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传播功能与影响课件_第1页
专题三:传播功能与影响课件_第2页
专题三:传播功能与影响课件_第3页
专题三:传播功能与影响课件_第4页
专题三:传播功能与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传播功能与社会影响第一节传播功能一、传播功能的相关理论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一等人忠与孝两件事读和耕天地君亲师2、赖特的“四功能说”(1959)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提示行动)、社会化功能(规范教育)、提供娱乐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知名度)、社会规范强制功能(舆论)、作为负功能的“麻醉作用”。4、施拉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982)二、中国传播功能的嬗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实行“事业管理、产业经营”以后,随着媒介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传播观念的更新,我国传播突破了原先单一的宣教工具角色,向着更全面、更完整地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方向转变。我国传媒除了继续具有承担“喉舌”责任的宣教功能外,增加了其它的经济、文化、教育、娱乐功能。特别是为大众提供健康娱乐的功能,在抚慰大众因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心理创伤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的来说,伴随着电视娱乐等的发展,我国传媒的功能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简单、严肃向多样、复杂、人性化的发展过程。从我国国情来看,电视传媒一向被视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耳目”,是极其重要的宣传教育的工具,担负着引导舆论等一系列严肃的社会职责,这一点是没有变的。第二节、传播的社会影响接触大众传播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提供的不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和“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乐观主义态度怀疑主义态度新乐观主义态度唯物主义态度第三节、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1、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特点:不能简单地等同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但是这种控制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机制和条件。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1901—1976)是奥地利籍犹太人,20年代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1944年出版了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不过,这种经验主义和数据主义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学者尤其是批判学者的抨击。返回怀疑主义态度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不但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因此人们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逐渐有了怀疑和否定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帝国主义列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战和心理战的新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侵略势力利用大众传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法西斯战争动员。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提出大众传播具有负面功能。提出了“电视人”,“容器人”“媒介依存症”等理论。“容器人”的概念日本学者中野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媒介依存症”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它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如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学派得名于1923年在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员有霍克海默、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卢卡契。对大众传播持否定态度。认为是程式化机械复制式生产、感官式肤浅化审美、虚假的流行性需求、单向度同质化的个性、粗俗低级便宜搏取人们欢心(人人都是书法家)。返回

新乐观主义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担任过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是他对大众传媒持肯定性态度,《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一文是其代表作,该文主要讨论电视话语“意义”的产生与传播。他认为,电视话语“意义”生产有三个阶段:生产阶段—编码code阶段,传者为主;“成品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解码阶段—受者为主。霍尔提出了三种假设的解码立场:霸权码、协商码、对立码。霍尔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意义”不是传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因为,传递不等于接受。改变了美国传媒理论中观众被动的传统模式。唯物主义态度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大众传播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民主和自由,同样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它必然会导致法西斯专制或独裁;既不能断言它肯定会促进人性和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