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第8讲-技术及技术方法课件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8讲-技术及技术方法课件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8讲-技术及技术方法课件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8讲-技术及技术方法课件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8讲-技术及技术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讲 技术及技术方法 10/15/2022第8讲 技术及技术方法 10/11/2022第8讲 技术及技术方法技术观的基本问题 技术的界定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 常规技术设计10/15/20222第8讲 技术及技术方法技术观的基本问题10/11/20222第八章 技术观的基本问题技术的界定 技术的一般定义 技术的人工二重性 技术与科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研究的一般观点 (阅读内容)10/15/20223第八章 技术观的基本问题技术的界定10/11/20223第一节 技术的界定一、技术的一般定义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 作为知识(knowledge)的技术 作为活

2、动(activity)的技术 10/15/20224第一节 技术的界定一、技术的一般定义10/11/20224技术可以被认为涉及了人对自然的干预,涉及了目的以及物质装置、知识、以及可操作的体系;同时也可以从技术与其它对象的相互关系,如文化、社会范畴下来考察技术10/15/20225技术可以被认为涉及了人对自然的干预,涉及了目的以及物质装置、1、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 指 技术的各种物化结果,包含所有人造的、物质的人工物,如工具、机器和消费品。10/15/202261、作为客体(object)的技术10/11/2022610/15/2022710/11/20227技术哲学的创始人恩斯特卡

3、普认为:工具均是人的器官的投影,即“器官投影”。工具是从人的器官中衍生处理的,人体器官的外形与功能是所有工具的源泉与本质。-技术就是外在化、客观化的人类器官。 10/15/20228技术哲学的创始人恩斯特卡普认为:10/11/20228M.邦格也认为:“技术可以看作是关于人工事物的科学研究技术可以被看作是关于设计人工事物,以及在科学知识指导下计划对人工事物进行实施、操作、调整、维持和监控的知识领域”。 乔治巴萨拉也认为,“技术和技术发展的中心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技术开发群体和社会经济因素,而是人造物本身”。 10/15/20229M.邦格也认为:“技术可以看作是关于人工事物的科学研究技2、作为

4、知识(knowledge)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技术 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主要包括:技能,在制造和使用人工物过程中的体 现出的非知觉的感觉运动的技能,如烹制一块蛋糕的火候掌握;技术规则,为达到某种类型的目标的一个带有某种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技术理论,技术规则的系统化。 10/15/2022102、作为知识(knowledge)的技术10/11/2022技术知识区别于科学知识目的性:人类的技术行为是设计、制造、使用、监制各种人工事物及人工过程的有目的的行为,是关于“如何做”(what we ought to do?)问题;关于“目的”的概念并不出现在科学知

5、识的理解之中。 评价标准:科学知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真”,但是技术的知识是讲究实用的知识,是设计、建造、运转人工客体的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特征。 10/15/202211技术知识区别于科学知识目的性:人类的技术行为是设计、制造、使实践智能技术被理解为包含了人类实践智慧与技艺的一个特殊知识体系。但由于技术行为 目的性的倾向以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因此这里知识的概念更接近于智能的概念。 在技术知识中,除了有“可明言的”知识外,还存在着一种只能用熟练操作技巧表现出来,用人造物呈现出来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意会知识 。10/15/202212实践智能技术被理解为包含了人类实践

6、智慧与技艺的一个特殊知识体实践智能的理解包含了两个核心方面:目的性倾向与非明言知识。因此,用实践智能一词来表示它们要比用一般的“知识体系”一词来表示它们来得更清楚一些。这样,技术就可以理解为: 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的实践智能体系。 10/15/202213实践智能的理解包含了两个核心方面:目的性倾向与非明言知识。因3、作为活动(activity)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与人的不同行为联系在一起,主要包括制造(production)与使用(use)。10/15/2022143、作为活动(activity)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与人的不二、技术人工客体的二

7、重性技术客体的物理结构,它由自然律来支配. 如空调本身就是依据冷凝、压缩等物理原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机等基本元件组成.技术客体的功能,是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空调的基本功能是制冷,螺丝起子的功能是拧紧或拧松螺丝。10/15/202215二、技术人工客体的二重性技术客体的物理结构,它由自然律来支配技术客体二重性的知识对于技术设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设计的概念,首先的意思就是对一个物体客体做出完整的描述,使得在这描述的基础上这个客体能制造出来。而且还应该包含关于这一物理系统怎样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理解。10/15/202216技术客体二重性的知识对于技术设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10/11技

8、术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不同侧面的矛盾分析,从中更可以看到技术这一现象的复杂性。10/15/202217技术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10/11/202217技术的自然属性 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依赖大自然、受制于大自然的方面。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天然自然以及依靠技术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10/15/202218技术的自然属性 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依赖大自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

9、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行技术要素。-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10/15/202219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还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变化。10/15/202220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10/在技术从潜在到现实形态的转变中,人们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创造力,运用各种知识、经验、从各种相互矛盾的条件中寻

10、找实现技术目的的最佳方案,通过原理和方案的构思,形成构想和设计形技术, 再通过试验与研制,最终将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技术。10/15/202221在技术从潜在到现实形态的转变中,10/11/202221第二节 技术与科学一、前科学时期的技术 (16s之前的技术) 特点: 技术几乎独立于科学而发展10/15/202222第二节 技术与科学一、前科学时期的技术 (16s之前的技术近代以前的科学知识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科学认识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样呈现出混乱、无规律的状态。各种技术发明和改进往往来源于偶然的经验发现,大都是在根本没有纯粹科学帮助的情形下进行的,它们并不是科学理论的应用,而仅仅是与

11、人们后来获得的关于自然的科学定理、定律相吻合。如:16世纪的欧洲,在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与数学方法在理论上推算出落体运动规律之前,工程师就已经从观察中知道大炮抬到45度仰角时射程最远。 10/15/202223近代以前的科学知识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科学认识与技术发展之间二、技术与科学的结合第一阶段:16-19世纪中叶,技术与科学开始相互融合,但是技术的发展主要动力还是来自生产与实践; 实验科学的发展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纯粹数学指导数学家们发明了计算器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创造动机总是来源于社会需要 10/15/202224二、技术与科学的结合第一阶段:16-19世纪中叶,技术与科学第二阶段:19S

12、中叶20S 高技术发展需要以科学的重要发现为前提和基础 19世纪出现的一系列产业部门,如钢铁、化工、电气大多都是依托科学成就发展起来的。由此,也产生了工程科学或者技术科学这样的新学科。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在20世纪的联系显示前所未有的强劲趋势,应该强调的是,“以科学为基础”是现代高技术的典型特征。要是没有划时代的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理论推进,就几乎不可能有划时代的技术发明、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10/15/202225第二阶段:19S中叶20S 高技术发展需要以科学的重三、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纵观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到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技术在自身的进化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

13、、并区别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规范: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社会规范10/15/202226三、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纵观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技术的定义,1、研究目的不同 科学的首要目的乃是“求知”,它探求真理,尝试认识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以获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求效用”,它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人工事物,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的目的。 10/15/2022271、研究目的不同 科学的首要目的乃是“求知”,它探求真理,尝所以当我们考察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价值的时候,不能够用统一的、僵化的标准来衡量。从技术“求用”的价值来看,对技术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是合理的。因而在评价科学认

14、识的价值时,不必苛求科学家去创造财富。像宇宙起源、天体物理和基本粒子等的研究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来说要比许多物质利益都更为重要,不能只用简单、经济的原则来衡量科学的经济效益。10/15/202228所以当我们考察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价值的时候,不能够用统一的、僵2、研究对象不同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科学需要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如 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以及社会组织系统等等。可以说,技术改变,甚至挑战了自然,将大自然没有赋予人类的许多东西引入了人类世界,自然没有给我们提供面包与火车,但是,人类却借助技术的活动创造出它们。

15、见 P219. 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的比较10/15/2022292、研究对象不同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科学需要研究自然界3、研究核心不同 科学追求万物之理,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如何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理论化的知识,与实验研究密切相关。 关于技术的知识则告诉我们“如何做”,应当怎么做 。技术与经验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制造人工物品,大多得益于经验、实践的积累。 10/15/2022303、研究核心不同 科学追求万物之理,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注意: 人们通常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在这背后可能是因为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并且科学发

16、现常常诱发技术革新,但是科学知识与科学发现并不能为技术体系由潜在到现实过渡提供解释,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通道。技术发明不能简单归之于科学发现的发展和应用,知道“事物是怎样的”与知道“如何去做”并不是同一回事。10/15/202231注意: 人们通常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在这背后4、社会规范不同科学是无国界的,它的知识是公有的、共享的,属于全人类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泄漏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的专利与知识产权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技术是有国界的,未经公司或政府的许可是不能输出的。 10/15/2022324、社会规范不同10/11/20223210/15/2022331

17、0/11/202233可见 :区别科学哲学的技术哲学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科学哲学是对科学进行哲学的反思,而技术哲学则是对不同于科学的特殊对象,不同于科学的技术概念、判断和推理,不同于科学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价值体系进行哲学反思。10/15/202234可见 :区别科学哲学的技术哲学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10/1第三节 技术研究的一般观点 技术的实体理论 技术的工具理论技术的批判理论技术的认识论研究-一般性了解(阅读材料)10/15/202235第三节 技术研究的一般观点 技术的实体理论 10/11/ 第九章 技术方法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 (一般性掌握) 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 技术方法的一般过程常规

18、技术设计* 技术问题 技术常规设计中的知识 技术规则的评价10/15/202236 第九章 技术方法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 (一般性掌握) 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一、 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1、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关系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对比:有共同点,因为技术要以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为前提,还必须认识自然规律在人工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10/15/202237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一、 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10/不同点:技术方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技术的工作过程一般是从把社会需要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的某种技术需要开始,经过规划、研究、设计,使科学成果和技术原理具体化,最后通过研制或施工制造出合乎

19、需要的人工自然物;更强的社会性;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规律和其他社会因素的支配;10/15/202238不同点:10/11/202238更强的综合性;不同于科学中的简化抽象;要解决技术可行性问题并且择优。受到许多约束条件的制约:(1)技术本身的已有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 3)环境约束条件;(4)法律、道德、安全等条件。10/15/202239更强的综合性;不同于科学中的简化抽象;10/11/20223根据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认知程序,我们可以队技术认识过程进行阶段分析:(1) 技术认识过程中的问题阶段(2)技术认识过程中的设想阶段(3)技术

20、认识过程中的检验阶段10/15/202240根据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所提出的解决二、技术方法的一般过程20世纪60年代,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AD霍尔在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中,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程序和决策逻辑运用到工程技术领域当中,提出了技术认识程序的六个步骤:(1)确定问题; (2)目标选择;(3)系统综合; (4)系统分析;(5)最优系统选择;(6)计划实施。 10/15/202241二、技术方法的一般过程20世纪60年代,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A10/15/20224210/11/202242第二节 常规技术设计*一、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来自技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它们

21、产生于人类实际的需要或潜在的与当前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要求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加以解决。技术设计的问题就可以理解为技术客体系统功能的冲突,以及功能要求与实现这一功能的物理结构属性之间的冲突。 10/15/202243第二节 常规技术设计*一、技术问题10/11/202243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类问题是存在已知的解决方案。这类问题人们经常通过对问题的定义,运用类推的方法,与所熟悉的标准问题进行类比,如果能够获得正确的类推,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 10/15/202244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0/11/202244另一类问题为没有已知的解决方案,这类问题又称为发明性问

22、题或创造性问题。发明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引入新的设计方法或技术原理的突破,因此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发明问题被看作是创造或创新过程的真正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类问题。10/15/202245另一类问题为没有已知的解决方案,这类问题又称为发明性问题或创在实际的技术活动中,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功能矛盾和物理矛盾,体现为产品设计中功能要求与物理实现的结构之间的矛盾;要实现某功能,但不知道实现这一功能的具体物理结构设计;功能上,有效率但是效率不高,需要提高效率的更好的物理结构设计;有害的作用或效果,希望消除这些效果;必须寻找到新的物理结构方式来实现某一功能;系统过于复杂。 10/15/202246在实

23、际的技术活动中,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10/11/2根据技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分析还包含了来自环境方面的研究。考虑到环境的因素,技术问题除了自身的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之外,还需要识别系统问题、理想状态、系统环境。 10/15/202247根据技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分析还包含了来自环境方面的研究。1根据系统/环境调查(ISQ)的分析,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Who: 谁有问题?识别与问题相关的在系统制造、包装、运输、安装等过程中的人;What: 问题是什么?相关资源是什么?该问题主要致力于指明问题类型以及与问题相关的资源,以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When: 问题什么时间、什么环境出现??确认是

24、否是运行前还是运行中、运行之后发生,以及可用的时间资源;Where: 问题发生之处?确认技术系统冲突和矛盾产生的区域;Why: 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技术系统的功能,建立物质场模型;How: 问题如何发生? 找出问题的发生根源。10/15/202248根据系统/环境调查(ISQ)的分析,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二、技术常规设计中的知识技术活动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导向,设计中涉及到的技术知识核心是处理应该怎么样做的问题。 10/15/202249二、技术常规设计中的知识10/11/2022491、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技术常规设计的基本概念由两个核心构成(1) 运行原理: 说明

25、“这个装置是怎样工作的”。例如有翼飞机的运行原理就是“必须平衡运输工具的重力的那个上升力是由推动一个刚性表面对抗空气阻力而向前运动产生出来”。 10/15/2022501、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技术常规设计的(2) 常规型构(normal configuration),是最好地实现运行原理的装置的一般形状与布局。如飞机中的机翼、机身、引擎、尾部方向盘的合理布局等。 10/15/202251(2) 常规型构(normal configuration)基本的概念设计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并且能够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从而使方案概念清晰和定性正确。

26、作为技术知识核心的基本设计概念,它所包含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使得技术知识得以与科学知识区分开来,并体现出技术活动自身独特的知识范畴。10/15/202252基本的概念设计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并且能够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有*由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构成的基本概念可以由科学发现来触发,但并不包含于科学知识之中。它们构成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技术知识的实体。 正如文森蒂所说:“操作原理提供了科学与技术之间重要差别它起源于科学知识实体之外,并以服务于某种先在的技术目的而存在着。一旦诸如汽叶片、推进器以及铆钉之类的物件的操作原理被设计出来,物理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它们,我们甚至可以设计发明它们。但是物理规律无法包含这些原

27、理,或自身蕴涵这些原理。” 10/15/202253*由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构成的基本概念可以由科学发现来触发,但2、设计标准与说明书设计标准与说明书是对操作原理与常规构型的具体化。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建筑主朝向、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例以及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标准的说明,可以表明该建筑是符合节能要求的。 10/15/2022542、设计标准与说明书10/11/2022543、理论工具理论工具包括数学的分析方法、推理及其规则,还包括部分的自然规律。其中,所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为装置或客体的功能实现提供了可能的物理结构分析。理论工具通常需要以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支持。10/15/2022553、

28、理论工具10/11/2022554、数量资料理论工具的运用转而要求各种数量资料,包括描述性的数量资料与说明性的数量分析。例如,飞机推进器运作的经验参量资料,就为飞机提供了选择最好推进器的数据参考。10/15/2022564、数量资料10/11/2022565、实践考虑为了达到设计的目的,工程师们需要引入实践考虑。例如,基于多年实践飞行的经验知识,需要考虑飞机驾驶时的空气动力学的稳定性的范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说明工程所处理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做”,而不是知道“是如何的”的问题。10/15/2022575、实践考虑10/11/2022576、设计手段设计者还需要各种设计手段的辅助,如,思

29、考的程序与方法,调整的技巧等等。运用这些程序化知识与方法,设计师们可以在给定的应用上优化自己的设计。目前,这些设计的手段与程序方法,在很多领域已经被系统化整理出来并制作成“工作手册”来指导设计。10/15/2022586、设计手段10/11/202258可见:在常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者出于实践目的而运用到的一般的技术知识。特别是,作为技术知识核心的基本概念,它所包含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使得技术知识得以与科学知识区分开来。 10/15/202259可见:10/11/202259三、技术规则的评价1、技术规则及其特点技术规则是指建立关于人类技术行为的稳定规范。10/15/202260三、技术规则

30、的评价1、技术规则及其特点10/11/20226技术规则与科学规律之间的区别 *(1)二者论域不同。规则规定的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是人类行为的指令序,技术规则是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某种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如医生给病人开刀,就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而科学规律则是规定一个自然事件的过程,是自然事物状态空间的约束,它的论域是整个实在世界,如量子力学研究的是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10/15/202261技术规则与科学规律之间的区别 *(1)二者论域不同。10/1(2)二者表达方式不同的。技术规则用规范的陈述表述。 如医生开刀的过程包含的一系列应该如何做的规定,它们对医生开刀行为起到规范性约束作用;科学规律

31、则是用描述的或说明的陈述来表述。 如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对行星运动过程的描述。 10/15/202262(2)二者表达方式不同的。10/11/202262科学规律的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技术规则的评价。 因为:从科学的规律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技术规则。从“知道事物是如何的”,并不能逻辑地推导出“事物应当怎么做”, 10/15/202263科学规律的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技术规则的评价。 10/11/2其次:技术规则的成功并一定证明对所涉及的科学规律 为“真”。 原因有:A 一个假理论所包含的真理颗粒应用于实践中的取得成功不能证明这个假理论的真理性;B 实践中对精确度的要求远比检验科学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度低

32、得多。一个简单、粗糙的不很正确的理论常常比一个全面的、精确的,深刻的理论更有技术效用,更受技术家们的欢迎;10/15/202264其次:技术规则的成功并一定证明对所涉及的科学规律 为“真”。C 大多数基础科学理论无实践效用,因为它不属于人们生活实践所处的那个层次;D 实践上的成功是复杂事物的多变量联合的结果,鉴别、权衡和分析出那一些变量起了什么作用“只有在实验室中,而不是在战场、会诊室和市场中”。 10/15/202265C 大多数基础科学理论无实践效用,因为它不属于人们生活实践所(3)二者的处理问题的核心是不同的,技术规则告诉人们“怎么做”(know how),科学规律则告诉人们“事物是如何

33、的”(know that)。 10/15/202266(3)二者的处理问题的核心是不同的,技术规则告诉人们“怎么做2、技术规则的评价技术规则体现为 “目的-手段” 链,是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规范。因此,技术行为与技术规则无评价上的真假之分,只有有效用或无效用之别,有技术价值和无技术价值之别。 10/15/2022672、技术规则的评价10/11/202267技术规则的评价所涉及的因素:目标的正确选择目标-手段链的关系理性的评价标准对手段的选择即由此导致的行为-技术试验等10/15/202268技术规则的评价所涉及的因素:10/11/202268技术规则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根据一定

34、的因果规律来为技术行为规则提供合理性支持。因果规律并不能逻辑地演绎出技术规则,而且自然科学的因果规律的真理性不能保证相应的技术规则的有效性。例如一个水电站的设计与建设,按照一定的目标与评价指标来衡量它,可能是有效的,即以高概率地取得成功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 10/15/202269技术规则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根据一定的因果规另一方面,技术规则评价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要看手段能否实现所规定的目的。对于知道手段是否达成目的,则必须进行独立的技术试验,必须通过行为才能够得到价值与效应的评价。换言之,只有通过行动及其行动的成功,才能够判定手段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35、。由此,就引申出技术规则中的一个核心评价标准,就是行动与实践中是否有效。* 10/15/202270另一方面,技术规则评价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要看手段能否实现所由此可见,技术规则的评价,一方面,需要根据一定的因果规律来为技术行为规则提供合理性支持。另一方面,技术规则评价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要看手段能否实现所规定的目的。对于知道手段是否达成目的,则必须进行独立的技术试验,必须通过行为才能够得到价值与效应的评价。10/15/202271由此可见,10/11/202271现象学意义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10/15/2022现象学意义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10/11/2022现象学phenomenology,

36、 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10/15/202273现象学phenomenology, 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

37、识内的存有”。 10/15/202274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以佛罗伦萨大教堂为例10/15/202275以佛罗伦萨大教堂为例10/11/202275这无疑是技术的产物,可以称为人造物或人工物。但技术的产物技术却总有些人把技术物化、对象化,用“技术的产物”来指称“技术”10/15/202276这无疑是技术的产物,可以称为人造物或人工物。但10/11/2人造物或人工物一旦被指称为“技术”,物的结构就成了技术的本质。如此理解的本质正是本质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所理解的本质。而不是现象学所理解的本质10/15/202277人造物或人工物一旦被指称为“技术”,10/11

38、/202277那么,什么是现象学所理解的本质?以高技派建筑为例这样的人造物或人工物也有结构,但这个“物”的结构不是技术的本质,而是知觉现象。10/15/202278那么,什么是现象学所理解的本质?以高技派建筑为例这样的人造作为知觉现象的“物”的结构(空间结构)可以被称为技术现象,但还不能被成为技术的本质。一些人马上就会想到:如果把技术现象归结为知觉性的空间结构,那么,内在的 “力”的结构应该是它的本质。这就又陷入了本质主义的思维框架。10/15/202279作为知觉现象的“物”的结构(空间结构)可以被称为技术现象,但海德格尔讲,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东西。那么,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海德格尔讲

39、的技术的本质,是在现象学意义上讲的。10/15/202280海德格尔讲,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东西。10/11/2022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说:“由于技术之本质并非任何技术因素,所以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某个领域里进行,此领域一方面与技术之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之本质有根本的不同。这样一个领域乃是艺术。”凡高的画莫奈的画凡高的画10/15/202281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说:“由于技术之本质并非任何技术因但是,画家画的建筑并不是盖房子用的设计图纸,它不能与技术发生直接的关联。所以,它也就不能成为技术的本质。10/15/202282但是,画家画的建筑并不是盖房子用的设计图纸,它不能与技术发生而且,即使画家画的建筑能作为设计图纸,画家也不是只画建筑。所以,艺术不可能成为普遍的技术本质。10/15/202283而且,即使画家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