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共40题)1.胃痛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1.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
3.肝气犯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因而发生疼痛。
4.脾胃虚弱: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生疼痛。此外亦有过服寒凉药物而导致脾胃虚寒而痛者,。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上述各种原因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痛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且肝脾为藏血统血之脏,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所以久痛胃络受伤,则多见呕血或便黑等症。气病较轻,血病较重。胃痛分为寒凝而痛、食积而痛、气滞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胃失温养而痛、阴虚胃失濡养而痛等,但其基本病因"不通则痛"则是一致的。2.哮病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其他如吸入天花粉、烟尘,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蕴,亦可导致哮证。
2.饮食不当,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肥甘,积痰蒸热,或因进食海产发物,而导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亦可导致哮证。
3.体虚病后素质不强,或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以导致肺气耗损,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素质不强者多以肾为主,而病后导致者多以肺为主。哮证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导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根源。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这些诱因每多互相关联,其中尤以气候为主。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
正确答案:1.临床多表现为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开始为干性咳嗽,逐渐出现黏液脓痰,重者可出现痰中带血。查体两肺散在干、湿啰音,以两下肺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或缺乏,可有轻度发热。经治疗一般5天左右痊愈,但2~3周内仍可有轻度咳嗽或咳痰。少数患者迁延不愈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2.结合血象和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3.痰培养或病毒分离有助于病因学诊断。4.高血压病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①降低血压,使血压下降到或接近正常范围;②防治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治疗原则:一般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故需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并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有效而不引起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降压药。同时,注意纠正心血管病危险因素。5.问二便
正确答案:大便的排泄由肠道所主,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肝的疏池和命门的温煦有关。小便的排泄直接由膀胱所司,与肾的气化、脾肺的转输肃降和三焦的通调有关。询问二便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判断疾病寒热虚实。
1.问大便
(1)便次异常
便秘: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则多日不排便。
泄泻: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便稀如水样。
(2)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
溏结不调:见于肝郁乘脾。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虚。下利脓血是痢疾;便黑如柏油为远血;便血鲜红是近血。
(3)排便感觉异常
肛门灼热:属大肠湿热(暑泻)。
排便不爽:多属肝郁乘脾,肠道气滞;便溏如黄糜、泻下不爽是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机不畅所致。
里急后重:是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滑泻失禁:属脾肾阳虚,肛门失约。
肛门气坠:属脾虚中气下陷。
大便气味:大便臭秽为内热,大便有腥气为里寒;矢气酸臭,多是宿食停滞。
2.问小便
(1)尿量异常
1)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畏寒喜暖,属虚寒证;口渴,多饮,多尿,消瘦,属消渴病。
2)尿量减少:小便短赤量少,多属实证,或汗、吐、下后伤津所致。尿少浮肿为水肿病,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
(2)尿次异常
1)小便频数:小便短赤,频数急迫者为淋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2)小便澄清,频数失禁:是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3)夜尿增多,小便清长:是肾阳亏虚,开合失度所致。
4)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因湿热蕴结膀胱,或瘀血结石阻塞者,多属实证;因老年气虚、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者,多属虚证。
(3)排尿感异常
1)小便涩痛:排尿不畅,且伴有急迫、疼痛、灼热感,见于淋证。是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2)余沥不禁:见于老年人,属肾气不固。
3)小便失禁:病人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多属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则病属危重。
4)遗尿:即睡中不自主排尿,属肾气不固,膀胱虚衰。
(4)小便气味:小便气味浊臭,色黄赤,多是湿热内盛。6.郁证调护
正确答案:1.病室宜安静,要保证病人足够的睡眠时间。
2.对病人要多加疏导,避免各种精神因素的刺激。鼓励病人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力所能及地做好日常工作,令患者信赖。
3.注意观察与分析病人的言行,抓住其主要心理因素,针对性的进行关心体贴,善劝慰,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进一步做好精神护理。
4.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生活要规律,劳逸适当。
5.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7.乳癖诊断
正确答案:1.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常伴有月经失调、流产史。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
2.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膜无粘连,推之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常感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4天更甚,经后痛减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本病病程较长,常达数年,肿块的生长和发展多为间歇性,常在经前加剧,也可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缓解。
3.辅助检查:B型超声波可显示乳腺增生部位有不均匀的回声区,以及无回声的囊肿。X线造影示各级乳管失去正常树枝样结构,管网大小不均、紊乱和异位,大乳管有囊状扩张,但无充盈缺损。乳头溢液者取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可帮助排除癌变的可能。对疑为癌变的肿块应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8.痢疾诊断
正确答案:1.夏秋流行季节发病,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有接触疫痢患者史。
2.具有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主症,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等症。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检查大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新鲜大便中发现有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包囊;大便或病变部位分泌物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或阿米巴培养阳性;钡剂灌肠X线检查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结肠癌、直肠癌等改变。儿童在夏秋季节出现高热惊厥等症而未排大便时,应清洁灌肠,取便送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9.【病例摘要】
患者,女,40岁。
近1个月来,因于家人生气,晚间入睡困难,且醒后不能再寐,伴急躁易怒,头昏胀痛,口苦,大便干。为求系统检查与治疗,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入睡困难,醒后不能再寐,伴急躁易怒,头昏胀痛,口苦,大便干。
查体:T36.5℃,P7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情绪微激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
(1)心情不舒诱发的入睡困难,醒后不能再寐已有1个月。
(2)各系统性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入睡困难,醒后不能再寐,伴急躁易怒,头昏胀痛,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四诊合参,可诊断为不寐肝火扰心证。
2.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心情不舒,肝气郁滞化火,肝火扰心则入睡困难,醒后不能再寐;肝火上扰清窍,故头昏胀痛;肝火犯胃则口苦,大便干;舌尖红,苔黄,脉弦数为心肝火盛之象。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
2.中医疾病诊断不寐。
3.中医辨证诊断肝火扰心。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2.所选方剂名称龙胆泻肝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6G、泽泻6G、车前子单包。15G、当归9G、生地黄12G、柴胡9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安定);头痛可用罗痛定(颅痛定)。10.呕吐诊断
正确答案:1.具有饮食、痰涎、水液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的临床特征。也有干呕无物者。
2.常伴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胃失和降之症。
3.起病或缓或急,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饮食、情志、寒温不适,闻及不良气味等因素而诱发,也有由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所致者。
4.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呕吐物的实验室检查等,有助于脏腑病变的诊断。11.胎漏、胎动不安概述
正确答案: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胞漏"、"漏胎"。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两者是堕胎、小产的先兆,病名不同但临床表现难以截然分开,且两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基本相同。12.【病例摘要】
患者,男,45岁。
半年前,因工作操劳过度,出现疾走中发作性心胸憋闷,持续5分钟左右,停止行走可缓解,经中西药治疗后病情稳定。平时气短痰多,腹胀便秘。近日应酬较多,频频赴宴,3小时前突发胸骨后剧痛,射至背部和左臂内侧,伴胸闷、恶心、心慌,自含硝酸甘油未缓解,由同事送至急诊。
查体:T37.O℃,P98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神清,痛苦面容,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舌质暗,苔浊腻,脉滑。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ST段V、V、V、V弓背型抬高,呈单向曲线。胸部X线片示心影不大,两肺野清晰。肌钙蛋白Ⅰ弱阳性,肌酸激酶15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U/L。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
(1)突发胸骨后疼痛3小时。
(2)痛苦面容,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
(3)心电图示st段v、v、v、v弓背型抬高,呈单向曲线。胸部x线片示心影不大,两肺野清晰。肌钙蛋白ⅰ弱阳性,肌酸激酶15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u/l。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患者平素气短痰多,腹胀便秘,心脉闭阻致胸痛;舌质暗、苔浊腻、脉滑均为痰浊闭阻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痰浊、气虚导致心脉痹阻不畅。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2.中医疾病诊断胸痹。
3.中医辨证诊断痰浊闭阻。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2.所选方剂名称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瓜蒌15g、薤白15g、半夏1og、枳实1og、厚朴1og、桂枝sg、茯苓1og、甘草6g、干姜1og、细辛2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停止活动,去除诱因。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等。
3.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肾病综合征诊断
正确答案:1.蛋白尿>3.5G/D。
2.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
4.血脂升高。
其中1和2是诊断的必要条件。14.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
正确答案:1.呕血和黑便一般情况下,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大多数是来自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数来自下消化道出血。
2.出血量的判断出血量的多少与出血部位、出血速度有关1000ml:吐血、黑便频作,眩晕心悸、口干尿少,甚则汗出肢冷、神志恍惚或昏迷。脉微细欲绝。脉搏120次/分、收缩压<90mmHG,血红蛋白:70G/L,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提示出血量约400ml。15.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支持疗法和内分泌治疗。青春期少女以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为主进行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止血后,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可选用诊刮术、子宫内膜部分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16.肺炎喘嗽诊断
正确答案:1.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2.病情严重时,痰壅气逆,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
3.初生儿患本病时,常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可无上述典型证候。
4.肺部听诊可闻细湿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6.实验室检查,细菌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稍增或正常。17.水痘诊断
正确答案: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2.临床表现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发热1~2天内,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位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痒,继则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瘢痕。
3.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18.流行性腮腺炎诊断
正确答案:本病前驱期很短、症状较轻。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常先见一侧,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咀嚼食物时加重。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腮腺大3~5天达高峰,
一般1周左右消退。
(一)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是全身性疾病,其病毒有嗜腺体和嗜神经性,故可引起下列症状:
1.神经系统
(1)脑膜炎:约有28%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神经系统征可阳性。约半数病例脑脊液可有细胞数升高,细胞数大多<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偶有发生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但预后多良好。
(3)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不高。
2.生殖系统:可有睾丸炎或卵巢炎,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并发症,多为单侧,肿大且有疼痛,约半数病例可发生萎缩,双侧萎缩可致不育。7%青春期后女性可并发卵巢炎。
3.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少见,轻型或亚临床型感染多见,表现为上中腹疼痛,压痛明显,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4.尚可有心肌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肾炎、角膜炎、肝炎等。
(二)辅助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发病早期有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
2.血清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核蛋白的igm可以作为近期感染的诊断。
3.病毒分离: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病毒。
依据流行史、接触史、腮腺炎肿痛特点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情况下,可做出临床诊断,对疑似病例确诊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19.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
正确答案:1.在病人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颗粒。
2.在发病早期,病人血清抗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
3.流行病学指征阳性,也可考虑为甲型肝炎;如有肝炎暴发流行,流行规律符合甲肝,并除外乙型肝炎者。
由于甲型肝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的甚至无症状,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不但要参考接触史、所在地区甲型肝炎流行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要做肝功能检查和血清学测定,后者尤其是确诊甲型肝炎的依据。应用放免法检测,稀释度为1:4000IGM仍为阳性者,是感染早期的依据;如果同时应用抗甲肝病毒IGM抗体作为确诊手段,则可以区别是新近感染或是恢复期获得性免疫。一般来说,IGM大于IGG时属新近期,若IGG大于IGM则为恢复期。这种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的应用,使甲型肝炎的诊断更为快速,更加准确。不但急性典型病例可以根据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加以确诊,而且亚临床型的缺乏临床症状、转氨酶正常的病例,也可以根据抗体的阳性而确定诊断。20.糖尿病概述
正确答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患,可分为无症状期和症状期两个阶段。除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症状明显外,2型一般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1.无症状期:多为中年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食欲好,体胖,精神体力如常人,常在查体或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尿糖阳性,空腹血糖正常或高于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糖耐量试验显示耐量减低。
2.症状期: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①多尿、烦渴、多饮;②多食善饥;③体重减轻、疲乏无力;④其他:如皮肤瘙痒、四肢麻木、腰痛、腹泻、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也常见。
3.分型: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①胰岛素依赖型(1型):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因其胰岛素绝对不足,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②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40岁),体胖、起病慢,早期无症状,较少发生酮症。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多可通过控制饮食或口服降糖药而得到控制。此型糖尿病易出现心血管合并症及神经病变。21.问汗
正确答案: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正常的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询问病人出汗的异常情况要着重了解病人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多少、部位以及主要兼症等。
1.自汗:病人日间出汗,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气虚。
2.盗汗:病人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
3.大汗
(1)实证:病人蒸蒸发热,汗出不已,兼面赤,口渴饮冷,脉洪大。多因表邪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里热亢盛,蒸津外泄,故壮热汗出量多。
(2)虚证:冷汗淋漓兼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因阳气暴脱,津无所依而外泄。
4.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为战汗。见于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然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
5.局部汗出
(1)但头汗出: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由中焦湿热上蒸所致,为湿温头汗。
头面多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者,由上焦邪热蒸于头面所致,为风热头汗。
额部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所致,为亡阳汗出。
(2)半身汗: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属患侧(无汗一侧)经脉阻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瘫等证。
(3)手足心汗:即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其原因多与脾胃有关。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肢而手足心汗出。22.望神
正确答案:精气充足则体健身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气亏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因此,观察病人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1)望神的内容:着重观察两目、神情、气色、体态等,同时结合语言、呼吸、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
2)对神气的判断: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得神:即"有神",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属病轻。
少神:即"神气不足"。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酸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其中因精亏神衰而失神者,多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而因邪盛神乱而致失神者,多为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特点是局部症状的"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神乱:即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特点是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神志失常。
3)望神的注意事项:①重视诊察病人的第一印象;②做到神形合参;③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④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23.问头身
正确答案:要点为病痛的持续时间、部位、休止时间和寒热有无等。
1.问头痛、头晕
(1)根据头痛部位,辨病在何经。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偏头痛,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甚者,属少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颈项痛,属太阳经头痛;巅顶痛,为厥阴经头痛;头痛连齿为少阳头痛;头痛晕沉,腹泻有汗则为太阴脾经头痛。
(2)根据头痛性质辨别外感内伤和寒热虚实
1)实证头痛:发病急,病程短,头痛剧烈,痛无休止。可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
风寒头痛:头痛连项,遇风加重。为风寒之邪,阻塞足太阳经脉而致。
风热头痛:头痛怕热,面目红赤。风热之邪上扰清窍。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为风湿之邪,阻遏阳气,清阳不升。
2)虚证头痛:具发病慢,病程长,头痛缓,时痛时止之特点。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
气虚头痛:头痛绵绵,过劳则甚。是为中气亏损,清阳不升,脑府失养所致。
血虚头痛:头目眩晕,面色苍白。为营血亏虚,不能上荣,清窍失养所致。
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腰膝酸软。多为肾精不足,髓海不充所致。
(3)头晕:是患者自觉头脑有晕眩之感,病重者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头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很多原因引起。病人头晕胀痛,兼见面赤耳鸣,口苦咽干者,为肝阳上亢所致。头晕昏沉,兼见胸闷呕恶痰多者,为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眼花,过劳或突然起立则甚,兼见面白舌淡,心悸失眠者,为气血两亏所致。头晕耳鸣,遗精健忘,腰膝酸软者,为肾精亏虚。
2.问肢体疼痛
(1)身痛:周身疼痛,怕风恶寒者,为风寒、风湿袭表,经气不和所致;面赤发斑,身痛如被杖打者为阳毒,为外暑湿温毒阻滞气血运行之故;久病卧床不起而致周身疼痛,多由营气不足,气血不和所致。
(2)身重:病人头身困重,兼见脘闷苔腻、纳呆、便溏者为湿邪困阻阳气;身重喜卧,少气懒言,倦怠乏力为脾气亏虚。
(3)腰痛:腰痛绵绵,酸软无力为肾虚腰痛;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剧,属寒湿腰痛;腰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不能转侧俯仰者,属瘀血腰痛。
(4)四肢痛:四肢关节疼痛,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湿热蕴结,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亦有由于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四肢而作痛者。若独见足跟或胫膝酸痛,多属肾虚,多见于老年体衰之人。24.蛇串疮诊断
正确答案:一般先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经1~3天后,患部发生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出现多数和成簇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水疱往往成批发生,簇间隔以正常皮肤。疱液透明,5~7天后转为浑浊,或部分破溃、糜烂和渗液,最后干燥结痂,再经数日,痂皮脱落而愈。少数患者,不发出典型水疱,仅仅出现红斑、丘疹,或大疱,或血疱,或坏死;岩瘤患者或年老体弱者可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全身发生类似于水痘样皮疹,常伴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一般在发疹的局部,常伴有臖核肿痛。
皮疹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但有时在患部对侧,亦可出现少数皮疹。皮损好发于腰肋、胸部、头面、颈部,亦可见于四肢、阴部及眼、鼻、口等处。
疼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疼痛的程度可因年龄、发病部位、损害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儿童患者没有疼痛或疼痛轻微,年龄愈大疼痛愈重;头面部较其他部位疼痛剧烈;皮疹为出血或坏死者,往往疼痛严重。部分老年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疼痛,持续数月之久。
病程在儿童及青年人,一般2~3周,老年人3-4周。愈后很少复发。25.【病例摘要】
患者,女,62岁。
患者约半年前出现大便溏薄,日行2~3次,尤以黎明前必肠鸣,腹中隐隐作痛而泻,泻后痛减,完谷不化,近20天腹泻症状加重,现症状为食少,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喜温畏寒,面色黧黑,身体瘦弱。
查体:T36.2℃,P66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慢性病容,左下腹轻微压痛,但揉按则舒,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双肾B超未见异常。大便常规:稀便,镜检未见异常,潜血阴性。结肠镜:乙状结肠黏膜轻度水肿,局部充血,未见溃疡面及出血点。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
(1)腹泻半年,加重20天。
(2)慢性病容,左下腹轻微压痛,但揉按则舒。
(3)大便常规:稀便,镜检未见异常,潜血阴性。结肠镜:乙状结肠黏膜轻度水肿,局部充血,未见溃疡面及出血点。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脾胃受损,故纳呆、食少、乏力;脾胃虚弱,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损及肾脏,故见腰膝酸软;命门火衰则黎明腹泻、手足不温、喜温畏寒、面色黧黑、完谷不化;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气虚衰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脾肾阳虚,运化失常,肾阳虚衰。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
2.中医疾病诊断泄泻。
3.中医辨证诊断肾阳虚衰。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2.所选方剂名称四神丸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肉豆蔻1OG、吴茱萸3G、补骨脂12G、五味子1OG、附子3G、炮姜6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宜富营养少渣。
2.药物治疗首选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口服鱼油、甲硝唑(灭滴灵)。26.血证诊断
正确答案: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3.咳血
(1)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病证。
(2)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3)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及分类、血沉、痰培养细菌、痰检查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以及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T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咳血的病因。
4.吐血
(1)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积等宿疾。
(2)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3)血随呕吐而出,常会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4)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引起吐血的病因。
5.便血
(1)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
(2)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或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
(3)实验室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6.尿血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或如浓茶或呈洗肉水样,排尿时无疼痛。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7.紫斑
(1)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
(2)紫斑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
(3)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
(4)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为多见。
(5)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管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穿刺,有助于明确出血的病因,帮助诊断。27.消渴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1.辨证要点本病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饮,而其他二者不甚显著;或以多食为主,而其他二者为次;或以多尿为重,而其他二者较轻。由于三消症状各有偏重,故冠以上、中、下三消之名作为辨证的标志。通常把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多尿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下消。
2.治疗原则在治法上《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大旨。大体本证初起,多属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炽热互见,病久则阴虚为主。
治疗上无论上、中、下三消均应立足滋肾养阴,燥热较甚时.可佐以清热。下消病久,阴损及阳者宜阴阳并补。由于消渴多见阴虚燥热,常能引起血瘀,则可在以上各法中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3.分型论治
上消肺热津伤: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加味。如肺肾气阴亏虚,可用二冬汤;肺胃热盛,耗损气阴之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泻肺胃,生津止渴。
中消胃热炽盛: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用玉女煎加黄连、栀子。如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
下消:①肾阴亏虚:治以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②阴阳两虚:治以温阳滋肾固摄。方用金匮肾气丸。如阴阳气血俱虚可用鹿茸丸。
4.兼证治疗:白内障、雀盲、耳聋是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或合羊肝丸。疮疡、痈疽初起,热毒伤营,治宜解毒凉血,用五味消毒饮。病久气营两虚,脉络瘀阻,蕴毒成脓,治宜益气解毒化脓,用黄芪六一汤合犀黄丸。如并发痨、水肿、中风、厥证可参考有关内容。28.小儿泄泻调护
正确答案: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29.感冒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入冬天多属风寒,春天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至于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还在于正气的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在禀赋素质有所偏差失调的情况下,最易内、外因结合而发病。风性轻扬,多犯上焦,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很快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但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人体素质的差异,故临床表现的证候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在病程中还可见到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30.中风调护
正确答案:1.病室宜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等一切不良刺激。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中经络者宜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应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保护。半身不遂者,注意患肢保暖防寒。实施早期保护性措施,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患侧肢体受压,发生畸形。
3.加强口腔、皮肤及眼睛的护理。用盐水或银花、甘草煎水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双眼,并覆盖湿纱布;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4.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食品,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忌肥甘、辛辣等刺激食品,禁烟酒,昏迷及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饮食,如牛奶、菜汤、米汤、豆浆、藕粉等。
5.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和情感所伤,防止复发。31.水肿辨证分型
正确答案:辨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辨证虽然以阳水、阴水为纲,阳水和阴水有本质区别,但应注意,阳水和阴水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亦可互相转化,需用动态的观点进行辨识。如阳水久延不退,正气日虚,水邪日盛,便可转为阴水;反之,若阴水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肿势剧增,又可表现为以实证、热证为主,而先按阳水论治。
1.阳水
(1)风水泛滥:治宜散风清热,宣肺行水。方用越婢加术汤。
1)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桔梗、连翘,以清咽散结解毒。
2)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以清热利尿。
3)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以助辛温解表。
4)汗出恶风,卫阳已虚: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助卫行水。
(2)湿毒浸淫:治以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1)脓毒甚者: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
2)湿盛而糜烂:加苦参、土茯苓。
3)风盛而瘙痒:加白鲜皮、地肤子。
4)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
5)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3)水湿浸渍:治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用五皮饮合胃苓汤。若肿甚而喘,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4)湿热壅盛:治以分利湿热。方用疏凿饮子。
1)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
2)水在胸中,上迫于肺,肺气不降:宜泻肺行水,可用五苓散、五皮散等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湿热久羁,化燥伤阴,水肿与伤阴并见:可用猪苓汤以滋阴清热利水。
4)湿热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加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2.阴水
(1)脾阳虚衰:治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用实脾饮。
1)如气短声弱,气虚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补气。
2)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化气行水。
3)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治宜健脾化湿。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
(2)肾气衰微:治以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用济生肾气汤合真武汤。
1)若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
2)若心悸、唇绀、脉虚数或结代,乃水邪上逆,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以温阳化瘀。
3)若见喘促、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蛎或吞服黑锡丹,以防喘脱之变。
3.其他
(1)正虚感邪:当以风水论治,兼顾正虚。方用越婢汤,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
(2)肾阴亏虚:治以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方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等。
(3)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以育阴潜阳。方用左归丸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如珍珠母、龙骨、牡蛎、鳖甲、桑寄生等。
(4)肾气虚极,中阳衰败,浊阴不降:宜附子合制大黄、黄连、半夏以解毒降浊。
此外,常合活血化瘀法,可用当归、大黄、桂心、赤芍、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药。32.【病例摘要】
患者,男,18岁。
患者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生呼吸不畅,喉中痰鸣3年。3天前因劳累受凉,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又发作。
现症:呼吸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痰黄,黏浊稠厚,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不恶寒。
查体:T38.8℃,P98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发育正常,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延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11.2×10/L,中性粒细胞0.85,嗜酸性粒细胞0.07。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
(1)喉中痰鸣3年。
(2)t38.8℃,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延长。
(3)白细胞11.2×10/l,中性粒细胞0.85,嗜酸性粒细胞0.07。胸部x线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见呼吸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热蒸炼液成痰,痰热胶结,故痰黄、黏浊稠厚、咯吐不利;痰热郁蒸则胸闷、面赤、口苦、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2.中医疾病诊断哮病。
3.中医辨证诊断热哮。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2.所选方剂名称定喘汤。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麻黄15g、桑白皮1og、黄芩1og、杏仁8g、半夏1og、款冬花1og、苏子1og、白果1o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等缓解哮喘发作。
3.急性发作的治疗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4.长期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射疫苗及脱敏疗法等。33.呕吐辨证分型
正确答案:1.实证
(1)外邪犯胃:治以疏邪解表,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为主方。
(2)饮食停滞:治以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主方。
(3)痰饮内阻:治以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虚证
(1)脾胃虚寒: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用理中丸为主方。
(2)胃阴不足:治以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用麦门冬汤为主方。34.感冒调护
正确答案:1.风寒感冒发热无汗,汤药宜热服,多给热饮料,并盖被保暖,以助汗出。若汗出热退,宜用温水毛巾拧干擦拭。风热感冒汤药宜温服。
2.病室环境宜干净卫生,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直接吹风着凉。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可用麻仁丸或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或食用香蕉、桑葚、枇杷、萝卜、梨等。
4.饮食宜清淡,多饮开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品。风寒感冒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多食水果;气虚感冒宜选温补易消化的食品,如山药粥、黄芪大枣粥、牛奶等,以健脾补气。
5.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保健操、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等。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35.肾病综合征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1.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体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给予正常量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热量126~147kJ/(kG·D)(30~35kCAl·D)。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以减轻高脂血症。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1)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后段,排钠、排氯、但潴钾,适用于有低钾血症的患者。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3)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上升支,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发生。
4)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对少尿(尿量<400ml/D)患者应慎用。因其易与其他蛋白形成管型,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竭。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输血浆或血浆血蛋白,防止血管内水分外渗,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
6)其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2)减少尿蛋白,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可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减少尿蛋白也有必要。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及其他降压药物、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等,均可通过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作用而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
2)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便尿蛋白排泄减少。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②缓慢减药;③长期维持。
(2)细胞毒药物
1)环磷酰胺,最常用,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2)氮芥,疗效好,但副作用大。
(3)环孢素
1)微小病变型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激素疗效差或反复发作者应并用细胞毒药物。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按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肾功能正常者,可参考应用下列治疗方案:先给足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可同时加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积极治疗;疗程完成后无论疗效如何均及时减撤药,以后保持维持量激素及抗血小板药长期服用。
3)膜性肾病可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
4.中医药治疗主张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5.并发症防治
(1)感染:用激素治疗时,不应并用抗生素,因为可诱发真菌双重感染。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即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已发生血栓、栓塞者应尽早(6个小时内效果最佳,但3天内仍可望有效)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全身或局部溶栓,同时配合抗凝治疗,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袢利尿剂;②血液透析;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应调整蛋白和脂肪饮食结构。辅用降脂药。36.胁痛病因
正确答案:1.肝气郁结: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瘀,而致胁痛。
2.瘀血停着: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肋络痹阻,出现胁痛;或强力负重,肋络受伤,瘀血停流,阻塞肋络,致使胁痛。
3.肝胆湿热:外湿内侵,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导致胁痛。
4.肝阴不足: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使脉络失养,亦能导致胁痛。37.痄腮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本病治疗,着重于清热解毒,佐以软坚散结。初起温毒在表者,以疏风清热为主,若病情较重,热毒壅盛者,治宜清热解毒为主。腮肿硬结不散,治宜软坚散结,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只可用宣、通之剂,以去其壅滞,不要过于攻伐,壅滞既去,则风散毒解,自然会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对于病情严重出现变证,如邪陷心肝,或毒窜睾腹,则按熄风开窍或清肝泻火等法治之。
本病治疗应内服药与外治疗法配合应用,有助于局部消肿。
(一)常证
1.邪犯少阳
证候: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伴头痛,咽痛,纳少,舌红,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银翘散加减。
2.热毒壅盛
证候: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尿少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猪骨粉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物联网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熔剂灰岩产业现状发展分析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发展机遇及投资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 2024年煤焦产品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烤饼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申请报告
- 2024年X光检查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液压支架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需求分析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活性碳酸钙行业生产规模现状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羽毛球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公司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考核管理办法
- 太阳能光伏电站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考核试卷
- 防炫(AG工艺)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煤炭洗选工艺数字化与智能化
- 2024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证模拟考试及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鲁东大学
- 瑜伽脊柱扭转课程设计
- 生物技术研究合伙协议
- 室外燃气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小学生个人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监督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