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题型组合滚动练5_第1页
高中语文 题型组合滚动练5_第2页
高中语文 题型组合滚动练5_第3页
高中语文 题型组合滚动练5_第4页
高中语文 题型组合滚动练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组合滚动练(五)(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分值,39分;建议用时,40分钟)序号12345791011得分答案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这个似乎只为高考而生的小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成为中国高考大军的一个缩影。今年高考在即,在享有“世界最大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还有一支________的“陪读大军”,已经提前进入了“战斗”。问题是,有的八旬老人也来陪读,有的带着上小学的孩子来陪读,还有的当全职陪读,赔进了事业,赔上了未来,实在是________。殊不知,这种不计后果的陪读方式,已经突破了家长的角色边界,对家庭、对孩子、对学校、对社会,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家长宁可放弃自己的事业,也要给孩子当全职陪读,这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表现。很多家长________地认为“前人强,不如后人强”,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愿意以“牺牲自我”,来成就孩子的未来,这实际上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一种普遍的“补偿心理”。陪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会不仅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陪读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热衷于陪读的家长,当________。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陪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对孩子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不仅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陪读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B.陪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不仅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C.陪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对孩子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不仅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D.陪读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对孩子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会不仅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C[句子的病因有三个:一是语义重复,“溺爱”就是“过分疼爱”的意思,应去掉前面的“过分”;二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会”的前面;三是语意啰唆、不简明,因句子前后主语一致,“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前面的“陪读”应该删掉。]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实上,在毛坦厂中学,陪读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B.在毛坦厂中学,事实上,陪读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C.事实上,不仅在毛坦厂中学,陪读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D.不仅在毛坦厂中学,事实上,陪读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C[综合分析语段,文章从毛坦厂中学的个别地方陪读现象入手,再联系其他地方一般情况的陪读现象,分析其危害,最后点出其实质。A、B两项只是谈毛坦厂中学的情况,应排除。“事实上”应该是全句的状语,而非仅仅是“陪读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状语,排除D。]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浩浩荡荡得不偿失根深蒂固三思而行B.浩浩荡荡因小失大树大根深三思而行C.汹涌澎湃因小失大根深蒂固深思熟虑D.汹涌澎湃得不偿失树大根深深思熟虑A[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语境指陪读大军人数众多,应用“浩浩荡荡”。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文段没说“陪读”“事业”哪个大哪个小,因此不能选“因小失大”,实际上,教育也不是小事。根深蒂固: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语境指人的观念,应用“根深蒂固”。三思而行:指反复考虑,然后再做。深思熟虑:指深入细致地考虑。“深思熟虑”作宾语、定语,填空的位置应为谓语,不可使用,只能选“三思而行”。]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你回去用心准备这次广告业务的资料。放心,我定会玉成此事。B.近来,报社稿件不足,望王先生能赐稿一篇,盼复函为荷。C.来此几日,我们几个吃住都在你家,多多叨扰,真是不好意思。D.感谢你多年的关照,在你生日之际,送上一份薄礼,聊表寸心,不成敬意。A[A项,玉成:敬辞,请别人成全某事。B项,为荷:古代文言书信和现代公文的常用语,表示希望与感谢之意。C项,叨扰:客套话,受到款待时,表示感谢。D项,聊表寸心:略微表示一下心意,谦辞。]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簿,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B.迎銮,迎,迎接;銮,銮驾,皇帝的车驾;“迎銮”就是指迎接皇帝。C.改元,古代君主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年号有一帝一元和多元的情况。D.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作状元、探花、榜眼。D[D项,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作状元、榜眼、探花。]6.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推论方法,句式基本一致,每句不超过50字。(6分)当下,随着教育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家长认为,付出了成本后还不一定有好收益,现在的大学不用上!暂不论其他方面,只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就能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吗?婴儿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关爱,却不能回报父母什么,难道父母就不养儿育女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是关系国家和个人长久发展的大事,“风物长宜放眼量”,仅仅以短期的物质收益来考量教育的价值,未免失之狭隘!【解析】该题要求仿写句子,同时要注意推论方法要与所给句子相同。所给句子举例说明了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或短期内没有回报,但还是得付出,并使用了反问的句式,据此进行仿写即可。【答案】耕种需要农民付出辛苦的劳作,却不能马上收获谷物,难道农民就不春种夏耘了吗相对论的创立耗费了爱因斯坦多年的心血,却未能让他快速受益,难道爱因斯坦就放弃了对未知的探索吗(每句3分)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A[A项,“儒雅谦恭”有误。]8.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解析】此诗抨击了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揭露了朝中奸佞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表达了民众对故国的深情和收复中原的愿望。抓住“身老桑村麦野中”,主要谈及壮志未酬。抓住“一簪华发醉秋风”,主要谈及迟暮悲伤。抓住“灯前慷慨与谁同”,主要谈及孤独寂寞。【答案】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点2分)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购物狂欢”度量治理格局盛玉雷①“双11”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已经热起身来,积极准备。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②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滚雪球效应愈加显著。背后的社会心态,也历经了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双11”概念初创之时,参与促销的商户仅有20多家,但活动所迸发的火花,却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就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线上购物节不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简单,而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的治理课题。以“双11”为时间节点,梳理这些年来电商等行业的成绩与问题,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社会治理层面发生的变迁。③当“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成为一次综合大考。这场考试考核电商平台的经营水平,考验物流企业的承载能力,考评政府部门的管理绩效,也考查参与者的社会诚信。如今,快递瘫痪等情形也会发生,但应对起来不像当初那般无力:物流业装上“预警雷达”,可巧借大数据手段排兵布阵;多部门主动作为,对消费陷阱强化监管……过去几年的“双11”,仅“天猫”平台交易额就实现了从5000多万元到1200多亿元的跃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④如果说“双11”发展至今形成的可观影响,有赖于对问题和挑战的及时破解,那么在新时代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携手加强治理,积极主动谋划。从一定意义上讲,“双11”映照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度”,也度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⑤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度过了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今天的消费领域,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双1l”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可能性。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活“双11”的发展潜能,就能架起一座沟通生产与消费的稳固桥梁,共同做大市场、完善服务。⑥其实,“双11”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以“双11”为契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就能激发更多增长活力,凝聚更多发展动能。(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双11”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积极准备,“购物狂欢”有条不紊、社会从容自信的局面已经形成。B.“双11”初创就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却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反映了社会心态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C.“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考验着社会治理水平,它成为对社会各参与者的综合大考。D.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活了“双11”发展潜能,使其度过了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进入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阶段。C[A项,“已经形成”理解不当,未然变已然。原文是“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并没有说“‘购物狂欢’有条不紊、社会从容自信的局面已经形成”。B项,“反映了……嬗变”理解错误。原文“双11概念初创……快递瘫痪的尴尬”只是陈述“‘双11’”最初两年的情况,并不能反映社会心态“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变化。D项,强加因果。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是十九大时才提出的,它与“双11”度过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进入更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阶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双11”的发展演变,点明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意义。B.文章列举“天猫”平台交易额的增长数据,证明了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对“双11”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第④段强调新时代要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主动谋划,携手加强社会治理,把论述引向深层。D.文章引用十九大报告,是为了从理论上证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目的是沟通生产与消费、做大市场、完善服务。D[D项,对引用目的的分析错误,文章引用十九大报告是为了从理论上肯定“双11”的发展背后体现出的治理格局。]11.根据原文内容,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