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完整版PPT_第1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完整版PPT_第2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完整版PPT_第3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完整版PPT_第4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昔日的“天堂”,今日却变成了荒漠(1992年和2002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荒漠化的概念和过程1、荒漠化的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活动不合理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沙漠砾漠

石质荒漠化盐漠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景观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贺兰山30°N40°N50°N20°N北回归线130°E80°E120°E100°E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地形: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4.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5.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荒漠。6、生态环境脆弱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部贺兰山东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原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1)地形:1、降水变化

2、干旱程度

3、载畜量与动物种类

4、景观

大兴安岭(400mm)贺兰山(200mm)半干旱干旱塔里木盆地(50mm以下)极端干旱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样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差异性中的哪一种差异?⑵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的西北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文植被稀少,由草原向荒漠过渡(由东至西)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河流稀少,以内流河(湖)为主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沙漠广布土壤沙质沉积物,土壤发育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东西跨度大根据地形和海陆位置图解释本区干旱原因:A深居内陆,距海洋远B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C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干旱的原因:1、深居内陆2、地形阻挡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⑵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塞外谷仓-河套平原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引黄灌溉河西走廊灌溉农业新疆绿洲农业地下水和高山积雪融水灌溉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小结:(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⑴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过度樵采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缺乏能源的地区过度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开垦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已经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2、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胡杨沙拐枣猪毛菜干刺

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根本原因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A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B.整体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B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D练习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回答5-7题

【小题1】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小题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石漠化B.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C.青藏高寒地区——沙漠化D.西北地区——红漠化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回答4-5题4、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5、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石漠化B.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C.青藏高寒地区——沙漠化D.西北地区——红漠化CB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8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

(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

,以西是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3)C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分区西部东部主导因素递减规律植被干湿度气候类型土壤农业活动200mm贺兰山

西

东水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戈壁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温差大、降水少)半干旱干旱(盆缘山地水分稍多)草原土荒漠土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草甸牧业、盆缘绿洲农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⑵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1)哪些地区容易出现石漠化?这些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特征?(1、2组)(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自然成因和人为原因。(3、4组)(3)简述石漠化的危害。(5、6组)(4)提出治理措施:(7、8、9组)云贵高原的石质山地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西南地区常见。桂林山水云南石林贵州坝子说说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多山地、高原,山高谷深;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地质复杂;属热带、亚热带季风区,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河流多,流水湍急,但地表水缺乏;土层薄,肥力低;植物资源丰富,各类繁多;石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土层薄。(2)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乱砍滥伐,陡坡开荒、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地区易诱发(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贮水能力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石漠化危害石漠化的防治措施????石漠化的防治石漠化的防治措施: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土保持工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生态移民。石漠化的防治盐碱化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据材料与图示思考: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盐碱化?自然条件:气候干旱,蒸发强;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据图分析:灌溉与盐碱化的形成有何关系?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改变灌溉方式,合理灌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加强排水;引淡水淋盐;进行农田覆盖,减少蒸发;种植耐碱植物。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Q(土地次生盐渍化):改变灌溉方式,合理灌溉;加强水利建设,加强排水;种植耐碱植物,用生物方法改良土壤。R(土地沙漠化):设置沙障,固定沙丘;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科学修路,减少修路对植被的破坏;分别提出两地防治荒漠化的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2组)(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3、4组)(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5、6组)(4)提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7、8、9组)合作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防治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