2。3。4.1建构筑物情况表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情况见表2—1:表2—1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情况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结构类型1办公楼民用建筑二级钢筋砼框架2职工食堂民用建筑二级钢筋砼框架3职工宿舍民用建筑二级钢筋砼框架4沙石料场戊类二级钢结构5石粉料场戊类二级钢结构6混凝土搅拌楼戊类二级钢结构7配电室丁类二级钢筋砼框架2。3.5厂区道路与运输安全2.3.5.1厂区道路厂区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轮廓清晰,各个生产装置区、辅助生产装置区、办公生活区等分区明确,厂区道路环形布置,路面宽敞,人货分流进出方便。厂区道路主干道为环形布置,联络道路的个别地段有尽头式布置.路面上净全高度不低于5m,能同时满足车间检修、消防要求。厂区主干道路面宽8.0m、6.0m。道路最小转弯半径9m。2.3。5.2运输安全企业按《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第6。1.3条要求设置交通标志,划分道路和出入口,保障运输安全。2.4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原料中的骨料丨砂、小石、中石等经称斗按一定比例称量后由泵站集料斗,粉料中的水泥、矿石粉、粉煤灰等由罐车运至厂内后通过密封的泵(散装粉运输车自带泵)送入粉料储罐,然后通过螺旋输送机经称斗按比例称重后进入粉料集斗,外加剂通过气动阀称重后与水混合称重,将称重后的骨料、粉料和添加外加剂的在搅拌机内(先在预搅拌缸内初步混合,待设备下达指令后进入搅拌缸中搅拌)搅拌或成品混凝土.整个生产过程由计点控制,根据制品的不同要求设定程序后自动进行生产,操作者通过显示屏可观看监控整个生产过程,并能储存打印生产数据
生产所需要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见下表。表2-2原料单耗及年用量估算表序号名称年用量所占比例1水泥135000t12。32砂305000t27.73石子310000t28.24粉煤灰等废料350000t31.85水4万t6电50万kwh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2-2.图2—2生产工艺流程图2.5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主要设备设施和装置如下表.表2-2主要设备设施和装置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总价(万元)1搅拌站2HZS180-IQ30002352其中水泥储罐4矿石粉储罐2粉煤灰储罐2搅拌机22实验室主设备1123泵车13184车载泵1765砂石分离机HHZ201206大型电子地磅187交通工具228合计814公用工程2。6.1供配电电源经10KV线路进入厂区,厂内设计配电室一座,变压器设过流速保护装置,内设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室和值班室。用电设备电源等级均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2.6。2给排水系统1、给水(1)水源水源由厂区自备井供给,消防水由厂区给水管网引入消防用水管DN110供给.(2)给水系统本项目给水系统分为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用水主要为食堂、洗浴及日常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循环水系统的补充用水;消防用水主要供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用水。2、排水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经排水管道排出厂外,生产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可直接与生活污水河流排出。雨水主要是厂区内房间屋面及地面雨水,经管道汇集后与生活、生产废水河流排出。2。6。3通风与除尘本项目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局部为机械通风。安全管理2.7.1管理机构该项目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和操作规程并经常组织班组负责人、全体职工进行学习。各车间墙上都张贴了本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该项目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2.9。2安全管理人员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持证情况见下表.表2—6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持证情况一览表序号证件名称发证部门证书编号发证日期到期日期持证1342。9.3安全应急预案xxx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定了《xxxxx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内容包括:险情报告、指挥程序、事故应急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与保护现场、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等;为减少火灾的影响,有效抢救受伤人员。并组织人员及时进行了演练,配备了相应的救援器材,并对人员进行了相应的操作培训。2.9.4安全教育与培训企业制定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由公司安环办公室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和实施,对公司新招和转岗工人以及脱离岗位三个月以上的员工必须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考核情况,归入安全教育档案。职工改变岗位工种时,按新的岗位工种进行二三级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职工离开所从事工种岗位超过6个月的,复岗前参照执行。各级培训机构可结合公司生产、施工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经常性教育.结合职工容易疏忽而放松安全生产的规律,抓住主要环节,进行安全教育。2.9。5劳动保护与个体防护企业配备有劳动安全设施,有专人负责监督全厂劳动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由单位定期对岗位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时给职工发放劳保用品,确保全厂职工生产的安全。厂区内抢险救灾主要依靠厂安全领导小组和各部门义务安全员自救,一旦厂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或出现险情时,市消防支队接警后可即时赶到.一般工伤事故可以在市医院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企业为了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编制并实施了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并在每年由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专项资金,为员工购置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根据科研、生产中防止职业性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工作手段、劳动条件、不同工种,为企业职工配备了各类常规劳动防护用品,详见企业内部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对特殊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发现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2。9.6工伤保险、职业病防治和女工保护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该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按产生粉尘、噪声因素的类别和规定的体检周期,定期对有毒有害岗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同时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对公司员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对生产岗位的有毒有害、粉尘、噪声及高温等有害因素进行了有效防护,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等。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3。1主要危险物质特性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有: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其它物质有各类粉尘等,在检维修采用氧气和乙炔的燃烧火焰切割工件.综合认为该厂有以下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粉尘、氧气、乙炔、液压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3。1。1粉尘粉尘是在搅拌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此外,水泥粒径在10um以下的占多数,人吸入后会在体内长期沉积,由于水泥粉尘具有较大的活性,吸入进入肺部后,遇水会发生固化反应,使肺功能受到影响。3。1.2氧气(压缩的)该企业检维修采用氧气和乙炔的燃烧火焰切割工件。压缩氧气在危险化学品类别中属第2.2类,即不燃气体。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具有氧化性(助燃性),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例如:油脂与纯氧接触易反应生热,积热难散时可能自然,或使油脂剧烈氧化而燃烧爆炸.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具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富氧空气、液氧易被衣物(如工作服)、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迅速燃烧。物质的燃烧速度,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而大大提高,同时最小点火能大大减小,爆炸极限范围明显加宽。当空气中氧浓度由正常的21%增至23%时,许多在空气中着火可自熄的材料立即增添了传播火势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钢铁、铜、铝等金属也能在纯氧中燃烧。贮氧容器
受热后压力增大,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氧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如下所示.表3-6氧理化特性表中文名称氧央文名称oxygen别名氧气危险货物编号22001、22002CAS号7782—44-7分子式6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量32.00蒸汽压506。62(—164C)爆炸极限V/V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熔点-218.8°C沸点:—183.1°C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1。14(-183C);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3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
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包装方法钢质气瓶。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米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父叉;咼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3。1.3乙炔乙炔是2。1类易燃气体。其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如下表所示表3—7乙炔理化特性及危险性表标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CAS号:74—86—2RTECS号:AO9600000UN编号:1001危险货物编号:21024IMDG规则页码:210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纯品的气味类似于醚,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熔点:—81.8/119kPa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0.91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C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临界温度(C):35.2临界压力(MPa):6.14燃烧热(kj/mol):1298。4燃烧爆炸危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C):<—50自燃温度(C):305爆炸下限(V%):2。1爆炸上限(V%):80。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险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能发生。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可以利用喷雾水流冷却周围暴露物,让火自行烧尽。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包装类别:II储运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废弃: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包装方法:钢质气瓶。ERG指南:116ERG指南分类:气体一易燃(不稳定的)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NIOSH标准文件:NIOSH76—195侵入途径:吸入毒性:属微毒类LD50:LC50: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目前未见有慢性中毒报告。有时可能有混合气体中毒的问题,如磷化氢,应予注意。健康危害(蓝色):0易燃性(红色):4反应活性:3
碳化钙和水混合能产生乙炔。与碳化钙混合产生乙炔的工艺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胂、磷化氢或硫化氢。lOOOOOppm能引起轻微麻醉;200000pPm能引起步态蹒跚;300000ppm能引起共济失调;3500000ppm接触5min能引起意识不清;800000ppm能引起意识丧失,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急救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夕卜)。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2009)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9]化工字第0073号)。环境信息:防止空气污染法:防事故泄漏/可燃物(款112(r),临界值(TQ)4540kg.EPA有害废物代码:D001。3.1。4液压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该企业机动车辆或设备运行、维修时使用的油品,如:液压油、润滑油、变压器油以及其他油脂,使用不得当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现场使用的润滑油、液压油、变压器油等闪点均在200°C以上,为可燃油品,其主要危险特性为可燃性,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火灾易对人员造成危害。该企业各机械润滑均使用润滑油,润滑油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属于易燃液体,丙类易燃危险品.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的。基础油则是润滑油的主要构成原料,一般占液压油、润滑油成分的80%左右。基础油是芳烃类油脂经高压加氢催化重整、高压加氢异构脱腊技术生产。润滑油的种类很多,其性能随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变化而变化。润滑油的闪点指标,按规定留有1/2安全系数,即比实际使用温度高1/2。润滑油储存和使用应采取以下防火防爆措施:(1)控制可燃物,防止泄漏;(2)断绝火源,设置禁火区;(3)防止电火花、金属摩擦产生火花.该企业设备中使用液压元件,其内部均有一定量的抗磨液压油。液压油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属于可燃液体。液压油的闪点较高,不易燃烧,能够耐受一定的温度而不燃烧,其结构稳定,受高压不易产生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变化,但受高温时,液压油也能够燃烧,造成火灾危害。变压器油、润滑油通常多为矿物油,密度约0。75〜0.95g/cm3之间,闪点(开口)一般高于150°C,属于可燃物品。变压器油使用过程中存在意外泄漏污染环境和着火燃烧的危险。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2.1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本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压力容器爆炸、火灾、噪声、粉尘等(详见表3-1)。其中机械伤害、触电等是该项目的易发、多发事故,应特别引起高度重视。表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及部位机械伤害输送机以及机修车间等场所及机器运转部位。触电变电所、配电室及变压器、电气设备、裸露线路等。高处坠落爬梯、平台、登高作业及地面的坑、沟等场所。物体打击上料、装卸及修理车间等场所。车辆伤害厂区、道路等场所。坍塌建(构)筑物、料场。压力容器爆炸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气焊作业场所。火灾仓库、变电所及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及焊接作业场所。噪音输送机、搅拌、装载机等设备产生噪声.粉尘装载、输送等作3.2.1.1机械伤害1、机械伤害该项目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输送机、搅拌机、空气压缩机,以及机修车间等场所及机器运转部位.该项目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各种设备的传动部位无防护装置,或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2)设备在运转中处理故障、检修设备或清理杂物.3)人员跨越运行的设备、输送带.4)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或疏忽大意。5)操作人员在输送带上行走、跨越或坐卧.6)输送机的机头、机尾未设安全防护罩或栏杆,机下过人的地方,未设安全保护设施。7)在检修时,机器突然被他人随意启动。8)检验、维修不及时,致使设备带病运行。9)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被拆除等。10)砂轮机或砂轮切割机无防护罩。11)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2、触电触电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供电设备、电器设备、供电线路以及接触漏电的金属、湿地等导体处.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高层建筑重要设施,未安装避雷装置.2)电气工作人员未经考核合格,无证上岗.3)在高压工作场所作业时,工作人员未戴绝缘手套和未穿电工绝缘鞋,未临时接地。4)电焊设备及工具绝缘不良,焊机外壳未接地。5)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电缆、照明线路.6)供电系统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固定设备外壳未直接重复接地。7)操作人员带电检修、搬迁、移动电缆和电气设备.8)检修线路、开关、刀闸、跌落保险时,未将联接设备两侧线路全部停电。9)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使用金属尺、刀子、锉刀等金属工具。10)检修车间高低压电气设备和线路时,未将断开的开关和刀闸操作柄锁住,误送电.11)操作人员身体与电气设备裸露带电部分的距离太近。12)电气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无安全隔栏、护架等设施。13)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绝缘不良。14)停电检修时,开关把手未加锁或无专人管护,未悬挂“有人作业,严禁送电”标志牌3。2。1.2物体打击该厂物体打击事故存在的地点和部位,主要存在于运转机器零部件断裂飞出、人员抛掷、卸料石块飞溅及其它高处落物、汽车上石块飞出等。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原料装卸时防护措施不当。2)处理物料违反规程或不合理,对危险坠落物件认识不足,判断失误。3)劳动防护用品不按要求佩戴。4)照明不足,对周围观察不清。5)损坏的机械设备等飞溅物击伤人体.6)检查不细、没有及时处理危险部位。7)物料堆放不合理,物料堆放小于自然安息角,致使物料滚落等等。8)登高作业人员物件跌落或扔东西砸伤下面人员。3.2。1。3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事故易发生于厂区高差2m以上的各个场所,存在的地点主要有爬梯、平台、登高作业及地面的坑、沟等场所。该厂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劳动防护用品用具。2)梯子强度不够或断裂。3)梯子无护栏及扶手或护栏、扶手断裂。4)高处作业时安全设施损坏.5)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6)作业人员疏忽大意、违章操作,或疲劳过度。7)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8)高处作业人员站立位置不当或作业人员身体有疾患,不适应高处作业.9)作业过程中受外界干扰或在外力的作用下跌落。3。2.1。4车辆伤害该厂车辆伤害存在于厂内机动车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地点为运输道路、调车场、铲装现场,发生的部位均直接与车辆(汽车、装载机等)有关.造成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包括:1)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2)驾驶人员安全技术较差。3)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差、运输设备有缺陷、超期服役等等。4)作业环境差,道路、照明和场地等不符合安全要求。5)驾驶人员的身体有疾患、睡眠不足或心理不适。6)无证驾驶、违章操作或疲劳驾驶。7)路况条件差,超速行驶.8)超载运输。3.2。1。5火灾该项目火灾事故易发场所为:变电所、各配电室、机修车间、焊接场所和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短路、过载以及库房等。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1)电气设备过热引起火灾。2)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而使设备或线路着火从而引起其它物品燃烧。3)设备带病运行或使用不合理。4)避雷设备装置不当,无避雷装置或缺乏检修,发生雷电引起火灾5)消防、灭火设施缺陷。6)配电室、库房等不符合防火标准。7)设备的安全间距不符合防火要求。8)其它原因引发火灾。3.2.1。6压力容器爆炸修理车间的氧气瓶、乙炔气瓶、储气罐等易发生爆炸事故,主要原因:1)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发生爆炸事故。2)压力容器遇到高温而发生爆炸。3)压力容器压力表失效,或误差大,导致操作失误,发生爆炸事故4)压力容器输送管路漏气,接触明火,导致瓶内气体压力升高,发生爆炸。5)其它导致压力容器发生爆炸的因素。。3。2。1。7粉尘粉尘是该企业最为严重的职业危害源,操作人员长期吸入粉尘,会对肺部及身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1)未采用封闭作业.2)产尘车间通风不良.3)产尘地点未采取除尘措施.4)未采取个体防护.5)原料车卸载。3.2。1.8噪声产生噪音的原因主要是输送机、搅拌机等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产生噪声的设备较多,多为连续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听力、心理、生理产生影响,长时间在噪声中工作能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在高噪音环境中作业,人的心情易烦躁,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可诱发事故。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易诱发事故其.噪声产生原因主要是:1)缺乏减振消声装置.2)设备的固定螺栓松动。3)无个体防护。在项目施工及企业今后的生产、管理和运营中,要参照本报告,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经常进行分析研究,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把事故率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2。2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本生产线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不良地质条件、雷击、地震大风、暴雨、高、低气温等。3.2.1.1不良地质条件本企业建筑厂房跨度大,重型设备、高大设备较多。如果场地地质条件不良,建筑物、设备设施的基础设计和构建不符合所在地点的地质情况,造成基础沉降不均匀从而影响建(构)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进而威胁到人员作业安全.3.2。2。2雷击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厂区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高大设备、架空管道、供配电设施、电气线路,多层厂房、框架、平台等,有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的可能.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一旦遭受雷击,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3。2.2.3地震该生产线建设场地的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若发生强烈地震可能造成建(构)筑物和设备装置的破坏,特别是分解炉、窑尾预热器系统、生料磨、煤粉磨、各物料储库及气体管网,易发生事故.生产场所的高大建筑垮塌和热风大量泄漏,可造成设备火灾、爆炸等和人员中毒、窒息以及灼伤等灾难性的事故.尽管发生强烈地震的概率较小,一旦发生,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3。2。2.4大风该区夏秋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春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历史最大风速21。7m/s.—般风力6~8级时,风速10~17m/s,不但可以摧毁建筑物,还可造成停电、停水及生产运输中断等情况,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在大风突然袭来时,露天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防风保护措施,对主要设备设施采取防风措施。3.2.2.5暴雨根据气象部门记载的历史资料显示,当地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06。1mm,历年最大降水量1182.8mm,降雨多集中在7、8两个月。当暴雨骤降时,如果降雨时排水设施能力不够、地坪设计不合理或雨水疏导不及时,就可能引起厂区部分地段积水,损坏设备和影响生产.尤其对变(配)电站等设施,在雨季若遇暴雨,因排水不畅工作场地积水将可能造成设备短路事故,危及全厂的安全生产。3.2。2。6高、低气温厂址所在区域极端最高气温47°C。生产人员长时间处于夏季高温环境下工作,易出现操作失误,并有可能发生急性中暑。厂址所在区域极端最低气温一21.7C.冬天的低气温可能导致设备和管线破裂(特别是有水存在的管线设备),并可能造成人员冻伤.水结冰,容易造成人员滑倒跌伤等。3.3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辨识的主要标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判别条件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i,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监界量,t。分析与辨识评价范围内,本生产线涉及到、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有、瓶装氧气、瓶装乙炔。其中,乙炔、氧气仅为维修使用,一般现场用量很少,氧气用量不超过50kg,乙烘用量不超过20kg,其中乙烘的临界量为it,氧气临界量为200t。因此,该项目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4周边环境重大危险源辨识xxxxx位于安阳县白璧镇杜固村西南,北侧为安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西侧约300米为石武高速公路,西北侧为洹河河道,北临安楚公路,该企业周边500m范围内无重大危险源.3。5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山东即墨某混凝土搅拌站机械伤害事故i)事故发生该混凝土搅拌站作业现场分A、B区,共有FGS3000型混凝土搅拌机2台,8个储罐,两台混凝土搅拌机的操作台在同一操作室内,发生事故的搅拌机位于A区。混凝土搅拌机所在室东西宽6米,南北长14.2米,距顶部高9米。操作室东西宽2.1米,南北长9。9米,操作室操作台上无禁止操作警示牌。出事设备名称为FGS3000型混凝土搅拌机,总功率2。25KW进料容量为4800L,出料容量3000L,搅拌轴转速为21。48r/min,外形尺寸为3990*2600*1730mm。7月22日上午7时左右,操作工于国城发完了一批料(混凝土),将搅拌机停机后就离开操作室,给调度送底单。7时30分左右回到操作室,接到调度通知要求发料,就启动混凝土搅拌机,突然听到有人(江某)喊叫“别开机”,于国城立即关闭开关,跑出去查看,发现混凝土搅拌机主机门开着,里面躺着一个人(江某),马上给负责人李建国打电话。李建国赶到后,组织人员将江某抬出,并拨打了“120”“119",约10分钟后“120"赶到,对江某进行现场救治并立即送往即墨市人民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2)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虽然建立操作规程,但督促落实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辅助工江某,未按照搅拌机清理操作规程,进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清理.3)于国城,离开工作岗位返回后,未对设备进行检查,就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是导致江某被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1)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2)企业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未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制度,导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清理时未通知调度,未拉电闸,忽视自身安全(3)事故教训:公司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隐患带来的严重后果,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安全生产。(4)应采取的防范措施:①混凝土搅拌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严格责任追究,采取强有力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确保企业安全自保体系的有效运转.进一步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通过三级教育、职工夜校等形式,分批分次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劳动技能及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划分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单元是在对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有限的确定范围而分别进行评价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此子系统即为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评价单元划分的目的是为便于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本报告根据XXXXX年产50万m3商品混凝土项目的评价内容和现场情况综合考虑,按照《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本着单元相互独立,有明显的特征界线,便于实施评价的原则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因本评价项目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多个子系统组成,范围界限明确。各部分的安全管理、工艺过程、设备设施、操作条件、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程度均不相同。本报告力图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区别对待,既不漏掉主要危险,又不夸大危险性,从而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以便合理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指导下一步工程安全设施完善和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为此,本报告根据自然条件、生产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设备设施情况、安全生产管理等,将本评价项目划分为如下7个评价单元:(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2)工艺设备单元安全;(3)供配电单元;(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5)生产中常规防护设施单元;(6)职业卫生单元;(7)安全管理单元.4。2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结合本次评价的内容和生产线的自身特点,根据上述评价单元的划分,分析和预测各单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并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生产线各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及安全设施的落实情况和有效性、可靠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本报告各评价单元均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评价,结合实际状况,检查其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便于企业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安全设施完善和生产管理中落实.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是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根据相应安全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出检查单元和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要求等内容的表格,对各条目进行逐项检查和测评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直观、具体、适用性较强,主要用来检查企业安全设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的符合性。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5.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安全评价5。1.1评价对象及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厂址稳定性评价、总平面布置、厂区道路、厂区运输等方面的内容。5.1.2厂址稳定性评价现场调查,建设场地势较开阔,地形平坦。场地无危害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地质环境未遭破坏,该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设置建筑物。表5—1厂址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杳内容依据标准检查情况结论1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条该企业厂址选择符合当地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要求2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2条该项目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均与项目用地同时选择。符合要求3厂址选择应对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占地拆迁、对外协作、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3条该项目厂址的选择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了择优确定。符合要求4原料、燃料或产品运输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及协作条件好的地区。《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4条项目厂址在协作条件好的地区。符合要求5厂址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便捷、工程量小。临近江、河、《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项目厂址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符合要求
湖、海的厂址,通航条件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利用水运,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段.第3.0.5条条件。6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水源和电源与厂址之间的管线连接应尽量短捷,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及电源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6条厂址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符合要求7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狈9,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并应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7条不涉及不涉及8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8条该企业提供地质勘查相关资料,据评价组现场踏勘,该项目建设地无明显不良地质情况。符合9厂址应满足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建厂地形,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9条厂址能满足近期所需的场地面积及地形坡度。符合要求10厂址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尽量避开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大的地段,应避免将盆地、积水洼地作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0条厂址具有适宜的地形坡度,不属于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大的地段。符合要求11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机修和器材供应、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等方面的协作。《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1条项目厂址有利于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符合要求12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厂址不可避免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时,必须采取防洪、排涝措施;凡受江、河、潮、海洪水、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2条该项目厂址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符合要求
水或山洪威胁的工业企业,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有关规定。13山区建厂,当厂址位于山坡或山脚处时,应米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加固措施,应对山坡的稳定性等作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3条该项目厂址所在地不属于山区。不涉及14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1•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高于9度的地震区;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采矿陷落(错动)区地表界限内;爆破危险界限内;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区;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段;具有开米价值的矿藏区;受海啸或湖涌危害的地区。《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2.0。14条厂址选择满足要求。符合要求5。1.3总平面布置评价表5—2总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杳内容标准依据检杳记录评价结论1总平面布置1。1布局应满足生产过程流程。《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4.1.1该根据地形布置工艺流程。符合1。2变配电站宜位于负荷中心,靠近主要用户。不受粉尘、水雾、腐《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4。4变压器及厂区配电线路位于厂区符合
蚀性气体影响.内部,能满足要求。1。3主要建筑物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4.1。6该项目通风及采光符合要求符合1。4出入口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运输需要。《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4。7。4厂区的出入口,满足要求符合1.5应使人货分流。符合要求符合1。6运输路线的布置,应保证物流顺畅、径路短捷,不折返.布置满足生产要求符合2厂区道路2。1满足生产要求,物流顺畅,线路短捷,人流、物流组织合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5。1.1该项目布局紧凑,物流及人流通道分别设置符合2.2主要道路应环形布置•尽头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回转场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5.3。3该项目主要道路宽敞,呈环形布置符合2.3路面平整、路基稳固、边坡整齐、排水良好。《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5.1。1路面平整,路基稳定,道路一侧设置有排水沟,能满足要求符合3厂内运输3.1厂内运输设备是否完好可靠.《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该项目厂内运输为自卸式汽车和铲车,现场检查时完好可靠符合3。2起动前是否发出警示信号.《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现场评价时无违章情况符合3.3最大行车速度是否超过20Km/h.《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该项目厂内运输时速小于1Okm/h符合3。4道路内侧是否设有排水沟。《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道路一侧设有排水沟符合3。5车辆运行遇人时是否停车让人。《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现场评价时无违章情况符合5。1。4评价结果该评价项目厂址稳定性、总平面布置等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等规范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的规定,相关的检查内容与安全专篇相符,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工艺设备单元安全安全评价
5。2.1评价对象及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安全性评价针对生产线中采用的工艺及设备,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其进行评价如下表所示。表5—3搅拌混凝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安全检查表一序号检查内容依据标准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应有明显的标识。《预拌混凝土》(GB/T14092—2003)7.1.1材料分仓贮存符合2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冋要求由供方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预拌混凝土》(GB/T14092-2003)5.6.1能够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符合3应选用适合工业环境的电子设备(包括工业计算机、相关的输入/输出设备及净化电源等),并能对配料、卸料、搅拌、出料主要流程进行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怎样写低保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园包涵哪些项目
- 分公司冬季施工方案
- 大学生创业项目微信小程序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竞赛试题训练题
- 儿童节商家策划方案
-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提升练习(含解析)-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 独立户口申请书
- 钳工转正申请书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道德和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单元试题带解析
- 管道工程污水管网监理规划(共44)
- 危货运输车辆日常维护检查及记录表
- excel表格水池侧壁及底板配筋计算程序(自动版)
- 公司生产报废单
- 商业写字楼运营费用
- 乘法口诀表(到25乘25)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要点分析课件
- TPM“2”STEP培训方法和技巧(发生源困难源对策=两源改善)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资产——固定资产练习题答案
- 英语书写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