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某慈善机构给希望小学的每个学生们发放衣服,若每人发两件,则还剩余210件衣服发不完;若每人发四件,则刚好有13个学生发不到衣服,请问该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A.155人

B.140人

C.111人

D.131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该学校共有学生x人,根据题意则有2x+210=4×(x-13),解得x=131。

因此,选择D选项。

2.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比赛距离为(

)公里。

A.38.815

B.40.815

C.42.195

D.45.19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C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关于马拉松的知识点总结:

(1)马拉松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2)半程马拉松即二分之一马拉松,目前国际上从众增长最快的赛跑项目。路程长度是21.0975公里,或13.1英里。半程马拉松的程长很有挑战性,但对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马拉松那么严苛。通常,半程马拉松会与全程马拉松(有时候也有四分马拉松)同时举办。(3)四分马拉松,即四分之一的马拉松,是一种国际上很普及的长跑运动。由于跑马拉松全程需要很专业的训练之后才能完成,国际上比较普及的是四分马拉松长跑。四分马拉松,一般不需专业训练也可完成。初始者需要大约1小时45分钟完成。长期坚持四分马拉松的长跑爱好者则一般在1小时以内完成。

3.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安详

烦躁

迫不急待

一筹莫展

B.赃物

蔓延

因地治宜

融合贯通

C.荟萃

惩戒

察颜观色

不计其数

D.畸形

斑斓

责无旁贷

举一反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第二步,B项“因地治宜”应为“因地制宜”。

第三步,C项“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

第四步,D项汉字书写全部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4.18岁以下的网民人数与下列哪个年龄段的最接近?()

A.18~24岁

B.25~30岁

C.31~40岁

D.41~50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问题

材料中给出各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重,若某两个年龄段网民所占比重最接近,即为此两年龄段网民人数最接近。

第二步:计算过程

根据饼状图材料可知,18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重为14.93%,通过观察可知,A项,18~24岁所占比重为41.18%;B项,25~30岁所占的比重为18.84%;C项,31~40岁所占的比重为8.89%+7.12%=16.01%;D项,41~50岁所占的比重为5.72%。显然14.93%与16.01%最为接近。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C。5.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A.《石壕吏》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静夜思》

D.《望庐山瀑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石壕吏》是唐代杜甫的代表作。A项不属于李白的代表作,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三吏三别”,“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6.《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杰作,现藏于:

A.卢浮宫

B.圣保罗教堂

C.凡尔赛宫

D.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建筑知识。

第二步,《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绘画作品,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的主要内容,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7.四对夫妇参加一个舞会,要求每位男士邀请一位女士跳舞,但规定不能邀请自己的妻子,那么这四对夫妇有(

)种不同的组合方法。

A.8

B.9

C.6

D.1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方法技巧类。

第二步,由“每位男士邀请一位女士跳舞,但规定不能邀请自己的妻子”判断本题为错位排列,4个元素错位排列的情况为9种。

因此,选择B选项。

错位排列:有n个元素和n个位置,如果要求每个元素的位置与元素本身的序号都不同,则n个元素对应的排列情况分别为,=0种,=1种,=2种,=9种,=44种,……=(n-1)(+)种。

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值与不值对具有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的人,答案截然不同。另外,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徒具眼球效应。一方面,这不意味着大学生前途渺茫,人们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另一方面,这其实是对农民工曾经收入过低的市场性纠偏,干体力活、有一技之长者的身价理当被认可。更重要的是,教育与境遇的转变不是百分之百对等的,过于功利地拿投资与回报来衡量,可能陷入误区。退一万步说,如果是投资,也该有失败的心理准备。

能够从这段话中得出的观点是:

①起薪低不等于否定大学生社会价值

②投资不一定可以获得对等的回报

③农民工的收入应低于大学生的观点过于偏狭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中提到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不意味着“大学生前途渺茫”,“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可以得出这并不等于否定大学生社会价值,体现①。文段“如果是投资,也该有失败的心理准备”说明投资可能会失败,不一定有回报,体现②。文段“这其实是对农民工曾经收入过低的市场性纠偏”、“干体力活、有一技之长者的身价理当被认可”、“教育与境遇的转变不是百分之百对等”,这些都说明教育与收入不是对等的,农民收入并不一定低于大学生,干体力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也理应获得高收入,体现③。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B项和C项三项说法虽然正确,但均片面,不如D项表述完整。故排除A项、B项和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9.16,12,,9,(

A.4

B.8

C.

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6÷12=,12÷=9,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所求项为÷9=。

因此,选择D选项。

10.在一个频频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标语口号的时代,我发现好多人其实是视“金钱”为粪土的。证据之一是人们在表述时间时总是很精确,而执行和落实时往往左右摇摆。可以说,这是一种人们不约而同的表达习惯、生活态度。所以,如果一个人说得模棱两可,做起来就更难有边际了。

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

A.人们对时间的承诺容易守诺难

B.人们对时间的知和行往往不统一

C.大多数人存在时间拖欠的习惯

D.人们对时间的概念是模棱两可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通过“我发现”引出作者的观点,即在总是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标语的时代,人们其实视“金钱”为粪土。后文通过论述原因来证明人们在执行落实时没有视时间为金钱。文段结构为“总—分”,重点句是第一句话,主要讲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实际做法是不一致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是作者要论述的观点。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守诺难”无中生有。C项:无中生有,文段强调的是对时间的认识和实践不统一。D项:“概念模棱两可”无中生有,文段尾句强调的是做决定时模棱两可,并非概念理解不清。

11.学校一学期共安排78节语文课,单周一、三、五每天两节,双周二、四每天两节。开学第一周星期一开学典礼没上课,从星期三开始上,则最后一节语文课是星期(

)上的。

A.四

B.三

C.二

D.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单周上语文课3×2=6(节),双周上语文课2×2=4(节),把单、双两周看成一个周期,即两周共上语文课6+4=10(节),又因为开学第一周是星期三开始上课,故第一、第二周是共上语文课8节,则(78-8)÷10=7(周期),即不包含第一、第二周则刚好是上了7个周期,故最后一节语文课是一个周期的最后一节课,即双周的星期四上的。

因此,选择A选项。

12.2010—2016年湖北省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数目增加最多的是哪一年?

A.2015年和2016年

B.2014年

C.2013年

D.2011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比较中的增长量做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地方院校”所在行。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可得,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数目增加量:2016年121-118=3(所)、2015年118-115=3(所)、2014年115-115=0(所)、2013年115-114=1(所)、2011年114-112=2(所),增加最多的是2015年和2016年(3所)。

因此,选择A选项。

13.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万亿元。

A.74.3

B.72.6

C.67.4

D.无法得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整体量。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676.7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

第三步,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比重,选项出现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子取整,得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直除首两位商74,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14.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时代“先知”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曾_________:“‘媒介即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20世纪以来,大众媒介的迅速崛起正日益________着这个理论,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并_________地转换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A.断言确认悄无声息

B.预测确证春风化雨

C.推测印证耳濡目染

D.预言证实潜移默化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个空,从前文的“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时代‘先知’”可知,马歇尔·麦克卢汉预先说出了将来的事情,B项的“预测”、D项的“预言”均符合“先知”的特点,两者均符合文意。A项的“断言”、C项的“推测”均不能与“先知”一词构成对应,不能表示预先说出,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接下来可通过第三个空锁定答案,从前文“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可知,媒介文化慢慢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文意。B项的“春风化雨”多用来赞颂师长的教诲或教育方法得当,不能用来修饰媒介文化,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D项验证,从文意可知,大众媒介的迅速崛起证明着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论的正确性,“证实”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当代文化脉动的近距离解读》15.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文中“伟大与渺小”各指什么:

A.“伟大”是指黄州赤壁,“渺小”是指江面小船

B.“伟大”是指苏东坡,“渺小”是指游客

C.“伟大”是指自然的生命,“渺小”是指自己的精神力量

D.“伟大”是指长江的气势,“渺小”是指在巨大的长江漂泊的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伟大与渺小”出现在文段第一句中。分析“伟大与渺小”的上下文语境。文段中说“一俯一仰之间”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则这“一俯一仰”间看到的就是“伟大与渺小”对应的事物。前文提到攀登险道便可俯瞰黄州赤壁,江面有小船可以仰望,由此可知,“伟大与渺小”分别对应的就是“黄州赤壁”与“江面小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16.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在保证充足营养的条件下,限制食物中的热量供应能延长动物的寿命。那些进食的热量被限制在只有一般膳食的70%(也就是只吃七分饱)的动物平均寿命延长了40%。用多种动物做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是这是否也适用于人类还不清楚,而且要经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也不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这段话主要支持下列哪一种观点:

A.利用减食以达增寿目的,不一定适用于人类

B.动物的实验只适用于动物,不能扩及大人类

C.吃的七分饱有利于人们实现增寿这一目的

D.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并不利于人类的健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话描述动物实验的结果“限制食物中的热量供应能延长动物的寿命”,第三句话表达很多动物都符合这一试验结果,最后一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的主旨句“这是否也适用于人类还不清楚,而且要经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也不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和C项:“动物的实验只适用于动物,不能扩及于人类”“吃的七分饱有利于人们实现增寿这一目的”表述太绝对,与原文不符。D项:“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并不利于人类的健康”与原文“要经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也不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不符。

17.德国慕尼黑大学科学家通过对5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揭示:那些日常工作时间与生物钟作息时间相差1小时的人群中,只有10%左右的人吸烟;但在那些日常工作时间与生物钟作息时间相差7小时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70%。

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得出:

A.日常工作时间和生物钟作息时间不可能达到统一

B.日常工作时间和生物钟作息时间不统一的人易吸烟

C.日常工作时间与生物钟作息时间差距越明显的人越可能吸烟

D.日常工作时间和生物钟作息时间统一的人不会吸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述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是工作时间与生物作息时间相差1小时和7小时的人群,吸烟比重不同,相差时间越小,吸烟比重越小,相差时间越大,吸烟比重越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A项,“不可能达到统一”文段没有体现,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说的是“时间差距大”的人,可知都是作息不统一的,他们易吸烟,对作息时间统一与否的人吸烟比重没有作对比,排除。D项,文中说的都是作息不统一的人会吸烟,只是比重不同,无法体现“作息统一的人不会吸烟”,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8.如果所有的W都是T,而没有T是G,所有G都是X。

那么,下面哪种说法肯定是正确的?

A.有些G是T

B.有些W是X

C.肯定没有G是W

D.有一些T是X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W→T→¬G

②G→X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G”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T”,即所有的G都不是T,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B项:①中的“¬G”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是否是X,即W和X的关系无法确定,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C项:由①可知,所有的W都不是G,换位可得:所有的G都不是W,即没有G是W,可以推出;

D项:①中的“¬G”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是否是X,即T和X的关系无法确定,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9.对于南科大能否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似乎我们都没有过度关注。因为南科大办学更大的价值,其实是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突破,这也是南科大之所以从创立开始,就广受社会关注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公众关注的是,作为“学历教育”的南科大,能否在体制内突围,其办学模式,成为被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一种模式,而不是突围到“体制之外”去。

这段话体现了公众最关心的是南科大的哪一方面:

A.在当前体制下南科大能否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B.南科大的办学价值理念能否被人们接受认可

C.南科大的办学模式能否被国家和社会所认可

D.南科大的办学目标是否要突围到现有体制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文段,“公众最关心”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文中提到“公众关注的是,作为‘学历教育’的南科大,能否在体制内突围,其办学模式,成为被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一种模式”,即公众最关心的是南科大的办学模式能否被国家和社会所认可。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体现了公众最关心的内容,正确。A项,对于“能否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文段提到的是“没有过度关注”,可见这不是公众最关心的方面,排除。B项,文段提到的是“办学更大价值”,而“办学价值理念”文段没有体现,偷换概念,所以,办学价值理念能否为人们接受认可无法得知,排除。D项,文中已经明确提到公众关注“不是突围到‘体制之外’”就不存在“是否”,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0.某人欲购买一杯奶茶和一杯咖啡(单价不超过40元),在付款时,他将咖啡标价上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看反了,付款44元结账,收银员提醒其应付款53元,则一杯咖啡比一杯奶茶贵多少元?

A.8

B.9

C.10

D.11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咖啡的价格为10a+b(a>0,b>0),则看反了的价格为10b+a,根据“付款44元结账,收银员提醒其应付款53元”可知,看反前后价格相差53-44=9,可得10a+b-(10b+a)=9,即a-b=1。由10a+b<40,且一杯咖啡比一杯奶茶贵,可知a=3,b=2,则咖啡的价格为32,奶茶的价格为53-32=21。

第三步,故咖啡比奶茶贵32-21=11(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设咖啡、奶茶的价格分别为x、y,可得x+y=53为奇数,则x-y为奇数,排除A、C。代入B,若咖啡比奶茶贵9元,可得x+y=53;x-y=9,解得x=31,y=22,咖啡的价格看反后与奶茶的和为13+22=35,并非44,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21.定义,则的值为?

A.-12

B.-14

C.-16

D.-18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问题

题干定义了新运算,故按照定义的新运算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即可。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第二步:计算过程

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可知:;。故。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C。22.敢于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这在焦裕禄同志身上体现得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美无缺

B.淋漓尽致

C.一清二楚

D.无以复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横线处与“体现”搭配,形容前文中所述的“敢于担当”,在焦裕禄同志的身上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故横线应填入充分彻底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有充分、彻底之意,符合文意。A项“完美无缺”指完善美好,没有缺点,语义过重,且一般不与“体现”搭配,排除A项。C项“一清二楚”指十分清楚、明白。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无以复加”指再也不能增加,达到了顶点。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23.甲、乙、丙三人绕圆形跑道赛跑。甲跑完一圈要1分钟,乙跑完一圈要1分30秒,丙跑完一圈要1分15秒。现在三个人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则(

)分钟后三人又在出发地相遇。

A.3

B.9

C.10

D.1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

第二步,甲跑完一圈要1分钟,乙跑完一圈要1分30秒,丙跑完一圈要1分15秒,即甲、乙、丙用的时间分别为60秒、90秒、75秒,下一次在出发地相遇时间应为60秒、90秒、75秒的最小公倍数900秒,即15分钟。

因此,选择D选项。

24.

A.6

B.7

C.8

D.9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本题为圆圈形图形数列,通过观察可知,每个圆圈中,右下角的数字均为本圆圈中最大的数,可考虑用其它数去凑右下角的数字。

第二步:寻找规律

观察前两个圆圈可知,右下角数字等于左上角与右上角数字之和减左下角数字,即有:14=7+8-1,58=30+30-2。

第三步:得出答案

故第三个圆圈里面的数字应满足:?=4+5-2=7。

第四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B。25.A国人口总体平均期望寿命是73.9岁,但是在A国B地出生的小孩平均能活到75岁,而那些在A国C地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到72.7岁。如果一对从C地来的新婚夫妇在B地开始他们的家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预期将比他们留在C地活得更长。

以下哪个论述如果是正确的,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所有迁移到B地去的C地人,有25%活过了77岁

B.有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在B地有很多,而在C地比较少

C.由于B地人口密度的增加,该地的寿命预期数据可能要大幅向下修正

D.过去10年间,C地人的平均寿命预期比B地人变化得更快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一对从C地来的新婚夫妇在B地开始他们的家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预期将比他们留在C地活得更长。

论据:A国B地出生的小孩平均能活到75岁,A国C地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到72.7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迁移到B地去的C地人,有25%活过了77岁,然而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是否在这25%中无法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B地有很多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说明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活得会比C地长,支持了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B地的寿命预期数据可能要大幅向下修正,说明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活得可能不会比C地长,质疑了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C地的平均寿命比B地变化快,但哪个地方的平均寿命预期高无法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26.用大、小两种货车运送货物共计64吨。其中,大货车每车载货10吨,小货车每车载货4吨。假如两种车都用了,都是满载,且本次送货车总数超过10辆,则使用了大货车(

)辆。

A.2

B.4

C.6

D.7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由于题干要求本次送货车总数需超过10辆,则意味着大货车使用数量尽可能少,按照最值代入原则优先代入A选项,即大货车使用了2辆,那么大货车送货量为2×10=20(吨),则小货车送货量为64-20=44(吨),则小货车使用了44÷4=11(辆),即一共使用了2+11=13(辆)车>10,满足所有条件。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设大货车用了x辆、小货车用了y辆,根据题意有10x+4y=64(x+y>10),根据尾数特性,10x的尾数为0,则4y的尾数为4,则y=1或者6或者11(y=16时,则不需要大货车,不符合题意),当y=1时,解得x=6,不满足x+y>10,排除;当y=6时,解得x=4,不满足x+y>10,排除;当y=11时,解得x=2,满足条件。即大货车使用了2辆。

因此,选择A选项。

27.网民人数随着学历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大致符合下列哪幅图?()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问题

材料中给出各学历人数所占的比重,根据学历所占的比重分析变化趋势即可。

第二步:计算过程

根据饼状图可知,高中以下学历至高中、中专,网民人数比重上升;从高中、中专至大专,网民人数比重上升;从大专至本科,网民人数比重上升,从本科至硕士以上,网民人数比重下降,所以是先升再降,只有D选项符合。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28.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羽,但把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去刻意留心每一个人,就像在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的每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情操。

这段话作者意在说明:

A.人与社会的融合如同茶叶与水融合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