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1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2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3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4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某数的百分之一等于0.003,那么该数的10倍是多少?

A.0.003

B.0.03

C.0.3

D.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式1%x=0.003,解得x=0.3,则这个数的10倍是0.3×10=3。

因此,选择D选项。

2.公文是法定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的文体,其不属于主体部分的是:

A.标题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1的规定,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其中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和附注、附件等。故不包含作者这一要素。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的规定,版头部分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4的规定,版记部分的基本构成要素有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

3.王老师批评小刚说:“你怎么上数学课又迟到了”。

不能从王老师的话中推出或为其中包含的一项是:

A.小刚上课曾经迟到过

B.学校有人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C.小刚不喜欢数学课

D.数学课上课的时间是明确的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从题干老师的话“你怎么上数学课又迟到了”,可知小刚以前迟到过,可以推出,排除;

B项:小刚迟到了说明小刚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推出,排除;

C项:老师的话并没有涉及到小刚是否不喜欢数学课,无法推出;

D项:老师说小刚迟到说明数学课有一个明确的上课时间,否则无法界定小刚来到教师的时间是否迟到,可以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是: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根据《中国秘书》第一章政务文书,指示,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根据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决定、命令等,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提出基本要求,指出方法步骤的指导性下行公文。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三款,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二款,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四款,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5.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A.有效

B.无效

C.视情况而定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由于宣告死亡属于法律的拟制,如果这一拟制与实际情况不符,则以实际情况为准。因此,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有效。根据《民法总则》第四十九条,被宣告死亡期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因此,选择A选项。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被宣告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没有因为被宣告死亡而真实的消失,只要他或她还在活着,他或她的能力都在法律上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宣告死亡是有地域限制的,它只能在当事人的住所地有效。对于在宣告法院所管辖的区域以外的地方,被宣告人仍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事他或她法律上允许做的事情。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人民

B.国家

C.企业

D.中国共产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因此,选择A选项。

7.公文中兼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描写、说明

B.说明、议论、抒情

C.叙述、议论、说明

D.说明、描写、叙述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表达方式就是作者将内容传达出来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公文来说,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说明三种,并根据文书的性质和行文目的要求,在选用时有所侧重。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由于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所以没有描写的表达方式。A项错误。

B项:公文的观点严谨、鲜明,文字朴实、庄重,所以没有抒情的表达方式。B项错误。

D项:由于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所以没有描写的表达方式。D项错误。

8.,,,(

),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根式数列。

第二步,观察根式下数列发现:1+1=2,6+1=7,36+1=37,(216)+1=217,1296+1=1297,规律为“+”的左边是公比为6的等比数列,则所求项“+”左边为36×6=216;“+”的右边为1的常数数列。故所求项为216+1=217,验证下一项216×6+1=1297,规律成立。

因此,选择D选项。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首先意味着保障和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A项错误。

B项: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是一种对党同法律关系的认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是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来的,以后写进新党章和新宪法。党的十三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原则。这是我们党由无权地位转到执政地位以后,首次正确解决党法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B项错误。

D项:公平、公正、公开不仅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公开”是对政府的要求,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建立透明政府、廉洁政府,保障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防止腐败。“公平”是对行政相对人而言的,公平最重要的价值是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避免歧视对待。“公正”是相对于行政机关而言的,它维护正义和中立,防止徇私舞弊。“公开、公平、公正”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D项错误。

10.2018年11月24日,台湾举行所谓“九合一”选举,以下不属于“九合一”选举内容的是:

A.“直辖市”市长

B.“直辖市”议员

C.县(市)长

D.台湾地区领导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九合一”选举被称为台湾选举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全台各县市九项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合并进行,其中包括“直辖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直辖市”少数民族区长及区民代表。“九合一”选举内容不含台湾地区领导人。

因此,选择D选项。

1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杂志(

),以此为起点,一场势所必然的新文化运动卷起狂飙,积极倡导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运动蓬勃兴起。

A.《每周评论》

B.《晨报》

C.《新青年》

D.《京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办的周刊,陈独秀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每周评论》与题干表述不符。A项错误。

B项:《晨报》初名为《晨钟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李大钊曾任第一任总编,并写代发刊词《晨钟之使命》。《晨报》与题干表述不符。B项错误。

D项:民国初年影响巨大的《京报》则由邵飘萍创刊于1918年10月5日。1926年4月,《京报》揭露事件真相惹怒了当权军阀,招致邵飘萍被杀害而停刊。1929年,在邵飘萍夫人汤修慧女士的主持下,《京报》得以复刊,并一直坚持到“七七事变”后而正式停刊。《京报》与题干表述不符。D项错误。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假想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C.偶然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D.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故B项假想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说法错误,排除。

C项: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的情况,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偶然防卫是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错误认识,因其不具有主观正当化事由,偶然防卫不认为是正当防卫,而被认为犯罪看待。故C项偶然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说法错误,排除。

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D项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说法错误,排除。

13.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几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一小流氓跟踪一放学回家的女同学,意图强奸。在他将该女生按倒在地正要施行强暴时正好有一人路过,听到呼救声赶了过来。怕被人抓住,小流氓起身溜走了

B.一个银行的会计,掌管了保险柜的钥匙,他打开保险柜,取走现金,制造了假盗窃现场。回家后,由于担心发现后会坐牢,于是连夜趁尚未被人发现的时候又返回将钱款放回原处

C.三个打工仔由于长期受到老板的残酷对待,合谋准备在晚上将老板杀死。但到了晚上个人谁也不敢动手,相互推诿,最后只好解散了

D.某公共汽车上发生抢劫案,该公车司机挺身而出,要制服这些歹徒,可惜身单力薄,满车乘客无一人出手相助,最后不幸身亡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流氓意图强奸,但被人吓跑,属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符合定义;

B项:担心发现后会坐牢,于是将钱款放回原处属于在犯罪中或犯罪前胆怯,属于犯罪分子意志方面的,不符合定义;

C项:属于在犯罪中或犯罪前胆怯,属于犯罪分子意志方面的,不符合定义;

D项:公车司机见义勇为,不属于犯罪,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4.下列哪次古代著名战役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夷陵之战

D.长平之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没有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故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没有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故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长平之战没有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故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5.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自然界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火的使用

B.直立行走

C.劳动

D.生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人类可以制造工具、利用工具去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思想,也就是意识。后来形成了表达思想、内心想法的语言。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说在从自然界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火只是一种工具,在从自然界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

B项:除了人类以外,猴子、猩猩,熊,鸡,猫鼬等动物也可以短时间直立行走。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

D项: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归根到底还是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16.19,76,28,112,36,(

A.114

B.124

C.134

D.144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六项,考虑2—2—2分组:(19,76),(28,112),[36,(144)],观察发现规律为每组的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4倍,则所求项为36×4=144。

因此,选择D选项。

17.未来会有一种人,叫“工作提供者”。就是你有一些爱好,比如说做木匠活儿,你在做木匠活儿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极好的感受。但是你做木匠活的能力,未来肯定比不上机器啊。所以,没有人花钱你去干啊,那怎么办?就有一种人,给你提供做木匠活儿的工具、场所、同事和销售渠道。但是请注意,不是他给你发工资,而是你给他交钱。

这段文字支持了以下哪种观点:

A.这是小儿科的想象

B.你勤奋地干自己想干的事,然后为这件工作买单,工作和收入是脱钩的

C.人类的生活目标,是不想干活

D.越勤奋工作越赔本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强调未来的一种人“工作提供者”,第二句话开始举例解释什么是“工作提供者”,最后一句话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即自己花钱去体验工作的乐趣。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为工作买单”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小儿科的想象”无中生有。C项:“不想干活”与文意相悖。D项:“勤奋工作”和“赔本”之间的关系无中生有。

1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所给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第二段,前两幅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故问号处应填入一个轴对称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2叠加到图1的右上角得到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2叠加到图1的右上角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0.设计问卷调查题时,“你喜欢教师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医生认为吸烟对人体有害,你同意吗?”这类问题,或带有倾向性,或带有诱导性,因此容易使被调查者在趋同心理的支配下,做出与本人真实想法相反的回答。

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

A.设计问卷调查题时,要有倾向性

B.设计问卷调查题时,要会诱导

C.设计问卷调查题时,要避免趋同心理

D.设计问卷调查题时,提问方式要中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一开始抛出两个设计问卷调查题,这类问题带有倾向性,或带有诱导性。随后通过“因此”引出结论,即被调查者在趋同心理的支配下,会做出与本人真实想法相反的回答,这个结果自然是不好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提问方式要中性”是针对文段问题的解决对策,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和C项:均非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

21.工作证∶职工

A.资格证∶教师

B.身份证∶人

C.律师∶律师资格证

D.军官∶军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工作证”是“职工”在单位工作的凭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资格证”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许可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与“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律师资格证”是申请“律师”执业,从事“律师”职业的资格凭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军官”是军队中被授予少尉以上军衔的“军人”,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2.我国深入实施(

),全国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已脱贫581万户,脱贫进度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整体脱贫进度基本保持同步。

A.健康扶贫工程

B.三下乡工程

C.电商扶贫工程

D.科技扶贫工程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8年10月1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健康报社承办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协作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指出:“我国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加强现有医保制度综合保障等措施,全国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已脱贫581万户,脱贫进度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整体脱贫进度基本保持同步。”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三下乡工程,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电商扶贫,属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十大工程: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举措,是中国政府开发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

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_而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_______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_______。

A.演化

宽厚

平分秋色

B.演绎

宽广

平分秋色

C.演绎

宽厚

各有千秋

D.演化

宽广

各有千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此空与“古筝”搭配且根据“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_而来的”可知,文中表达古筝是从琴瑟里“慢慢发展”而来的。A项和D项“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符合文意。B项和C项“演绎”指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与文中“古筝”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深受民众喜爱”可知,文中表达“古筝音域广”之意。A项“宽厚”指宽容厚道,深沉浑厚,无法体现“音域广”之意,排除。D项“宽广”指面积或范围广,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置于文中与前文“分为九派”照应,表达九派的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各的特色和长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24.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明,天然气2030年是2015年的:

A.1倍

B.1.6倍

C.2倍

D.2.6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5年、2030年,天然气消费水平分别为270、700亿立方米”。

第三步,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代入数据可得,天然气2030年是2015年(倍),直除首两位商26。

因此,选择D选项。

25.真正会沟通的人,________你自己说的话特别有意思,________你说的话,让对方很容易接下去。

划横线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是:

A.不但

而且

B.既是

也是

C.不仅

而且

D.不是

而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语境“你自己说的话特别有意思”“让对方很容易接的下去”可知,前后语义相反。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不是……而是”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和C项:均表示递进关系。B项:表示并列关系。

26.下列撰写公文常见的缺点,属于“语句表达不完整”的问题是:

A.滥用省略

B.篇幅冗长

C.交代不明

D.眉目不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中共中央在《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中指出,撰写公文必须注意纠正“滥用省略、句法不全、交代不明、眉目不清、篇幅见长”等常见的缺点。滥用省略,就是把不该省略的省略了,这就会造成语句表述不完整。A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不许滥用省略。(一)除对大家习知的中央某些负责同志,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某些负责同志,野战军(大军区)的司令员政治委员,有时(不是一切时间,也不是多数时间)在电报上下款可以写姓不写名,或姓下加职衔。(二)地名一律用全名。(三)普通文电,均须注明月日。紧急文电,须注明月日时。(四)机关名称,概用全名。(五)事物名称,除其省称确已为全国人民所普遍熟悉者。(六)凡有特别生僻的语词,其意义为多数阅者所不能了解者,应作必要的注释。

纠正交代不明的现象。(一)凡请示的文电,均须写明情况和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转发下级请示文电,亦应说明自己意见),并写明希望何机关或何人于何时答复何项问题。(二)为了便于交待清楚,除了综合性的报告及指示以外,必须严格执行一事一报制度,禁止在一个文电中包括不相干的几件事,禁止用党内的文电来兼代党外的文电。(三)不论报告、请示或指示的文电,如为不但向着一人一机关,而且有兼告他人他机关之必要者,应于写明主管的人或机关之后,写“并告”二字,再接写他人或他机关,以明责任。(四)凡转发文电,须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者,应将受件的人或机关、为什么转发此文电的道理、转发的人或机关及转发的时间,写在该转发文电的前面,而将该转发文电列在后面,以清眉目;并须将转发文电的上下款及年月日照旧保留,不可省略。(五)凡文电中引用他人他机关文电语句,首先须写明何人何机关于何时说的,然后写上引用的语句,在该语句前后作引号(方括弧),接着写上“等语”二字。如引用的语句的内容不是意见而是事情的叙述,则接写“等情”二字。下面再写自己的意见,以清眉目。

纠正眉目不清的现象。除简短者外,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

在写请示文电或写报告时,必须注意文字的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阅读。现在有很多文电,既嫌冗长,又嫌杂乱。其原因,是未经压缩,说了许多无须说的空话,或者没有分清条理,把杂乱无章的草稿随便往上送。

27.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黄蓉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油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________________,大英雄大豪杰应有如此胸怀。”

黄蓉道:“当面撒谎!你有这许多女人陪你,还寂寞什么?”欧阳克张开折扇,扇了两扇,双眼凝视着她,微笑吟道:“________________。”黄蓉向他做个鬼脸,笑道:“我不用你讨好,更加不用你思念。”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悠悠我心,岂无他人?唯君之故,沉吟至今

④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确定横线位置,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空格处为郭靖听到黄蓉对范仲淹的讲述之后所发感慨,故应体现范仲淹“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即不为自己,一心想着百姓疾苦。且横线后出现“如此胸怀”,即指代横线所填内容。②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确定横线位置,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空格处为欧阳克所说内容,回答前文黄蓉问他有那么多女人陪,怎么还会寂寞的问题。且根据下文黄蓉说

“不用你思念”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思念之意。③句“悠悠我心,岂无他人?唯君之故,沉吟至今”指我的心本如常人一样怎么会没有放着其他人呢?但是因为有了你,让我念念不忘到现在,符合文意。

第三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指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悦,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指傍晚在长江上,一同回到渡口。落花好像明白我的心意,追随着我们的小舟飘飘荡荡。

28.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卫星导航系统。迄今(2019年9月)为止,我国已经先后发射了总计21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也取得许多重大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

)在轨卫星已达39颗。

A.东方红一号卫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