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课件_第1页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课件_第3页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课件_第4页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022/10/14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022/10/1 色光匹配: Red Green Blue nm 700 546.1 435.8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色光匹配: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颜色转盘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颜色转盘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颜色匹配的方法:光谱匹配:不同光谱成分的混合(调节光源的发射光谱、物质的吸收与反射光谱。时序混合:用色转盘,调节转盘上颜色块的面积。空间混合:调节不同色颗粒

2、的比例。其基础是光谱的混合,后两种混合方法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特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颜色匹配的方法: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格拉斯曼定律(1)人眼只能分辨出颜色的三种变化:明度、色度、饱和度(2)在有几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变化,则混合色的成分也连续变化。由此导出:补色律:如果两个补色成分以适当混合产生灰色或白色,以其它比例混合产生近似于比重较大的颜色的非饱和色。中间色律:如果两个非补色成分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云饱和度随这两种颜色的相对数量的不同而变化。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格拉斯曼定律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

3、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格拉斯曼定律(3)颜色外貌相同的个光,不管他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颜色的代替律: 感觉上相同的颜色在颜色混合中可以互相代替 如果A=B,C=D则 A+C=B+D如果 A=B则 nA=nB(4)亮度相加定律: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参与混合的个颜色的亮度的总和。(颜色的加法混合,不适用于染料的混合)格拉斯曼定律是颜色混合现象的总结与描述。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格拉斯曼定律(3)颜色外貌相同的个光,不管他们的光谱组成是否2.2.2 颜色方程颜色匹配方程如果 (C)为待匹配的目标色 (R)(G)(B)为三原色C R G B目标色及三原色的量,

4、当用三原色混合实现与颜色(C)的匹配时有(C)=R(R)+G(G)+B(B)此式即为颜色匹配方程。根据颜色方程任何一种颜色可以用匹配该颜色的三原色的量来表示,匹配该颜色所需要三原色的数量颜色的三刺激值这就是将颜色“量化”的思想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2.2 颜色方程颜色匹配方程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方法何在?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怎样选定三原色?怎样确定三原色的单位量?怎样确定任何一种颜色的三刺激值,是否比必需做匹配实验?怎样利用颜色的光谱构成确定颜色的三刺激值?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方法何在?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等能白:S

5、E Red Green Blue nm 700 546.1 435.8 Red Green Blue Mixturecd/m2 1.0000 4.5907 0.0691 5.65081 Red unit = R = 1.0000 cd/m2 ;1 Green unit = G = 4.5907 cd/m2 ;1 Blue unit = B = 0.0691 cd/m2 .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等能白:SE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2.2 颜色方程 在颜色科学中,我们不直接用三刺激值R、G、B来表示颜色,而用三原色各自占R+G+B总量的相对比值表示颜

6、色。色度坐标:三原色各自占R+G+B总量的相对比值。对颜色C*而言,其色度坐标为: r = R / (R+G+B) g = G / (R+G+B) b = B / (R+G+B) 颜色C*的单位值:C = r R + g G + b B 则颜色C*的色量C: C = R + G + B。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2.2 颜色方程 在颜色科学中,我们不直接用三白色的单位向量 W 令 W = (1/3)R + (1/3)G + (1/3)B W色度坐标:r = 1/3、g = 1/3、b = 1/3 相应 R、G、B 的相对光亮度值: LR= 1.0000 、LG = 4.59

7、07 、LB = 0.0691 ,从而颜色C*的单位光亮度为 LC = r LR + g LG + b LB 若已知颜色C*的光亮度为L,并且测量得颜色C*的r、g、b值,则颜色C*的色量为 C = L / LC = L / ( r LR + g LG + b LB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白色的单位向量 W 令 W = (1/3)R2.3 色度相加原理 根据格拉斯曼配色混合的代替律,如果色光A* =色光B*,色光C* = 色光D*,则 A* + C* = B* + D*。此式说明色光相加符合数学上的向量加法法则。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3 色度相加原

8、理 根据格拉斯曼配色混合的代替律,2.5 光谱三刺激值 如果已知色光E的光谱功率分布,怎样来确定它的三刺激值及色度坐标呢?设:光谱功率分布为E(), 光谱色 的色度坐标r()、g()、b()。首先找出单色光E()d的色量值dC(),单色光E()d的亮度:kV()E()d,其对应的C值dC():dC()=kV()E()d/r()LR+g()LG+b()LB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5 光谱三刺激值 如果已知色光E的光谱功率分布,2.5 光谱三刺激值再由式(2-10)得色光E的色度坐标为:rE = r()dC()/ dC(),gE = g()dC()/ dC(),bE = b

9、()dC()/ dC()或写成: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5 光谱三刺激值再由式(2-10)得色光E的色度坐标为: 对于任一色光,只要测得它的光谱功率分布,就能计算求得这一色光的色度坐标。令其中k为规化系数。于是得: 需要指出,光谱三刺激值函数是与所选择的红、绿、蓝三原色有关。一般来说,光谱三刺激值在某些波段会出现负值。 称为光谱三刺激值。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对于任一色光,只要测得它的光谱功率分布,就能计算2.6 色度转换2.6.1 色度坐标的转换三原色 R*、G*、B* X*、Y*、Z*单位向量: R、G、B X、Y、Z设颜色向量C* 单位向量:

10、C C 三刺激值 : R、G、B X、Y、Z则颜色向量C*可表示为:C* = (R + G + B) C = R R + G G + B B= (X + Y + Z) C = X X + Y Y + Z Z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6 色度转换2.6.1 色度坐标的转换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2.7 CIE 标准色度观察者 现代色度学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所规定的一套颜色测量原理、数据和计算方法,称为CIE标准色度学系统。此系统是以两组现代色度学的基本视觉实验数据为基础的。 CIE l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适于1o4o视场的颜色测量; CIE l964补充标

11、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适于大于4o视场的颜色测量。并且CIE规定必须在明视觉条件下使用这两组标准观察者的数据。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7 CIE 标准色度观察者 现代色度学2.7.1 1931 CIE-RGB 系统 (2o观察条件) 1931年CIE规定700 nm的红、546.1 nm的绿和435.8 nm的蓝为色光三原色,三原色能相加匹配出等能白色(E光源),然后在2o观察条件下,采用目视配色仪上匹配出等能光谱色的 R、G、B分量,称为1931年CIE-RGB 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用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7.1 1931 CIE

12、-RGB 系统 (2o观察条件1931年CIE-RGB 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1931年CIE-RGB 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第2章色度学原理1931 CIE-RGB 系统色度图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1931 CIE-RGB 系统色度图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2.7.2 1931CIE-XYZ 系统 亮度仅由Y表示,X、Y、Z所形成的虚线三角形包含了整个光谱轨迹,使得光谱轨迹上和轨迹之内的色度坐标都成了正值。XYZ假想三原色的由来: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7.2 1931CIE-XYZ 系统 亮度仅X、Y、Z 三点在r

13、g图中的坐标是:X:r = 1.2750,g = - 0.2778,b = 0.0028Y:r = -1.7392,g = 2.7671,b = - 0.0279Z:r = - 0.7431,g = 0.1409,b = 1.6022 在1931 CIE-XYZ 色度图中,等能的白光,即E光源的色度坐标为: xE = 0.3333,yE = 0.3333。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X、Y、Z 三点在rg图中的坐标是: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1931CIE-XYZ 色度图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1931CIE-XYZ 色度图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第2章

14、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31-XYZ 标准色度观察者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31-XYZ 标准色度观察者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2.7.3 CIE 1964 补充色度学系统 (10o观察条件) 单纯原色的混合物,在整个视场低于10o时出现不均匀现象,工业上配色总是在比2o视场更大的范围。为了适合于10o大视场的色度测量,1964年CIE规定了一组CIE l964 补充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和相应的色度图,这一系统称为CIE l964补充标准色度学系统。 在CIE l964补充色度学系统色度图中,等能白光

15、的色度坐标:x10E = 0.3333,y10E = 0.3333,z10E = 0.3333。 研究表明,观察视场增加到10o辨色精度能提高,但视场进一步增大就不再提高了。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7.3 CIE 1964 补充色度学系统 (10o观察CIE l964与CIE l931三刺激值曲线比较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64与CIE l931三刺激值曲线比较 第2章色CIE1964 色度图与CIE l931 色度图比较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1964 色度图与CIE l931 色度图比较第2章色2.8 CIE

16、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2.8.1光源(1)发光效率:一般指电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功率之比,即每消耗一瓦功率所能产生的光通量。(2)光谱功率分布:一种光源所发射的光谱往往不是单一的波长,而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混合辐射所组成。光源的光谱辐射按波长顺序和各波长强度分布称为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3)绝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前者指以光谱辐射的各种波长光能量绝对值所作的曲线;后者指将光源辐射光谱的各种波长的能量进行相互比较,作归一化处理后使辐射功率仅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8 CIE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2.8.1光

17、源第2章色度2.8.1 光源(4)连续光谱、线状光谱、混合光谱:由红到蓝各种色光在内的连续彩色光带称连续光谱;在整个光谱区域中某几个波长处发生狭窄的光谱称为线状光谱;在连续光谱中附上一些突出的线光谱称为混合光谱。(5)绝对黑体和全辐射体:指在任何波长下能够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6)黑体轨迹:随着绝对黑体加热温度的升高,按照普朗克计算出在各种温度时的相对应光谱功率分布转换成CIE l931色度坐标,绝对黑体不同温度的色光变化在CIE l931色度图上形成的弧形轨迹,称为黑体轨迹。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8.1 光源(4)连续光谱、线状光谱、混合光谱:由红到蓝(7)

18、色温和相关色温:光源的色温:某光源的色度与绝对黑体辐射在某一温度下的色度一样,则这一温度称为某光源的色温。 相同光源色温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某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光谱功率分布可能完全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同色同谱颜色:光谱功率分布完全一致的两色同色异谱颜色:色度和色温一样的两个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不一定完全一致。相关色温:光源的光色在色度图上不一定准确地落在绝对黑体轨迹上,所以只能用光源与黑体轨迹最近的颜色来确定该光源的色温,称为相关色温。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7)色温和相关色温:光源的色温:某光源的色度与绝对黑体辐射2.8.2 CIE 标准照明体A、B、C、DCIE推荐了四种标

19、准照明体A、B、C、D和三种标准光源A、B、C。1、CIE标准照明体标准照明体:指一定的光谱功率分布,这种标准的光谱功率分布并不是必须由一个光源直接提供,也不一定能用一个光源来实现。标准照明体A:相当于绝对黑体在加温到2856 K时所辐射出来的光,它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可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计算: 标准照明体A色度点正好落在CIE l931色度图的黑体轨迹上。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8.2 CIE 标准照明体A、B、C、DCIE推荐了四 1、CIE 标准照明体 标准照明体B:相当于相关色温4874 K的直射阳光,光色相当于中午阳光,其色度点紧靠黑体轨迹。标准照明体C:相当于相

20、关色温为6774 K的平均阳光,光色近似阴天天空的日光,其色度点在黑体轨迹上方。 标准照明体D65:相当于色温约为6504K的日光,其色度点在黑体轨迹的上方。标准照明体D:代表标准照明体D65以外的其他日光。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1、CIE 标准照明体 标准照明体B:相当于相关色温487第四章 颜色评价4.1 显色性评价4.1.1 光源显色性 我们认为在白炽灯和日光光源下看到的颜色是物体的“真实”颜色。人们在光源下所看到的物体颜色与在白炽灯和日光下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 例如,在日光下观察一块花布,再把它拿到高压汞灯下观察,就会发现,某些颜色已变了色,如粉色变成了紫色,蓝

21、色变成了蓝紫色。因此,我们说,在高压汞灯下,物体失去了“真实”颜色,或颜色有所失真。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第四章 颜色评价4.1 显色性评价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4.1.1 光源显色性 按CIE的规定,我们把普朗克辐射体作为低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把标准照明体D作为高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用以衡量在其它各种光源照明下的颜色效果。光源的显色性:指与参照标准下相比较,一个光源对物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了光源的显色性。 日光、白炽灯都是连续光谱,具有与白炽灯和日光相似的连续光谱的光源均有较好的显色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4.1.1 光源显

22、色性 按CIE的规定,我们三基色荧光灯 桑顿发现,用光谱430 nm(蓝),540 nm(绿),610 nm(红)的辐射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产生的白光,与连续光谱的日光或白炽灯具有同样优良的显色性。 三基色荧光灯就是根据上述原理研制的光源,它不仅显色性好,而且光效高,是一种新型节能灯。 实验发现:在不连续光谱的光源中,含有500 nm 和580 nm波长附近的光谱对颜色显现有不利影响,一些颜色会失真,称为干扰波长。另外,在消除450 nm,540 nm,616 nm波长功率时,显色性明显下降。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三基色荧光灯 桑顿发现,用光谱430 nm(蓝),5三基色荧光

23、灯光谱功率分布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三基色荧光灯光谱功率分布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4.1.2 CIE 光源显色指数计算方法 CIE规定14块测验用的标准颜色样品,CIE规定用普朗克辐射体或标准照明体D作为参照光源,并将其显色指数定为100; CIE规定以这些样品在参照光源下和另一色温为3000 K 标准荧光灯下的颜色色差E为尺度,约定标准荧光灯的显色指数为50。 CIE根据在参照光源下和待测光源下颜色样品的色差,导出计算光源显色指数的公式。 光源对某一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称为特殊显色指数Ri ,光源对特定8个颜色样品的平均显色指数称为一般显色指数Ra。第2章色度

24、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4.1.2 CIE 光源显色指数计算方法 C 1、参照照明体 待测光源的相关色温低于5000 K 时,参照照明体应是普朗克辐射体的光谱功率分布, 高于5000 K时应是不同时相日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标准照明体D)。 待测光源( 色度坐标 uk,vk )与参照照明体( 色度坐标 ur,vr )之间的色度差为C = (uk - ur ) 2 + (vk - vr )2 1/2 所选用的参照照明体应与待测光源的色度相同或接近相同,它们的色度差C应小于 5.410-3。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1、参照照明体 待测光源的相关色温低于 2、颜色样品计算光源

25、显色指数用的14块孟塞尔颜色样品 号数孟塞尔标号日光下的颜色17.5R 64淡灰红色25Y 64暗灰黄色35GY68饱和黄绿色42.5G 66中等黄绿色510BG64淡蓝绿色65PB 68淡蓝色72.5P 68淡紫蓝色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 2、颜色样品计算光源显色指数用的14块孟塞尔颜色样品 2、颜色样品计算光源显色指数用的14块孟塞尔颜色样品号数孟塞尔标号日光下的颜色810P68淡红紫色94.5R 413饱和红色105Y 810饱和黄色114.5G 58饱和绿色123PB 311饱和蓝色135YR 84人的肤色145GY 44树叶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

26、座 2、颜色样品计算光源显色指数用的14块孟塞尔颜色样品常用光源的相关色温和一般显色指数光源名称CIE色度坐标TC (K)Raxyuv白炽灯0.4470.4080.2550.350290995100碘钨灯0.4580.4110.2610.351270095100溴钨灯0.4090.3940.2370.342340095100荧光灯0.3100.3390.1920.31566007080外镇高压汞灯0.3340.4120.1840.34055003040内镇高压汞灯0.3780.4340.2030.34944003040镝灯0.3690.3670.2220.33043008595高压钠灯0.51

27、60.3890.3110.35219002025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常用光源的相关色温和一般显色指数光源名称CIE色度坐标TC 显像三原色荧光粉和标准白光的色度坐标NTSC制三原色荧光粉和标准白光Re1GelBelC白 x0.670.210.140.310 y0.330.710.080.316PAL制三原色荧光粉和标准白光Re2Ge2Be2D65 x0.640.290.150.313 y0.330.600.060.329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显像三原色荧光粉和标准白光的色度坐标NTSC制三原色荧光粉白场平衡目视比较法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

28、统讲座白场平衡目视比较法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7.2.1 景物色彩的分解及三原色信号的形成景物色彩的分解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7.2.1 景物色彩的分解及三原色信号的形成景物色彩的分解第B: T cp = 4874 K;C: T cp = 6774 KCIE 标准照明体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B: T cp = 4874 K;CIE 标准照明体的光谱2、 CIE 标准光源标准光源:指用来实现标准照明体光谱功率分布的光源,CIE规定用下述人工光源来实现标准照明体。标准光源A:熔凝石英壳或玻璃壳带石英窗口的充气钨丝灯,以产

29、生色温为2856 K的辐射。标准光源B:在A光源前加一组特定的戴维斯-吉伯逊液体滤光器,以产生相关色温4874K的辐射。标准光源C:A光源另加一组戴维斯-吉伯逊液体滤光器,以产生相关色温6774 K的辐射。 戴维斯-吉伯逊滤色液系用硫酸钠、甘露醇吡啶、蒸馏水,或硫酸钻铵、硫酸钠、硫酸、蒸馏水等不同的分量配合而成。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 CIE 标准光源标准光源:指用来实现标准照明体光谱功4、色光相加(作图法) P为色光l,Q为色光2,M为P + Q的混合色。为了求得这一点,可在P点作一条与PQ垂直的直线,其长度与Q色的量成正比;另在Q点上也作一条与PQ垂直的直线,长度

30、与P色的量成正比,然后连接这两条垂直线末端的线,与PQ线的交叉点就是所求混合色的点。从而即可求出混合色的三属性,Y值等于Y1 + Y2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4、色光相加(作图法) P为色光l,Q为色光2,M2.10.3 光源色温、相关色温的确定 在CIE l931色度图上,黑体轨迹上各温度点不是按等距分布的;同时由于CIE l931色度图的空间是不均匀的,即在色度图上两处相同的距离不代表视觉上等量的颜色差别,所以就很难确定一个在黑体轨迹附近的光源的相关色温,因此,凯莱利用CIE l960 UCS图,按视觉恰可分辨的最小颜色差别,把黑体轨迹划分为许多视觉分辨的单位,叫做麦

31、勒德(rd)。麦勒德与色温、相关色温的关系为: l 麦勒德 = l / 色温 106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10.3 光源色温、相关色温的确定 在CI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光源的相关色温近似值计算: TC = 1.4388 TC48 / 1.4380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光源的相关色温近似值计算: TC = 1.4388 TC42.11 CIE均匀颜色空间和色差公式2.11.1 均匀颜色空间 人眼对光谱颜色的差别感受性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11 CIE均匀颜色空间和

32、色差公式2.11.1 均匀颜色人眼对颜色的恰可分辨范围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人眼对颜色的恰可分辨范围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麦 克 亚 当 的 颜 色 椭 圆 形 宽 容 量 范围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麦 克 亚 当 的 颜 色 椭 圆 形 宽 容 量 范围 第CIE l960 均匀色度空间(CIE l960UCS) u = 4X / ( X + 15Y + 3Z ) = 4x / ( -2x + 12y + 3 )v = 6Y / ( X + 15Y + 3Z ) = 6y / ( -2x + 12y + 3 )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

33、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60 均匀色度空间(CIE l960UCS) u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64 均匀颜色空间 用明度指数W*、色度指数U*和V*三个参数来表示颜色的空间位置: W* = 25 Y1/3 17 U* = 13 W* (u - uo) V* = 13 W* (v - vo) 式中:u 和v是颜色样品的色度坐标, uo和vo则是所采用光源的色度坐标。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IE l964 均匀颜色空间 用明度指数W*CIE l976 L*u*v*均匀颜色空间( CIELUV )

34、 L* = 116 (Y / Yo )1/3 - 16 ( Y / Yo 0.008856 )L* = 903.3( Y/ Yn) ( Y/ Yn 0.008856 )L* = 903.3( Y/ Yn) ( Y/ Yn 0.008856 ) f(x) = 7.87x - 16/116 ( x 16 SL = 0.511 for L*16 SC = 00638 C*/(1+0.0131C*) + 0.638 SH = ( f T + 1 - f ) SC ,where f = (C*)4 /(C*)4 + 19001/2and T = 0.36 + |0.4 cos( hab +35o )|u

35、nless hab is between 164o and 345o when T = 0.56 + |0.2 cos( hab +168o )|CMC color difference formula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CMC( l : c ) formula in CIELAB2.11.3 波长间隔对色度测量的影响 对于波长测量间隔大于5 nm的情况,由于三刺激值的误差较大,一般不能作为三刺激值的绝对测量,但可作为相对测量,即试样间的色差测量。 一般认为,作为色差测量,波长测量间隔可取20 nm,其精度可达0.1,这对于很多颜色检测来说已能满足要求了。 事实上,这个结

36、论只是对于具有相似反射率分布的样品来说是正确的,而对于反射率分布相差较大的同色异谱样品来说,该结论则可能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对于相似反射率的样品,由于求和近似引入的误差基本相同,两者之差使误差相互抵消,因此能保证较高的色差精度。而对于反射率分布差异较大的样品,它们的误差可能相差很大,两者之差就不能抵消,有时反而加大,这样色差的误差就可能远远超过0.1。 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2.11.3 波长间隔对色度测量的影响 对于波长测(1)波长测量间隔的影响 试样123456Em (10)0.050.050.070.060.030.05Em (20)0.530.450.390.540.

37、460.62Em(40)1.41.01.52.61.82.1试样789101112Em (10)0.050.030.050.040.040.03Em (20)0.330.540.490.570.540.35Em(40)1.01.22.72.51.60.6试样131415161718Em (10)0.070.070.030.040.040.02Em (20)0.430.310.520.280.170.33Em(40)2.71.41.90.81.61.0第2章色度学原理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讲座(1)波长测量间隔的影响 试样123456Em (10)0(2) 插值计算的影响 10 nm测量间隔经插值计算的改善程度 试样123456Em (10)0.050.050.070.060.030.05Ei (5)0.000.000.020.010.010.01试样789101112Em (10)0.050.030.050.040.040.03Ei (5)0.020.010.020.010.020.00试样131415161718Em (10)0.070.070.030.040.040.02Ei (5)0.030.010.0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