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56abfe8fb5df4854be1c03d2115ab1/7956abfe8fb5df4854be1c03d2115ab11.gif)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56abfe8fb5df4854be1c03d2115ab1/7956abfe8fb5df4854be1c03d2115ab1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下图,回答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C.①②均为暖流 D.①②均为寒流参考答案:C2.7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食盐之路”。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直接取盐装袋,用牛羊驮运,长途跋涉,换回需要的商品,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到云南),读图完成下题。牧民到盐湖取盐的季节一般选择在(
)A.冬春之交
B.春夏之交
C.夏秋之交
D.秋冬之交参考答案:B取盐要考虑盐湖产盐量和线路安全,该地湖泊夏季冰雪融水多,水位高不适合取盐,C选项错误;而春夏之交,气温高,蒸发量大且湖泊水位较低,盐床裸露,产盐量大,易开采,因此B选项正确;A、D两个时期气温低,蒸发弱,且取盐线路可能被积雪覆盖,路况差,存在安全隐患。故选B。3.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β;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该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2分)
(2)若β=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_。(4分)
(3)从Q—R,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2分)
(4)该地区所处的风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海洋是____________洋。(4分)参考答案:(1)南
(2分)(2)65°W;45°26′S(4分)(3)北
(2分)
(4)盛行西风带;大西洋(4分)(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8°,可以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5°26′S。北京时间为23日0:20,即东经120度地方时为0点20分时,该地此时为正午12点,两地时间差为11时40分,经度差为175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推出该地经度为65°W。见下图。(3)Q直射南回归线,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4)该地纬度为45°26′S,位于南纬40到60度之间的中纬西风带。65°W与45°26′S交叉点附近应该在南美洲中纬度大陆东侧的大西洋。4.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曾将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将现代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分成三种类型,即开拓式的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读图完成图中能表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参考答案:B5.2009年2月7日,图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
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做准备参考答案:D6.水稻是亚洲和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我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参考答案:B7.精准农业生产中能够变量喷药和施肥,主要应用的技术是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参考答案:B8.读下面两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两图分例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①对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③形成原因不同④地理位置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有关右图中等压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地点,近地面等压面的气压值高于高空等压面的气压值B.同一海拔高度,等压面向上拱起的地方,气压值较高C.等压面密集的地方,气压梯度较大,风速较快D.近地面气压形势与高空气压形势相反参考答案:13.A
14.C13.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左图表示季风环流,随着季节变化风向,影响范围大。右图表示热力环流,昼夜差异明显,可以发生在小范围内。其主要差异是对间尺度不同,①对。空间尺度不同,②对。形成原因相同,都是受热不均造成,③错。地理位置都在海陆之间,④错。A对,B、C、D错。14.右图中同一地点,近地面等压面的气压值高于高空等压面的气压值,A正确。同一海拔高度,等压面向上拱起的地方,气压值较高,B正确。比较气压梯度大小,是在水平方向上,C错误,选C。近地面气压形势与高空气压形势相反,D正确。9.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下图判断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参考答案:C10.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图中序号表示除南极和亚欧大陆以外的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洲③北美洲④非洲B.①南美洲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洲C.①澳大利亚②非洲③南美洲④北美洲D.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澳大利亚④非洲参考答案:A11.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图),判断关于该地区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B.山脉形成是南极洲和美洲板块相撞形成C.甲处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D.甲处所在国最大港口大量出口牛肉、小麦参考答案:D12.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用来收集牛屁中甲烷气体的“背包”,若在全球10.5亿头牛中应用,产生的最大效益是A.减轻酸雨污染
B.提高牛肉产量C.增加土壤肥力
D.缓解气候变暖参考答案:D【知识点】本题考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所以把牛背上“背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可以缓解气候变暖,D正确;酸雨污染与甲烷无关,A错误;甲烷不能提高牛肉产量,B错误;甲烷不能增加土壤肥力,C错误。
【思路点拨】全球变暖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增多造成的。13.图1表示我国某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该省最可能是A.广东
B.甘肃
C.河南
D.黑龙江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干湿地区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解析:据图可知,该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均为负值,且6月份水分亏损量最大,可判断该省位于我国的干旱与半干旱区,符合题意的为选项B.甘肃省。甘肃省,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6月份因正午太阳角较大、日照时间长而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因而水分亏损量最大。而广东、河南与黑龙江三省地处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年内逐月变化多为正值,因而排除选项A、C、D。14.读世界20世纪60年代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甲地区工业向外扩散的原因不是因为甲地区(
)
A.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B.争水、争地、争公共设施
C.环境污染严重
D.资源、能源枯竭12.图中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区位优势有(
)
①地价低廉
②技术先进
③资源丰富
④环境优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11.D
甲地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12.B
东亚东南亚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地租低,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15.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年初我国返乡民工达2200多万人,结合图1,回答返乡民工主要集中的产业模式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
参考答案:D16.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读图,回答以下问题。3.意大利A.多火山地震,地热、天然气丰富
B.地处北温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C.受暖流影响,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D.热那亚临海,服务范围比米兰广4.此次世博会举办期间A.南极圈附近极昼范围先增大后变小
B.非洲草原植被茂盛,适宜游牧活动C.罗马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米兰比北京日出晚,自转线速度快参考答案:3.A
4.C试题分析:3、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北岸,亚欧大陆和非洲板块边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山多震,地热、天然气丰富;该地位于亚热带;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5月1日到6月22日期间,南极圈附近极夜范围逐渐增大,6月22日之后,极夜范围逐渐缩小,直至9月23日后开始出现极昼,之后极昼范围逐渐扩大;该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季,非洲北部草原草原植被茂盛,但非洲南部草原草木枯黄;罗马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炎热干燥;5月1日到9月23日期间,米兰比北京日出早,9月23日后,米兰比北京日出晚;米兰自转线速度始终比北京慢。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7.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目的是A.减少洪水威胁
B.缓解水资源紧缺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风沙危害22.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广使用的是A.华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23.在最适宜推广的地区,如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A.荔枝树
B.桔子树
C.椰子树
D.枣树参考答案:21.B22.C23.D18.读表1,回答表1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对比数据表国家项目中国印度新加坡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元/年·人)489122117336113372106554849807412086215劳动成本(美元/日·人)15.3327.1410.46.8820.6227.2944.3124.98制造业工人报酬(美元/时·人)0.750.607.630.9221.9723.1932.8421.54表1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参考答案:A19.下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回答造成图中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高低
B.纬度高低C.迎风、背风
D.距海远近参考答案:B20.图1为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图2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12.图2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3.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参考答案:12.D
13.B[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12.由题意可知,右图为南半球低压中心,由内向③④处延伸的槽部形成冷锋,由内向①②处延伸的槽部形成暖锋;甲处气温较低,最可能在④处附近。13.甲处此时受冷锋影响,故形成低温阴雨天气。
21.特里斯坦岛位于板块交界处,被称为全世界最偏远且有人居住的岛,岛上只有265位居民,经济落后,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不足,生产规模小
B.气候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D.白然灾害较多,农业受灾严重2.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哪个国家
(
)A.越南
B.英国
C.巴西
D.秘鲁3.下列关于该岛的推断,最可信的是
(
)①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②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航空
③全年多刮西南风且风力强劲
④该岛气候较为湿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1.C
2.B
3.C1.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C对。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土地资源充足,A错。与两侧大陆对照,气候适宜放牧,乳畜产品丰富,B错。位于板块交界处,自然灾害较多,农业落后,受灾少,D错。2.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说明劳动力素质高。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说明从事过畜牧业生产。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发达国家,英国,B对。越南、巴西、秘鲁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水平低,A、C、D错。3.根据图示位置,该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喷发活动。岛上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是喷出岩,①对。空运价格太高,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活动,②错。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全年多刮西北风,且风力强劲,③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岛气候较为湿润,④对。C对,A、B、D错。2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5.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地形条件
D.水源丰歉6.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参考答案:5.C
6.C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及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5.甲、乙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居住,不是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水源十分丰富,也不是影响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耕地多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由此可判断,甲地区与乙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条件,即甲地区为平原地区,乙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C正确。6.据图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总数小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总数,乙地人口总数呈负增长,说明乙地区人口外迁量较大,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C正确。23.图6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18.若此时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舟山渔场正值带鱼渔汛期
B.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19.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
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参考答案:A
B24.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香港外来移民数量猛增,完成下面小题。6.移民来源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的原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环境因素7.移民涌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A.汽车产业
B.钢铁产业
C.纺织产业
D.旅游行业参考答案:6.C
7.C6.香港外来移民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原因是香港和两广、福建有很多渊源,香港居民很多是这三地的后裔,据此选C。7.移民涌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选项中纺织工业属于此类工业,选C。25.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城市依次是A.东京纽约伦敦
B.东京伦敦纽约C.伦敦纽约东京
D.伦敦东京纽约5.促进城市进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制造企业外迁
B.家庭汽车普及C.城市人口剧减
D.城市经济衰退6.②城市从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逐渐演化成另一种新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时间约在A.1950-1960年之间
B.1960-1970年之间C.1970-1980年之间
D.1980-1990年之间参考答案:4.A
5.B
6.C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不同国家城市化起步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做题时要联系社会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城市化不同的原因。4.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起步时间最早,故伦敦早期的城市人口数量最多,对应曲线③;东京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是二战以后,对应曲线①。纽约城市化伦敦晚比日本东京早,对应曲线②.5.中、上层阶级居住在郊区,而贫民、蓝领居住在中心城市及内层郊区,反映出郊区环境较中心城区好,故制造业在该阶段并未外迁;由此也说明中、上层阶级仍需回中心城区办公,即中、上层阶级搬迁至郊区后的生活成本上涨,这反映了城市经济呈良性发展;排除A、D选项。城市握手建成区和郊区,据图可知在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时,中、上层阶级只是搬迁到近郊和远郊区,并未离开城市行政范围之外,故该阶段只是城市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出现分化,而非城市人口数量剧减,排除C选项。家庭汽车普及,使中、上阶级摆脱有轨交通的束缚,从而能在城区和郊区之间自由往返,形成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区的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B正确。6.由上题分析可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阶段的城市人口并未减少,甚至略有增加;因此纽约这类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时,就意味着城市发展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读图可知,纽约人口减少的时间出现在1970年至1980年间,即纽约在1970年至1980年进入到新的城市发展阶段。据总题干可知,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故C正确。26.读下图,回答15~16题。15.该城市可能位于
A.印度
B.长江三角洲
C.尼罗河三角洲
D.塔斯马尼亚岛16.若该城市布局是合理的,根据土地功能分区的一般原则
A.a是住宅区
B.b是工业区
C.c是商业区
D.d是郊区农业区
参考答案:D
D二、多选题(共10分)27.下图为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关于ABCD图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B图到A图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B.从C图到D图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分异C.从B图到D图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D.C图和B图的自然景观相似参考答案:AC28.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A.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C.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D.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参考答案:AD29.读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该运输方式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优势是A.投资小
B.运量大
C.连续性强
D.灵活性好参考答案:BC三、综合题(共38分)30.图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华带篷蹦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质量标准的制定》课件
- 《嘎达梅林》课件
-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静力平衡》课件
- 胶质瘤幻灯片
- 2024年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公共关系练习题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环境监测初级练习试卷附答案
- 新能源二手车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中高层安全第一课: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专题培训
- 英语-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 《影像增强检查外周静脉通路三级评价模式应用规范》编制说明
- 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方案
- 监察部部长岗位职责
-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农机化促进法解读》课件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发布版3.4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