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忙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共享。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87页,例8的第三个问题。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比的根本性质的依据。
二、说目标
四年级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随着年龄增长,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才能都有所提高,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观测、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把握商不变的规律,学会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一些简算。
2、通过观测“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观测、对比、抽象、概括的才能,并渗透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培养学生勇于摸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
根据对教材的反复咀嚼和深入品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发觉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商不变规律〞中的“同时〞“一致的数〞、“0除外〞以及生动应用这条规律的才能。
三、优选教法,重视学法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在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研究者、摸索者。为此,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摸索、独立思考、激励学生擅长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堂好课,目标是根,主线是枝,细节是叶。下面我就从目标、主线、细节三方面为教学纽带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1、激情设疑,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总结规律;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4、归纳总结,师生互评。
第一个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步聚,分别是激情设疑和提出问题,弗鲁登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我通过课件出示学生们喜欢的悟空戏八戒故事导入新课,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留神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故事的内容是:孙悟空说:“我给你14块饼,平均分2天吃完。〞八戒说:“太少了。〞接着孙悟空又说:“我给你140块饼,平均分20天吃完。〞八戒欣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回每天我可以多吃些。〞八戒急了说:“不行,不行,太少了。〞你认为小猪说得有道理吗?学生大胆推测,激发学生想像,重视猜想才能的培养,接着引出五道除法算式,让学生快速地算出答案,让学生细心观测,发觉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变了。
其次个环节: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给学生几道口算题,让学生自主发觉规律,然后举例验证规律,结果深化理解规律。当今社会是以合作求生存的机遇,动手实践、自主摸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根据课件出示问题口算出得数开展探讨,先得出从上往下看的规律,再得出从下往上看的规律。你发觉了什么?对于把这两条规律合并成一句话,学生可能只会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致的数,商不变,没有说到“0除外〞。当然,根据不完全归纳提出的猜想不完全值得信赖,而对小学生来讲,对提出的假设只能另举例子来检验。于是,我通过让学生写例子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
结果,我针对学生易错、易漏之处通过课件出示判一判,深入理解和完善这个规律。特别是结果一小题重点强调“商不变规律〞中“0除外〞,通过做判断题强化“同时〞、“一致〞、“0除外〞这三个词语来完善概念,从而提醒课题,这样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又表达了数学概念的规律性、严密性,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习惯。
这环节,我还设计了一个层次的内容。
解决课刚开头小猪说的话。
第三个环节:稳定练习,扩展应用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每个人的思想和理解才能也大不一致,所以本环节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题目。
①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来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如270÷30,大部分学生都依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计算,对于简便算法要加从点拨。
②课件出示数学诊所,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来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中余数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重视了练习环节的巧用、妙用、创造性的用,通过练习,让学生成为捕获信息的人,探究生活奥秘的人,应用数学知识的人。
第五个环节:归纳总结,师生互评
通过询问:“这节课,你怎么样,同学表现怎么样?〞师生互评。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我力求做到在情境中导入,在探究中求知,在关键中操作,在练习中提升,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灵动的课堂。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2
一、说课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第六节《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熟练把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把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做好准备,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特别重要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依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测、对比,从而发觉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摸索的过程,理解、把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2、才能目标:培养学生观测、对比、概括、表述等才能。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把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五、教学关键:
经历摸索的过程,发觉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具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即准备、探究新知、稳定练习、全课总结。
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出示一组口算:
如:24÷12=2说出被除数、除数、商
由于商不变的规律是借助整数除法计算引出的重要运算规律,是除法有关简便运算的依据。由此,在准备环节出示书上的两组题目进行口算,为接下来的摸索新知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
其次环节: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测这两组除法算式中的每一组除法算式。思考:他们都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通过观测,学生可能回复出:每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学生通过初步观测感知,每组算式中发生变化的是被除数和除数,而商没有变。这样先引出现象,再探究理由的方法,实际上激励学生积极发觉,感受成为学习主子的乐趣。这时候我会说,那他们是依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2、对比归纳,总结规律。
(1)以第一组除法算式为例,让学生从上往下看,观测第1个表格除法算式与第一个对比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
(2)小组探讨,汇报。
学生可能会回复出: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就得到其次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0就得到第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它们的商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一致的数,商不变。
教师可指出,都乘可以叫做同时乘
(3)在另一组算式中,我们也按这样的顺序来观测,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怎样?学生回复后,要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致的数,商不变。同桌俩相互说,以此来进一步强化,被除数和除数的这一变化规律。
以上是探究环节中的其次个小环节,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致的数,商不变的规律。接着继续往下探究。
(4)从下往上看,第2、3个表格里除法算式与第1个对比,你发觉了什么?通过观测、对比,学生能够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致的数,商不变。
(5)归纳商不变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规律?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致的数,商不变。
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认为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回复要填“0〞除外;假如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可适当的做引导。为什么“0〞除外?学生可能回复出由于除数不能为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算式没有意义。
这一小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地位,又在学生的汇报中表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观测中发觉,在对比中归纳,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6)透露课题,强化记忆: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桌相互说,指名说商不变的规律来强化记忆。
(7)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A、a、出示950÷50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试做时,不做统一要求。目的在于,不拘束学生的思维才能,提倡算法多样化。再指出乐意用哪种方法做,就用哪种方法做。
同步练习:440÷203600÷900
在此设计针对性对比强的同步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动笔练习,进而稳定对比商不变的规律
B、a、出示400÷25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8)看书质疑
整个探究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用眼观测,对比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思考,抽象出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观测、发觉、概括、表达的才能。
第三环节:稳定练习
练习是学生内化和稳定新知识、达到能较熟练、生动运用新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一、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假如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假如被除数乘22,要使商不变,除数()。
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假如除数除以1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这道题是口头表达性练习,即时强化了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二、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得数。
(1)18÷6=3(2)480÷10=48
(18×2)÷(6×2)=(480÷2)÷(10÷2)=(18×15)÷(6×15)=(480÷5)÷(10÷5)=
三、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120÷40800÷259000÷125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稳定商不变的规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商不变的规律。
由于在上课时前面的时间没有处理好,导致后面两个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新授课。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务必同时扩大(或缩小)一致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学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根本性质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课本之前已经把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把握商不变性质,会用商不变性质,对口算除法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参与观测、对比、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根据前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觉并把握商不变的性质,其中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思想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测、对比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觉、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把握了商不变性质,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步骤,分别是激趣设疑和提出问题,我用狐狸兄弟烧饼广告开展:小白兔最爱吃烧饼了,这一天,它来到森林里的小狐烧饼公司,想买到好吃又低廉的烧饼。但狐狸兄弟们的广告,把它难住了,不知该买哪一家的吃。狐狸大兄弟的广告:240元可以买40个!狐狸二兄弟的广告:480元可以买80个!狐狸三兄弟的广告:4800元可以批发800个!狐狸四兄弟的广告:60元可买10个!狐狸五兄弟的广告:24元可以买4个烧饼!通过这五道算式的'计算,学生发觉烧饼的单价都是6元。这时狐狸六兄弟又贴出了广告:烧饼每个:(2413)(413)=()元,用算式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时,让学生观测之前的5个算式,引导提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在什么状况下会不变?等数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其次环节: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觉规律,然后验证规律,结果是深化理解规律。
首先引导学生观测故事情境中的前5个算式,以24040=6为标准,观测其余算式中的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并将他们板书:
24040=6
48080=(2402)(402)=6
4800800=(24020)(4020)=6
6010=(2404)(404)=6
244=(24010)(4010)=6
变不变
接着让学生分组探讨,单组同学探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一致倍数的状况,双组同学研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一致倍数的状况,再由集体概括出商不变性质,同时强调同时、0除外来完善概念。当然,根据不完全归纳提出的猜想不完全值得信赖,而对小学生来将,对提出的假设也只能另举例子来检验。于是,我通过让学生写例子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结果我针对学生易错、易漏之处让学生通过判一判、填一填等即时练习深入理解规律。
判一判
35050=(35010)(5010)
7525=(754)(254)
36090=(360+10)(90+10)
9113=(912)(133)
填一填
20220=(20xx)(400)
=(200○)(405)
=(20xx)(○)
=50
=20
第三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3600600=等被除数、除数末尾同时有0的除法,让学生所有学用,在口算是寻觅最正确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第四环节:稳定练习,扩展应用
共三道练习,第一道是口算,让学生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算,其中象750050=等学生易错的题目,通过学生提醒学生的方式,提醒学生在简算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要去掉一致个数的0。
其次道练习是解决课刚开头时狐老六提出的问题:烧饼每个:(2413)(413)=()元。
第三道练习属于开放性练习:24040=(200○)(40○)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询问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进一步系统完善认知。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孕伏新知
简便计算2000125=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在课本上的第84页上,共有三个例题,是一节新的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务必同时扩大(或缩小)一致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根本性质的理解,同事还可以向学生初步参透函数思想。
二、说教学过程
1.“变〞中求“不变〞,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先出现一道除法算数“8÷4=2〞,然后变化被除数和除数,使之成为:
16÷4=4
24÷8=3
40÷2=20
使学生看到踌躇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出现“80÷40=2〞,让学生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却不变,从而引出课题。
“商的变化〞是学生经常见到一般的现象,“商不变〞则是一种特别现象。教学中,打破老框框,引导学生从变中发觉不变,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从中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学,这样引入,手法别致,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兴奋,产生探求“商不变的规律〞的猛烈愿望,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突破重点,把握新知
新教材中商不变的规律是用表格形式出现的,如下表:
被除数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数
4
20
43
400
800
商
观测:
1.第2、3、4、5组与第1组对比。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2.第4、3、2、1与第5组对比,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观测,并教给学生观测的方法,让学生由观测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入手,从概括到抽象,逐步从观测、对比、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一环节老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学有方向。接着提出新要求,改变观测方向,依照上面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观测、对比、分析,开展探讨,从而得出又一新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测事物的才能和抽象概括才能。
3.重视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
例1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例1:口算3600÷6004800÷400)
这个例题的教学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在讲完例10的练习中,结果出现一道这样的判断题:
(150÷10)÷(30÷10)=5()
学生判断后,请与150÷30进行对比,这两题的结果都是5,150÷30和15÷3哪题简单计算?学生回复:15÷3简单计算。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例11的学习中去,这时教师列出下面几个自学提纲:
①这两道题是什么类型的口算题?
②课本上是怎样做这两题的?
③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例2是一道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笔算除法的简算题:
(例2:8760÷120)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把握,这道题只需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倍,即可达到简单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才能。
在学习了笔算除法的简便运算后,学生最简单出现的错误是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全划掉,而忽略了缩小一致的倍数。针对这一状况,我在这里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各题中的哪些零可以划去?
230√920450√9900600√90600400√5060
这样做既突出了新知识的难点,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也节省了教学时间,为学生正确进行简算扫清了障碍。
在第2题中,我编排了一道发散思维的训练题:
90÷18=(900○□)÷(180○□),这道题要求学生充分应用商不变规律,使等号两边的式子相等,同时提醒学生“0〞不能作除数。第3题的难度又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当怎样变化。结果一道1200÷25=()÷100,除数由25变成100,让学生根据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并能正确应用规律进行口算和简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能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这堂课中既重视基础的把握,又重视了才能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我相信,这些举措对学生素质的提高确定会有帮忙。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5
教材分析:
“摸索与发觉(四)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P75—76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熟练把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把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好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特别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观测、对比、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把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测、对比、抽象、概括等才能
3、培养学生勇于摸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
4、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把握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商的不变性质,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觉法为主,辅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觉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才能的目的。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成分割的,教学时要留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摸索规律,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引导学生观测、分析、发觉规律,学生先从上往下观测,找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一致的倍数,商不变;接着让学生从下往上观测,迁移类推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一致的倍数,商不变。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摸索精神和概括归纳才能。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说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
出示狐狸图,这是什么动物?想不想听听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为了卖香蕉谁卖得低廉都吵了起来了。
老大说:2千克卖了8元钱;
老二说:20千克卖了80元钱;
老三说:200千克卖了800元钱;
老四说:20xx千克卖了8000元钱.
师:你认为谁卖得低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8÷2=480÷20=4800÷200=48000÷20xx=4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卖的斤和钱数都在变化,可是每斤的价钱都一样呢?
用“算式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时,让学生观测之前面的算式,引导提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在什么状况下会不变?〞等数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觉规律,然后验证规律,结果是深化理解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讨、自主摸索,教师要参与、指导探讨。由于学生探讨简单偏离重点,所以要留神把学生的探讨引导到重点上来。如:你们组的观测顺序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又是怎样变的?
学生围绕探讨的问题、向全班交流探讨的状况,激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结果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致的数,商不变。
根据学生方才的总结,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被除数乘以或除以0,除数也乘以或除以0,商变不变?接着让小组进行探讨?这时学生很简单就发觉商不再等于4。
教师补充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致的数(0除外),商不变。
同学们发觉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
在学生验证这后,然学生给本节课发觉的规律起名字“谁能给我们发觉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寻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摸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摸索。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都是自己去发觉。由于这种发觉,理解最深刻、也最简单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摸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摸索和探讨,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3600÷600=〞等被除数、除数末尾同时有0的除法,让学生所有学用,在口算是寻觅最正确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四、稳定练习,扩展应用
共三道练习,第一道是口算,让学生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算,其中象“7500÷50=〞等学生易错的题目,通过学生提醒学生的方式,提醒学生在简算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要去掉一致个数的0。
其次道练习属于开放性练习:200÷50=(200○□)÷(50○□)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三道是实际生活问题,一捆铁丝有多长?(提高性练习)让学生观测图片,说出图中两个小朋友是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学生探讨,要求运用定律解决的过程要说出来。
第四道是观测与思考(拓展性练习)
出示题目。
400÷25=(400×4)÷(25×4)=1600÷100
先让学生思考:观测算式特点,怎样使除法变得简便?为使除法简便,在被除数400和除数25中,首先要对哪个数扩大倍数?根据什么可以同时扩大一致倍数?
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独立完成。
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运算过程。
如何利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难点,利用这个练习把知识的利用概括化了,更概括显示了定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第五道练习是从课前情景中提出的问题:这时狐狸妹妹也来这里卖香蕉了,她的售价牌上这样写着(8÷9)÷(2÷9),她买的香蕉低廉吗?
五、交流感受,提升认识
“学生想坚固地把握数学、就务必用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让学生开展想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部分知识有什么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8÷2=4(元)
80÷20=4(元)
800÷200=4(元)
8000÷20xx=4(元)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致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这就是我板书设计简单明白,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商不变规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5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根本性质等的基础。教材通过信息窗5的情景图,让学生根据信息,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觉其中的规律,不仅可以稳定所学的计算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才能以及擅长观测、勤于思考、勇于摸索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把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觉和摸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务必留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计算才能。
三、说目标:
知识与才能目标:
1、理解和把握商不变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测、分析才能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才能。
方法和过程目标: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觉规律性,总结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观测、对比、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商不变规律。教学难点是发觉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五、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引导发觉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觉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才能的目的。
六、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测、对比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运用猜想验证的教学思维方法,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发觉、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把握了商不变规律,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
七、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出一组商都是3的计算式,让学生抢答,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再让学生观测说出有什么发觉,学生会发觉商都是3。这时反问学生为什么商一样,而被除数和除数却不同呢?这里又有什么微妙呢?(透露课题并板书商不变,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以图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测情景图,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会提出:联合收割机每小时收小麦多少吨?
[让学生产生猛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慌张的深思]
2、让学生独立完成事先发给他们的联合收割机工作状况表。(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状况表)给出要求:请同学们先单独完成表格第1、2两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贷款购车合同(3篇)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理财顾问实习报告范文
- 2025年饲料营养型添加剂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特种丝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 国际合作在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中的贡献
- 专题04 读后续写精彩结尾及主题升华仿写(测试)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爆破工程技考核试卷
- GB/T 9766.6-2021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6部分:气门芯试验方法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GB 18068-2000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 教师调动登记表(模板)
- 2022年医院收费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
- 《组织机构代码证》word版
- 钢筋下料单(参考模板)
-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课堂PPT)
- OPGW光缆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