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活动准备:1.放风筝图片。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进行观察云彩的想象活动及放风筝的活动。活动重点: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活动过程: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1师:出示放风筝的图片。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果树开花了,小朋友们都出来干嘛了?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放过风筝吗?你们放过什么风筝?2师:
2、一群小动物也来放风筝啦!有哪些小动物?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放风筝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1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小兔为什么要放胡萝卜的风筝呢?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2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小猫为什么要放小鱼的风筝呢?1 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我们来看一看谁来了?(小白云)小白云会变成哪些风筝?小猪为什么喜欢放这个风筝呢?(当幼儿想象出一个动物风筝时,幼儿就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及动作。)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给图片取名字。四、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片内容。
3、五、迁移讲述的经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你还想让小白云变成什么风筝?为什么呢?如:“小白云一会儿变成小鸭子,嘎嘎嘎地叫着”引导幼儿运用图片中的故事结构连贯讲述。六、结束活动。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2【教材分析】微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坪,郊外的绿地上,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心。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欢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故事中非常巧妙的将白云想象成风筝,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活动目标】1.熟悉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画面情景。2.能通过观察画
4、面以及想象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理解童话的内涵。3.体验大胆表达的乐趣。【活动准备】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云彩的想象(如:大白鹅、小白马等)2.教学课件、跟故事相匹配的图谱一套。【活动建议】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春天来了,你们在春天里会玩哪些游戏?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放风筝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提问:小朋友们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2.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匹配与小动物相应的风筝。提问:胡萝卜风筝是谁的?为什么?小金鱼风筝是谁的?为什么呢?小结:是呀,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对!胡萝卜是小兔的最爱;小猫咪呀,他最喜欢吃小鱼
5、了。3.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提问:剩下一个小白云的风筝是谁的呀?小白云怎么变成小猪的风筝了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想象故事内容1.教师以提问以及留空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匹配故事图谱。呼啦,呼啦,小兔握着一个 X X 风筝,小猫握着一个 X X 风筝。2.借助课件分析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童话的内涵。提问:小兔放的什么风筝?小猫放的什么风筝?小兔、小猫都有风筝,小猪没有风筝是谁帮助了他?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白云的形态提问:小白云一会变成了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一会又变成了什么?小结:会变的小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白云除了会变成小绵羊、大白鹅、小
6、白马,还会变成什么呢?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四、玩游戏“白云变变变”,引导幼儿想象创编故事内容1.提问:故事中哪个小动物的风筝很有趣?为什么呢?小猪的风筝还会变成什么呢?2.幼儿自由创编,鼓励幼儿用一会变成怎么叫?这样的句式进行创编。附故事放风筝“呼啦,呼啦!”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呼啦,呼啦!”小猫在放一只金鱼风筝。“吧嗒,吧嗒!”小猪空着手跑来了。小白云说:“我来当你的风筝吧”小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绵羊,“咩咩咩”叫着;一会儿变成大白鹅,“昂昂昂”叫着;一会儿变成小白马,“哒哒哒”跑个不停。“呼啦啦,小猪再见!”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3活动目标:1、认识小动物并且能说出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2、能与
7、小伙伴体验放风筝的快乐。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活动准备:1、图片:小黄狗、(肉骨头)、小猫、(小鱼)、小猴(桃子)、小蜜蜂、小黄狗放肉骨头风筝、小猫放小鱼风筝、小猴放桃子风筝2、塑料袋、毛线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动物图片,引题1、提问:宝宝们看,(出示图片)谁来了?(小猫)小猫怎么叫的?(喵喵喵)小猫最爱吃什么?(出示小鱼图片)学说:小猫最爱吃小鱼2、听,(教师模仿小狗叫)汪汪汪提问:谁在叫?(小狗)小狗最爱吃什么?(出示肉骨头图片)学说:小狗最爱吃肉骨头3、出示(小猴图片)提问:看,这是谁?(小猴子)小猴最爱吃什么
8、?(出示挑子图片)学说:小猴最爱吃挑子(二)根据教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的想象1、今天呀,小猫、小狗、小猴一起来到我们幼儿园玩,它们还带上了自己喜欢的风筝,你们猜:2、提问小猫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猫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小鱼风筝呀。”学说:小猫放的是小鱼风筝3、提问小狗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狗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肉骨头风筝呀。”学说:小狗放的是肉骨头风筝4、提问小猴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猴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桃子风筝呀。”学说:小猴放的是桃子风筝5、小蜜蜂看到小动物们玩
9、得那么开心,它也来了。6、提问小蜜蜂怎么来的?(飞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它的本领吧(师幼一起模仿)(三)讨论1、小动物们都放着自己喜欢的风筝,那你们想不想去放风筝呢?2、你们想放什么风筝?那好吧!今天老师也给小宝宝们准备了风筝,那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出发喽!(四)放风筝幼儿每人手中各一份教师制作的塑料袋风筝,让他们体验放风筝的快乐。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香甜的小溪活动背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为了让我们生活幸福、美好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入。要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由清到浑,又由浑到清的过程。2知道植树造林
10、对河流的影响,萌发爱护树木和河流的情感。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活动准备:相关课件、电脑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引起兴趣。师:宝宝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小兔、房子、小鸟、小河)师:小兔的家门前是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突然有一天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二、感知故事,理解内容。师: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的原因,都很有道理,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溪的水变脏了。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结合图片讲述故事13自然段),(出示图2小兔看见大象和野猪在拔树)师提问:小兔上前一看,看到了谁呀?(野猪和大象)野猪和大象在干
11、什么呀?(幼儿个别回答:在拔树)野猪和大象竟然在拔树。(出示图3小兔跑去劝阻)师:看到这个场景的小兔很生气,她跑过去大叫:别拔了,你们毁掉了小溪水!师提问:小兔很生气的说了什么呀?谁来学一学小兔的样子。(幼儿个别和集体模仿小兔的样子。)师:听到这句话的野猪和大象觉得很奇怪,这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呀?宝宝们,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拔掉了树木,小溪水就会变脏的呢?(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观察图片中大象和野猪的表情。师小结:老师告诉你们,树木的作用可大啦,树根可以吸水和抓泥土,防止洪水,可以减少下大雨时泥土被冲到小溪里。拔掉树会造成水土流失,还会有很多垃圾都吹到了小溪里。破坏了小溪水,破坏了我们的环境。
12、所以小兔才会那么生气的对着他们大叫,那么宝宝们如果你们看到有人在拔树你会怎么做呢?(告诉他不要拔树,要种树等等)那我们来看看野猪和大象是怎么做的。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46自然段,(出示图4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提问:师:野猪和大象在干什么呀?(栽树)原来野猪和大象知道自己做错了,因为拔树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所以他们决定比赛栽树,树长大后,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变得很干净,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了。)三、完整欣赏故事师: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香甜的小溪,你们愿意跟着老师一起看着图片,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故事,配上动作表情。)四、交流讨论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
13、砍树、拔树会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怎么样?(幼儿自由回答)五、延伸活动:讨论: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小树,我们可以怎样关心帮助它们呢?师总结:宝宝们说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让我们一起去行动吧!跟着老师一起去给小树浇水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从幼儿反应来看,目标的设定较合理,或许可以用加深一点难度,师幼互动方面。我尽量夸张地讲述故事,幼儿很容易融入故事情境,对我的提问有积极的回应,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对幼儿回答的应变能力较弱,当幼儿的回答与我的预设不一样的时候,比如最后一张图,我是准备让幼儿说一说,野猪和大象为什么又重新种上树呢?幼儿马上有了应答,原因讨
14、论的环节稀里糊涂就没有了。主要是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没有考虑充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应该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另外一个问题是幼儿说的机会太少,没有给他们充分的主动性。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他们答案。其实看得出来他们很想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等待,多给孩子一些说的机会,另外在环节设计方面,不够新颖,正如一些老师说的要学会挖掘教材,换一种思路,会使活动更加有趣达到更好的效果。小班语言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一理解儿歌内容,能初步有节奏地朗诵儿歌。二初步识字:“拔、洗、切、炒、萝卜谣”。三通过活动萌发初步的移情意识。活动准备:一相关图片四幅,分别表现小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二兔子卡片四张
15、,萝卜图片46碗。三相关字卡:“拔、洗、切、炒、萝卜谣”。活动过程:一引题。1师:“昨天刘老师到小兔家玩,给小兔拍了几张照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照片上的小兔在干什么?”2引导幼儿依次观察五幅图片,并说说小兔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3师:“那让我们请出小兔子,让它自己来告诉我们好吗?我们一起说小兔子,快出来。4出示一张小兔。二理解儿歌内容。1教师扮演小兔指着第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是我在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2师:“刚才小兔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说,教师同时出示字卡:拔。3师:“那拔萝卜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谁来做一下?”请幼儿表现动作并结合念儿歌句子。(小兔依次介绍图片,
16、教师结合字卡和幼儿跟读、动作创编引导幼儿理解内容。方法同上)三学念儿歌。1师:“老师把这五张照片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给它起名字叫:萝卜谣。(出示字卡:萝卜谣,引导幼儿跟念)2教师示范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3幼儿根据照片提示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4师生加动作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四念儿歌炒萝卜。1师:“咦,小朋友看看,小兔一共炒了几碗萝卜?今天有三位客人到小兔家做客(出示另外三只小兔图片),小朋友想一想,三碗萝卜分给三位客人够不够?小兔自己不是没的吃了吗。谁来帮忙念儿歌,让小兔再炒几碗萝卜?2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念一次贴出一碗萝卜)。3师:“我们多念几次
17、儿歌还可以把萝卜送给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好朋友呢?让我们加油吧。”再请幼儿念儿歌,念完后赠送一碗萝卜。五活动结束。师:“我们小朋友互相念儿歌炒萝卜吧!”点击此处查看幼儿园小班儿歌萝卜谣小班语言优秀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根据图画,了解图书的基本内容。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事物。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活动难点: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事物。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大书、小动物的图片。经验准备:对小动物的脚印有一定认识。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律动导入走路。师:小朋友们,和我们的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师:和李老师
18、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吧。师: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像小花猫一样,静悄悄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吧。师: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本有关于脚印的图书吧!二、基本部分1、出示封面。师:你们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都是谁的脚印呀?师: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是谁的脚印呢?2、出示第2页。师:你觉得这两个脚印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师:你们猜一猜这两个会是谁的脚印。3、出示3页。(小鸡的脚印)师:咦,你们看这是谁呀?(学小鸡叫)师:噢,原来这是小鸡,那前一页有它的脚印吗?师:现在呀请小朋友们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得观察一下,小鸡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看一看小鸡踩
19、在雪地上的脚印像什么呀?)师:原来,小鸡的脚印尖尖的,像竹叶一样。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是太棒了。4、出示第4页。(小鸭子的脚印)师:还有一位小动物也等不及要出场了,你们猜一猜它会是谁呢?师:原来是小鸭子呀。(学一学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吧。)师:小朋友们学的太像了,那你们看一下小鸭子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呀?你觉得它踩在雪地上的脚印像什么呢?3、出示第6页。(小猫的脚印)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们猜到了小鸡和小鸭子,认识了小鸡的脚印是尖尖的,小鸭的脚印是扁扁的。那你们猜一猜谁最爱吃鱼呢?(出示猫踩着鱼的图片)师:那你们猜一猜小猫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师: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得观察一下,小猫的脚趾是
20、什么样子的呢?师:原来呀,小猫的脚趾是圆圆的,走起路来静悄悄的。4、出示第7页。(小狗的脚印)师:有一个小动物想和各位做好朋友,你们猜一猜会是谁来啦?师:走起路来落梅花,从在到晚守着家,见到生人汪汪叫,见到主人摇尾巴。(说两遍之后在让幼儿猜师:你们猜出是谁了吗?让我们学一学小狗是怎么摇尾巴的。(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摇尾巴的动作)那让我们大声的把他喊出来吧。(小狗小狗快出来)师:你们观察一下小狗的脚印是什么样的?他的脚趾是什么样子的呀?5、出示5页。师:你们观察一下小猫和小狗的脚印一样吗?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我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了,观察的最仔细了。师:原来呀,小猫的脚趾是圆圆的,走
21、起路来静悄悄的,而小狗的脚趾是尖尖的,非常的锋利。6、出示第9页。(出示小牛的声音)师:咦,你们听,这是谁的声音呀?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牛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师:你们看小牛的脚印有几瓣儿?师:原来这是小牛的脚印,小牛的脚印是分两瓣的。7、出示第10页。(出示小猪的脚印)师:你们猜一猜这会是谁的尾巴呢?师:那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脚印是什么样子。师: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师:原来这是小猪的脚印,小猪的脚印有两点。8、出示第8页。(小牛和小猪的脚印)师:那你们觉得小牛和小猪的脚印一样吗?它们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师:原来呀,小猪的脚印比小牛的脚印多了两点。9、出示第11页。(小
22、朋友的脚印)师: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脚印,猜一猜接下来会是谁的脚印呢?师:你们仔细看她们的脚印和你的脚印一样吗?为什么?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小朋友的脚印)你们数一数他有几个脚趾?师:原来呀,这是小朋友的脚印,他有五个脚趾头。三、结束部分1、出示大书封面。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脚印,但是还没有给这本书起名字呢?谁有好听的名字送给它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老师也给这个故事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谁的脚印。2、回顾故事。师:你还记得这本书里有哪些小动物吗?在这些小动物中谁和谁的脚印是相似的呀?师:我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分别说一说小动物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出示小动物们的脚印
23、图片,让幼儿自己找出相似的脚印,并进行简单地说明。)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脚印,下节课让我们看看你作者是怎么说这些脚印得,现在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我们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去户外做游戏。活动反思今天我上的是小班语言活动的分享阅读谁的脚印,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各种脚印的差异,让通过不同的方式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事物,并用语言进行表达。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幼儿观察脚印的差异这一环节,让幼儿看并猜是谁的脚印这一重点中,幼儿的想像力发挥的不够,以后要多锻炼他们的想像能力,这是我们班大部分幼儿的一个缺点,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练习这一方面。
24、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1、缺少游戏环节,全程缺少活力。2、讲话缺少亲和力,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在活动中,对于问题的提问不够准确,引导语不够具体。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说的过多,幼儿说的较少。前期经验的铺垫不够具体。5、幼儿观察画面的过程性时间太短。在描述动物脚印的特征时,大部分幼儿都没有自己的见解,往往是别人说什么我也说什么,尽管我说了要发表不同的意见,可还是没有多大的效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想象力不够,所以在让幼儿观察动物的脚印长的像什么时,他们回答的不是很好。调整思路:1、在活动中增加游戏环节,可以让幼儿学一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小动物的叫声,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5、2、在日常的活动中多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3、在结束部分用图片的方式回顾,要幼儿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小动物的脚印。4、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学习语言的提炼方法。我上的这节课程中,重难点没有把握好,上的太过表面,没有深入,没有从幼儿想象力出发。没有让幼儿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还有语言不够简练,以至于到后半节课程中,提得问题是重复又重复。由于有点紧张,导致课上我的语言组织乱码了,牛头不对马尾的。上课的语调没有高低起伏,感觉平平的。我将吸取本次评课老师所给的意见,努力把我的不足之处改善小班语言优秀教案3【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教育幼儿
26、要喜欢交朋友,大家一起玩才快乐。2、能力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安静的听别人讲述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声的表述。3、认知目标: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丰富词汇:走、跳、游。【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小鸭找朋友”。2、幼儿已熟悉音乐律动活动找朋友。【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比较完整、连贯的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难点:敢于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讲述。【活动过程】一、利用教学挂图导入。出示教学挂图,用拉线不断拉出小兔、小鸟、小龟,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教师提问:它是谁?他什么样?谁来学一学!二、通过观察、提问感知理解讲述对象。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池塘里游泳?它自己玩心里高兴吗?2、看看,谁来了?小鸭会
27、怎样邀请朋友呢?朋友又会怎样回答它呢?小兔(小鸟、小龟)会怎样说?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教师继续拉动拉线教具,让小兔、小鸟、小龟一一接近小鸭,让幼儿以集体回答的方式完整地讲述图中的主要内容。2、请几名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讲述。教师以鼓励的口吻和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大声地讲述。四、以“平行提问”的方式引进新的讲述经验。1、再次拉动拉线教具,讲述图片内容。一天小鸭来到池塘里游泳,他看见谁来了?怎么说的?对!他看见小兔了。他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我自己玩没意思。小兔(小鸟、小龟)怎么回答的?小兔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后来谁飞来了?小鸭怎么说的?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鸭最后看
28、见谁了?对,一只小龟爬过来。他对小龟怎么说的?小龟又是怎么回答的?小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小鸭终于找到朋友了,他心里怎么样?2、再次拉动教具,让幼儿一起边看图边连贯、完整地讲述。五、置换图片中的动物,引导幼儿迁移讲述经验。1、用大头针分别在拉线的动物兔、鸟、龟位置上放上猫、鸡、青蛙的图片。2、拉动拉线教具,引导幼儿把“小鸭找兔、鸟、龟”的讲述经验迁移到“小鸭找猫、鸡、青蛙”的经验上来。六、结束部分:放音乐找朋友做律动自然结束。小班语言优秀教案4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内容排出顺序。(重点)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难点)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
29、,激发阅读兴趣。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活动准备:气球若干幼儿画册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吹气球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老师给小朋友们吹气球好不好?二、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吹、吹、吹气球(幼儿双手放在嘴边,做吹气球的动作),吹成一个大气球(幼儿双手逐渐张大),吹、吹、嘭!气球爆了!(幼儿双手上身做气球爆破状)2、看图排顺序(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图观察。(2)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3)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小刺猬在做什么?(4)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开始怎样?后来怎样?引导幼儿发现图排列的正确顺序。(5)教师和幼儿一起排出图的正
30、确顺序。活动结束:小朋友,你们喜欢起球吗?和老师一起玩好不好?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区,准备故事图片,让幼儿练习排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班语言优秀教案5设计意图童谣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童谣的内容大多源于生活,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小班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共四句,每句七字。教师用四川方言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理解“耙、旮旯”意思,明白“蚂蚁搬家要落雨”的生活经验,同时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趣味与魅力。活动目标1.理解童谣内容,感知方言词汇“耙、石旮旯”。2.通过“开火车钻山洞”游戏,进一步体验童谣的趣味性。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感受用
31、四川方言朗诵童谣的趣味性。难点:理解童谣内容,借助游戏使幼儿较准确的朗诵童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会说四川话,看过蚂蚁搬家的现象。物质准备:图片、纸板。活动过程(一)师幼听赏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普通话)。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主人公蚂蚁。师:孩子们,看看这是谁?幼儿:蚂蚁。师:对的,那你们听过关于蚂蚁的童谣吗?幼儿:师:接下来郭老师念首童谣,听听蚂蚁在干什么?2.教师有情感和节奏地朗诵童谣(四川话)。虫虫蚂蚁在搬家天上落雨地下,虫虫蚂蚁在搬家, 问你搬到哪里去? 搬到对门石旮旯。(二)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幼儿:蚂蚁。师:蚂蚁在干什么? 幼儿:搬家。师:是的
32、,虫虫蚂蚁在搬家(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贴上)。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幼儿:下雨了。师:你的小耳朵听得很仔细,天上落雨了。那你们晓不晓得天上落雨,地下会变得啥子样?幼儿:湿的。师:是的,落大雨地下会湿。郭老师请你们摸一摸天上落雨过后的地下是啥子感觉。教师拿着第一幅图片快速的让每个幼儿摸一摸,并说出摸上去的感觉。师:摸上去是硬的还是的?幼儿:的。师:天上落雨后地下是的,原来:天上落雨地下。师:看到蚂蚁搬家,你们猜小朋友会给蚂蚁说啥子话呐?(教师出示第三幅图)幼儿:师:我听听小朋友给蚂蚁说了啥子,原来大哥哥说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呀:问你搬到哪里去。我们学一学小朋友说的什么?幼儿:问你搬到哪里去。师:看看,
33、蚂蚁搬到对门哪里去了?幼儿:石头师:对的,石头的缝缝头,四川话叫“石旮旯”。原来是搬到对门石旮旯。告诉你们哦,这首童谣的名字叫虫虫蚂蚁在搬家,我用绿颜色的纸表示题目: 幼儿:虫虫蚂蚁在搬家。(三)通过多形式(师幼合作、幼儿分组)朗诵,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1.师幼共同朗诵童谣。师:你们会不会念这首童谣了?我们一起试一哈,要不要得? 幼儿:要的2.幼儿分组朗诵童谣。先请 6 个小朋友到前面朗诵,剩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然后互换角色,看哪一组念的又大声、又有劲儿。(四)“火车过山洞”游戏,感受童谣有趣好玩的特点。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玩法。师:你们晓得不?虫虫蚂蚁在搬家这首童谣跟“火车过山洞”游戏一起,少好耍,你们想不想耍? 幼儿:想。师:那就听清楚规则:紧紧拉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衣服,大家一边开火车一边大声的念童谣,念到“问你搬到哪里去?”的时候,山洞就会关上,只有大家一起念“搬到对门石旮旯”,山洞才会打开,火车才能继续开起走。明白了不?幼儿:明白了。2.游戏结束,教师小结。师:游戏好玩不?幼儿:好玩。师:待会请你们回到教室,把今天的童谣和游戏分享给你们的小伙伴,一起玩,要不要得?幼儿:要的。附:小班童谣虫虫蚂蚁在搬家天上落雨地下,虫虫蚂蚁在搬家, 问你搬到哪里去? 搬到对门石旮旯。活动总结平日的教学活动老师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银行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个人合同范本
- 中医饮售卖合同范本
- 剩余产品合同范本
- 农业土豆销售合同范本
- 公务车服务合同范本
- 个人包车协议合同范本
- 制定企业合同范本
- 个人餐馆转让合同范本
- 单位买车合同范例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加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年QC成果
- 部编初中语文古诗词按作者分类梳理
- 博朗IRT6520中文说明书家用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1 初识旅行社
-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