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一师一优 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一师一优 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一师一优 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2年新编)一师一优 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层意蕴难以理解,就引导学生的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加以体会。

3.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感情……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时候,同学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作,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忆,自由回答)。

示例: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为杜甫寓居成都后,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

人物小传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21·世纪*教育网2、岐王与崔九

李龟年

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3.岐王

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指导学习

朗读诗词(试读;范读;齐读;朗诵),分析诗歌内容。

师:杜甫对同学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从新介绍一下他吗?

生: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要同学们一起先朗读全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经过安史之乱繁荣的唐王朝是家不将家,国不将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杜甫和李龟年都逃难流落到今湖南长沙一带并在此相遇,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师:我们先看诗的题目《江南逢李龟年》,大家看注释,这里的“江南”是指现在湖南长沙一带,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江南水乡的“江南”,“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歌手,经常到皇宫贵族演出。

首先,我们来理清诗歌的大意,那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阐述这首诗?

生: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你重逢。

师:好,理清这首诗的大意,那老师现在提一个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从全诗来看有什么作用?

生:是诗人当年与李龟年交往的情景。“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开元盛世时两个文艺名流的集聚之地。而今,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只能在回忆中重温当年美好的时光。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深深的眷念和怀念,为下文做铺垫。

师:“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正是”把作者从回忆中拉回现实,那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生:置身江南大好的风光之中,原本应该流连于美景之中,但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

师:想一想,为什么在这大好春光之际诗人眼里却满是落花?

生:那是诗人想到时势凋敝之丧乱,艺人之颠沛流离,人生之凄凉飘零。

师:诗的后边是写景,但“身世之感,时代之痛”无不尽显于“落花时节”之中。这里的“落花时节”哀景衬出悲情。诗人借“落花”之景抒发世事无常,人生多变,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得感慨。

再读,探究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只在叙事写景,无一字议论抒情,却是意在言外,饱含万端感慨。它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去繁华的怀念和国破家亡的无尽的悲伤。

齐背这首诗,总结写作手法。

1.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2.对比手法

(1)昔日的盛世—眼前的衰颓。

(2)好风景—落花时节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布置作业。

1.当堂默写这首诗。(注意易错的字)

歧和岐字的区别。

2.课外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杜甫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如《春望》《石壕吏》等)

3.请把杜甫与李龟年在江南相逢时的情景想象一下,写成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在文中可涉及环境描写、人物的描写——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动作、外貌描写等。)

七、板书设计

1.对比

(1)昔日的盛世—眼前的衰颓。

(2)好风景—落花时节

2.主题思想

本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附: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