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孔子学院标志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
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公元前551--前479)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辑的,所以在行文中称孔子学生的字,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孔子招呼他们时,就直呼其名,称呼中透出几分亲切.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铿,音
喟,音
雩,音
sì
mù
fǔshěnkēngkuìy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乎:相当于“于”,比介词结构后置不要闲居,平时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轻率急忙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夹,乎:在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等到道理微笑治理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动词,治理。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尔:“铿”的词尾。放下起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何妨通“暮”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介宾短语后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介宾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赞同落在后面罢了用谦让同“欤: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通假字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词类活用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做2、如(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2)如其礼乐:至于(3)如或知尔:假如一词多义3、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4、方(1)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纵横(2)且知方也:道理一词多义5.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替)6、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后2、毋吾以也宾前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前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后6、异乎三子者之撰谓语前置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8、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前9、为国以礼介后重点句式结构
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问志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四位弟子“志向”怎样?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姓仲名由)有抱负,自信志:性格:侧重强国却失之鲁莽、轻率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姓冉名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姓公西名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志向虽各有侧重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姓曾名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孔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赞惜礼¤为何“哂”子路?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孔子的“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功,事情办不成功,礼乐就复兴不起来;礼乐复兴不起来,刑罚就不会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不知该如何做。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季氏》)
译文: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细步走过庭院。他问我:“读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读《诗》,没法讲话。”我下来就读《诗》。另一天,父亲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细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了‘礼’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礼’,没法立足。”我下来就学“礼”。孔子的“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是国君,臣下是臣下;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各自按应有之道去做,要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的“礼”《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对孔子的这一“失节”举动,子路极为反感,当面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起誓来:我如果不是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见南子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子路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求也艺,于从政也何有?”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
《公冶长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什么态度?没有表示否定《公冶长篇》又记: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孟武伯问:“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③“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就乘坐竹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好勇的精神超过我,只是我从哪里取材做竹筏呢?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取哉”,是说子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的口气,似乎也非仁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④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战国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以上说法,各有所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所以见仁见智,可以圆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说。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提出另一种看法,根据是《论衡·明雩篇》: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
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王充在这里明白无疑地解释了曾皙所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所以《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王充的解释根据亦足。因为鲁国当时通用周历,所以说周之四月,正是夏历二月;天气尚寒,怎么能浴?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归”通“馈”,“归”通馈,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食的意思。
从文意来说,王充的解释似更符合原意。因为,①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②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这样解释,全篇上下文意就脉络贯通了。
¤为何“与”点?三还是在讲﹁治国﹂二不想做官,逍遥生活一太平盛世的缩影以礼治国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问志——师长风范言志——各展抱负
评志——借评传志第一部分(子路、曾皙─则何以哉)先生问志
孔子的出场,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开明的印象。他先自谦的话语打消师生年龄上的隔阂,为谈话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之后,才让弟子言志。孔子确实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大师。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弟子言志子路抢先轻率发言,说出治理“千乘之国”的抱负,强调的是勇和方,却未涉及礼;孔子报以微笑。冉有、公西华、曾皙先后被孔子点名,冉有以才能可治理小国作答,公西华以才能配小司仪官作答,讲话内容都涉及到礼。曾皙被问,从容“舍琴”作答,言谈中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其言行追求,吻合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孔子当即表示赞同。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先生评志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单独探问孔子对三同窗谈话的看法,似有些不自信,怕自己背离了孔子一贯主张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孔子拿礼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一评点,从始至终也没有批评为官。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小结:孔子的教学思想:1.循循善诱.2.教学民主.3.因材施教.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位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同步练习1.与“加之以师旅”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B.毋吾以也C.则何以哉D.因之以饥馑【答案】D/A.介词,因为;B.动词,认为;C.动词,用,做;D.介词,用。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比及:等到。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林木种苗管理办法
- 小学投诉处置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个人理财-第一章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上海住院医师儿科-卫生法律法规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宁夏外派董事管理办法
- 山西督查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电建公司专业技能考试-电气照明技术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大连废气排放管理办法
- 2025年环保气象安全技能考试-土壤监测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大修基金收取管理办法
- 道路绿化养护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GB/T 11064.16-202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2023年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试卷真题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研究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3579-2006自行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