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考点12汉至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2022广西广西模拟预测)如图为战国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变迁图,界限以北为游牧区,以南为农耕区。农牧界线的变更说明A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发展B游牧民族完成了封建化C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化D政局变动推动边疆开发【答案】D【解析】依据变迁图表明农牧界线向北迁移,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三次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并设立四郡加强管辖,从而推动了北方游牧区转变为农耕区,说明政局变动推动边疆开发,D项正确;突破性向无法得出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游牧民族完成了封建化表述太过绝对,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图片信息无法得出民族交融方式是否多
2、样化,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甘肃秦安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府任命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等担任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并在内地普遍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到唐宪宗时期,已经没有一个藩镇能有力量与朝廷叫板了。由此推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形成了割据称霸局面B扩大了国家统治区域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数量和权力均有所扩大,但该时期藩镇割据,相互制约,从而使唐朝中央政权与地万割据势力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藩镇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帝国的统治,D项正确;形成了割据称霸局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扩大了国家统治区
3、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宋元之际,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总结:“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宋代市舶司地位的变化()A顺应了国家治理需要B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C重构了地方行政制度D扩大了海外贸易范围【答案】A【解析】市舶司地位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等,顺应了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治理的需要,A项正确;市舶司的设立有利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松动了重农抑商政
4、策,排除B项;宋朝市舶司先由“州郡兼领”,后由“转运使兼提举”,再由“专置提举”,对地方制度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使其重构,排除C项;材料中市舶司地位的变化无法体现海外贸易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湖北模拟预测)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颁诏书,以长安为中心正式确立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安徽天柱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同时确定四渎:江,河,淮、济。确立“五岳四渎”的目的在于()A彰显封建王朝的正统性B强化都城周边军事安全C确立传统朝贡体系地位D调整王朝地方行政区划【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宣帝确立“五岳四渎”以确保都城的中心地位,目的在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
5、权,彰显封建王朝的正统性,A项正确;“五岳四渎”未体现军事作用,排除B项;材料与朝贡体系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调整地方行政区划,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辽宁模拟预测)“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唯听指挥。”下列所述现象与此处于同一朝代的是()初于广州置司,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ABCD【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所述“祖
6、宗之法”符合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结合材料信息“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等可知这是宋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的相关史实,“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等可知这是宋朝丧失北方重镇、军事作战失利、连年加征岁币的相关史实,正确,B项正确;“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反映了清代内阁日常运作情形,“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描写了唐都长安布局规整,体系严密的状况,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6(2022湖南模拟预测)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
7、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这从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并且常常成功的现象中就可看出。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璋建言禁止“元氏旧俗”“以厚风化”,得到朱元璋赞同。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元朝A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戏剧社会教化的作用式微C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D理学日趋僵化导致纲常不正【答案】C【解析】 “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所以元朝整个社会也就星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色彩。“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就体现了这一点,元朝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不利于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立,故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琐建言禁止“元
8、氏旧俗”,C项正确;理学在元中期成为官学,排除A项;材料“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是在强调元朝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开放性,而非戏刚社会教化功能削弱的问题,排除B项;理学倡化是在明清,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福建模拟预测)西汉郡级城市时空分布变化导致表中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时间王国区郡区拓展区(即新建郡)合计前195101525文帝十六年251540景帝六年521567式帝后元二年602024104前74612021102前7612020101A王国经济实力日趋膨胀B帝国疆域全面拓展C郡区商品经济相对落后D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答案】D【解析】表中数据显示自文帝到武帝间,王国区、郡区和
9、拓展区郡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联系所学可知,这是汉朝中央政府采取“削藩”、“推恩令”等措施,导致诸侯王国数量增加和辖区缩小;加上对匈奴等用兵后帝国版图的扩大所致,D项正确;郡级城市数量增长并不能说明经济实力增强,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错在“全面”,排除B项;增长速度慢不能说明经济发展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海南文昌中学模拟预测)汉代郡县长官可以任命下级官员,职权重,县令升到郡守即位同九卿,地方人事变动往往不大。唐代改郡县为州县,官员任免权归吏部,地方官员层级大量增加,升迁变动大。由此可知A地方割据日益严重B基层治理有所发展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选官制度趋于完善【答案】C【解
10、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将郡县长官任命下级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从汉到唐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地方割据日益严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从汉到唐中央集权的加强,“基层治理有所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从汉到唐中央集权的加强,无法体现“选官制度趋于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河北模拟预测)北宋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帅司(安抚司),四司同为地方高层行政长官,全国各个统县行政组织(府、州、军、监)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这一制度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为经济发展
11、创造了条件C促使皇权更加集中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北宋废节镇而置路,并设置监司和帅司,且同为地方高层行政长官,统管地方各行政组织。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使四司取代节度使,通过多个机构共同管理地方,这就使得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和维护国家统一,客观上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一制度通过多个机构共同管理地方,容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皇权集中无关,排除C项;这一制度使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进一步增多,容易造成财政开支增大,而非减少,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2浙
12、江宁波二模)据元史记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关于宣政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管理全国佛教僧徒事务B能够管辖藏族军民政教事务C管辖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D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帝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管辖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说法错误,C项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可知,该机构管理宗教事务,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掌释
13、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可知,该机构管理军民习俗政教事务,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知识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帝师,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11(2022广东模拟预测)宋初,曾令诸郡毁废城垣,各地被迫或自发毁弃城壁的现象较普遍,导致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这种不提倡内地州县筑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宋代。宋的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促使市坊制度的瓦解C造成地方秩序混乱D践行了无为而治思想【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下令诸郡毁废城垣,不提倡内地州县
14、筑城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现象,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与坊市制度瓦解无关,排除B项;宋代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会造成地方秩序混乱,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不是“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2辽宁模拟预测)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各州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A促使藩镇割据局面不复存在B分化事权确保中央控制地方C保证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实施效果符合宋初君臣构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初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三年一易,
15、并受通判监督,结合所学可知,宋初通过分化事权的措施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不复存在”的说法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排除A项;北宋采用的分化事权原则,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北宋的制度设计虽使专制集权得到强化,但矫枉过正,使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浙江绍兴二模)有史籍在介绍古代某机构时说:“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该史籍介绍的这一“机构”A是设置于边境的地方行政机构B官职可以世袭,不用交纳贡赋C集军民、政教管理事务于一体D负责管理
16、西藏、新疆等地事务【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可知,该机构管理宗教事务;依据材料“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可知,该机构管理行政事务;依据材料“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可知,该机构管理军事;依据材料“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可知,该机构管理军民习俗。由此可知,该机构集军民、政教管理事务于一体,C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机构是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的宣政院,它不是边境的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项;宣政院官职由中央派遣,不可以世袭,要交纳贡赋,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与新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2022河北石家庄
17、二模)有学者指出,杜甫曾被四川地方长官以中央名义委任为工部员外郎,但实际并未在中央任职,只是在四川听差遣而已,这一现象在当时屡见不鲜。这表明当时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B中央权威受到冲击C科举取士渠道多元化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杜甫被四川地方长官以中央名义委任为工部员外郎,但是却未在中央任职,只是在四川听差遣而已,说明唐朝地方权力扩大,这就冲击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名存实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2北京朝阳一模)盛唐以前实行的是三省六尚书二十四司加卿监的官僚体制,尚书省
18、户部是财政的首脑。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理财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经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财体制,在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观察唐朱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下列几个理解中准确的是出现使职的固定化三司成为宋初理财首脑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保持近200年唐宋财政体制的终点回到起点是历史的倒退理财体制经历否定之否定演变历程强化集权ABCD【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三司使管理财政的机构,因此宋朝三司成为宋朝初期理财首脑,正确;根据材料“在神宗元丰年间
19、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可知,宋神宗元丰年间是在1078年,而南宋后期是在1279年左右,说明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将近保持了200年,正确;根据材料“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度,虽然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但不能表述为历史的倒退,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度,三司是管理财政,主要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主义的需要,正确;综上所述,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6(2022北京海淀一模)巡守是古代君主出京巡察地方的重要活动。以下相关记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春三月,还至泰山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王亲遹省(巡守)东国南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 “巡行口外,按历蒙古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怀远之略。” “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亲巡远方黎民。”ABC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春三月,还至泰山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是汉代;“王亲遹省(巡守)东国南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 是西周;“巡行口外,按历蒙古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怀远之略。” 是元朝“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亲巡远方黎民。”是秦朝;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7(2022新疆二模)王夫之曾言:“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虽然,习久而变者,必以其渐。秦惟暴裂之于
21、一朝而怨满天下”。钱穆也说:“始皇既卒,赵高用事。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上述材料能够说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规律B秦国灭亡根本上缘于郡县制度的推行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的历史原因D分封制度的长久延续有利于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可知作者认为“封建之残念”指的是分封制,对人民仍然有影响,所以“秦遂以亡”,故而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C项正确;“封建之残念”指的是分封
22、制,不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度的推行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分封制度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8(2022陕西宝鸡中学模拟预测)唐朝建立之初,不设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据此可知,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D已开始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监察制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
23、可知,唐初派遣监察官员对方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监察并了解当地风俗,这有利于整顿地方行政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区的划分,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排除B项;唐中后期节度使制的实施致使藩镇割据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9(2022河南新乡二模)汉初颁布的二年律令规定,关中人员、物资、马匹等出入关津(关中与关外的水陆交通要津)要严格登记审查,严禁关中人、财、物流入诸侯王国,在汉与“诸侯”,即诸侯王国的边境线上设亭障,驻士卒,严防死守,防止“诸侯”侵犯汉境和汉人外逃。这些规定A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经济实力B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全面构建C反映了王国对中央存在威胁D阻碍
24、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诸侯王国的边境线上设亭障,驻士卒,严防死守,防止诸侯侵犯汉境和汉人外逃”可知中央对王国有严格的防范,表明王国对中央存在威胁,C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中央对王国材料严格的防范措施,仅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经济实力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集权体制的全面构建的是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排除B项;根据材料“防止诸侯侵犯汉境和汉人外逃”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排除D项。故选C项。20(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西汉七国之乱前后,燕的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齐的渤海、北海、平原、东莱、琅邪,吴的会稽等滨海地区逐渐纳入西汉中央政权管理。此举
25、A体现了中央政权对海洋资源的重视B受到了汉初黄老之学治国思想影响C旨在废除郡国并行制D不利于农耕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燕的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齐的渤海、北海、平原、东莱、琅邪,吴的会稽等滨海地区逐渐纳入西汉中央政权管理”可知,材料反映西汉加强对滨海地区的管理,旨在废除郡国并行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洋资源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受到了汉初黄老之学治国思想影响,排除B项;材料内容对农耕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1(2022江苏模拟预测)董仲舒对汉武帝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
26、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其意在()A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B否定汉初“无为而治”的实践C劝诫皇帝调整政策适应现实D通过神化皇权实现国家大一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统治者虽然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王朝仍然面临着诸如王国威胁、土地兼并和匈奴进犯等问题,故董仲舒认为不妨“退而更化”,即实施“积极有为”的政策,C项正确;董仲舒针对的是汉得天下以来施政上的经验教训,而非秦亡教训,排除A项;董仲舒意在劝诫汉武帝进行更化,而不是否定汉初“无为而治”
27、的实践,排除B项;君权神授等理论神化了皇权,但材料中的论述并未涉及神化皇权,排除D项。故选C项。22(2021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模拟预测)“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1世纪B7世纪C14世纪D17世纪【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羁縻制度,唐朝统治时间是公元前7世纪到10世纪初,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3(2022山东模拟预测)史记中有“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汉书则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了汉书的做法。这一变化可以看出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D官修史书缺乏固定体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所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水力按摩淋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预判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毛巾产业消费模式与供求趋势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橡胶溶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植物基液压油市场全景深度调研与需求规模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桦树花粉过敏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服装面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有机农业行业运行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暖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NSA2000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度国人饮水电器白皮书-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
- 2025年浙江国企温州快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 2025合伙事业利润分成管理协议
-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含答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包裹接收和追踪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讲座
- 河道水毁清理维护施工合同
- DB32T 4355-2022 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设施安全技术规程(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