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也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该市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火地岛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醉汉树”。左图为火地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醉汉树”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 该岛“醉汉树”树冠向一侧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年受西风影响B. 阳坡光照充足C. 土壤养分分布差异D. 迎风坡降水多20. 下列我国节日中最适合前往火地岛旅游是( )A.

2、 国庆节B. 劳动节C. 春节D. 端午节参考答案:19. A 20. C【19题详解】“醉汉树”树冠是有定向风造成的,火地岛常年盛行西北风,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使得树冠形状呈现不对称,朝东南风向延伸,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结合材料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该城市位于南半球且靠近南极,气候寒冷,旅游旺季应为当地气温较高,气候温暖的季节,结合四个选项分析,我国国庆节为10月份,此时为南半球的春季,气温低,劳动节、端午节对应南半球的冬季,气温低,不适宜旅游,而春季对应南半球的气温高,气候温暖,适宜旅游,故选C。2. 关于“

3、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 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参考答案:A3. 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下列因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的影响,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 津流向冀 B. 鲁流向湘 C. 苏流向桂 D. 粤流向晋22. 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4、A. 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 B. 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C. 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 D. 东部地区市场广阔23. 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 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A. B. C. D. 参考答案:21. A 22. D 23. B21. 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津流向冀,A对。鲁流向湘是向南部转移,B错。苏流向桂是向西南转移,C错。粤流向晋是向北部转移,D错。22. 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是东部地区市场广阔,便于占有市场,D对。中西部地区原料丰富,A错。中西部地

5、区能源丰富,B错。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高,C错。23. 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措施是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对。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对。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竞争力增强,不利于产业转移,错。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对。B对,A、C、D错。4. 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A制定法规 B环境管理 C公众参与 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参考答案:B5. 下图中的穿越路线因“山水形胜”为户外徒步爱好者所青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 图中的穿越线路主要经过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6、 D. 山坡24. 从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线路较适合的徒步旅行时段是A. 2 月 B. 7 月C. 9 月 D. 12 月参考答案:23. B 24. C【分析】根据河流流向判定穿越路线主要经过山脊线。9月入秋,温度适宜,秋季多晴天,利于出行。【2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穿越线路为河流的分水岭,应该是山脊,B正确。【24题详解】2月、12月山上气温低且因海拔高积雪未化,不利于行走;7月盛夏时节高温多雨且太阳辐射强,易发生地质灾害,不利于出行;9月入秋,温度适宜,秋季多晴天,利于出行。选C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地形的判读及区域地理环境差异,考查学生迁移能力,难度一般。6. 近十几年,云冈石窟前

7、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 2.2 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避免载重车辆对石窟的震动性破坏;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A B C D参考答案:C7. 关于锋面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 我国的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季,故主要是由暖锋活动形成 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A、 B、 C、 D、参考答案:B8. 在2016年11月21日深圳第十八届高交会上,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成为焦点。VR是

8、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深圳将在产业基础雄厚的区域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VR创新园和平台申报国家级相关专业园或平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VR将来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A. 城市规划决策 B. 远程手术医疗 C. 农作物估产 D. 旅游观光9. 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加快主导产业集聚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A. B. C. D. 参考答案:8. D 9. C【8题详解】根据材料,VR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

9、将较早应用的领域可能是旅游观光。【9题详解】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对。是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不能将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错。有利于为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通过虚拟世界演化,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对。故选C。9.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于10月8日在P处测得日出、日落分别在E、F方向,读图回答19-20题。 19河流NO段的流向为( )A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东北流向西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20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应该( )A在地大量种植苹果,提高农民收入 B在地修大坝,建发电站C在地种植花卉,发展

10、外向型经济 D在地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参考答案:B C1910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可以判断该图的方向,从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NO段河流流向为从N流向O,故选B。20农业生产应因地制宜,苹果为暖温带水果,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区,A错误;位于盆地内部,不宜见大坝,大坝应建在河流流出峡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最小,B错误;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临近城市,市场广阔临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合种植花卉,C正确;处为陡坡,不宜修筑梯田,D错误。故选C。10.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使

11、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8.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9.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 B. C. D. 参考答案:7. B 8. A 9. B试题分析:

12、7. 图中河流为澜沧江,甲乙河段位于该河所属流域的上游地区,流经横断山区,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故而非常狭窄。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形成地上河,故而支流难以汇入,而澜沧江流出国境之后叫湄公河,并未形成地方河。澜沧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但支流并不稀少。甲乙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但这并不是河道狭窄的原因。故答案选B项。8. 读图,丙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A对。这里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B错。丙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地势起伏小,气候垂直变化不明显,C错。这里纬度低,没有寒

13、潮影响,D错。9. 河流中、下游流经的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错。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对。沿岸地区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不能大量出口,错。 本区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对。这里人口稠密,不是地广人稀,错。沿岸地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对。所以B对。A、C、D错。【考点定位】河流特征的成因,区域气候特征,农业的区位因素。【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图中河流为澜沧江湄公河,甲乙河段在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受山地约束而流域面积狭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是该段河流特征的表现。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澜沧江的中、下

14、游位于东南亚,以平原为主,是重要农业区,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有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水、陆交通发达,但由于人口稠密,粮食以自给为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东南亚虽然地狭人稠,但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农业科技不发达,机械化水平也不高。由于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11. 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C.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 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参考答案:D12.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罗拉多河三角洲

15、湿地大幅萎缩。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甲地农业发展的特点是A.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B. 引水灌溉,种植水果和蔬菜C. 利用光热,发展水稻种植业D. 机械化耕作,发展商品谷物业17.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 修建水库B. 填海造陆C. 气候干旱D. 泥沙淤积参考答案:16. B 17. A16.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区,主要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解决灌溉问题,种植水果和蔬菜;这里并不主要发展乳畜业;由于雨热不同期,多山地,平原面积小且不集中连片,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或发展机械化耕作业,据此分析选B。17.根据图示可见,科罗拉多河上游修建了多个大坝,拦截水体也导

16、致入海泥沙减少,从而导致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湿地萎缩。泥沙淤积、填海造陆会使三角洲增长,气候干旱会导致土地沙化,河流中的泥沙携带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增大。据此分析选A。13.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园区位于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随着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将逐步形成为集物流、会展、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工业园区。为保证发展质量,园区对进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以期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2015年来自杭州的中策公司进驻该产业园,投资泰国优势产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 除政策外,影响泰中罗勇工业园区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工

17、业基础 B. 位置优越 C. 环境质量 D. 技术水平8. 吸引中策公司进驻园区的优势产业最有可能是A. 毛纺织业 B. 机器人产业 C. 芯片产业 D. 橡胶制品9. 园区对引进企业进行综合考察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招工难度 B. 扩大市场范围,降低营销成本C. 强化园区企业合作,避免过度竞争 D. 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参考答案:7. B 8. D 9. C7. 泰中罗勇工业因区是东南亚最大的中资工业因区,依托政策等优势,该区己形成集物流、会展、生产加工为一体综合工业园。而物流和生产加工出口的产业对交通的依赖度较高;对技术和工业基础依赖度相对较小。图示中工业园区位于

18、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距海港近且有高速公路直达海港,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因此除政策外,影响泰中罗勇工业因区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位置优越,B项正确。8. 2015年来自杭州的中策公司进驻该产业园,投资泰国优势产业。而泰国地处热带地区,农业主要以水稻、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毛纺织原料缺乏,盛产天然橡胶。工业水平较低,精密机械和光伏产品不应是其优势产品,最有可能是橡胶制品,D项正确。故答案选D项。9. 由题意可知园区为保证发展,园区对进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以期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主要目的应该是避免重复引进相似企业造成过度竞争降低工业园的竞争力。园区对引进企业进

19、行综合考察,并不是共享基础设施,也不能起到扩大市场范围和减少劳动力成本,ABD错误。但是通过综合考察可以强化园区企业合作,避免过度竞争,C正确。故答案选C项。14.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1719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为地中海气候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18.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A地为河谷东岸 B地为河谷东岸A. B. C. D.19.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为七月份等温线 为一月份等温线 此时湖泊水位为a 此时湖泊水位为bA. B. C. D.参考答

20、案:17.B 18.C 19.B15. 下图为“某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 采用图中的农业技术是为了( )A. 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B. 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C. 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D. 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35. 该农业技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是( )A. 海南省B. 广东省C. 浙江省D. 山东省参考答案:34. B 35. D试题分析:【34题详解】图中采用的农业技术是温室生产,可以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B对。塑料大棚不能改变光照条件,不能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A错。也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C错。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不是主要目标,D错。【35题详解】该农业技术是温

21、室生产,可以进行反季节蔬菜作物生产,能起最大作用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如山东省,D对。海南省、广东省位于热带,不需要大棚生产。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地区,作用不大,A、C、D错。16.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920题。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参考答案:B A17. 下列海峡名称,正确的是A. 霍尔木兹海峡,麦哲伦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B. 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土耳其海峡C. 土耳其海峡,莫

22、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曼德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世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海峡依次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选D。18. 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3234题。 灾害种类省区甲乙丙丁粤渝新晋32有关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代表水土流失 B乙代表酸雨C丙代表寒潮 D丁代表土地荒漠化33与省区粤相比,灾害丁在省区晋的成灾强度大,其主要原因是A山地面积广大 B植被覆盖率高 C缓坡修筑梯田 D土层深厚疏松34治理

23、灾害甲的有效措施有A退耕还林还草 B发展智能灌溉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禁止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32.C 33.D 34.C19. 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参考答案:D20.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HYPERLINK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HYPERLINK / 参考答案:B21. 辽阔的海洋有无尽的宝藏。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是A.滨海潮汐发电 B.海水淡化利用 C.海洋石油钻探 D.滨海盐场晒盐参考答案

24、:C22. 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7.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A.森林再生B.连续耕作C.焚烧开荒D.耕地废弃18.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说明了A.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B.雨林土壤的淋溶作用强C.雨林的群落生产力高D.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参考答案:17. C 18. B【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焚耕开荒),使肥力开始较高,C正确;而连续耕作,使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后面阶段耕地废弃,森林再生,因此A、B、D错。故答案选C项。【18题详解】从上题分析,土壤肥力由最高的B点持续下降到C点,说明雨林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25、把土壤中有机质快速淋失掉,因此B正确。2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4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5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

26、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参考答案:49.D 50.C24. 下图为“世界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 地广人稀 B. 接近市场 C. 降水丰富 D. 劳动力充足25. 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A. 机械化程度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投入劳动力多 D. 受市场影响大26. 若在甲农业地域类型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则可能引起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酸化 D. 土壤盐渍化参考答案:24. A 25. D 26. B试题分析:【24题详解】大

27、牧场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都是商品农业,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市场广大,但不是本地市场;大牧场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选A正确。【25题详解】乳畜业主要分布在接近市场的大城市周围,且饲料充足;地中海农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的水果和蔬菜生产的农业;两者都受市场影响大。选D正确。【26题详解】大牧场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若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容易引起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选B正确。25.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

28、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A. 河湖水 B. 雨水C. 地下水 D. 淡化海水5. 根据材料推测,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参考答案:4. C 5. B【4题详解】根据经纬度,马略卡岛位于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西风带来降水丰富,但是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导致地表水缺乏。城市用水最主要是地下水,C对。河湖水、雨水、淡化海水不是主要城市用水,A、B、D错。【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马略卡岛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29、夏季,地表水、地下水都缺乏,B地。春季、秋季缺水程度较轻,冬季降水多,水资源比较丰富,A、C、D错。26. 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是:( )A中小企业为主 B重工业为主 C生产布局集中 D资本集中程度高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传统的轻工业部门为主,以中小型企业经营;属于分散型的生产布局,资本集中程度低。故选A项。二、 判断题(共10分)27. (判断题)习近平主席在G20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上的讲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正确【详解】同性是指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义务坚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环境资源等问题上加以制

30、约;百花齐放指的是各个国家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正确。28. (判断题)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错【详解】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等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9. 城市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参考答案:B30.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 参考答案:B三、 综合题(共38分)31. 2017年5月9日,江苏、陕西两省发改委在西安市共同组织召开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总结20多年来两省对口帮扶成功经验。左图为“江苏省和陕西省位置示意图”。右图

31、中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江苏省和陕西省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文(2)分析20多年来两省实施对口帮扶各有哪些优势。(3)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5)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请你在图示甲、乙两

32、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参考答案:(1)AB (2)陕西可提供资源、农产品,提供市场和劳动力;江苏可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信息、产品、市场等 (3)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4)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植被覆盖率较低,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时,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为450600 mm时,植被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或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6

33、00 mm时,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较弱且变化不大 (5)甲地:方案2。理由: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乙地:方案1。理由: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江苏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崎岖,低山丘陵面积较大,陕西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以高原为主,地理环境产生差异,因此,影响二者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气候、地形,

34、选A、B项。(2)两省实施对口帮扶优势可以从江苏和陕西的差异性来进行分析。陕西煤炭资源丰富,江苏资源短缺,因此江苏省可以从陕西省引进能源资源 ,促进陕西省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陕西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江苏的而就业机会较多,因此,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廉价劳动力,促进陕西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3)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4)由图可知,在不同的降水量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不同,根据图示分段解答即可,要注意300、3

35、00-450、450以上这几个年降水量点。(5)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结合甲、乙的降水量情况选择,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 mm,要选择方案2,因为此时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 mm,故乙地要用方案1。因为在此降水条件下,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3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1:截至2010年8月4日11时的初步统计,安徽滁河流域的特大洪灾致使安徽9个市38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242万余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5.72亿元。材料2:淮河流域示意图。(1)结合材料1分析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