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能力-《宇宙的未来》_第1页
过能力-《宇宙的未来》_第2页
过能力-《宇宙的未来》_第3页
过能力-《宇宙的未来》_第4页
过能力-《宇宙的未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9过能力-宇宙的未来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月球诞生新说蒋葳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核爆炸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此次大爆炸的强度相当于400亿颗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两位科学家是根据一种裂变理论提出这种观点的,这种裂变理论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描述过。该理论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来自宇宙中同一旋转的熔岩,后来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原因以外,19世纪初的科学家无法用其他理由来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目前,关于月球形成,主流

2、科学界中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大碰撞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火星体大小的外星体撞击,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氧、硅和钾等同位素元素,这表明两个星体有可能具备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当仅仅源自地球。因为太阳系进化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化学组成和撞击天体的化学组成不可能是同样的。如果地月同源的话,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此前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传统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由部分结晶的铁和镍铁合金组成的,内核外面是由液态的铁、镍和一种或多种较轻的元素组成的流体核。从

3、1940年以来,这一理论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最近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亨顿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核地球的新观点。亨顿认为,在我们脚下6500千米深的地方,有一个由铀和钚构成的直径达8千米的巨大的核反应堆内核,正在不断地进行核反应,从而产生了地球磁场并为火山和大陆板块运动提供能量。这正好可以解释传统地球构造理论难于解释的神秘现象:地球磁场平均每20万年发生一次磁场极性倒转,且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弱或变强。这个天然的反应堆形成之初体积应该较小,但是随着放射性元素等能产生爆炸的物质逐渐增加,在核心区域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液态物质聚集区,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当其与足够的燃料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

4、生巨大的爆炸。这一理论恰好也能解释地球所释放出的能量要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的现象。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相信,在地球形成初期,造成月球从地球分离出去并进入轨道的能量是由地球地幔边界的一种超临界反应堆所产生。这种反应堆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得地球上的硅酸盐等物质蒸发并被喷射出去他们认为,要想证明这一理论,需要依靠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带回月球更深内部的物质样本。1关于月球起源,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主流学界认为,地球外一个巨型天体与地球相撞,使地球的一部分分离出去慢慢形成了月球。B有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地幔边界的超级核爆炸将地球的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后形成的。C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

5、化学分析,其结果否认了大碰撞学说。D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假说结束了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同位素元素,因此它们可能有相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该仅仅源自地球。B地球磁场会发生极性倒转,磁场强度有周期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内核存在巨大的核反应堆。C如果地月同源,只有产生巨大的核爆炸,才可能将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D传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受到质疑,新观点认为地核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点就会爆炸。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月球是因外部力量的撞击而分离出地球的,

6、那么它除了有与地球相同的物质外,还可能有撞击天体的某些物质。B最新的核爆炸诞生月球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提出过,只是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依据。C美国科学家享顿的“核地球”观点突破了地球内部构造中传统的铁镍地核理论,这为月球诞生新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地球释放出来的能量之所以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核反应堆内核一直在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二、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而非地表。英国每日邮报12月9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

7、微生物,这为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分布在不同大陆,但都创造出了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高度相似。其DNA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特施伦特说,现在还不清楚相似的微生物是如何散布到相距遥

8、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的。施伦特博士说:“两年前,我们还不太了解现在的地下微生物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吃什么。自那以来进行的多项研究已经大幅扩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正在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在这些生态系统下发现的是什么种类的微生物,而且还包括在全球不同地点发现的微生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目光所及之处,我们都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微生物。”研究发现,这些生命形态不是依靠太阳光为生,而是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施伦特博士说:“人们容易理解为何远隔重洋的鸟类或鱼类有可能会相似,但想想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

9、微生物,这很挑战人的想象力。”研究人员麦科洛姆说:“在某些很深的地方,例如深海热泉,那里环境变化剧烈,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地下深处的缝隙,那里的生态系统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而以往的理论认为,355亿至38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

10、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4下列不属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的依据的一项是()A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序列相似。C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彼此相似的微生物可以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D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那些生命形态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

11、获得。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B施伦特博士认为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竟然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C生命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理论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D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描述某些微生物的特殊现象。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B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

12、,在相隔1万多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种情景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因为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D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因此,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医疗方面有利用的前景。参考答案:“结束了关于月苹起源的争论”错误,文章结尾说“要想证明这一理论物质样本”,可见该假说尚未被证实,因此也没有结束争论。“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于文无据,原文说“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

13、成新的星体”,从原文中无法得知从地球喷射出去的是“一块固体物质”。世纪初科学家描述的只是一种裂变理论,不是核爆炸学说。项,答题依据为原文第段中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生活了几十亿年”以及第段中的“生活在北美和欧洲样本高度相似”。B项,答题依据为原文第段中的“其DNA序列也与微生物相似”。C项,由原文可知,选项表述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依据,更与“源自深深的地下”无关。D项,答题依据为原文第段中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5000米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和原文第段中的“这些生命形态不是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中获得”。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段和第段,第段“这些微生物是的时代”中的“这些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的微生物,不是指所有的微生物,故该项表述不正确。B项,由原文第段可知,“不能够理解”错误,应为“很难理解”。C项,由原文第段和第段可知,选项所述的问题是以往的理论存在的问题。项,由原文第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