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小说天地,找寻成长密码——统编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解读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含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大板块。阅读板块围绕人文主题“少年成长”选取了三篇小说,有通过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引发青少年沉思社会的《故乡》,有通过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触发青少年辨析人性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借人生需要在艰苦条件中锤炼自己触动青少年启发自我成长的《孤独之旅》。这几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激发了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无尽思索,还加深了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健康成长。二、单元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尝试分析人物形象。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3.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获得自我成长的教益。三、核心知识1.梳理小说情节。2.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3.结合文中环境描写,理解小说主题。四、教学安排单元整体教学分为三个时段共6课时,以单元目标为导向,以探究主题、成长自我为核心,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第一时段“掌握方法梳情节”用2课时,学生通读小说,多角度梳理故事情节,以表格或示意图的形式展示;第二时段“分析人物解百态”用2课时,学生精读小说,建立人物档案与词汇库,品读人物;第三时段“欣赏环境蕴主题”用2课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大多是小说人物内心的折射,是小说主题的映射,教会学生透过“景语”感悟“情语”,解读文章主题。五、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流程第一时段:“掌握方法梳情节”【学习内容】教材《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学习目标】学习抓时空变化、题眼线索等梳理情节的方法.【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台湾诗人席慕蓉在诗里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确实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自古以来,故乡就是一个温情的字眼,故乡在外面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但是,当人们在饱尝思乡之苦和辗转飘零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后,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是否又如他们记忆中的模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故乡》,体会小说中“现实”与“回忆”穿插交织的独特视角和独有魅力。整体感知活动一:通读三篇小说,完成自学清单。篇目学习任务具体内容方法建议《故乡》通读三篇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生字新词:通读,并圈点勾画,旁批写出疑惑。词义:疑惑:《我的叔叔于勒》生字新词:词义:疑惑:《孤独之旅》生字新词:词义:疑惑:活动二:快速阅读《故乡》,思考: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悲凉的、美丽的、萧索的、让人伤心失望的……)(三)抓时空变化故乡如故却又不如故,一切似乎都在发生着改变。文章题目是“故乡”,究竟围绕故乡写了哪些情节呢?活动三:跳读课文,勾画出小说中标示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的语句,试在“故乡”前面再添一个词,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____故乡——_____故乡——_____故乡明确:第一部分(1-5)
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原因。第二部分(6—77):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第三部分(78至结尾):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小结: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贯穿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情节。(四)抓题眼线索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学会从题目入手,抓线索梳理文章的情节,是阅读欣赏小说的基础。活动四: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抓题眼、寻线索的方法,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_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___于勒(五)多角度梳理结构梳理小说的结构,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梳理文章内容。比如抓事件发展顺序,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情节来梳理文章结构。活动五:精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试着从不同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下表。角度内容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事物逻辑原因
结果
人物心理期待
破灭
叙事技巧悬念
结局活动六:请同学们根据前两篇小说的学习经验,自读课文《孤独之旅》,梳理故事情节,并以图表表示。(提示:根据杜小康心理变化这一线索进行梳理。)
行程心理变化相关语句最初途中到达放鸭地点放鸭初期放鸭中期经历了暴风雨八月的一天清晨课堂小结:梳理情节有方法,时空变化有发展,题眼线索找场面,人物心理寻逻辑,叙事技巧难度高。作业布置:课后再读三篇小说,找出三篇小说中的描写人物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第二时段:“分析人物解百态”【学习内容】教材《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通过人物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2.把握写作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
活动一:静观其“变”鲁迅的《故乡》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两篇小说,构思精巧,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请同学们速读两篇文章,找一找“故乡”中人物之变和“菲利普夫妇”之“变”的句段,思考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填写下表。每小组任选一个人物讨论并写评价。内容回忆中的闰土(杨二嫂)现实中的闰土(杨二嫂)外貌动作语言对“我”的态度(或“我”对伊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于勒的命运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称呼语言神态年轻时败光家产时听说在外挣钱发财时游船遇到已是穷光蛋时思考交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物发生巨大的改变呢?明确:两文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故乡》中,在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膜;《我的叔叔于勒》中,在拜金主义思潮的腐蚀下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自私。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总结: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刚才的学习中总结出方法。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揣摩人物形象。2.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个性更加突出,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更为深刻。活动二:深思“不变”小组讨论:两篇文章在写作视角上有没有相同之处?在主题表达上,两篇文章虽不乏对社会世态人情的批判反思,但又隐隐透露出人性美的一面,试结合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明确:从人称上看,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我”,在文中都作为叙事的线索人物,是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目击者、见证人。以第一人称来写,便于刻画心理感受,使故事更真实生动,使情节更凄婉悲凉。
在主题表达上,两篇文章虽不乏对社会世态人情的批判反思,但又隐隐透露出人性美的一面。鲁迅从宏儿想念水生,看到了渺茫的希望,他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未来的生活能重新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莫泊桑在“我”——若瑟夫身上寄托着真与善的人性之美。若瑟夫还是个孩子,心地善良,有同情心,有正义感。对父母的做法深表不满,对不幸的叔叔给予行动上的帮助——“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这点帮助虽微不足道,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闪光的一面,让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中感受到温暖看到了希望:年轻一代的心灵还未被金钱所沾染。活动三:撰写“人物评价”1.通过阅读学习,我们对两篇小说的人物有了明确的认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与他(她)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课文人物性格你穿越时空的对话《故乡》《我的叔叔于勒》2.如果请你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三位作家,你更崇拜哪一位大作家呢?通过阅读三位名家的作品,分别给了你哪些人生的启迪?课堂小结:分析人物有方法,外貌动作和语言,心理神态还细节,正面侧面加技巧。作业布置:找出三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第三时段:“欣赏环境蕴主题”【学习内容】教材《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2.体味景中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重难点】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
活动一:“过滤”景致1.跳读《故乡》《孤独之旅》,勾画出两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用不同的标记,分辨出它们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2.组内同学查漏补缺,交流所勾画的语句,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其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分析:这是一幅萧条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等词语,不仅反应出人物活动的场景特点,也能烘托出“我”当时的悲凉心情。更是20世纪20年代旧中国破败、凋敝的农村的缩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小说开篇即把人物活动场景交代出来,也起到了揭示时代背景的作用。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孤独之旅》明确:这三段文字主要描写在不同地点杜小康牧鸭芦荡所见之景。与故乡渐行渐远,杜小康孤独之感与日俱增,“白茫茫”的水色“绿色的浪潮”“黑色的暴风雨”,作者正是借助这些色彩的不断加深、层层推进来渲染杜小康的孤独感的。课文环境描写片段精彩词汇表达效果《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活动二:归纳作用环境的作用环境本身的作用对人物方面的作用对情节方面的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情节以及主题等方面往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时,要关注环境描写的语段,分析景物特点,结合文章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要点。明确: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活动三:学以致用快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
- 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书
- 舞蹈教师全职岗位聘用合同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美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数据挖掘分析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先进加工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媒体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静夜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青岛滨海学院《地图学与遥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绍兴文理学院《微处理器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险产说会(养老主题)课件
- 风景园林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六年级心理健康导学案-10真正的朋友 |大象版
- 大专建筑工程毕业论文6000字
- 【古镇旅游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 SolidWorks全套入门教程
- 企业财务会计(第二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3dsMax20223维动画制作标准教程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NXT上的PoP贴装课件
-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批评他人发言稿(通用1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