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巴黎和会_第1页
第课巴黎和会_第2页
第课巴黎和会_第3页
第课巴黎和会_第4页
第课巴黎和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长虹中学历史教研组主笔人:罗传绪一级审核人:二级审核人:第1课巴黎和会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自学互动精讲点拨巴黎和会上的“巧合”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919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1919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刻意安排!“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出席代表各五人,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享有局部利益”的国家:比利时、塞尔维亚、中国等国代表各二到三人,只能参加讨论与之有关问题的会议。其他国家:每国代表一人,仅在讨论的问题涉及这些国家时才能出席。从代表的不同权利上可以看出巴黎和会具有什么特点?大国强权政治色彩2、各主要国家的意图(打算)是什么?(1)美国:(2)英国:(3)法国:(4)日本:凭借经济实力,扩大世界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攫取…,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称霸亚太地区)获得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巩固大英帝国的版图;削弱乃至肢解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欧洲大陆霸主地位,并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巴黎和会是大国的分赃会议并实行欧洲大陆的均势。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区莱茵河西岸地区莱茵河东岸地区奥地利归还波兰波兰走廊①性质:战胜国对德国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四)评价:③对德过于苛刻压制、引起德国复仇情绪②战胜国实现一些目的、战前矛盾得到缓解“这个和约,正如其他和约一样,只不过是战争的延续而已。”——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精品课件问题: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是怎样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1:中国掀起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3:是中国政府的一次主动外交,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绝签字.4:拒签和约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巴黎和会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国家战后实力参加会议目的①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最大债权国称霸世界②英国经济衰退;仍为第一军事强国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当世界霸主;保持“势力均衡”③法国经济衰退;陆军强国树立欧洲大陆霸主④日本实力上升;尚难抗衡把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⑤中国“短暂春天”;仍为“双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收回山东主权练习互查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A)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B)A.领土问题的规定 B.殖民地问题的规定C.军事问题的规定 D.赔款问题的规定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C)A.国际联盟盟约B.德国疆界问题C.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置D.赔款问题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B

)。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B.宰割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深刻矛盾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2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英国的主张:1)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解除其武装,尽可能削弱德国的海上力量;2)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肢解德国和将其领土置于别国统治之下。原因:1)英国要维持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2)避免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可能发生的报复;3)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3分)【考点运用2】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4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4分)答:法与英主张的分歧:1)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2)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4分)法国的目的:法国持这种主张的目的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的霸权。法国的表面理由:英国的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复仇要求。【考点运用2】材料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依据材料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3分)实质: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2分)产生过程:1)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2)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3)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3分)【考点运用3】阅读下列有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材料:“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①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和约;②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④裁减军备;⑤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行自治;……⑫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要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⑭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联合机构。请回答:(1)概括材料中①、②、③、④的主要内容,其矛头指向哪一国家?目的是什么?(8分)(2)威尔逊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1)主张公开缔结和约;航行自由;贸易自由;裁减军备。矛头指向了世界霸主英国。目的:①在重新瓜分世界中争得战利品;②利用经济优势夺取海上霸权、贸易霸权等;③集中体现了美国在战后进行扩张的要求。(2)分割战败国的殖民地;允许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统治下的一些民族小国实现独立;削弱苏俄和德国缔结和约的影响。作用: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和会席位: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他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2个席位。

材料二:五四运动传单: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材料三: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一位德国政府官员“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凡尔“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