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简析简介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7000多年的建筑历史.其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独一无二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而它巧妙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下面就对中国传统木建筑的特点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以榫卯(sǔnmǎo)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现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它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本文对中国传统木建筑的特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榫卯榫卯,读作sǔn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种形式在我国传统家具中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同时也常见于其他木、竹、石制的器物中。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形成好处1)取材方便,施工技术简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是我国一个优良的传统.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很广,木料比砖石更容易获取,可迅速而经济地解决材料的供应问题,而且加工比较容易,利用石器即可完成施工工序。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无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件的房屋,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与屋面的材料和厚薄、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加以变化,就能广泛的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3)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适应性强.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围蔽、稳定柱子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4)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一定的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5)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所以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要花上百余年才能建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故虽然木材极易失火和损坏,但依然流传至广6)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由于木架建筑具有以上优势,也由于古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没有质的飞跃,木材也能持续供应,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因此木架建筑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牢牢的占据着我国建筑的主流地位.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木结构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图是宋式厅堂构架示意图.特有的斗拱结构形式由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斗拱”.它是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生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对屋之重载具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檩的结合,使其木构接榫处不因过重的压力而受到损害,在物理力学上具有分力之效,同时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灵活安排空间布局使简单规格的单座建筑富有不同的个性,在室内主要是依靠灵活多变的空间处理.而室内空间处理主要依靠灵活的空问分隔,即在整齐的柱网中间用板壁、帐幔和各种形式花罩、博古架等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间,这些活动构筑物便于安装、拆卸,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迅速改变空间划分.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唐代已经比较成熟.到宋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碍了建筑的创新单体建筑形象优美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个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之一.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以及木材料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再和直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所以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单座建筑的规格化,到清代达到顶点,每一种的尺度、比例都有严格的规定,上自宫殿下至民居、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问的联系、过渡、转换从而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来取得.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这也就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中国最早的单座房屋,随着功能提高,已不能满足各种用途需要的空间,但木结构建筑扩大空问的主要方法是加大构架尺度和增加梁架数目或增加层数,而这些都受到材料、结构技术和使用要求的限制,因此,自然的发展了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的形式.虽然是一些不大的简单的单座建筑物,也可以构成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从而满足建筑的功能和思想性、艺术性的多方面的要求(如图4).它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而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也是密切相关的,是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等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在住房上的体现.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涂漆和桐油等防腐措施,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节,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目的,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中国建筑注重建筑构件的色彩和装饰彩绘的表现性,用色大胆、强烈,并以此标示等级与功能的差异.绚丽的色彩和彩画,首先是建筑等级和内容的表现手段.屋顶的色彩最重要,黄色是帝王所专用,民居只能用灰色陶瓦;其次是对比寓于和谐.因为基调是统一的,所以虽然许多互补色、对比色同处一座建筑中,但总的效果是和谐的;最后是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民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对木结构建筑的保护到过埃及、希腊、意大利的人都不能不惊叹那些地方古建筑的悠久历史和完好保存.反观中国,虽然号称5000年文明,但今天还存在的真正的古建筑却少得可怜,年代也晚得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自然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遗憾.但认真分析一下,出现这样的结果却并非偶然.1)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基本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易受虫蛀鼠啮,也不耐风雨雷电、霉烂朽变,更难逃祝融之灾,遭受天灾人祸后,石建筑一般还能保全骨架,容易修复,而土木建筑往往却荡然无存.所以当今世界上遗留下来历史悠久的建筑几乎全是石材2)人们对待古建筑的态度,曾一度是追求“整旧如新”,而不是“整旧如旧”.当然这种观念的产生也与客观条件有关,木结构建筑无法持久,无人居住或使用,一座建筑很快就会朽败以至倒坍.就是有人居住或使用,也得不断维修.在木材容易获得或价格不高时,与其局部更换,还不如整体重建.但这样一次次“整旧如新”的结果,恰恰是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3)中国建筑观念本身的缺陷——过于重视建筑物礼仪性的、政治性的、公共性的作用,却忽视甚至无视其生活功能.结果是,一切富丽堂皇、宽敞舒适的建筑物几乎都属这一类——宫殿、陵墓、衙门、寺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美术表现一中国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日照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城市规划中的降噪考量-全面剖析
-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分析-全面剖析
- 温州瓯海招商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2024
- 硅材料应用领域拓展-全面剖析
- 5G时代竞争格局变化-全面剖析
-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招聘真题2024
-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改进-全面剖析
- 智慧教室默认值配置与应用效果-全面剖析
- 中小学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B卷(含解析)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 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我也有自己的光芒》8
- 酒店前台培训知识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