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李渡职业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参考答案:C2. 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体内的一些组织或细胞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组
2、织胺可使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从而引起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和体液调节参考答案:A3. 下列关于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液构成内环境,占体液的2/3B. 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K+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接近37,一日内变化一般不超过1D.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参考答案:C【分析】体液的组成如下图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详解】细胞内环境亦称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不构成内环境,A错误;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
3、含量有关,B错误;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始终接近37,一般不超过1,C正确;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4. 生物细胞中含有细胞质基因的结构是 A. 细胞核和染色体 B染色体和核糖体 C染色体和质粒 D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D5. 随着转基因工程的发展,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和膀胱生物发生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哺乳动物的乳汁或尿液中获得所需产品。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这两种转基因生物的方法基本相同
4、B培育二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都是受精卵C培育前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培育后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膀胱细胞D二者的体细胞中都含有目的基因,但前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后者在膀胱上皮细胞中表达参考答案:C6.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进行剧烈运动,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中,会打破酸碱平衡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可导致下丘脑产生渴觉参考答案:B7. 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
5、的是()ADNA的复制 B纺锤丝的形成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C8. 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AB C D 参考答案:B9. 若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细胞液乙的浓度溶液甲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D当溶液甲的浓度细
6、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水分子不再通过原生质层参考答案:D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仍进行扩散,只是水分进出平衡。10.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参考答案:B11. 取同一植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然后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图示中,细胞所处蔗糖溶液浓度最高的是 参考答案:A12. 下列关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肠胚细胞未发生分化 B
7、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卵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D胚胎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与分化参考答案:A13. 预测某市今年的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的人口数量密度 B不同年龄组的比例C男女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参考答案:B14.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D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参考答案:A15. 近年来,一些城镇、社
8、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如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_条,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_图中未标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_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
9、绿的原因是_,发臭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 (1). 6 (2). 捕食和竞争 (3). 分解者 (4).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5). (6). 藻类爆发 (7).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分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动物。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变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以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大量减少,接着,生物遗体又会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出NH3、H2S等气体,使水体发臭。【详解】(1)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鱼类水禽、水草贝类水禽、水草贝类鱼类水
10、禽、藻类贝类水禽、藻类鱼类水禽、藻类贝类鱼类水禽,其中水草鱼类水禽、水草贝类水禽这两条食物链说明了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竟争关系,水草贝类鱼类水禽又说明了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鱼类与贝类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是个食物网,食物网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经分析可知,号水源水样中发出刺鼻的气味,未见任何动植物,说明它是污染最严重的;号水源水样中既有浮游动物,又有浮游植物,说明号水源污染最轻;分析号水样可知,号中只有单一的纤毛虫,而号水源水样中有较多的单细胞藻类,说明号水源比号水源污染严重。故该
11、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藻类爆发,发臭的原因是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形成具有臭味的气体形成的。【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水源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的理解能力。16. 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C.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参考答案:C17. 菜青虫正在蚕食菜叶,为减少损失最佳办法是喷洒()A保幼激素 B蜕皮激素 C生长素
12、 D杀虫剂参考答案:B18.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参考答案:B19. 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 )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正相关B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相关C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正相关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
13、与pH成正相关参考答案:B20. 右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结构 3在行使其功能时一定有水生成C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和3 D此细胞一定是高等动物唾液腺细胞参考答案:D21.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参考答案:D【分析】可以采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当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我们把两对基因拆开,AAAa其子代基因型有:AA、Aa;同理,BbBb子代基因型有:BB、Bb、bb。【详解】两对基因分别
14、考虑,AA和Aa杂交,后代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Bb和Bb杂交,后代有BB、Bb、bb三种基因型,因此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不能出现aabb的个体。综上所述,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2. 人类的白化病由b基因控制,正常由B基因控制;红细胞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HHHhhh红细胞形态全部正常部分镰刀形,部分正常全部镰刀形临床表现不患贫血症不患贫血症患贫血症现有一对不患白化病但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李某。这对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妻子的弟弟白化病患者。下列有关判
15、断错误的是A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 B白化病和红细胞形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妻子的基因型是BBHh或BbHhD李某不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1/4参考答案:D23. 蓝藻和小麦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A. 核糖体 B. 核膜 C. 线粒体 D. 叶绿体参考答案:A 24. 就二倍体而言,下列组合中属于配子的是AMMNN BMm CMN DNn参考答案:C25. 为提高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在白天适当降温 B. 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温C. 在白天和夜间都应适当提高温 D. 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参考答案:B26.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16、)A. 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C. 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不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参考答案:D隔离的实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只有生殖隔离的形成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进而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点睛:生物进化的实
17、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27.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鲁宾和卡门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于水B.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0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C. 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的过程D. 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局部曝光和完全曝光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参考答案:C【分析】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18、,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局部曝光和完全曝光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的释放部位在叶绿体,即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A正确;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B正确;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C错误;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局部曝光和完全曝光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的释放部位在叶绿体,即
19、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点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28. 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参
20、考答案:D29. 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D30. 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理论上,子代中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AAa Aa BAA Aa CAa aa DAA aa 参考答案:A31. 右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d与激素b起协同作用 B.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21、都会减少C.当正常人中午还未进餐时,图示中的激素b会增多D.当人体受到某刺激时,兴奋可以由图中的B传到A参考答案:D32. 现有一粒绿色(yy)圆形(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缩形。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受粉结实(称子一代);子一代未经选择便全都种植,再次自花受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二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形粒约有 A2n/3 B3n/8 Cn/4 Dn/8参考答案:B33.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
22、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参考答案:A34.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A35.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 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参考答案:A36. 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土壤取样称取10g土壤取出加
23、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 B C D 参考答案:C37. 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 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 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 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单侧光照只能直接引起尖端部分生长素的分布不均,而甲的横向运输被云母片阻断,因而两侧均匀分布,直立生长;乙中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尖端以下,故不生长不
24、弯曲;丙只有左侧能得到生长素,所以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点评:抓住单侧光照只能影响尖端这一点,判断生长素在尖端下部的分布情况,可以正确分析出胚芽鞘的生长状况。38.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蓝藻常常以群体形式生活,所以单个蓝藻不属于个体颤藻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型生物A. B. C. D. 参考答案:D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细菌或真菌,错误;单个蓝藻是一个原核生物,是一个个体,错误;颤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正确;细菌
25、中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活,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多种多样的细胞,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9.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为( )A隐性基因 B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DX染色体隐性基因参考答案:B40.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通过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提出了“尖端向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的观点 B拜尔的研究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不均匀分布,是向光
26、弯曲的原因 C温特证明,尖端向下传递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D生长素最早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到的参考答案:D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该植物种群A的基因频率是_。(2)该种群植物自交1代,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_。(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参考答案:(1)基因库 55 (2)42.5 32.5 55 (3)没有发生进化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发生改变42. 下图是血糖调节、水盐调节
27、及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是_,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是_,参与体温调节并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是_。(2)饥饿时血糖调节中激素的靶细胞主要是_,体内缺水时水盐调节中激素的靶细胞主要是_,天气寒冷时体温调节中激素的靶细胞除了增加产热的靶细胞外还有图中的_。不同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靶细胞的原因是_。(3)腺体A分泌的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其分泌过程存在着反馈调节和_调节机制。参考答案: (1).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 抗利尿激素 (3). 甲状腺激素 (4). 肝细胞 (5).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6). 下丘脑和垂体细胞 (7). 靶细胞膜上分布相
28、应的激素受体 (8). 分级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解题要点是能识记不同激素的分泌器官和激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正确理解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机制.(1).血糖调节中参与的激素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等;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细胞产生通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温调节并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2). 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体内缺水使血浆渗透压上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天气寒冷时体
29、温调节中作用于产热靶细胞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反过来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抑制它们相关激素的分泌;激素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而靶细胞膜上分布相应的激素受体,激素能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由于靶细胞膜上分布的激素受体不同, 不同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靶细胞的.(3). 腺体A分泌的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其分泌过程存在着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机制.点睛:本题中容易混淆点:1.关于抗利尿激素,它是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2.激素是细胞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激素只对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是因为只有靶细胞表面才有特异性识别激素的受体.43. 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1)农杆菌的 Ti 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_中,图中 A 表示 Ti 质粒上的_,且 A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在_ 上。Ti 质粒上必须含有_ ,以便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目的基因。(2)CD 过程,需要使用_处理,使 D 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 这种细胞称为_。(3)在植物中,一些分化的细胞,经过有关_的诱导,脱分化为具有_ 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植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转让公司协议
- 商超布展合作协议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2025版五星酒店厨师长职位竞聘与特聘合同书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商用蘑菇杀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ALD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氧化铌蒸发材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磁力锁支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语口译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非接触式26G高频雷达物位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