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抗微生物药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抗生素第三节合成抗菌药第四节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第五节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1“化学三角”第一节概述2一、概念化疗药(Chemotherapyagents)、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抗菌药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3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化学治疗药杀灭或抑制机体内的病原体,以消除或减轻由病原体引起疾病的治疗。化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agents):凡是对侵袭机体的病原体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机体没有或只有轻度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抗微生物药:对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毒性,能杀灭或抑制侵袭机体的病原体,而对宿主细胞无明显毒性的化学药物。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有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二类。
4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index)化疗指数:是评价化疗药的安全度和治疗价值的标准。
LD50LD5化疗指数=或ED50ED95化疗指数越大,毒性越小、疗效越好。5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窄谱抗菌药:仅抑制或杀灭某种细菌或某属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广谱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多种不同细菌的药物,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药。抗菌活性: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最小抑菌浓度(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小杀菌浓度(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6抑菌药: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菌药,如磺胺药、四环素与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杀菌药:能杀灭病原菌的抗菌药,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相对的抗菌药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定义: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抗菌药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临床意义: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7抗菌效价:计量单位,效价是评价抗生素效能的指标,也是衡量抗生素活性成分含量的尺度。以重量表示;合成或半合成的抗生素与其它合成抗菌药(如磺胺)。特定的单位(u)表示效价,如链霉素、红霉素等以纯游离碱1微克(μg)作为一个单位(u)。特定的盐1μg作为一个单位,如金霉素、四环素是以其纯盐酸盐1μg作为一个单位。纯青霉素G钠盐0.6μg为一个单位,纯青霉素G钾盐则是0.625μg为一个单位。抗生素不同的盐类,游离碱或含结晶制品,即使其重量相同,而实际所含的单位数(效价值)是不相同的。为获得一致的临床疗效,用这些抗生素时均以其单位数值(μg或g)表示。8耐药性(resistance)--抗药性天然耐药性:由细菌的遗传特性所决定,不可改变;如绿脓杆菌获得耐药性:指病原菌与化疗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交叉耐药性:指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完全交叉耐药性:耐药性是双向的,如巴氏菌对磺胺药部分交叉耐药性:耐药性是单向的,如氨基糖苷类细菌的耐药性Antibiotic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9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1、产生酶使药物失活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2、改变膜的通透性
如外膜亲水性通道发生改变。3、作用靶位结构改变
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4、改变代谢途径如细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性5、其他:细菌在胞浆内产生“四环素泵”,耐喹诺酮类的细菌细胞膜上有外排系统。1011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为了克服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此外,医药学专家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改造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12耐药基因转移机制:转化:耐药菌溶解后释出DNA,耐药基因被敏感菌获取;如革兰氏阳性菌。转导: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葡菌耐药性转移的唯一方式。接合:与耐药菌直接接触,转移耐药因子。易位或转座:耐药基因从一个质粒转座到另一个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或从染色体噬菌体。131415三、抗微生物药作用机理16(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MNAc)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可被磷霉素与环丝氨酸所阻碍。17(二)、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18(三)、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19蛋白质合成主要步骤及有关抗生素作用部位图解20(四)、抑制核酸合成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21定义: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有些抗生素还能抗病毒、抗肿瘤和抗寄生虫。第二节抗生素抗生素的效价:通常用重量或国际单位(IU)表示是评价抗生素效能的指标是衡量抗生素活性成分含量的尺度每种抗生素的效价与重量之间有特定转换关系22抗生素的分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塞呋非典型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23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潮霉素B、越霉素A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大环类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阿维菌素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肽类:杆菌肽、多粘菌素B、粘菌素、维吉尼霉素、硫肽菌素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含磷多糖类:黄霉素、大碳霉素、喹北霉素聚醚类(离子载体类):莫能菌素、盐霉素24(一)青霉素类基本结构:由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侧链组成,母核中的β-内酰胺环对抗菌活性起重要作用。天然青霉素: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得X、F、G、K和双氢F;G含量高且抗菌活性强。纯青霉素G钠盐0.6μg为一个单位,纯青霉素G钾盐则是0.625μg为一个单位。青霉素类的基本化学结构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2526青霉素类抗菌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的活性而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即是位于细菌胞浆膜上的特殊蛋白,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不同,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27青霉素类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水解酶: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β-内酰胺环裂开而失去活性。
酶与药物牢固结合:广谱青霉素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可与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药物滞留于细胞膜外间隙中而不能到达靶点(PBPs)发生抗菌作用,此种耐药性称“牵制机制”。PBPs的改变: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具多重耐药性就是由于PBPs改变的关系。胞壁和外膜通透性改变:使药物的透入减少而耐药。自溶酶缺少28天然青霉素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Ⅴ耐酸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耐酶青霉素阿莫西林29青霉素(PenicillinG)又称苄青霉素、青霉素G,用其钾盐或钠盐遇酸、碱、热、氧化剂等迅速失效水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不耐酸,口服吸收少,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肌注或皮下注射吸收快、分布广、半衰期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除,部分从乳中排泄30青霉素抗菌作用31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抗菌谱:
高度敏感:G+球菌
、G+杆菌、
G-球菌
、放线菌、螺旋体等,常作首选药。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不产生β-内酰胺酶金葡菌,但对肠球菌的作用较差。G+杆菌:丹毒杆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牛放线杆菌及G+厌氧杆菌如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梭菌、魏氏梭菌等均对青霉素G敏感
G-菌:脑膜炎球菌对青霉素亦敏感,耐药罕见
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G高度敏感。32作用特点:对G+菌作用强,对G-菌作用弱G+菌细胞壁主要是粘肽,占65~95%菌体胞浆内渗透压高,20~30个大气压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对细菌有高度选择性作用,对宿主几乎无毒,因哺乳动物细胞物细胞壁33临床应用:敏感G+球菌所致马腺疫、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乳腺炎、子宫炎、肺炎、脑膜炎、化脓性腹膜炎、创伤感染G+阳性杆菌所致炭疽、猪丹毒、放线菌病、气肿疽、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感染的首选治疗药与抗毒素合用治疗破伤风大量内服治疗鸡球虫病并发肠道梭菌感染34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马、骡、牛、猪、犬有报道,但症状较轻休克时,静注或肌注肾上腺素,必要时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增强或稳定疗效局部刺激:钠盐较钾盐轻35长效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用于非急性、轻度感染或维持治疗苄星青霉素:主要用于预防或需长期用药的患畜,如长途运输预防呼吸道感染、肺炎青霉素Ⅴ:作用、应用与青霉素相似,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一般不用于敏感菌的严重感染36苯唑西林(Oxacillin)作用特点:耐酸:可口服耐酶: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对敏感菌的杀菌作用不如青霉素应用: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乳腺炎、烧伤创面感染等氯唑西林(Cloxacillin)作用特点:耐酸:但生物利用度低耐酶;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杀菌作用很强应用:治疗骨、皮肤、软组织葡萄球菌感染。37氨苄西林(Ampicillin)作用特点:广谱、耐酸、不耐酶对大多数G+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对G-作用较强,与氯霉素、四环素相似或略强,但不及氨基苷类和多粘菌素对耐药金葡菌、绿脓杆菌无效应用:敏感菌所致肺部、尿路感染、G-杆菌所致感染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作用特点:耐酸性较氨苄西林强对肠球菌属和沙门氏菌的作用强于氨苄西林细菌对本品和氨苄有完全交叉耐药性应用同氨苄西林38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作用特点:广谱:尤其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作用较强不耐酶,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无效内服吸收少,半衰期短,不宜全身治疗应用:绿脓杆菌所致全身感染和尿道感染与氨基糖苷类配合有增强作用39(二)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Cefalospoeins)的天然品为头孢菌素C,毒性大,不用于临床。以头孢菌素C为原料,将主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侧链进行修饰,合成一系列半合成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克洛、头包呋辛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呋第四代头孢吡肟
40作用特点: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较青霉素稳定与青霉素类之间无交叉耐药性部分头孢菌素可被细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所灭活抗菌谱:对G+作用强,包括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对部分G-菌有效: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对螺旋体有效对结核杆菌、真菌、霉形体、病毒、原虫无效41药理作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对青霉素酶稳定,但能被G-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灭活对肾脏有一定毒性,特别与氨基苷类或强效利尿药合用时,毒性增强对G+菌作用较强,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敏感G+菌和少数G-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第二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大部分G-杆菌抗菌作用较强对G+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稍逊对某些肠杆菌作用差,对绿脓杆菌无效,部分对厌氧菌高效,肾毒性较第一代弱常用以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42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对G+菌的抗菌活性不及第一、二代;对G-菌作用强于第二代,对肠杆菌属、绿脓杆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作用很强,对流感杆菌、淋球菌的抗菌活性良好;血浆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发炎脑脊液;基本无肾毒性。主要用于多种G+、G-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肺炎等,头孢他啶是目前临床用于抗绿脓杆菌最强的抗生素。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更广,具有第三代对G-菌有较强作用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血浆半衰期较长,无肾毒性43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皮疹与青霉素偶有交叉过敏反应肌注局部有刺激作用犬肌注或静注头孢拉定,过敏反应严重,可致死,应慎用肾功能不良的动物应调整剂量44二、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安普霉素45概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环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链相连接而得名。本类抗生素:链霉素Streptomycin
、新霉素、卡那霉素kanamycin、庆大霉素Gentamicin
、西索米星、阿米卡星Amikacin
、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
、Apramycine(安普霉素)、妥布霉素Tobramycin、奈替米星Netilmicin
、核糖霉素、小诺米星、依替米星
Etimicin等。46氨基甙类药物共同的特点:性质: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结构中含多个-NH2,故呈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更强,临床中多用其强酸盐。药动学:脂溶性小,分子大,口服难吸收,注射给药吸收后也不易透过细胞膜,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肾药物浓度高,约为血液浓度的10-50倍。在体内不被代谢,以原形从尿排泄。抗菌作用:对G+、G-及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部分药物对支原体有较强的作用,但耳毒和肾毒作用均较大,剂量过大可产生神经肌肉接头(触突)的阻滞作用,故用时应注意其用量及疗程。47耐药性:易产生耐药性,同类药间有单向交叉耐药性。产生耐药机制:1)细菌产生钝化酶(氨基糖甙转移酶)2)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细菌细胞内转运功能的异常3)作用靶位改变作用机制: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该类药物可产生杀菌作用,为静止期杀菌制剂。其作用机制包括:1)抑制核蛋白体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2)选择性地与核蛋白体30s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导致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3)阻止肽链释放因子进入A位,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最终使核蛋白体循环受阻,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4)使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此类药物有抗生素后效应,即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残留物杀菌活性依然持续。48
不良反应:①耳毒性:在内耳淋巴液中浓度很高,引起严重的耳毒性,耳聋;应避免与增加其耳毒性的万古霉素、镇吐药、呋塞米、依他尼酸、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苷及高效利尿药等药合用,也应避免与能掩盖其耳毒性的苯海拉明、美克洛嗪、布可立嗪等抗组胺药合用。②肾毒性:主要经肾排泄,尿药浓度高,在肾蓄积;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尿浓缩困难、蛋白尿、管形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及无尿症。合用两性霉素B、杆菌肽、头孢噻吩、环丝氨酸、多粘菌素B或万古霉素可增加肾毒性的发生。③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氨基甙类能与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发生肌肉麻痹,呼吸暂停;可用钙剂或新斯的明治疗。④过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其中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G。
49本类药物共同特征: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内服吸收少,肠道感染效果好吸收后大部分从尿中排出,适用于尿道感染抗菌谱广,对需氧G-杆菌作用强,对G+作用弱但对金葡菌耐药耐药菌株较敏感不良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50概述:由灰链丝菌培养中提取机理: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广谱抗菌,主要对G-细菌如布氏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杆菌、鼻疽杆菌、鸡嗜血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有效。耐药性: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耳毒性,严重致永久性耳聋;其肾毒性较其他氨基苷类抗生素少见且轻;另有过敏反应等。联合应用:链霉素与青霉联合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治疗肠球菌、肠肝菌感染,如细菌对链霉素耐药,宜改为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链霉素(Streptomycin)51临床应用: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布氏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杆菌、鼻疽杆菌、鸡嗜血杆菌以及结核杆菌①鼠疫与兔热病的首选药;②与青霉素合用治疗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氨苄西林合用作为预防常发的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呼吸、胃肠及泌尿系统手术后感染;③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的治疗;④与四环素合用治疗布氏杆菌病。⑤大肠杆菌腹泻、乳腺炎、子宫炎、败血症、膀胱炎;⑥巴氏杆菌牛出血性败血症、犊牛肺炎、猪肺炎、禽霍乱;⑦猪布鲁氏菌病、马状杆菌引起的幼驹肺炎;⑧反复应用极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恢复,耐药后对其他氨基苷类仍敏感。52是氨基糖甙类中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对各种G-和G+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由于该药对常见的需氧G-(包括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故目前常用其治疗严重的G-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骨髓炎。临床用于①严重的G-杆菌感染,属首选;②与羧苄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③与羧苄西林、头孢菌素联合用于未明原因的G-杆菌混合感染;④口服作肠道术前准备与治疗肠道感染;⑤庆大霉素是(内服)治疗犊牛败血症、毒血症、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高效药物。庆大霉素(Gentamicin)正泰霉素53卡那霉素(Kanamycin)抗菌活性较链霉素稍强对多数G-有效,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无效对结核杆菌和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主要用于G-多数杆菌、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54硫酸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Sulfate)是卡那霉素A的衍生物,作用和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仍有效,对金葡菌作用较好;用于耐药菌引起的菌血症、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腹膜炎等。副作用:对肾及听觉毒性和卡那霉素相似,但毒性稍低,大剂量给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和卡那霉素相似。注意事项:1)与两性霉素B、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肝素、新生霉素、苯妥英钠、磺胺嘧啶钠、硫喷妥钠、华法林钠及头孢吡硫等,有配伍禁忌,不可配伍合用;2)注意: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肾功能减退、孕畜和老年人慎用;③不宜与利尿剂、青霉素类合用。55新霉素(Neomycin)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毒性在本类中最大,禁止注射给药应用:治疗肠道大肠杆菌感染奶牛、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乳腺炎外用治疗皮炎、粘膜化脓性感染56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对G-作用较强绿脓杆菌、巴氏杆菌等对G+作用较弱链球菌、葡萄球菌对支原体有一定作用应用:防治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禽沙门氏菌病与林可霉素联合防治仔猪腹泻、猪支原体肺炎、败血支原体所致的鸡慢性呼吸道病在兽医临床中主要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猪支原体性肺炎、鸡等严重疾病,该药与林可霉素配伍成利高霉素用于临床。57西索米星和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和奈替米星对绿脓杆菌有更强的杀灭作用。二者对细菌钝化酶稳定;可用于绿脓杆菌、其他G-杆菌和耐药金葡菌引起的感染。西索米星的耳、肾毒性大于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的耳、肾毒性在同类中最低。58硫酸小诺米星(小诺霉素,沙加霉素)
MicronomicinSulfate(Sagamicin)为氨糖甙类抗生素,对G-和G+有广谱抗菌作用,特别对G-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及绿脓杆菌等有强大抗菌活性。临床:用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肺炎、腹膜炎、肠炎、肾盂肾炎及膀胱炎等。用药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4日,必要时应作听力和肾功能监护。肝功能异常者、孕畜慎用;其耳毒性约为庆大霉素1/4,但仍应注意;不宜与右旋糖酐、呋喃苯氨酸及其它氨基甙类药物合用。59核糖霉素(Ribostamycin)别名:威他霉素、威斯他霉素、维生霉素。作用:为一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它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部分变形杆菌等G-作用较强,对G+菌中的金葡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有抗菌作用。应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副作用:偶有皮疹、耳鸣、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头痛、麻木和胸压感。注意:①幼畜不宜使用;②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③偶也可引起听神经损害。60安普霉素(Apramycin)抗菌谱广,与大观霉素相似对密螺旋体和支原体抗菌作用较好应用:幼畜、雏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猪密螺旋体畜禽支原体病注意:猫较敏感61天然品: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
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抗菌活性: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三、四环素类62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广谱、抑菌,对G+菌、G-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某些原虫有效。局部刺激性大,耐药性产生较慢,本类之间有交叉耐药性。应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性幼畜下痢;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出败、猪肺疫、禽霍乱;支原体引起牛肺炎、猪气喘病、鸡慢性呼吸道病;坏死杆菌引起局部坏死、子宫脓肿、子宫内膜炎;血孢子虫病、泰勒焦虫病;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二重感染:成年草食动物大剂量或长期内服时,使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消化机能失常,肠炎和腹泻,形成新的感染。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兔不宜内服;避免与乳制品和含钙量高的饲料同时应用。63四环素(Tetracycline)作用与应用于土霉素相似内服后血药浓度较土霉素或金霉素高,易进入胸腹腔、胎畜循环和乳汁对G-杆菌作用强,对G+菌球菌不及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作用和应用与土霉素相似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作用优于土霉素和四环素局部刺激性强、稳定性差,人医中的针剂和内服制剂均以淘汰。64多西环素(Doxycycline)又名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内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泛、肝肠循环显著,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体内、外抗菌活性较土霉素、四环素强应用: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鹦鹉热毒性在本类中最小65四、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66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广谱抑菌,G-: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布鲁氏菌、巴氏杆菌;G+:炭疽杆菌、链球菌
、棒状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对少数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有一定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效。作用机理:与70s核蛋白体的50s亚基上的A位紧密结合,阻碍蛋白质不能合成。应用:肠道感染---特别是沙门氏菌所致的畜禽副伤寒、雏鸡白痢、仔猪黄、白痢,幼驹大肠杆菌病;局部感染---子宫炎、乳腺炎;内服吸收良好,肌注吸收缓慢。
不良反应:抑制骨髓造血机能;1984年FDA禁止氯霉素用于食品动物;肝微粒体酶的抑制剂;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67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又名氯霉素、硫霉素抗菌作用:广谱抗生素,其抗菌活性与氯霉素相似,但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金葡菌的作用不及氯霉素。耐药性:氯霉素之间有单向交叉耐药性,对氯霉素耐药的菌株对本品敏感。应用:主要用于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不良反应:
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抑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较氯霉素轻68氟苯尼考(Florfenicol)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故又称氟甲砜霉素抗菌作用: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白菌仍有效应用:敏感菌所致的牛、猪、鸡、鱼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牛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黄痢、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禽霍乱不良反应:有胚胎毒性,妊娠动物禁用69五、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70红霉素(Erythromycin)药理作用:一般浓度抑菌,高浓度有杀菌作用对G+抗菌作用较强,如金葡菌包括耐药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猪丹毒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棒状杆菌等对G-较弱:如巴氏杆菌、布鲁氏菌对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门氏菌无效对某些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有效71作用机理: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通过阻断转肽酶和/或mRNA位移,抑制肽链合成和延长,使细菌蛋白合成受阻。耐药性:易产生耐药性,大环内酯类之间有交叉耐药性。应用:对G+的作用不及青霉素,敏感菌感染宜首选青霉素耐青霉素金葡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肺炎、败血症、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猪丹毒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例禽败血支原体病、猪支原体性肺炎不良反应:毒性低,但刺激性强,宜深部肌注;静注速度宜缓,不应漏出血管外;犬、猫应慎用因内服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72泰乐菌素(Tylosin)特点:畜禽专用抗生素;对支原体抑制作用较强,对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对G+菌作用较红霉素弱,对大多数G-作用较差,对牛、猪、鸡有促生长作用。应用:防治鸡、火鸡和其他动物的支原体感染;牛的摩拉氏菌感染,猪弧菌性痢疾、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结肠炎;浸泡种蛋预防支原体传播;猪生长促进剂制成预混剂。※欧盟2000年开始禁用本品作生长促进剂。不良反应:肌注有局部刺激作用;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时使聚醚类毒性增强;蛋鸡产蛋期禁用;休药期1d。73替米考星(Tilmicosin)特点:由泰乐菌素的水解产物半合成;药理作用:畜禽专用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G+菌、某些G-菌、支原体、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对胸膜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的抑制作用强于泰乐菌素应用:防治家畜由胸膜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肺炎;禽支原体病;泌乳动物的乳腺炎。不良反应:本品毒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使心收缩力减弱。注意:禁止静注,牛一次静注5mg/kg可致死,猪、灵长类、马亦易致死;蛋鸡产蛋期禁用。74吉他霉素(Kitasamycin)又名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药理作用:对G+菌的作用强,但不及红霉素,而对耐药金葡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某些G-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有抑制作用特点:对耐青霉素和红霉素的金葡菌有效。应用:主要用于G+菌包括耐药金葡菌引起的感染,畜禽支原体病,猪弧菌性痢疾;用作猪、鸡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注意:蛋鸡产蛋期禁用,宰前休药期7d。75螺旋霉素(Spiramycin)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力较弱与红霉素、泰乐菌素之间有单向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球菌病和支原体病曾用作猪的饲料添加剂,欧盟2000年开始禁用本品作生长促进剂。76林可霉素(Lincomycin)药理作用:又名洁霉素抗G+菌,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抑制作用较强对破伤风梭菌、产气夹膜芽孢杆菌、支原体亦有抑制作用对G-
菌无效六、林可胺类77克林霉素(Clindymycin)作用特点:又名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内服吸收较林可霉素好,达峰较林可霉素快药动学与林可霉素相似,但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抗菌效力比林可霉素强4~8倍应用:敏感G+菌感染,特别是金葡菌包括耐药金葡菌、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猪、鸡支原体病。注意:大剂量内服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肌注吸收不良,且有疼痛刺激家兔不宜应用,因引起严重反应或死亡78七、多肽类多粘菌素B粘菌素杆菌肽79多粘菌素B(PolymycinB)抗菌谱: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布鲁氏菌、弧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作用特点:窄谱抗菌剂,对G-
菌抗菌活性强,对绿脓杆菌杀菌作用强大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G-
菌感染,内服不吸收,治疗犊牛、仔猪下痢、肠炎局部应用:治疗创面、眼、耳、鼻部感染与四环素、增效磺胺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反应80粘菌素(Colistin)又名多粘菌素E、抗敌素作用与应用:抗菌谱同多粘菌素B治疗大肠杆菌和对其他药物耐药的菌痢外用治疗烧伤和外伤引起的绿脓杆菌感染敏感菌引起的眼、耳、鼻部感染81杆菌肽(Bacitracin)作用:对G+菌有杀菌作用,对G-菌无效抗菌谱:金葡菌(包括耐药金葡菌)、肠球菌、链球菌、螺旋体、放线菌抗菌作用不受脓、血、坏死组织、组织液影响制成锌盐用作饲料添加剂,欧盟自2000年开始禁用作促生长剂局部应用:眼部感染、乳腺炎治疗敏感G+菌引起的皮肤、创伤感染应用:内服几乎不吸收,肌注易吸收,但肾脏毒性大,不宜用于全身感染混料饲喂在血液和组织中几乎无药物残留注意:82泰妙菌素(Tiamulin)作用:又名泰妙灵、支原净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对金葡菌、链球菌、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密螺旋体抗菌作用较强。八、其他类:应用: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猪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密螺旋体痢疾注意:影响莫能菌素、盐霉素的代谢,合用导致中毒,使鸡生长迟缓、运动失调、麻痹瘫痪、直至死亡;禁止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83概述:磺胺类药(sulphonamides)自1935年被Domagk发现第一个代表药—百浪多息(Prontosil)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以来,已有60多年的使用历史。一、磺胺类(sulphonamides)及其增效剂(diaminopyrimidines)第三节化学合成药84抗病原范围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更好。广谱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易产生耐药性。凡有肝肾功能受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酸中毒等病症的动物,应慎用或禁用。注射液不宜与酸性药、普鲁卡因、苯唑卡因、丁卡因配伍用。磺胺类药物的特点:磺胺药单独使用,病原体易产生耐药性而曾受到限制,与抗菌增效剂如TMP(甲氧苄啶)等联用,抗菌范围扩大,疗效明显增强,在畜禽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85868788磺胺类药物的分类:根据肠道吸收的程度和临床用途,分为内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外用磺胺药、内服易吸收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三大类。除磺胺脒(SG)(琥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现已少用)用于肠道感染、磺胺嘧啶银(SDAg)局部外用外,其他均用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某些品种亦用于弓形体病、球虫病和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治疗。89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磺胺噻唑(ST)、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异恶唑(SMZ,新诺明、新明磺)、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5-甲氧嘧啶、消炎磺)磺胺间甲氧嘧啶(SMM,DS-36,磺胺-6-甲氧嘧啶、制菌磺)磺胺地索辛(SDM,磺胺-2,6-二甲氧嘧啶)磺胺多辛(SDM’,磺胺-5,6-二甲氧嘧啶、周效磺胺)磺胺喹恶啉(SQ)、磺胺氯吡嗪90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磺胺脒(SM,SG)柳氮磺胺吡啶(SASP,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酞磺胺噻唑(PST)酞磺醋胺(PSA)琥珀酰磺胺噻唑(SST,琥磺噻唑)外用磺胺药磺胺醋酰钠(SA-Na)醋酸磺胺米隆(SML,甲磺灭脓)磺胺嘧啶银(SD-Ag,烧伤宁)91用于全身感染(肠道易吸收磺胺):
短效:磺胺异恶唑(SIZ),磺胺异恶唑、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喹恶啉(SQ),半衰期在10小时以内。
中效: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异噁唑(SMZ),半衰期在10~24小时以内。长效: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多辛(SDM),磺胺间甲嘧啶(SMM、制菌磺)、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磺胺甲氧吡嗪(SMPZ)等,半衰期在24小时以上,最长可达203小时。用于肠道难吸收磺胺感染(肠道难吸收磺胺):柳氮磺吡啶(SASP)、磺胺脒(SG,SM),外用磺胺药: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SD-Ag)92体内过程
根据磺胺药在肠道的吸收情况,可分为肠道易吸收类和肠道难吸收类,前者适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后者则适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磺胺经胃肠道给药的体内过程93吸收(Absorption)磺胺药吸收率因药物、家畜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各种磺胺药的平均吸收率顺序为:SM2>SM1>SDM′>SN>SD。家畜种类不同,磺胺药吸收的一般顺序是:禽>犬>猪>马>羊>牛。94全身各组织较高:血液、肝、肾、较低:神经、肌肉、脂肪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SD最低,50-80%血液浓度进入脑脊液药物不同,结合率不同;牛:SD>SM2>SDM因动物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牛〉羊〉猪〉马分布(Distribution)95在肝脏中被代谢,代谢方式有乙酰化、羟基化、结合和氧化等。家畜乙酰化程度的顺序是:兔>猪>绵羊>马>猫>犬>禽。乙酰化后磺胺失去其抗菌活性,但毒性不减,而且有的增加。羟基化:绵羊>牛>猪=0与葡萄糖酐酸结合:不同药物而不同氧化:反刍兽半衰期:药物不同、动物不同均不一样。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肠道难吸收的药物:肠道排泄肠道易吸收的药物:肾重吸收与半衰期的关系96作用机理: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作用机理示意图97磺胺药的抗菌谱较广,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特点:广谱、抑菌;对G+、G-球菌、G-杆菌,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球虫、住白细胞虫),放线菌有效;某些磺胺药,对分枝杆菌,绿脓杆菌也有效。对其高度敏感的细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杆菌等;中度敏感的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肺炎杆菌、炭疽杆菌和李氏杆菌等。本类药对放线菌、某些真菌和某些原虫亦有抑制作用,但对螺旋体、结核杆菌、立克次体无效。抗菌谱及临床应用98不同磺胺药的抗菌作用强度:不同的磺胺药抗菌作用强度,一般依次为磺胺-6-甲氧嘧啶(SMM)>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磺胺异恶噁唑(SIZ)>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PABA对酶的亲和力大5000-15000倍,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加倍。脓组织和坏死组织中PABA含量较高。普鲁卡因局部用药可产生PABA。能利用外源性叶酸的细菌对磺胺不敏感。注意事项:99易产生葡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原因:代谢途径、PABA、酶结构、外源叶酸程度不同的交叉耐药性耐药性与不良反应急性/慢性中毒泌尿系统功能损害及预防过敏反应造血系统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CNS反应消化道反应耐药性:易产生,尤药量不足,疗程过长时。解决措施:充分饮水、药物选择、同服小苏打、产蛋期禁用100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选药原则:1)全身性感染,选用肠道易吸收磺胺药,以SMM、SMZ、SD、SM2。2)肠道感染选用PST,SG等。3)治疗创伤时,可外用SML。4)尿道感染以选用对泌尿道损害小的SIZ、SM2
等较好。剂量原则:101二、抗菌增效剂三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102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又名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苄氨嘧啶内服吸收快,分布广,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效力较强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一般不单独作抗菌药使用,与磺胺药以1:5配成复方制剂应用毒性低、副作用小偶尔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易引起孕畜、初生子畜叶酸摄取障碍二甲氧苄啶(Diaveridine,DVD)内服吸收少,血药浓度为TMP1/5,抗菌较TMP弱与SQ等以1:5配合应用防治禽、兔球虫病禽、畜肠道感染103三、喹诺酮类
(qunolones)
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104喹诺酮类(qunolones)抗菌药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自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这类药物,某些新喹诺酮抗菌与疗效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媲美。共同结构:4-喹诺酮母核105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作用。现因疗效不佳,谱窄小,口服吸收差及副作用已淘汰。如萘啶酸、恶喹酸、吡咯酸;第二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以吡哌酸代表。抗菌谱扩大,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此外尚有甲氧噁喹酸(Miloxacin)和新噁酸(Cinoxacin)在国外有生产。另有奥索利酸、西诺沙星、吡哌酸、吡咯米酸;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喹诺酮的基本结构中增加了氟离子,具有对组织细胞穿透力强的特点。其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葡萄球菌等阳性菌也抗菌,对一些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且体内分布广,口服吸收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广谱、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本代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又称为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106常用药物: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单诺沙星双氟沙星沙拉沙星药理特点:对大多数需氧性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分支杆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作用。其抗菌作用特点:随药物浓度增加,抗菌作用增强,呈现剂量依赖性。自然耐药频率:细菌对该类药自然耐药频率低,无质粒介导间的耐药性发生。生物利用度:口服生物利用度好,体内代谢稳定。对组织和吞噬细胞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吸收后的药物几乎可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和体液中去,因而适应症广。107抗菌谱:广谱,杀菌药;
G+/G-球菌、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军团菌、弯曲杆菌有效);产酶金葡菌,部分结核杆菌;对衣原体,支原体(如MycoplasmaPneumoniaofswine)及厌O2菌等均有效。应用: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前列腺感染,盆腔炎症,骨、关节、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科感染等有效,尤其G-杆菌所致的感染较好。抗菌机制:抑制DNA回旋酶(DNAGyrase
),阻碍DNA复制108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不适、疼痛等;2)CNS反应,可致人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并可致精神症状;CNS兴奋表现。3)由于本类药物可有抑制r-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因此可诱发癫痫,有癫痫病史者慎用;4)本类药物可影响软骨(特别是关节的滑车部分)的发育,孕畜、未成年犬、马等幼年动物应慎用;严重者可致软骨组织损害、关节痛。5)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WBC↓,血小板↓等。6)可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肾功能损害;7)个别病例的过敏反应。喹诺酮类不良反应109喹诺酮类药物的相互作用1)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2)利福平(RNA合成抑制药)、氯霉素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可使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的作用部分抵消。3)氟喹诺酮类抑制茶碱的代谢,与茶碱联合应用时,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应于注意。110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氟哌酸抗菌谱:
对G-菌作用强,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对G+菌有效对支原体有一定作用
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支原体感染111恩诺沙星(Enrofloxacin)特点:动物专用,对支原体有特效。牛:大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溶血性巴氏杆菌-牛支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舍饲牛斑疹伤寒,犊牛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乳腺炎;猪:链球菌病、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沙门氏菌病、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支原体性肺炎;家禽:各种支原体、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感染;犬、猫: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的细菌或支原体感染。112达氟沙星(Danofloxacin)特点:又名单氟沙星,在肺组织的浓度高,是血浆浓度的5~7倍;各种给药途径吸收迅速而且完全应用:动物专用,牛巴氏杆菌病、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禽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慢性呼吸道病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特点:对G-菌抗菌活性是氟喹诺酮类中最强的一种作用:除对G-菌作用强外,对G+菌、支原体、厌氧菌、绿脓杆菌作用亦较强应用:主要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皮肤软组织和支原体感染113四、喹噁啉类乙酰甲喹喹乙醇合成抗菌药主要品种:卡巴氧(卡巴多司)、乙酰甲喹、喹乙醇卡巴氧、喹乙醇主要用作生长促进剂有致突变作用许多国家已禁用114乙酰甲喹(Maquindox)又名痢菌净有广谱抗菌作用,对G-菌的作用强于G+菌,对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突出应用:不能用作生长促进剂是治疗猪痢疾密螺旋体的首选药治疗幼畜白痢、犊牛副伤寒、禽大肠杆菌病毒性较小,3~5倍治疗量可致中毒,禽尤为敏感115喹乙醇(Olaquindox)促生长:有蛋白同化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猪增重抗菌作用:G-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性杆菌G+菌:金葡菌、链球菌猪痢疾密螺旋体对耐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菌株有效应用:限用于育成猪促生长混饲浓度每1000Kg饲料50~100g禁用于35kg以上的猪宰前休药期35d鸡、鸭对本品敏感,禁用于鸡116五、其他
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117硝基呋喃类广谱抗菌作用:
对G+菌、G-菌、真菌、原虫有杀灭作用,低浓度抑菌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毒副作用大:雏禽特敏感,仔猪、犊牛较敏感,报道有致癌、致突变作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口服不易吸收,用于肠道感染呋喃西林:毒性最大,主要作外用消毒剂,如各种局部炎症和化脓创呋喃妥英:又名呋喃坦啶,适用于泌尿道感染118硝基咪唑类作用:抗原虫抗菌抗厌氧菌作用强主要药物: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氯甲硝唑、硝唑吗啉、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振动沉管灌注桩整体机械出租合同
- 2025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凌家滩史前玉器艺术价值挖掘与传承创新路径研究
- 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能力提升
- 会展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森林碳汇树木种植项目合同4篇
-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喷漆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JT-T-390-1999突起路标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