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_第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_第2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_第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_第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主讲:湖南科技学院教育系邱小艳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分构成。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一)自我认识方面

1、认识更具主动性;

2、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但仍有片面性;

3、自我概念更具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与稳定性(二)自我体验方面

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和情境性;

3、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三)自我调控方面

1、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

2、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3、相对薄弱的自控能力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一)自我意识的分化(二)内心矛盾的出现(三)内心矛盾的统一(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的矛盾(4)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第二节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二、自我形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自我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第三节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一、自我教育的含义自我教育指个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与价值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可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完善3、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4、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三、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一)全面认识自我:通过他人、通过自我(二)正确对待自我:积极悦纳、理智对待、乐观憧憬(三)努力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控第十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第一节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一、高校学生群体与群体特征:

㈠群体和群体特征: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三人以上的人群。群体的特点:

1、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有一定的规范;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

3、成员间心理相容度比较高。

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官方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非正式群体是自发而形成的群体,是在工作或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目的任务的组织。㈢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2、社会干扰:与社会助长相对应。3、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4、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讨论前讨论后赞同+中性0反对-5、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从众具有个人适应社会的重要意义。

㈢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阿希的从众实验标准线比较线ABC二、高校学生的班集体心理(一)大学班集体的类型与作用

1、类型:简单聚合型、一般型、成熟型

2、班集体特征(二)集体舆论及其作用二、高校学生的班集体心理(四)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1、集体凝聚力就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

2、高集体凝聚力的特征三、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一)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班集体内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心理相容、凝聚力强、会产生非正式领导(二)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第三节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

㈠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平等性;

2、感情色彩浓厚;

3、富于理想化

㈡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水平;

2、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

3、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

4、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尊重原则真诚原则理解原则社会交换原则

三、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主动交往

3、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

4、合理对待批评(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论2、维护他人的自尊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5、加强交往,密切关系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一、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道德是社会现象,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特征和倾向。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品德的核心。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品德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㈠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㈡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㈢从服从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㈣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㈠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㈡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定向阶段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三、班杜拉等的社会学习说1、新道德行为形成实验2、抗拒诱惑实验3、言行一致实验四、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一)学习信任阶段(二)成为自主者阶段(三)发展主动性阶段(四)变得勤奋阶段(五)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六)承担社会义务阶段(七)显示创造力感阶段(八)达到完善阶段第三节高校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二、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三、道德意志的形成与锻炼:四、道德行为的训练与培养。

第四节高校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治一、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一)客观原因(二)主观原因二、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一)心理依据(二)常用方法

1、防范协约法

2、表征性奖励法

3、强化暂停法

4、过错矫正法

5、榜样示范法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二、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5、适应社会生活;

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7、人格完整和谐。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二)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三)有利于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四)有利于培养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今天的大学生有何特点头脑聪明,心灵脆弱,人际不良,极端自我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总目标(二)中间目标(三)具体目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㈠学习辅导㈡生活辅导:㈢生涯辅导:

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培养;

2、自我善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

3、合理的选择;

4、自身潜能的开发。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㈠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成长和发展中的矛盾;㈢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三)生活事件因素(四)自身因素

神经病

精神病

神经症神经质

第四节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析几个易混淆的概念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指当事人自觉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精神痛苦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改变,自知力完整,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所容许的范围内,常迫切要求治疗,病程超过三个月。(一)神经症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列培训神经质:用以描述性格倾向的一个术语。具有神经质素质的人通常比较内向、理想主义、积极向上,但同时敏感多疑,遇到什么事都好与自己对号,并且将其中一切不好的方面和自己挂钩。常见的神经症1、神经衰弱2、恐惧症3、强迫症4、焦虑症5、抑郁症6、疑病症7、癔症补充:抑郁症(大学生最常见的神经症)资料: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脏病。案例:抑郁症1、张国荣——一度不承认自己有抑郁症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跳楼自杀,终年46岁。早在2002年3月下旬,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张国荣已经被医生确诊为抑郁症,并曾经自杀未遂。2、崔永元——自认为中国最出名的抑郁症患者自述:真的有过死去活来的时候,抑郁症最严重时,曾经需要24小时的陪护,曾经想过自杀。谈及失眠,他说:“我创下的最高纪录,就是从头一天晚上9点就躺在床上开始看书,然后把这本书看完开始看电视,电视看到出雪花,看到早间新闻,直到早上9点,我确实快崩溃了,然后我就吃了大概3倍量的安眠药,到早上9点多勉勉强强地睡着了。”情绪低落丧失愉快感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抑郁症的临床特征-157嗜睡或失眠易激惹或愤怒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抑郁症的临床特征-258抑郁症的临床特征-3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自杀罪恶感或无价值感59(二)精神病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患者常出现妄想、幻觉、病态思维,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能会出现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缺乏自知力,拒绝治疗。大学生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

神经病神经病不等于精神病,它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器质性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血管疾病、癫痫、中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精神病(三)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指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或人格极不协调的一类精神异常。智力正常,没有认知障碍,但往往不能对特定情景作出适当反应和行为。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癔病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心理障碍,尤其是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诊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要盲目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定论。看见书上写了一些症状,就往自己或他人身上套,这种做法是极为有害的。第五节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一、原则(一)保密原则(二)信赖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四)主体性原则(五)时间限定原则二、常用方法和技术(一)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会谈、观察、测验(二)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一、教学设计中的心理问题一、教学设计中的心理问题(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二)基本程序1、确定教学目标2、组织教学内容3、分析教学对象4、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练习与作业6、选择教学形式7、选择教学传媒8、确定教学效果(三)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四)教学设计的主要观点(五)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原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