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2022鄂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兴奋,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巧妙之处,老师在教学中既不要忽略了学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教学提示,更不要忽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教学难点: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沟通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嘹亮、喉咙、崎岖、昼夜、奋斗、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读书、精神

2.理解词语:

嘹亮:

奋斗: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岖不平:高低不平的样子。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昼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第二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能够称赞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诗歌写的好,喜欢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很喜欢这首诗歌?(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你们现在知道了吗?(学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2022鄂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将今天来上公开课的事情根据开始、经过和结果记下来,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写成一篇日记。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爱好,培育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培育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所见所闻。

三、课前准备

老师日记本、关于日记的儿歌、“记录我的一天”表格(教案后附表和日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我自己一本日记本),小朋友,想不想听听这里的文章?《趣味童言

》《早餐的故事》

2、说说听后感受

3、出示儿歌《日记》

日记并不难,生活是源泉。

一天中的见与闻,自然界中的风与雨……

大大小小事,喜怒哀乐天天记,

我手写我心,常写手必顺。

日记莫偷懒,勤写天天练。

4、师:日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是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日记本中,坚持下去,你会变成一个细心的人,偶尔翻看日记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会使自己的习作变得有声有色。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日记。

二、慧眼找茬

1、出示:习作6和习作7,学生对比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来,全班来读一读。

(2)指导生分别在作文纸上和条纹纸上写一写。

指导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漂亮美观,一般开头空2格,每写一个内容空一格。

2、读文品趣味

(1)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就有趣?

(2)小组里沟通。

(3)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就有趣?

从“我”抓鱼的动作描写、小鱼的机灵、捉鱼的心情引导学生回答

抓住:逼进、舀进、抓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挺身、滑到、水溅了我一头一脸、哭笑不得等词进行体会

板书设计:真实明白通顺

三、迁移运用

1、拿出“记录我的一天”表。

2、提炼题材:看表格回忆生活场景,确定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

3、将事情的过程详细写出

4、给你的日记加一个开头,不要太复杂。

5、针对这件事谈谈感受,说说想法。既是给文章加个结尾。

6、学生练写。

四、指导自己修改:

根据提示自己修改:

1、第一遍:疏通句子,改错字

2、第二遍:添加应用好词。

3、第三遍:修饰句子,如添加比方句等。

4、第四遍:自读全文,整体修改。

5、第五遍:同位互读,找出2-3条有点,指出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附:

记录我的一天

序号时间事情过程(简单地记录事情的过程)

日记:

趣味童言

贝贝今年5岁,是个非常淘气得男孩,以下全是他说出的话:

“喂,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少点行吗?先让我尝尝吧!”

“妈妈,你看月亮跟着我走。”

“妈妈,你看我多厉害,我到哪儿风就到哪儿,还不刮我。”

“在家好无聊,都快把我闷死了,我们下去玩吧!”

“不要给我犟嘴,犟嘴无能。”

“爷爷,给我买个面包把,没带钱不要紧,反正都是熟人!”

听了这些话,有什么感觉?

早餐的故事

昨日早餐

贝贝:妈妈,我不想吃鸡蛋.

妈妈:不行,鸡蛋很有营养,吃了鸡蛋数学能学好.

爸爸:对啊,一定要吃鸡蛋的.

妈妈:我问你:1+1=?

贝贝:(淘气的说)不知道啊?要不等于3

爸爸:你看,都是因为没吃鸡蛋的原因,不会了吧!

(贝贝无意识地拿起了鸡蛋)

贝贝:我哪不会,等于2吗.

妈妈:你看,鸡蛋都厉害,只拿到手就回答对了.赶紧吃吧!

贝贝一愣,看了看手里.随即笑了.

2022鄂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崎岖、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书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唱歌的小河》,体会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读书笔记。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名好读书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案#导语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指名学生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它让我们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读书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学生领读生字并扩词,老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老师相机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捷克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发现的问题。

二、品读课文

(一)品读《唱歌的小河》

1、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思考相关的问题;同桌沟通。

第一节为什么此事歌声会更加嘹亮?

第二节为什么小河喜欢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放开喉咙歌唱?

第三节为什么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2、反馈学生自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想像小河会想些什么、会唱些什么;理解“崎岖”等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3、尝试背诵《唱歌的小河》

(二)“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抓住“昼夜不息”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懂得读好书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我”为什么谢谢丁伯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明确一是丁伯伯送我这么好的书,二是读书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读书。

三、结语

1、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作为你的读书格言。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从书中获得财富。得靠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和书交朋友。

四、拓展

借鉴本文的写法,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日记一则

勇往直前

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

2022鄂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老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老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2022鄂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1.请学生借助解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

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敕勒(chì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

天似(sì)笼盖(lǒng)

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

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头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方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试想象自己此时若站在草原之上会有什么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来理解表现出来。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方,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透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你看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是一位牧民,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辽远深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的海洋清风吹过,海面涌过层层波涛,波涛起伏间,显出了正在高兴地吃草的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