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3章第2节一、选择题1.生态学中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A.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B.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D.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解析: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A项错误;最多约有20%×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B项错误;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一般多于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D项正确。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代表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3×100%B.牛、羊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C.牛、羊同化的能量N5=牛、羊呼吸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适量放牧牛、羊会增大N2与N1的比值解析: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与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即N5/N2×100%,A项错误;牛、羊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B项正确;同化量=呼吸量+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项正确;适量放牧会减少因叶片相互遮挡以及竞争而造成的部分牧草死亡等现象,有利于草的生长,因此能增大其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大N2与N1的比值,D项正确。3.下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B.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100%解析:图中的a7是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该能量并没有被第二营养级所同化,因此仍然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是a4+a7,A项错误;a3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该能量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项正确、C项错误;从题干中可看出,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a6,因此能量传递效率=a6÷a1×100%,D项错误。4.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①⑤之和为输入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解析: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植物呼吸消耗,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A项错误;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未被植食性动物同化,B项正确;⑧表示植食性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并没有流向分解者,C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营养级间同化量的比值,植物同化量未知,无法计算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5.下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解析: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c/a×100%,A项正确;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因此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中的部分能量,B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人工投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项正确;分析可知,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项正确。6.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考虑,下列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中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素食是指人类直接吃生产者,提倡素食使中间环节少了,所以可以使食物链缩短,A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该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在10%到20%之间,所以提倡素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提倡素食缩短了食物链,所以能减少能量的散失,C项正确。提倡素食能使人的营养级降低,缩短了食物链,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所以人能获得更多的能量,D项正确。7.食物链长度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的原因是(B)A.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动物的个体数量越来越多B.随着食物链的延长,最高营养级可得到的能量越来越少C.随着食物链的延长,最高营养级的动物的天敌越来越少D.随着食物链的延长,最高营养级的动物获得食物所需的比例越来越大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而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流经5个营养级后所剩下的能量一般不足以再维持一个种群生存,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B项符合题意。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迁入后可以捕食黄雀,而黄雀是螳螂的天敌,黄雀减少螳螂会增加,而螳螂又是蝉的天敌,所以蝉的数量下降,所以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天敌的数量,减少了蝉的数量,A项错误。能量不能由分解者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鹰的迁入并没有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9.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部分数量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种群输入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a65.53.015.041.5b15.05.00.52.5c2.00.61.4微量(不计)无A.种群a、种群b和种群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中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C.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介于10%~12%D.种群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解析:种群a、种群b和种群c不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5.0-5.0=10百万千焦/年,B项错误。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2.0÷15.0×100%≈13.3%,C项错误。种群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3.0+15.0+41.5=59.5百万千焦/年,D项正确。10.(不定项选择)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C)A.甲为1250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解析: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11.(不定项选择)某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如下图所示,其中数据为能量值(单位:cal·cm-2·a-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CD)A.能量从昆虫向食虫鸟的传递效率明显高于食虫鸟向猛禽的传递效率B.能量的单向流动使得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少C.鼠同化的能量除流向猛禽外其余能量均用于自身呼吸D.生产者同化能量多的原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高解析:能量从昆虫向食虫鸟的传递效率(3/17)明显高于食虫鸟向猛禽的传递效率(0.2/3),A项正确;能量的逐级递减使得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最少,B项错误;鼠同化的能量除流向猛禽外其余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C项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故能量最多,D项错误。12.(不定项选择)生态学中常以金字塔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体个体数量、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生态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D)A.该金字塔可表示树林中树(①)、害虫(②)和食虫鸟(3)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B.如果表示能量金字塔,则能量的流动方向只能依次是③→②→①C.该金字塔可表示浮游植物(①)和浮游动物(②)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D.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该金字塔中的①表示生产者解析:营养级越高,含有的能量越少,但数量可以出现倒金字塔,A错误;如果表示能量金字塔,则能量的流动方向只能是①→②→③,B错误;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越低,含有的能量越多,浮游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含有的能量最多,浮游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比第一营养级少,C正确;城市生态系统是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数量少,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错误。13.下图1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肉食性水鸟,甲、丙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或食物链、食物网)。(2)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水草→甲→丁(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补充后,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丙和丁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3)该河流生态系统除了图1所示的成分外,还应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综合图1、图2分析,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指其他鱼类和甲、乙等生物同化的能量。(5)据图2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5_000kJ/(m2·a),乙同化的能量是1_900kJ/(m2·a),丁同化的能量是275kJ/(m2·a),体现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2)由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肉食性水鸟,则丁可以捕食甲,因此图1中缺少了甲到丁的箭头,即遗漏的食物链是水草→甲→丁;补充后图1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丁和丙可以共同捕食甲和乙,而丙又被丁捕食,故丁和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3)图1中的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图1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甲、乙,因此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指其他鱼类和甲、乙等生物同化的能量。(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即25000kJ/(m2·a),乙同化的能量是1900kJ/(m2·a),丁同化的能量是275kJ/(m2·a),体现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14.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0。(3)图中N3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解析:生产者的同化量是N2,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生物体内(图中N3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量(N4)-粪便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N5),N6是分解者蜣螂的同化量。食物链之间的能量传递不包括分解者,因此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0;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15.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分析回答:(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2)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如下图1所示,若使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30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结合下图2分析,选择的藻类是绿藻,理由是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