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_第1页
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_第2页
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_第3页
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_第4页
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一些背景知识(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研究基本问题如下:1、失业2、通货膨胀3、经济周期4、经济增长这四个问题都与GDP有关。宏观经济学的一些背景知识(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1、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2、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3、凯恩斯注主义的核心是坚持国家干预经济,即该学派强调: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时,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4、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5、凯恩斯的基本观点:第一,认为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会出现繁荣与衰退的经济周期,甚至20世纪30年代这样的大危机;第二,短期中经济周期的原因在于总需求,引起大危机的正是有效需求不足。第三,要使经济稳定运行,政府必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尤其是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的这种理论以后被许多经济学家所发发展和解释,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1、形成时期:20世纪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06-1980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

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

1942年被晋封为勋爵,

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

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1883-194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凯恩斯(188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是一位多方面的天才,曾经在数学、哲学和文学方面获得声誉。此外,他还有时间来经营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充任英国财政部的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作品和珍本书籍,并主持芭蕾舞和话剧的演出。他还是一位擅长于通过精明的投机来赚钱的经济学者,不但为自己而且也为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赚钱。然而,凯恩斯主要的贡献是首创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方法。在凯恩斯以前,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商业周期的高峰和低谷的到来如潮汐一般不可避免。长时期形成的观点使得他们在30年代大危机面前茫然无措。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解释;凯恩斯两点重要的论述:其一,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次,认定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期。《通论》向当时流行的宏观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并为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1、形成: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2、这个学派的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

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

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

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3、主要代表人物: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美);理性预期学派代表:卢卡斯4、核心: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称作“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1、形成:是20世纪7

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英国《金融时报》塞缪尔-布里坦(SamuelBrittan)报道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2006年11月16日去世,享年94岁。他是最后一位既家喻户晓又拥有最高专业成就的伟大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人们常常将他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相提并论。弗里德曼始终对凯恩斯心怀敬意,尽管他本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凯恩斯。

此外,与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不同,弗里德曼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文献与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之间,保持了连贯性。1966年至1984年间,他每隔两周为《新闻周刊》(Newsweek)撰写的专栏,成为运用经济分析阐明当下事件的典范。

他的赞赏者与批评者均指出,他的世界观本质上颇为简单: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英国《金融时报》塞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1937-)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著名经济学家,美国人,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由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奖。

战后大约30年里,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经济学。但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之后,凯思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便失灵了。出现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为凯恩斯学派以外的其他经济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其中包括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是其代表经济学家之一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1937-)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歧主要分歧:在于短期宏观经济分析上。从理论上说,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经济中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存在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这种不完善性所引起的。所以,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中固有的问题,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机制是完善的。他们也承认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存在,但不是用市场机制的缺陷,而是用其他因素来解释这一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要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由这种理论上的分歧出发,他们就得出了不同的政策结论。凯恩斯主义主张用国家干预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实现经济稳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反对国家干预,主张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实现经济稳定。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歧主要分歧:在于短期1、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2、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出、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3、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宏观经济学目标:1、持续地经济增长——GDP的增长2、高就业、低失业——失业率3、价格稳定(低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4、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税收和支出2、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3.收入政策——政府对于增加工资和涨价4.对外经济政策——汇率管理、外贸控制、关税和补贴等。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总需求与总供给总供给曲线表示所有企业想要生产的产出总量和对应的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应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实际国民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Y*ADASEY0YP0PO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移动对实际国民产出和价格的影响OASE2YY2AD2P0PE0E1AD0AD1P2P1Y0Y1OAS0E0YY0ADP0PE1E2Y2Y1P1P2AS1AS2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总需求与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实际Y*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节国民经济运行总流程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四节三部门和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概念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和局限性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

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以地域为统计标准。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理解: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衡量的。2、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中间产品: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和劳务。理解:中间产品价值的计算采用了增殖法中间产品价值的计算采用了增殖法增殖法棉花8-8棉纱1183棉布20119服装302010693930注意:

无论把哪个生产阶段的产品作为最终产品,其增殖之和一定等于最终产品的产值。见下表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殖合计中间产品价值的计算中间产品价值的计算增殖法棉花3、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与劳务,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往年生产当年出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看作是企业自己把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GDP仍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相反,虽然生产1000亿元产品,然而却卖掉了1100亿元产品,则计入GNP的仍是1000亿元,只是库存减少了100亿元而已。

若某人花29万美元买了一幢旧房,这20万美元不能计入GDP,因为它在生产年份已计算过了,但买卖这幢旧房的经纪人费用可计入GDP,因为这费用是经纪人买卖旧房过程中提供的劳务报酬。4、GDP是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3、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与劳务,5、GDP指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也包括无形产品——劳务。6、GDP指的是合法的市场活动导致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的经济福利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还有非法的市场交易,如走私、贩毒、赌博(澳门的除外)等黑市活动无法计入GDP中。5、GDP指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也包括无形产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于GDP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一国GDP的变动有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假设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到底是由通货膨胀引起还是商品和服务实际数量增加而带来的?为弄清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于GDP是用货币来计1、定义:名义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GDP。实际GDP则是用不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2、区别:名义GDP既包括产量的变动又包括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比名义GN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3、GDP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定义:三、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两者间关系: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简称NFP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三、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1.国内生产净值(NNP)=GDP-折旧

例如,某企业某年购置10台机器,其中2台用来更换保费的旧机器,则总投资为10台机器,净投资为8台机器。2.狭义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3.个人收入: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三、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概念1.国内生产净值(NNP)=GDP-折旧三、国内生产总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和局限性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德豪斯在他们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象,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涨威胁之中。没有像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国内生产总值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和局限性美国经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生产投入销售商品和服务购买商品和服务商品和服务市场企业家庭支出(=GDP)收入=(GDP)工资、租金和利润(=GDP)收入(=GDP)

经济循环图五、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要素劳动、土地生产投入销售商品购买商品商品和服务企业家庭循环流向图的意义:

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企业用销售得到的收益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地主的租金和企业者的利润。GDP等于家庭在市场上为物品与劳务支付的总量。它也等于企业在市场上为生产要素支付的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量。

总产出=总收入内圈为实物循环,外圈为价值循环。循环流向图的意义:核算GNP有三种基本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

1、支出法2、收入法3、部门法

核算GNP有三种基本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

1、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产出总等于支出:指最终产品价值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没有卖掉的存货价值看成是企业自己在存货投资上的支出。产出总等于收入:产出指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和,其所以如此,关键是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售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等成本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国民产品(产出)≡国民收入≡国民支出

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总产出等于1、支出法(1)定义: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耐用品、非耐用品、住房租金、其他劳务。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②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其中: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1、支出法(1)定义: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③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④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所以: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

Y=C+I+G+(X-M)(总需求)

③政府购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美国GDP和其组成部分(2001)消费69%政府购买18%投资16%净出口-3%美国GDP和其组成部分(2001)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净出口国民收核算和决定课件2、收入法1)定义: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2)要素收入包括:①工资、利息、租金和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的总和。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Y=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收入法1)定义: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1)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2)计算步骤:

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第三步,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核算国民收入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最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国民生产的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htm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1)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

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分析角度使用角度分配角度生产角度指标实质经济主体支出总额要素所有者报酬总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要素构成C、I、G

X-M工资、利息、利润、地租、折旧间接税净额各部门的增加值目的分析总量变化和使用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分配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生产比例方法特点

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使用角度分配角度第二节国民经济运行总流程储蓄购买最终产品投资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图9-1两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总需求=消费+投资总供给=消费+储蓄第二节国民经济运行总流程储蓄购买最终产品投资支付生产二、三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购买最终产品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转移支付政府购买税收投资储蓄政府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税收图9-2三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二、三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购买最终产品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转移三、四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政府购买关税税收进口出口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投资储蓄购买最终产品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政府国外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图9-3四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三、四部门国民经济流程模型政府购买关税税收进口出口政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1、总需求的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部门需求和出口需求2、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ADOEAD0ADY0450Y图9-5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ADO3、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ADOE0AD0ADY0450YAD1AD2E2Y1Y2E1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3、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ADOE0AD0ADY0450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C=C(Y)如果两者是线性的,公式为:C=α+βY式中C为消费,Y为可支配收入,α为自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Y为收入引致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其公式为:MPC=△C/△Y平均储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APC=C/Y

MPC=

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2、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而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S)与收入(Y)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其公式是:S=S(Y)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S代表增加的储蓄,则是:MPS=△S/△Y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S)在收入(Y)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是:APS=S/Y2、储蓄函数(sa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