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与学情分析“分数乘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是以情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形式提供的教学材料。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迁移,记忆和应用算法都不难。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知识。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抽象,必须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几何直观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以上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并理解算理。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什么是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复习导入出示以下长方形: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5×3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课件回顾并演示:一行有5块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这样的3行。(二)借助直观,探究算理1、一个长方形,长9/10分米,宽5/10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师:你能列式计算吗?师:你觉得分数乘分数应该怎么计算?预设:9/10×5/10=0.9×0.5=0.45(平方分米)师:转化成小数再计算是一种方法。那如果像1/3这样的分数无法转化成有限小数的呢?预设1:9/10×5/10表示求9/10的5/10是多少,可以用画图表示出来。预设2:9/10×5/10=9×5/10×10=45/100(平方分米)师:看来这个答案是正确的。那分数乘分数是不是就是分子与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作分母呢?大家不妨在这张方格纸中画出这个长方形,探究一下它的面积是否就是这样求出来的。(验证)反馈学生作品:师:你能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师:分母中的100是怎么得来的?这里的两个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00表示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由10×10得来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数单位)师:9和5呢?9×5又表示什么?(9表示一行有9个小正方形,5表示有5行。9还表示9个,5表示5个,9×5表示这个分数单位的个数)师:现在分数乘法,用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你觉得有道理吗?师:一个例子还不够,我们再来举个例子看一看。2、一个正方形,长(

)分米,宽(

)分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师:这个长方形,你能看出它的长是几,宽是几,面积是几平方分米吗?反馈:从图中直接可以看出这个正方形面积是21/100(平方分米)你能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师:再来换个分母不是10的分数试试。3、师:你能求出这个涂色部分的面积吗?反馈:2/3×4/5=8/15师:这里分母乘分母的积,表示什么?(①分母乘分母,表示把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②分母乘分母,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师:分子乘分子的积,表示什么?(分子乘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师:现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了?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结论)(三)沟通联系,感悟算理

出示:3/4×2/3你能画图来表示这个计算过程吗?你打算怎么画?师:3/4×2/3表示什么意思呢?(说明:明确意义。这里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既需要考虑运算的意义,也有考虑数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确×表示的意思就是求的是多少;根据分数的意义明确需要把整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需要把张纸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生先尝试动手操作再介绍画法。教师课件演示画法画图步骤:①4表示平均分成4份(尺子找好分的刻度)②3表示取这样的3份(竖分竖取,用均匀的斜线表示)③3表示将阴影继续平均分成3份(改变分割方向,横着分)④2表示取这样的2份(横分横取,用反向斜线表示)⑤延长不全的分割线(实现全部平均分)(说明:观察感知。在明确意义的基础上,先画出一张纸的3/4并涂色,再画出3/4张纸的2/3并涂色,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4张纸的2/3相当于整张纸的6/12,也就是1/2)3/4×2/3=3×2/4×3=6/12=1/2师: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先约分。关于约分,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师:根据刚才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3/4×2/3=3×2/4×3(说明:解释算理。要解释清楚其中的道理,仍需紧扣乘法的意义。把张纸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相当于把纸平均分成了4×3=12份,取其中的3×2=6份,即用4×3的积作分母,用3×2的积作分子。回顾整个探究过程,每一步的算理解释,都是建立在对乘法意义和分数意义的理解之上。)(四)巩固练习1、计算4/5×2/3

7/16×1/4

3/5×3/10

6/7×1/32、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一个数(零除外)乘真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小时的是小时。(

)1米的和5米的相比一样长。(

)(五)总结师: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六)课外延申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陲,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领悟其中的哲理吗?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要有效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必然要面对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处理。算理是计算的原理和依据,包括数和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性质和规律,为计算提供正确可靠的思维方式,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计算的程序和方法,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程序,为计算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过程,解决的是“怎样算”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各种运算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怎样算”、“怎样好算”、“为什么这样算”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的指向就是算法掌握、算法优化、算理理解。由算法掌握到算理理解,使运算学习从技能习得走向思维发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难点。抽象的算理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要想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选择可视、可感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把抽象的算理蕴含在具体形象的直观可演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张奠宙教授曾提出:如果分数可以表示为某线段的长度,那么,两个分数相乘的乘积,就是以这两个分数所表示的线段为边长所构成的矩形的面积。本节课以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铺垫,把情境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改成求图形的面积这样一个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分子相乘是什么意思,分母相乘是什么意思,还能让学生理解分母相乘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数单位。有了这些认识后,继续思考通过多次反复、多次强调,直观地去理解,让学生明白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原来是这么个意思。然而,运算的意义是运算的自然属性而不是单独的存在,所以在运算的过程中往往被自然运用而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关注。所以在借助图形的面积这一学习材料,在学生已经对分数乘法的算理有所感悟之后,提供给学生一个分数乘法算式,让其画出计算过程。完成这个画图过程,离不开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其实学生对运算的意义是有感知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学生唤醒这种内在的知识。并且长期坚持把明确意义作为解释算理的第一步,会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要认识并解释一种运算的道理,首先要明确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显然,这样的思维方式对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有重要意义。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分数乘分数,人教版,(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分数乘分数,人教版,(1)

第一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冶师范附属小学祝凤英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乌鸦喝水》。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理解“到处、许多、渐渐”等词语的意思。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让学生读通、读懂、读透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难点是明白乌鸦利用石子喝到水的道理。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好奇、富于想象,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法:一是猜谜激趣法,通过猜谜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以读助讲法,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年级的孩子大脑中积累的字、词、句很少,更谈不上对阅读产生兴趣。因此,课堂上要启发、帮助学生学会读书,感受读书的乐趣。三是实验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形象的实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思维。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能在师生之间驾起一座心桥。1、新课开始,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2、出示“乌鸦”图并简介乌鸦,让学生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通过打招呼拉近学生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3、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读课题后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通过前面的铺垫,让学生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读课文,难读的字用笔圈起来多读几遍。(2)同桌互相听读并指正。(3)听范读。(4)比较流利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在读课文时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落实这些要求可以提高读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认读生字:在生字学习中,我采用认——带——找——比四步来教学。认:拿出生字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带:问学生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为大家共享的方法;找:边做游戏边让学生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举起来;比:如“鸟”字去掉点就是“乌”字,“进”字比“井”字多一个走字底。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个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落实字音教学。(三)读文感悟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这一环节中可抓住“到处”这一关键词统领本段。先可让学生做做动作,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地找水的?再体会心情,刚开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最后集体、个别地读这个句子,读出乌鸦心里焦急,找得很辛苦的语气,特别指导好“到处”一词的朗读。2、齐读第二段,指读第一句,体会乌鸦当时高兴的心情。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用笔划出乌鸦喝不到水原因的句子,借助插图一,引导学生理解是“水不多、瓶口小”等原因所导致。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这时激起了学生许多智慧与情感的火花。“不行,不行,乌鸦已经很渴了。”“乌鸦到处都找遍了,才发现的。”“你瞧图上的乌鸦多累啊!”这时学生和文中乌鸦一样处于两难的境地,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乌鸦心情由高兴到焦急的语气来。学生们通过矛盾的斗争,也很自然地想到帮助乌鸦。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助人为乐的热情,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也为下一环节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3、齐读第三段,思考:乌鸦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指导读第三段,体会“许多”一词的意思,讨论:如果是几颗小石子,行吗?4、指读、小组读第四段,四人一组讨论: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二、三,再让学生上台实验,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并体会“渐渐”一词的意思,最后,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全过程,学生理解乌鸦“衔石子,水升高,喝到水”的道理。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做一做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法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四)、小结拓展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你们喜欢这只聪明的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通过夸乌鸦,让学生再一次理解课文,感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拓展提问: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又会怎么办?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板书说明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全部由三字短语构成,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了乌鸦的机灵、智慧。乌鸦喝水想办法水不多,瓶口小。——————>水升高,喝到水。xián石子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四个理念:1提供氛围,指导朗读,实现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品读感悟全文,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并充分运用远教资源丰富的形、光、声、色,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创设平等、合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例如在体会乌鸦看见水却不能喝到水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是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的,然后让学生很难过地读一读,很失望地读一读,很苦恼的读一读,读文中体现个性化的阅读。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应当重视同时在进行读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因为学语文的目的就是用语文,将在课堂上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价值。例如在本节课我安排了用“慢慢”说话,通过学生想象体会“到处”的意思。然后在理解全文后让学生评价乌鸦是怎样的动物,进行语言训练,乌鸦我想对你说()。3勾画词句,为考试做准备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很少采用勾画的方法进行教学,总觉得只要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就可以了,不过后来我发现因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学生在答卷的时候多数不会做。因此在这个新的班级中我特别重视勾画与交流的训练,为以后的考试打下基础。4、进行人文教育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乌鸦很聪明,又耐心,更要改正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错误观点:只要乌鸦叫,就是有不祥的事情发生。让学生知道乌鸦还有很多的优点,例如有乌鸦反哺的故事,进行思想教育。

第二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及总结教材分析《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学生分析低年级的学生爱表演,喜欢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具: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帮助乌鸦在找水的路程上克服难关-读词语。A、第一关:帮助乌鸦飞过花丛(拼读出带拼音的字)B、第二关:帮助乌鸦飞过高山(拼读没有带拼音的词组)C、第三关:区分“喝、渴”。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2、新授:(1)、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并自己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讲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2)、播放PPT,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A.教师:乌鸦口渴了,它口渴怎麽样呢?你能从课文的第一段的哪个词看出,它口渴的程度?学生:乌鸦口渴的厉害,可以从“到处”这个词看的出乌鸦渴的厉害。B.理解“到处”教师:乌鸦到处找水喝,乌鸦有可能会到哪去找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乌鸦有可能会哪去找水喝?学生:乌鸦会到河边去找水喝。学生:到树林里找水喝学生:到大海去找水喝教师:对了,乌鸦到处找水喝就是到不同的地方,任何地方找水喝小结:乌鸦口渴的厉害,可是没找到水,它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难受)C.教师请学生用难受的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⑶学习第二自然段(自己读)播放PPTA.教师:第二段里说乌鸦找到水了吗?学生回答:乌鸦找到了,找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B.教师:可是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请你从课文中的第二段中找到这句话,并读给大家听听学生: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C.理解“水不多,瓶口又小”教师:这里有三张图片,图片上画了三个装了水的瓶子,我们来看看哪个图片画的是乌鸦找的瓶子。学生:水不多,瓶口又小的那个瓶子就是乌鸦要找的,其它两个瓶子一个是瓶口小,水太多;另一个是瓶口大,水不多。小结: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着,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着急)请学生用着急的心情朗读第二段(4)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播放PPTA.:乌鸦遇到困难,它是怎么对待的呢?学生:想办法B.请同学们帮忙,一起探讨乌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请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进行讨论。C.轻声读——交流教师:乌鸦遇到困难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想办法,那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并找出乌鸦是怎么做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学生:乌鸦找来石子,并把石子一颗一颗的衔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找水了。教师:真聪明,找对了,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D.教师让学生制作小实验,观察瓶子里的水被放了石子后如何慢慢升高,并理解为什么是“一颗一颗得衔进瓶子里,水是怎样升高的。”教师:刚才我们的实验可以看出因为瓶口小,乌鸦只能一颗一颗的放石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吗?学生:我还发现乌鸦的嘴巴很小,必须要衔起石子。它的翅膀不能帮忙。教师:说的真好,观察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石子在瓶子里放的越多,水就会慢慢的升高。教师:对了,观察真认真,那你们知道课文里的“渐渐”是什么意思了吗?学生:“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E.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请同学用高兴的心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3、总结全文: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B、朗读全文C、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板书:18.乌鸦喝水口渴找水喝难受水不多喝不着着急放石子喝着水高兴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教学反思及总结:一、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二、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展。总之,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主导者,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扮演了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吧!

第三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王双教材分析《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学生分析低年级的学生爱表演,喜欢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具: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A、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B、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C、出示:“喝、渴”一起读。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D、请把书翻到第83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⑴自己做。⑵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⑶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齐读3句句子)2、新授:A、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⑵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⑶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C、学习第2节。⑴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⑵轻声读——交流⑶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愿意把第1句读给王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②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⑷①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②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③小组自学——讨论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④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Δ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Δ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Δ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⑤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对③齐读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D、学习第3节和第4节。⑴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⑵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⑶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出示:“乌鸦看见_____,于是,它把_____”①小组自学。②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③请一组派代表来说——齐说。⑷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①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②乌鸦喝到水了吗?动手做——交流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请小朋友和王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⑸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3、总结全文: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B、朗读全文C、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板书:喝不着水聪明爱动脑筋喝着水了《乌鸦喝水》反思在学习《乌鸦喝水》中,有一段“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一、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二、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展。总之,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主导者,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扮演了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吧!一、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二、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难点:学生从文章中体会乌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的精神。四、课前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师:(课件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呀?(乌鸦)快把漂亮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齐写(师板书“乌鸦”生书空)。师: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乌鸦的故事?1.(我知道有一个成语叫“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乌鸦是传统公认的孝顺自己父母的鸟。小乌鸦看着衰老的母亲,哽咽着说:“妈妈,我很好。您现在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以后,我来养活您,一定让您吃得饱饱的!”从此以后,小乌鸦天天都去捉虫给妈妈吃,人们都夸小乌鸦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师;所以说乌鸦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所以后人用“乌鸟之情”比喻奉养父母长辈的孝心。2:我还知道“乌合之众”,这个成语是指像一群乌鸦聚在一起的一帮人.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人群.师;这个词是贬义词,我们应该成为遵守纪律的集体。3、我知道“.鸦雀无声”,就是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是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做声。师:大家听,现在大家就是这样4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讲的是: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狐狸只好赔着笑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师:乌鸦在干什么?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内容《乌鸦喝水》板书喝水,齐读课题,喝是要求“会认”字,跟老师读一遍,它是什么偏旁(口)为什么是口字旁?生:因为喝水时想要用口,所以是口字旁。(二)、初读感知(随文识字)1、师: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每个字的读音,特别要注意在你预习时圈画生字词的读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谢谢,你想不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2、师:那就开始自由读课文吧!然后多读读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圈出的生字。3、评价学生的读书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N1:喝不着水n2想办法n3喝着水(1)、谁敢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在心里默默跟着读。请你找出哪些是生字?(渴、瓶),(2)谁来领着读一读;生:(读文,找出“口渴”、“到处”瓶子师板书)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两遍师:(“口渴”)口和渴都读三声,跟老师读你能告诉大家口渴时什么感觉吗?生:口渴时嘴里很干,想喝水。师:所以渴是三点水旁。师:(到处)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到处”指什么?生:到处指乌鸦口渴了,找了许许多多的地方。生:到处指乌鸦这儿找找,那找找。处处„各处(2)、师:出示瓶子师:谁能告诉大家书中乌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样的?生: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指导朗读:你看他说的多完整啊!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嘴够不着水,嘴会卡在瓶口出不去、喝不着水)那这时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谁又能读出来?小组比赛读,大家来评价。模仿优秀组齐读(3)、师:乌鸦多想喝到水呀!他发现了什么?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谁又找出了生字(石、办法)(生读文指出“旁边”、“办法”师出示词卡并板书)小老师领读词语师:指生读“旁边”看图,谁的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呀?生: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旁边是谁呀!(生介绍)看来“旁边”是指离我们比较近的。乌鸦从他的旁边就找到了材料,说明了乌鸦有什么特点?(多种方式认读“办法”)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指导写字。(4)、师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它喝到水了吗?谁敢读第3段。找出生字(渐)渐渐,点击课件出示重点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5)指导朗读:同桌练读,对比他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师生对读,渐渐读时语速要慢一些!一点一点地上升(6)课后读读说说---------渐渐----------(7)谁来说说乌鸦是怎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从“一个一个地”你体会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很有耐心!(8)欣赏视频乌鸦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水面渐渐升高了(8)请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9)说说你学了这一课你今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怎么做?(7)让我们带着对乌鸦的赞许来齐读课文。带感情美美的朗诵课文。(三)练习背诵这个故事生动有趣,想不想把它将给爸爸妈妈听,那好现在我就是大家的妈妈,请大家根据提示不看书给我讲一讲吧!(四)拓展练习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小乌鸦该怎么办呢?板书19、乌鸦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六、教学反思《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非常经典,孩子对其中的道理也比较容易理解。它是是一篇几经修改仍保存下来的课文,教学此文应注重朗读,从学文中体会课文的道理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并不难。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初步确定以朗读感悟作为本节阅读课的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读懂故事阐述的基本道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在教学中,我重在分析指导课文及朗读课文上,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来理解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学习乌鸦的善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同时,充分运用远程资源丰富的形、光、声、色,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创设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为了达到预设的目的,我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词,重点分析比较了“渴”和“喝”字。接着运用朗读法、设悬法、课件演示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紧紧围绕乌鸦口渴了——想喝水——喝不着水——怎么办——动脑筋——喝到水这一线索来展开课文的分析。我把学生独立思考,想象的权利和时间交给了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抓住了“口渴”“到处”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想象“乌鸦可能到哪些地方去找水?”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的着急心情。这样设计是把学生变成课文中的主人,把文中的重点词“到处”变成了生活中的形象。再引导学生理解找到水的高兴心情。接着以“乌鸦能喝到水吗”,让学生走进文本找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再体会乌鸦更着急的心情。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第三自然段的分析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我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石子投入瓶子后水的变化使得学生对“一个一个”理解更加形象化,进而感受“渐渐”一词的意思,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便于学生对这些抽象词的理解,并让学生学着用“渐渐”说一句话,积累了语言,提高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