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1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2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3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4页
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的效果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的客体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和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故正确答案为ACD。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A.强国之本

B.立国之本

C.兴国之要

D.兴国之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故正确答案为D。3.有人说,“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的人,就越能掌握真理”。这种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具体性

C.真理的绝对性

D.真理的相对性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说是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

B项错误,真理的具体性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性的反映。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C项错误,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D项错误,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故正确答案为A。4.在医院,首先,要以患者为本,让患者满意是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要以医疗人员为本,把让全体医疗者满意作为医院建设的目标。这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

)与事业发展充分结合的体现。

A.可持续发展

B.全面协调

C.诚实守信

D.以人为本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以人文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题干中,在医院以患者为本、以医疗人员为本,让患者、医疗人员满意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与事业发展充分结合的生动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D。5.被告人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人发现,仓皇逃跑,这种行为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常识。

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题干中,被告人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人发现不构成犯罪预备。

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题干中,被告人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人发现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构成犯罪未遂。

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题干中,被告人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人发现不构成犯罪中止。

D项错误,题干中,被告人甲在实施盗窃时被人发现构成犯罪未遂。

故正确答案为B。6.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时代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

A.国际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开拓进取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C。7.2017年6月15日上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

A.“慧眼”

B.“天极”

C.“小蜜蜂”

D.“天眼”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7年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这是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同时此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国外3颗小卫星。

故正确答案为A。8.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根据我国《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的性质是限制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而并非剥夺其人身自由。

B项正确,《刑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由此得知拘役的刑期较短,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且实行劳动改造。

C项错误,根据我国《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由此得知,有期徒刑的刑期较长,不符合题干“短期”的要求。

D项错误,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B。9.修改宪法的权力,只能由(

)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常识。

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故正确答案为A。10.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关系上应坚持(

)。

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效益服从速度

B.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增长速度

C.速度与效益并重,两者都放在第一位

D.速度与效益完全一致,二者是一个问题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

首先,速度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又存在一定矛盾。两者是不同的经济指标,因而经济增长速度快,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一定好。当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发生不一致时,决不应求速度舍效益,而应使经济增长速度服从经济效益,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

故正确答案为B。11.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新构建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故正确答案为B。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13.在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活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主要涉及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关知识。

A项,错误。自然界自身的活动不能自动满足人的需要,故不是造成人与世界同时改变的基础。

B项,错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不会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否则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C项,正确。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物质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状态,另一方面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在精神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所需要的思维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点。即是说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使人与世界同时都得到改变,并各自都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D项,错误。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不是造成人与世界同时改变的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C。14.关于印发《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会议纪要的通知》,其作者是(

)。

A.会议记录者

B.局长

C.局长秘书

D.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成和发布的。所谓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机构,这些组织和机构在法定的职权和业务范围内发布和使用公文,其在发布和使用公文时必须签署机构和组织的名称或法定代理人的名称。通知一般是以组织的名义制法,以领导人名义制法的多见于命令。

故正确答案为D。15.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A项错误,法的评价作用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判断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

B项错误,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

C项正确,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对违法犯罪者行为的制裁和惩罚。

D项错误,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故正确答案为C。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9日。因此,成立最早和最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故正确答案为A。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存在性

B.结构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故正确答案为D。18.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包括(

)。

A.严谨

B.形象

C.庄重

D.朴实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庄重,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准确,指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符合实际;朴实,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精练,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不繁,服从行文目的及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严谨,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规范,指语句不仅合乎语法及逻辑原则,而且要合乎公务活动的特殊规范性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ACD。19.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表述为认识的发展是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从群众中来包含的意思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实践,从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获得我党对制定方针政策有益的经验,获得更好执政为民的经验等。到群众中去的意思是把获得的认识经过加工抽象之后,再回到实际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看群众认可不认可,答应不答应,如果检验出的认识有误,及时进行纠正。

故正确答案为D。20.王某全家在外出度假前为防盗在家中安装了多个老鼠夹,后梁某撬窗进入王某家时,被老鼠夹夹伤脚趾,致红肿数日。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侵权行为,应当赔偿梁某医疗费

B.正当防卫行为,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C.防卫不适当,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D.故意伤害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常识。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题干中李某在家中预先安装老鼠夹的目的是为了防盗,并且老鼠夹对撬窗进入的梁某造成伤害,该老鼠夹的防卫效果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产生的,符合防卫的适时性的要求,且未超过必要限度,属于正当防卫,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B。21.公文的核心是(

)。

A.标题

B.正文

C.发文机关

D.保密期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因此,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

故正确答案为B。22.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

)。

A.基本国策

B.基本战略

C.基本方针

D.基本思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常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因此,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正确答案为A。23.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通常采用(

)。

A.上行文

B.下行文

C.联合行文

D.平行文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常识。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A项错误,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B项错误,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决定、决议、通报、批复等。

C项错误,联合行文是同级机关、部门或单位可以联合发文的形式,需注意行文的各机关部门必须同级。

D项正确,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通报,纪要。

故正确答案为D。24.2017年5月23日,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京条约协商国以来,(

)担任东道国。

A.首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7年5月23日,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南极条约》44个缔约国和10个国际组织约400人参加会议。这是中国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

故正确答案为A。2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状态

B.源泉和动力

C.方向和途径

D.内因和外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质量互变规律主要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即事物的存在、发展主要呈现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B项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项错误,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D项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

故正确答案为A。26.下列人员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

A.孙某,47岁,曾因抢劫罪入狱,现已刑满释放

B.余某,82岁,某单位退休职工

C.张某,7岁,某小学一年级学生

D.杨某,32岁,患有精神病,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A、B两项错误,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中孙某和余某已年满十八周岁,是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项正确,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选项中张某七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项正确,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选项中杨某患有精神病,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故正确答案为CD。27.下列公文中,(

)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

A.特此函达

B.此致,敬礼!

C.当否,请指示

D.请尽快办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请示结束语应以简短的语言强调行文目的和行文要求。如“当否,请批复”“请审核批示”“以上事项,当否,请示”“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以上事项,恳请尽快批复为盼”等。

A项错误,“特此函达”是去函的常用结束语。

B项错误,“此致敬礼”是书信常用语,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适合做公文结尾。

C项正确,“当否,请指示”是请示的常用结束语。

D项错误,“请尽快办理”不是公文规范结束语。在党政机关工作中,用于批示办理文件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故正确答案为C。28.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不断创新也是在广泛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包括(

)。

A.德国古典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