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 名师 《桃花源记》综合练习_第1页
2022-2023年度 名师 《桃花源记》综合练习_第2页
2022-2023年度 名师 《桃花源记》综合练习_第3页
2022-2023年度 名师 《桃花源记》综合练习_第4页
2022-2023年度 名师 《桃花源记》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32桃花源记综合练习A卷基础知识测试卷一字音字形训练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豁然()(2)俨然()(3)阡陌()()(4)问津()(5)邑人()(6)诣太守()(7)垂髫()(8)发髻()(9)两鬓()(10)骥()(11)怡然()(12)皆()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Ain()来问讯_B便yo()还家_Cyun()溪行_Dn()病终_E欣然u()往_F后su()无问津者_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A舍:_()_()B着:_()_()C间:_()_()D率:_()_()E语:_()_()二、重点词句考查1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A阡陌交通古义_今义_

2、B率妻子邑人古义_今义_C来此绝境古义_今义_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_今义_E无论魏晋古义_今义_F芳草鲜美古义_今义_2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词性及意思。(1)舍便舍船、屋舍俨然、(2)寻寻向所志、寻病终、(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4)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5)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所从来,具答之、(6)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缘溪行(2)忽逢桃花林(3)芳草鲜美(4)落英缤纷(5)欲穷其林(6)林尽水源(7)便舍船(8)才通人(9)豁然开朗(10)屋舍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2)阡陌交通(13)鸡犬相闻(14)悉如外人(15)黄发

3、垂髫(16)怡然自乐(17)具答之(18)便要还家(19)设酒杀鸡作食(20)咸来问讯(2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3)遂与外人间隔(24)无论魏晋(2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6)停数日,辞去(27)此中人语云(28)不足为外人道也(29)便扶向路(30)处处志之(31)及郡下(32)诣太守(33)说如此(34)寻向所志(35)欣然规往(36)寻病终(37)后遂无问津者(38)未果4、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语。1渔人甚异之。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问所从来。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8乃不知有汉,无

4、论魏晋。9不足为外人道也。三、文学常识考查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名_,字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朝。文章虚构了一个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_为线索,按照_桃源,_桃源,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四默写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文中借对土地、居民的描写,展现桃花源和平图景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3)描写桃花源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4)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5)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6)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词语是。(7)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8渔人“欲穷其

5、林”的原因是。9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B卷文言能力强化卷一课内文段阅读练习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6、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俨然:属:阡陌:垂髫:要:绝境:遂: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渔人甚异之:林尽水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给选文分段,并概括大意4、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5、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7、1)(2)(3)6、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至少三个)1237、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_。(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_。(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_。(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_。8、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9、“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10、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

8、活的痛苦而叹惋。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11、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D停数日,辞去:辞去,告辞离去12、对下面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悉如外人”,“逐与外人间隔”两句中的“外人”意义相同,都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B“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中“要”“延”意义相同,都是“邀请”。C“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两句中的“具”意义相同,都是“详细”;。D“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为”意义相同,都是“对、向”。13、下面说法不正确

9、的一项是()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C村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14、根据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皆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B为自己信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15、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16

10、、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7、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8、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19、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20、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21、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二课外拓展文段阅读一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路荒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

11、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注:肆:致力。艺:种植。靡:没有。暖:遮蔽。俎豆:祭器。22、给下列各字注音。稷()靡()吠()俎()孺()怡()23、解释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义。憩()荫()纵()斑白()24、翻译下列两句诗。(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25、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的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一致?26、节录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结合注释疏通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二)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

12、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苏轼和桃源诗序)27、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_。28、解释下列各句加粗的字。(1)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2)饮其水皆寿。()(3)或至百二三十岁。()(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29、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

13、为这种说法是_(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3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三)天宝山有三道人,采药,忽得瘗钱,而日已晚。三人者议:先取一二千,沽酒市脯,待旦而发。遂令一道人往,二人潜谋:俟沽酒归,杀之,庶只作两分。沽酒者又有心置毒酒食中,诛二道人而独得之。既携酒食,示人次,二人者忽举斧杀之,投于绝涧。二人喜而酌酒以食,遂中毒药而俱死。31、解释下列词语。(1)沽:(2)市:(3)潜谋:32、选择对“待旦而发”翻译正确的一项,并说出其理由。A等天亮了再出发。B等天亮了再开掘。正确的一项是:_。理由:33、试翻译“沽酒者又有心置毒酒食中,诛二道人而独得之”。34、诵读以

14、上片断,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本文讽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C卷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一中考经典回放(一)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5题。(2022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15、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

16、谏)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答: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答: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答:(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2022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17、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发现桃花源()()7、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悉如外人()()便要还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9、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4分)10、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课外延伸阅读“荣”与“辱”“荣”与“辱”,在人的生活

18、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

19、才能昂起头来生活。“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有改动11、1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2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12、第4段中心句是第5段画线句主要阐明的观点。13、从全文来看,“

20、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三、趣味文言文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字稚圭1,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2,衡乃穿壁引其光3,以书映光而读之4。邑人大姓文不识5,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6,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7。主人感叹,资给以书8,遂成大学9。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10。”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11,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注释】1匡衡:家贫好学,经学绝伦,尤通诗经。汉元帝时官至丞相。2逮:达到。3穿:凿通。4映:

21、照耀。5邑(y)人:同乡的人。大姓:大户人家。文:字6佣作:做雇工。7愿:希望。8资给(j):资给供应,这里指供给。9遂:于是,就。大学:造诣很深的学问家。10解人颐(y):使人开颜欢笑。颐:脸颊。11畏服:敬畏佩服。是:此,这样。【问题探究】1本文写了几件事试用四字短语概括。2你通过凿壁借光的故事,能升华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应试训练】1从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例子。2“时人畏服之如是”中,有两个代词,请分别说出它们指代的内容。3从下列各句中,找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例:遂成大学。A衡乃穿壁引其光B闻者皆解颐欢笑C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4你还能说说一至两个意义与“凿壁借光

22、”相似的典故吗?桃花源记综合练习答案A卷基础知识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字音字形训练1(1)hu(2)yn(3)qinm(4)jn(5)y(6)y(7)tio(8)j(9)bn10j11y12ji2A咸全、都B要同“邀”邀请C缘沿着D寻不久E规计划F遂于是,就3Ash舍弃sh屋舍Bhu衣着ho着急Cjin房间jin间隔Dshui率领l圆周率语言y不以语人二重点词句考查1A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B妻子妻子和儿女专指男子的配偶C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D如此像这样这样E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F鲜美(指色彩)鲜艳美丽指食物味道好、2(1)动词舍弃;名词房

23、舍(2)动词寻找;副词顷刻、不久(3)动词作为;介词对、向(4)名词标记;动词作标记(5)代词这样;代词他们(6)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竟然31)缘,沿着;行,船行(2)遇见,碰到(3)鲜艳,美丽(4)繁多交杂的样子(5)尽(6)尽头,源头(7)丢弃(8)才,仅(9)开阔的样子(10)整齐的样子(11)类(12)阡陌,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阡”东西方向叫“陌”;交通,交错相通(13)听见(14)都,全(15)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16)愉快的样子(17)详尽(18)邀请(19)摆设(20)都;消息(21)说(22)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

24、(23)间隔,间断(24)不要说,更不必说(25)其余的人(26)告别;离开(27)(y)告诉(28)足,值得(29)沿、顺着(30)做标记(31)到,到达(32)到某人所在的地方(33)像这样(34)标记(35)高兴的样子(36)不久(37)问路,这里的意思是探访,访求;渡口(38)没有实现4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豁:开阔。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5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都。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7这

25、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8(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9(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三文学常识1、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安乐宁静的,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2、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发现访问离四默写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个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26、食。(6)豁然开朗(7)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甚异之(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卷文言能力强化卷答案一课内文段阅读练习1、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垂髫:指小孩要:同“邀”邀请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惋:惊讶、惊奇2、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得经过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4、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村人村人村人村人渔人渔人5、豁然开朗

27、鸡犬相闻怡然自乐6、(1)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2)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3)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语,“不管”。7、(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咸来问讯(4)先世避秦时乱(5)与外人间隔8、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9、不想被外面的战乱破坏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10、C11、C12、D13、C14、C15、C16、活动、穿戴、心情17、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18、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

28、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19、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20、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

29、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21、“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二课外拓展文段阅读(二)22、jmfiry23、憩:休息荫:遮蔽纵:纵情斑白:指老人24、(1)春天养的蚕吐出长长的丝,秋天庄稼成熟收割而没有国家的赋税。(2)孩子们纵情地放声歌唱,老人们欢快地到处游玩。25、与课文中“土

30、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达了一致的意思。26、这些诗句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三)27、桃花源记28、只长寿有的人这里29、多过其实30、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四)31、沽:买市:买潜谋:暗地里商量32、B联系“日已晚”“先取一二千”说明道人打算在此过夜,第二天再行挖钱;联系后文二人想分作两份和一人想独吞等明显是都惦记埋在地下的钱,因此“发”是开掘而不是出发。33、买酒的人也想在酒食中下毒,害死两个道人就可以独吞了。34、本文揭露讽刺了见利忘义、尔虞我诈

31、的丑恶社会现象C卷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中考经典回放(一)1、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2、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3、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

32、面两者是相同的。(二)6、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7、(1)咸(皆)(2)延8、(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0、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二课外延伸阅读11、5分(1)3分写出人名1分,写出主要事迹2分。示例: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22分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对比1分,作用1分12、4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各2分13、3分“知荣辱”是“做人”的标准或对“做人”起决定作用。与答案意思接近,酌情给分三、趣味文言文凿壁借光:问题探究1三件事:凿壁借光佣作借书说诗解颐2家贫不要紧只要立志勤奋苦读,终能成才。应试训练1“主人怪之”、“感叹”、“资给以书”;“闻者皆解颐欢笑。”前者是为了烘托匡衡的勤奋,后者是为了烘托他解诗水平高。2之,指代匡衡;是:这样,指代“闻者皆解颐欢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