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春秋战国“大时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 大时代之大动荡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终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卒。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
2、得名。战国:因各国连年战争而被称为“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终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始作为历史时代的名称。春秋战国主要形式 奴隶主争霸战争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战争特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阵地战为主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时代特点奴隶制瓦解时期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战争结果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统一打下基础。春秋五霸(相继)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史记索隐: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并存)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材料一: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
3、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反目成仇,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 材料三: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二: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据鲁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诸侯朝齐晋者达33次,而朝周者仅数次;列国间军事行动凡483次。 西周东周1.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2.诸侯势力
4、崛起(争霸战争)3.权力下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国家 统一 分裂民族关系之异:华夏认同 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春秋时代,居住在周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如姜戎获得晋赐予的“南鄙之田”后,披荆斩棘,为晋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也因齐桓公伐山戎而“布于天下”上。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通婚,相互影响,有力
5、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该时期争霸对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华夏认同-民族交融华夏:农耕民族,讲礼乐、服饰、重礼仪蛮夷:游牧部族(“披发左衽”)融入方式: 1. 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 2. 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3.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孔颖达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
6、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B二 大时代之大变革 铁制农具 青铜牛尊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井公私新私私私私私私私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生产力生产关系水利助农业;工
7、商业发展;封建经济兴起、发展问:这些变化有何内在关系?新变化又会带来什么影响?阶级关系变化奴隶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崛起变法为何变?怎么变?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集权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立军公爵制,废除世卿世禄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连线题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8、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在东方各国,宗法制顽强地维持着旧的氏族贵族阶级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特权这就使得东方各国的诸侯不能彻底地发挥君主集权的力量,即统一的力量。至于秦国,一切情况恰恰相反。 何兹全:秦汉史略M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形态转变),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三 大时代之大争鸣战国中期,各种新思想不断出现。齐国财力雄厚,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修建宽大、整齐的“学宫”,延请天下贤士,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讨论
9、、讲学。一时间,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最多时聚集了上千的学者。直到齐国灭亡为止,稷下学宫延续了100多年。稷下学宫既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的场所,也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儒、墨、道、法以及兵家、农家等学派并存。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与人、古与今、礼与法、义与利、王道与霸道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作为当时诸子学术传播的中心,有力地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稷下学宫政治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伦理的失序导致了精神思想界的困惑,学在“官府”禁锢的被打破,士阶层脱颖而出,促成了知识分子自由争辩的局面,诸子峰起,学派并作,辩诘于学堂,争鸣于讲
10、室,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设计了各种方案,形成了自由议论的时代风气。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学在“官府”被打破,士阶层的崛起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春秋思想先声孔子老子学派儒家道家理想社会主张恢复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主张回归小国寡民的时代政治主张用“仁”、道德治理国家,维护礼制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其他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改革思想:承认制度应随时代有所改良;哲学思想:“道”为万物 本源;辩证法中国古代朴素唯物史观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如何重建社会秩序?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是A.道、法、墨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争鸣论战辩驳代表不同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行业劳动合同与租赁合同解析通则
- 标准劳动合同简易模板
- 吊篮采购合同参考范本
- Module 1 Unit 1 Hell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企业股权转让法律合同
- 度购物中心户外广告牌制作安装合同
- 技术转让与许可合同样本
- 计划生育政策变动导致的劳动合同终止范本
- 交通建设合同转让协议书
- 9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胶带输送机司机培训
- 市政工程旁站监理方案
-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课程教案
-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 渗透检测报告
- DB4401-T 1-2018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高清现行)
- 值班、交接班制度课件
-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1
- 房地产现金流量表
- 《ANSYS有限元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