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版】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 教案_第1页
【详细版】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 教案_第2页
【详细版】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 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古诗三首《示儿》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遗嘱是什么意思吗?遗嘱的内容一般是什么?在700多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他即将离开人世之际,他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大家猜一猜,他给儿子说了什么?(学生回答)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份特别的遗嘱诗人陆游的《示儿》。(二)同学们你们了解陆游吗?有谁来分享一下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古诗

(一)学生自由朗读,把诗读通顺。再由一个学生朗读古诗。(二)这位同学勇气可嘉,大家给他鼓掌!但是古诗的朗读不同于我们现代文的朗读,要注意古诗中的停顿和节奏,那这首诗是一首几言诗?生:七言。师:请大家按照以往所学的七言诗节奏规律在书上将节奏划出来。(223)下面由我给同学们范读这首古诗,学生再齐读。

(三)再读古诗,掌握朗读节奏。

师小结:大家觉得自己现在读得怎么样?想读得更好吗?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更要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读出诗的意境美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理解这首诗。(板书课题)

三、细读《示儿》,理解诗意。

(一)揭题“示儿”是什么意思?(告诉儿子。)

师:①诗人是什么时候说的?(父亲。)②所以这首《示儿》相当于陆游对儿子的一份(遗嘱。)

(过渡语)那么陆游生前对儿子最后的嘱托是什么呢?请看这首诗。

【一】

1.出示古诗。

2.同学们,读完这首诗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学生提问。

(“元”,本来;“但”,只是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王师”,指国家的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家祭”,祭拜祖宗;“乃”,你的,“翁”,父亲。)(过渡语)在明白了字词后,然后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翻译一下这首古诗。请学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反复吟诵古诗。

(2)根据字义讨论诗句意思。

(3)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小组汇报:一二句的意思: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5.①从“死去元知万事空”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死的态度是?(无奈,看淡生死)②作者对生死看的这样淡了,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那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③这句诗有一个字概括了诗人感情是?悲。(板书:悲)④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⑤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悲伤的感情来齐读这两句。(朗读感情:悲伤的语气)6.小组汇报:三四句的意思是:国家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祖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7.师:①诗人看到王师收复中原了吗?②这是诗人生前最大的遗愿。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种渴望的心情是?生:盼。(板书:盼)③诗人渴望有一天王师能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儿子再三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④这是诗人对儿子最后的嘱咐,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如何读?(激动,激昂)⑤这两句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⑤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诗?

8.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小结

师:诗人悲伤是因为看不到祖国统一,即使知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依旧渴望有一天朝廷的军队能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

四、主题升华

1.诗人的一生都在盼望着朝廷的军队,在弥留之际,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亲人,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这是为什么呢?请看陆游早些时候的一首诗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①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最让人心痛?(望)②望着谁?③他们等到王师了吗?(没有)④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又”,说明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盼望王师,可是却始终没有盼来。

4.师:正是因为诗人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的遗民。所以,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作者的遗憾是(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者的遗恨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作者的遗愿是(王师北定中原日)。

作者的遗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过渡:就这样,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永远的离开了。与此同时,当朝统治者在做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1.出示《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学生读后两句,学生回忆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国家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师过渡:南宋衰败的遗恨已经永远的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于我们少年而言,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呢?在中国的近代也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肆意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爱国学者梁启超认为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改造年轻一代的思想,于是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3.出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学生齐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学生展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能为祖国强盛做些什么?

六、教师总结,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富民强,少年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心怀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