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肺复苏术学习教案课件_第1页
小儿心肺复苏术学习教案课件_第2页
小儿心肺复苏术学习教案课件_第3页
小儿心肺复苏术学习教案课件_第4页
小儿心肺复苏术学习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小儿心肺复苏术会计学1小儿心肺复苏术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20102005成人胸骨按下约4至5厘米;婴儿和儿童将胸部按下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2015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第2页/共22页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20102005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没有针对经过培训和未经过培训的施救者给出不同建议。对于婴儿和儿童,理想的心肺复苏包括按压和通气,但单纯按压仍优于不进行心肺复苏。2015第3页/共22页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2015(2010)2005旧胸外按压C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评估呼吸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第4页/共22页2015心肺复苏指南的重要变化枕凸明显—头不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舌大—容易堵塞上气道颈短且胖—气管插管易脱管

不易触摸颈动脉

气管切开有难度

环状软骨-是婴儿气道最狭窄部位环甲膜狭窄不能作环甲膜切开解剖学特点第5页/共22页枕凸明显—头不易放置于合适判断循环颈A肱A股A同时观察面色、反应、呼吸第6页/共22页判断循环颈A第6页/共22页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手法:根据年龄选择部位:乳头连线下一指部位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循环与呼吸比值:单人:30:2

双人:15:2

第7页/共22页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有效的按压需要足够的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足够的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1/3足够的胸壁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尽量减少中断:中断时间限制在10秒以内第8页/共22页有效的按压需要足够的按压频率:100-120次/分第8页/共双手环抱按压法用于婴儿和新生儿

第9页/共22页双手环抱按压法第9页/共22页平卧位双指按压法

复苏者一手置于患儿后背,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两乳头连线水平,向后背按压。注意消除死腔。第10页/共22页平卧位双指按压法复苏者一手置于患儿后背,另一Two-fingerchestcompressiontechniqueininfant(1rescuer)第11页/共22页Two-fingerchestcompressiont单掌按压法(1-8岁)第12页/共22页单掌按压法(1-8岁)第12页/共22页开放气道(Airway,A)外伤者:托颌法非医务人员不推荐使用☆压额举颌法第13页/共22页开放气道(Airway,A)外伤者:托颌法压额举颌法第13页人工呼吸(Breathing,B.)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第14页/共22页人工呼吸(Breathing,B.)口对口人工呼吸每3-5秒一次呼吸或每分钟12-20次呼吸第15页/共22页每3-5秒一次呼吸第15页/共22页复苏器人工呼吸

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和面罩第16页/共22页复苏器人工呼吸

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和面罩第16页/共快速除颤

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用电击除颤复律。第17页/共22页快速除颤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快速除颤儿童除颤剂量可考虑使用的首剂量2J/kg。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J/kg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J/kg或成人最大剂量。第18页/共22页快速除颤儿童除颤剂量第18页/共22页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重申了C-A-B为儿童CPR的优先程序手机时代单一施救者和多施救者的医护人员儿童CPR新流程确定了青少年胸部按压深度6厘米的上限同成人BLS,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到120次每分钟着重重申了儿童BLS需要按压和通气第19页/共22页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重申了C-A-B为儿童CPR的优先程儿童CPR流程--2015更新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没有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喘息,并同时检查脉搏,能否在10秒内明确感觉到脉搏?没有正常呼吸有脉搏:给予人工呼吸:每3-5秒一次,或每分钟12-20次。p≤60次/分且伴有血流灌注不足征象,进行胸外按压。如果2分钟后仍未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则启动。继续人工呼吸:约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若无p,开始心肺复苏。呼吸正常有脉搏: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监测患者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没有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

心肺复苏第一施救者:开始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复苏周期(2人操作:15:2),尽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