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_第1页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_第2页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_第3页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_第4页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5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因而在他的作品里,尤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群“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看客的形象,字里行间都传递着对民族对国民的深沉思考和深刻反省。鲁迅先生个人的经历、真实的现实生活和民族的历史积习是看客这一群体形象艺术建构的重要素材了重大转折。鲁迅本想学医来救人救国,但在仙台求学时,学校放映日俄战争的画片时,“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

2、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于是鲁迅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民族的忧患与个人的责任感的强烈碰撞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的源头,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而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便是鲁迅先生笔伐的对象,凝聚成鲁迅先生巨大的艺术结晶,这一形象也成为他小说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很象久饿的人见了食物般,眼里现出一种攫取的光”“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是鲁迅笔下看客们的形象,而这些看客又是些什么人呢祝福中听祥林嫂故事的“善女人”柳妈、没趣的男人、陪出眼泪的女人、好奇的

3、老女人;药中吃“人血馒头”的华家、嘲笑夏瑜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青年;阿Q正传中未庄里的酒店内九分得意的笑的“鉴赏家”们这些“看客”多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虽然和那些“示众的材料”一样身份卑微,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罢了,但却乐于在别人伤口上撒盐,津津有味地赏玩着别人的痛苦,这不得不让人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慨。那么这些看客为什么会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呢他们又都看到了什么呢当祥林嫂直着眼睛、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

4、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许多人都发生了新的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如果说,这些听故事的鲁镇人尤其是那些女人,也有天性中对失子母亲的同情,这种痛苦对女人们来说本来是最易相通的,但他们对祥林嫂的故事发生的极大兴趣,是仅用“同情心”无法解释的,因为那种回忆每一次都是饱含着深度痛悔的创口撕裂。她们在同情心的展览中,隐藏着的潜在动机是刺激的快感,是对好奇心的满足。或者说,祥林嫂丧子的不幸只是成为了他们自己“有幸”的证实,

5、并通过不幸的反复展示和咀嚼,来加强和增大自己存在的幸福感。我们再来看阿Q正传中阿Q欺侮小尼姑之后的一个片段:“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一拧,才放手。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从他们的两次大笑声中可以感受,他们完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他们以鉴赏家的态度去咀嚼他人的痛苦。酒店里的人的九分得意,并不是说他们还有对小尼姑的一分同情,而是他们认为阿Q调戏得还不够,或者说自己没有亲手去调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那肮脏、冷漠的灵魂,他们对小尼姑毫无怜悯之心

6、。这又是一群冷漠无情的看客,是一群缺乏人性的毫无怜悯之心的看客。总之,看革命者夏瑜被杀也好,看阿Q被官府砍脑袋也罢,这些看客们表现出来的都是幸灾乐祸,爱凑热闹的低级趣味,暴露出来的是他们的愚昧无知、欺软怕硬,他们辨不清正邪善恶;又是不负责的,他们在分不清善恶的情况下,在势力交锋中见风使舵,选择强者,明哲保身。看客,是可怕而可悲的。落井下石,耻笑失败者、弱势者、处于困境中的人。可他们想过没有,如果自己也成了被人耻笑的对象,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和酸楚。阿Q他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如此的无知,如此的没有自尊和骨气,他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革命党人被杀,看到白举人的秘密等,但是即使他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反而被那些地主所警惕,所陷害,最后反倒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虽然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看到的不同,但结果甚至比他们还惨,看的原因都是出于好奇,但结果都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一群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下场。鲁迅先生说他“揭出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将国民的劣根性公诸于众,决心让国民自己去品咂,去反思,并热切希望国民从他的呐喊声中去领会,去日省三身,去洗心革面。但时间已经过去快一个世纪了,先生笔下的看客们仍然赤裸裸的存在着,他们看轻生女子跳楼,看讨薪民工自杀依然是里三层外三层,依然是兴高采烈,依然是无肝无肺,唯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