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small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small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small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small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small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

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蔡淑敏?ABC打“急救中心”电话打开呼吸道,视情况予以人工呼吸直接开始胸外按压直接开始胸外按压直接开始胸外按压打开呼吸道,视情况予以人工呼吸打开呼吸道,视情况予以人工呼吸打“急救中心”电话打“急救中心”电话请选择正确答案概述复苏

有关抢救各种重危病人所采取的措施。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

复苏目的:

恢复病人的呼吸、循环及神志内容:

评估判断,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生命支持

脑缺氧允许时间是4-6分钟心跳、呼吸骤停的评估与判断意识

反应、瞳孔

心脏搏动

心音、脉搏、心电图呼吸

胸廓及腹部运动呼吸音呼吸形式、“三凹征”呼救!23迅速!初期复苏BasicLifeSupportBLSC(circulation)人工循环A(airway)开放气道

B(breathing)人工呼吸D(defibrillation)除颤

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将顺序调整为

CABD电机械分离

心跳骤停的类型

完全停止心室颤动(无脉电活动)生存链电除颤是用一定能量的电流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发生除极化,并均匀一致地进行复极,然后由窦房结发放冲动,从而恢复有规律的、协调一致的收缩。是治疗室颤的有效方法,粗颤时效果更好。早期及时进行电除颤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极高意义AHA将其归入BLS,并推荐在心跳骤停2min内除颤除颤时间每延迟1min,存活率下降7%~10%,延迟9min以上,复苏率接近零电除颤体外电极位置体内电极位置A:胸骨右缘锁骨下A:右心室面;B:左乳头外侧腋中线B:心尖部,

电除颤除颤成功随时间延误而降低每延误一分钟,存活率降低7~10%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做一次除颤,立即5次CPR多次除颤延误CPR胸外除颤:成人200J始,儿童2J/Kg胸内除颤:成人20-80J,儿童5-50J心脏按压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胸心脏按压基本要求:

首先要保障现场的安全性体位要求: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抢救者立于或跪于患者身体一侧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式

按压部位

胸骨下1/2处按压部位

胸骨下1/2处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按压深度有效标准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应有力而迅速因人而异胸骨下陷>5cm,产生60~80mmHg动脉收缩压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式

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式

按压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立于一侧,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杠杆原理)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部弹回原位。以手掌根部按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按压姿势AB以掌根部按压

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式

按压方式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原位按压与松开的时间比为1:1按压与呼吸之比为30:2连续五个轮回开胸心脏按压指征对于胸廓严重畸形,胸外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多发性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主动脉瘤破裂需要立即进行体外循环者,以及心脏停搏发生于已行开胸手术者,应首选直接心脏按压。胸外按压效果不佳并超过10min,如具备开胸条件应采用直接心脏按压。在手术室内,应于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积极作开胸的准备,一旦准备就绪而胸外心脏按压仍未见效时,应立即开胸行直接心脏按压。开胸心脏挤压方法以除拇指外另外四指指腹与大鱼际均匀用力按压,忌指端用力。频率60~80次/分。胸骨角开胸切口:胸骨左侧第4肋间,起于胸骨左缘2~2.5cm,止于腋中线。开胸切口人工呼吸

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气道是否开放的评估视:呼吸运动: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快、减慢呼吸节律: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叹气样呼吸呼吸深度:深度呼吸、浅快呼吸、点头样呼吸

听: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啰音、痰鸣音、哮鸣音、蝉鸣样呼吸音、鼾息呼吸感:气流动度:胸廓扩张度、胸廓起伏

保持气道开放的方法昏迷病人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舌后坠,分泌物、呕吐物、异物堵塞头偏向一侧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仰头举颏法

托下颌法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有颈椎损伤者慎用开放气道:抬下颌法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不伴头颈后仰,可用于头颈部外伤患者人工通气的方法徒手人工呼吸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用于孩童)器械人工呼吸

面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口对口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大于1秒,见胸廓起伏吹入气量:500—600ml(成人)有效标准:胸廓抬起口对鼻人工呼吸

仰头抬颏,封闭口腔、口包鼻指征:口腔外伤、牙关紧闭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鼻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大于1秒,见胸廓起伏有效标准:胸廓抬起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主要适用于婴儿、儿童有效的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均可见到胸廓起伏口唇及皮肤颜色由暗转红应能保持病人的PaO2、PaCO2接近正常人工呼吸频率:有心跳者10-12次/分无心跳者8-10次/分吹气/按压比例2:30初期复苏

病情评估

复苏后有效指标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脑功能恢复迹象心电图变化:出现交界区、房性或窦性心律初期复苏BasicLifeSupportBLSC(circulation)人工循环A(airway)开放气道

B(breathing)人工呼吸D(defibrillation)除颤

后期复苏advancedlifesupportALS是初期复苏的继续,是借助于器械和设备、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最佳疗效的复苏阶段又称为加强生命支持期内容:继续BLS,借助专用设备和专门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和循环功能,监测心电图、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建立和维持静脉输液,调整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后期复苏呼吸道的管理

口/鼻咽通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道测量病人耳垂到下颌角的长度鼻咽通气道测量耳垂至鼻前庭的距离后期复苏呼吸道的管理

口/鼻咽通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

气管内插管经口明视气管插管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后期复苏呼吸道的管理

口/鼻咽通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后期复苏有效的机械通气

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呼吸机

后期复苏监测

心电图监测使用多功能监测仪器官功能监测体液监测

后期复苏用药和输液

用药目的:防治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补充体液给药途径:静脉给药-优选气管给药-其次心内给药-不主张骨髓内给药-≤6岁

常用药物药物药理作用适应证成人剂量肾上腺素(首选)增加心、脑灌注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自主心律恢复心室细颤转为粗颤AsystoleVf/VTPEA1.0mgi.v.间断追加,不超3~5min0.01~0.02mg/kg,每5min重复可气管内给药阿托品降低心肌迷走张力提高窦房结兴奋性窦缓Ⅰ°,Ⅱ°AVB0.5~1.0mg

i.v.可气管内给药利多卡因抑制室性异位节律提高心室纤颤阈值室早,室速,反复纤颤需反复除颤者1~1.5mg/kgi.v.,2~4mg/kg持续静滴可气管内给药碳酸氢钠纠正代酸心跳停搏久,血气分析显示代酸Mmol=SBE×kg/4后期复苏体液治疗积极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CPR期间不宜使用含葡萄糖的溶液血容量正常者,补液无益失血患者应当尽快补血晶体液为主,适当输入胶体液复苏后治疗

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又称为延续生命支持期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复苏后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的评估、脑复苏和重症监护。要求:进行复苏后治疗的医院应具备复苏专用仪器、专门的场所及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复苏后治疗

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原则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确保循环功能稳定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复苏复苏后治疗

病情评估病情较轻,初期复苏及时(4min)和非常有效者,预后好病情较重或初期复苏延迟者,可能会继续恶化脑功能完全恢复,病人可恢复心跳停搏前的生活脑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有不同程度致残

脑复苏cerebralresuscitation

是为了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目的:防止脑再灌注性损伤防治脑水肿和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适应证:

估计心肺复苏不够及时,心脏停搏时间超过4分钟,且呈现明显的脑缺氧性损伤体征者。主要措施:脱水、降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复苏

脱水应以减少细胞内液和血管外液为主,通过增加出量完成;不应减少血管内液和/或限制入量。常用药物包括:

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渗葡萄糖血清白蛋白速尿脑复苏

降温

及早降温:脑缺血缺氧最初10min内是降温的关键时刻。

足够降温:迅速降至35-33℃(浅低温)。肌张力松弛,呼吸、血压平稳,EKG无异常。

降温到底:听觉初步恢复,四肢动作协调后方可终止。逐步复温,切忌反跳。

降温前给予镇静药,避免寒战。脑复苏

肾上腺皮质激素理论上可以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酶的活性,改善血脑屏障和脑血管的通透性,缓解脑水肿,但临床应用仍有争议。应用宜尽早开始,心脏停搏的即时可静滴氢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