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这反映出,在明代农村A率先出现新的社会关系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C劳动力的性质发生变化D小农经济开始逐渐瓦解2保罗S芮恩施在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一书
2、中评价中国近代某位历史人物“名义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该历史人物是A梁启超B康有为C孙中山D袁世凯3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4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地区会稽县曹娥会稽县三界余姚县石堰山阴县钱清盐额(石)1658629323643766635由此可推知,当时A煮盐业技术高超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C商品经济占主导D特色的手工业市镇兴起5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过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等风靡世界的美国电影。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科技促进了电影发展B电影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C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D美国精神标志是开拓进取6下列三幅图示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大国结盟威胁和平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D“冷战”局面的形成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
4、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黎公社的普选制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巴黎公社的限薪制8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完善B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C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9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意
5、味着列宁A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改变B正式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明确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D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10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11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
6、平原则12第五十六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于2020年2月14日至16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主办方发布的2020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将“西方缺失”设定为会议主题。按照主办方的说法,“西方缺失”是指一种被广泛感受的不安,这种不安源于“西方”持久目标的不确定性和“西方”共同立场的缺失。导致“西方缺失”的内部因素是A“反自由主义”浪潮兴起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C西方国家实力差距的缩小D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崛起13公元659年武后颁布姓氏录,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这说明当时A社会阶层趋于固化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C
7、武后政治改革失败D门阀政治影响深远14下边地图最恰当的名称是A佛教早期域外传播图B伊斯兰教域外传播图C儒家文化早期传播图D唐代丝绸之路路线图15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恐怖军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16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17提出
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著作是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8 “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A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B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C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D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19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
9、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20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表明,欧共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一个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美协作的世界D势力均衡的世界21政府权力“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国家是A法国B俄国C德国D美国22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
10、式经营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23浙江企业家鲁冠球说:“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反映了A企业家胆识是企业成功秘诀B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跌宕起伏C企业发展得益于全球化进程D企业发展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24下图剖析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内部的社会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B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与保守性C西方宗教传入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中国各地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25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
11、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A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C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26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B“仁政”C“法治”D“无为而治”27据统计,1936年时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占比分别为49.21%和50.79%,19471948年分别为58.43%和41.57%。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借战时体制迅速膨胀B列强卷土重
12、来使民间资本萎缩C战争使民族资本主义遭受重创D国民政府在战后兴办国有企业28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29威尔逊总统参加巴黎和会;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里根总统与戈尔巴乔夫签署条约。以上事实体现美国总统的身份是A国家首脑B政
13、党领袖C军事统帅D首席法官30这种文学“是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它在唯物反映论的指导下科形成了一整套以“真实地摹写现实”和使文学成为“生活的教科书”的唯物主义创作原则网。下列作品属于“这种文学”的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为历史上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大事表。16世纪初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1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
14、,带来的传染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17世纪早期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其殖民航运霸权17世纪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18世纪中期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初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19世纪40年代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19世纪中期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20世纪初期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
15、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一战前夕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1分)32 材料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冗官现象的弊端不断暴露。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迫使北宋职官制度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在北宋时期皇帝的权力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受到宰相和各级官员的监督,因此宋神宗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力,也极力推行改制。元丰三年,在蔡确、王珪的协助下,宋神宗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恢复唐三省制,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
16、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一律“以阶易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为二十五阶,此后升迁、体禄等都按新定的元丰寄禄格办理。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等(1)根据材料,概括宋神宗改革职官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神宗职官制度改革的作用。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二十世纪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排球队引入世界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意志排球”理念,“严格要求、服从命令、团队精神”植入中国女排思想中。1981年,中国女排夺取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为庆祝女排夺冠,北大学生欢庆游行,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激励中华
17、民族奋力崛起的热流。从女排主力队员发展为主教练的郎平深有体会地说道:中国女排精神是“女排队员在比赛中获得的不仅是冠军,更是而对各种人生不确定时的勇气。”“单靠女排精神不能赢球,这是技术过硬的死磕。技术就是专业。”比赛时“心中有国家,眼中有国家,以国家为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宣传“坚忍不拔、奋力登攀、为祖国荣誉而搏”的“女排精神”。摘编自中国精神视域下的女排精神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
18、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中明代农村的农民以“长工”、“短工”、“月工”和 “日工”等多种“雇佣”出现,说明在自耕农和佃农之外出现的新的劳动力类型,可知这反映出农村劳动力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明代农村出现雇农,不能说明农村新的社会关系出现较早或是“率先”,排除A项;从材料中雇农只是临时的受雇于雇主,说明地主与雇农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与材料给出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2、D【答案解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故D符合题意;梁启超和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
19、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故AB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3、A【答案解析】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4、D【答案解析】绍兴下辖县征收盐额数量较大,可见这些地方盐业发达,选项D正确;材料未体现煮盐技术,排除A;盐业属于手工业,排除B;古代
20、农业占据主导,排除C。5、C【答案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但它风靡世界,又由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这说明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与电影之间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电影是否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仅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排除B项;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的主体精神是否是开拓进取,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D项。6、A【答案解析】略【题目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对峙还是轴心国的形成,抑或是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反映的共同问题是大国之间的结盟都会威胁到世界和平,故选A项;BCD项只符合部分题意,排除。7、B【答案解析】人权宣言主要体现
21、了法国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意愿,而且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选权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故排除A项;根据“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主要是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普选制,故选B项;1875年巴黎公社已经失败,1875年宪法不符合题意中“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的内容,故排除C项;题意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对普选权的应用,没有体现其限薪制,故排除D项。8、B【答案解析】材料中的“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表明司隶校尉的地位不断上升可与三公相抗衡,进一步说明了三公的权力在削弱,皇权在加强,故B项正确;监察机构的完善
22、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队伍廉洁高效,故排除C项;司隶校尉是中央的监察官员,故D项中的“对地方的监察”不符合题意,排除。9、D【答案解析】根据列宁的分析,把矿租让给资本家开发的主动权在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意味着列宁认识到即将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国家和私人资本主义的结合,要利用资本家的作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选项正确;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同意租矿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不能说明列宁改变了对外政策,A选项错误;只是在积极分子大会上讲到利用外国资本家发展经济,准备推行新经济政策,不能说明正式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选项错误;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明确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不符,C选项
23、错误。10、A【答案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接见孙林父的原因是因为其是“先君之宗卿之嗣”,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突出的是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B排除;材料未涉及人才流动,C排除;材料未涉诸侯争霸,D排除。故选A。11、D【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
24、误。12、B【答案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方缺失”反映了弥漫在西方内部的一种焦虑情绪担心西方在急剧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失去主导地位、关注欧美统一立场因正在生成的不同理念和利益取向而受到侵蚀、担心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被所谓“威权国家”势力“修正”,等等,故“西方缺失”的内部因素在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对欧美主导体系的冲击,B项正确;“反自由主义”浪潮反映的是各种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现“西方缺失”无关,排除A项;西方国家内部实力差距变化与“西方缺失”无关,排除C项;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增强了“西方”共同立场,不利于“西方缺失”出现,排除D项。故选B。13、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
25、”“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可知,武后时期的姓氏录威胁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武后去世后的族谱编写活动再次以大族声望为基础,说明当时门阀政治影响深远,故选D;题干没有涉及社会阶层的固化,A错误;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B错误;题干不能说明武后政治改革失败,C错误。14、A【答案解析】该图中反映的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向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地传播,A正确;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与材料不符,B错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与材料不符,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外传路线,不能断定时唐代,故D错误。15、C【答案解析】材料中把冷战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
26、苏之间的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争,很好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故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与冷战时期长时间的和平无关,排除A;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期间直接的武装冲突,排除B;美苏两国之间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冲突,排除C。故选D。16、A【答案解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17、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
27、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故选D项;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和人权宣言都是资产阶级的著作,与该口号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18、B【答案解析】材料“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可以联系所学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主要宣传口号之一。故B项正确。A项挽救国民革命说法错误。C项是1934年的长征,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CD排除。19、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并结合唐代的社会状况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区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表明江南
28、水乡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C正确;依据材料“舟”“船”“渔”“鱼”来看,材料表述的和渔业有关,未体现农业的发展状况,A错误;材料未体现陆地交通的状况,B错误;材料未反映诗歌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D错误。故选C。20、B【答案解析】欧盟的成立,欧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成为个多元并存的世界,|B正确;材料指出欧共体发展为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而不是区域统一,排除A;材料未涉及与美国协作的有效的信息,排除C;材料未涉及势力均衡的有效信息,排除D。21、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在创建后不久就实行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对中央和地方权力都
29、进行了制衡,符合题意,故选D项;法国、俄国都是具有悠久君主专制的国家,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不符,排除AB项;德国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22、A【答案解析】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
30、错误。23、D【答案解析】民营企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时是东躲西藏,在计划经济时是在夹缝中“野蛮生长”,到改革开放时是“异军突起”,在全球化中则是无知无畏,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有时代性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故选D;AC反映了企业发展的部分原因,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排除B。故选D。24、A【答案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的民族矛盾,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答案为A项;B项没有反映题干主旨,排除;近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答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爆
31、发的原因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即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中国所带来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25、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增多,而邮政的创办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D正确;该做法对自然经济解体没有影响,A排除;大清邮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体制,B排除;收发中外信件不能推动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发展,C排除。故选D。26、A【答案解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
32、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C【答案解析】从1936年到1948年,国家资本比重上升,民间资本比重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官僚资本主义膨胀,民间资本萎缩,故选C项;A项没有体现民间资本的萎缩,排除A项;列强卷土重来是一战后,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国民政府在战后并没有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排除D项。故选C。28、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确了尊卑等级
33、,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B项符合题意。A项,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宗法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故排除。D项,宗法制度是社会等级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现,排除。29、A【答案解析】题干所列的美国总统参加的活动都属于外交活动,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国家首脑,有权对外媾和宣战以及签订条约,A正确;政党领袖、军事统帅均不能直接与外国首脑媾和或者签订条约,排除B、C;美国三权分立,总统没有司法权,排除D。30、C【答案解析】材料“真实地摹写现实”、“生活的教科书”突出的是写实风格,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正确;唐璜和巴黎圣母院
34、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B排除;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D排除。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示例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特点:赤裸裸的抢劫和掠夺。如垄断性贸易、殖民屠杀、贩卖黑奴、争霸战争等。影响:殖民国家获得了大量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特点:进行商品输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影响: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
35、廉价原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特点: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11分)【答案解析】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阶段特征,以此作为新的时间尺度的划分标准,如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每个阶段殖民扩张的特点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安全气囊充气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孤立障碍物浮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婴儿油润肤乳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数学辅导计划
- 2025-2030中国外部图形处理单元(eGP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复合气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地板输送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园林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商业物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台面烤箱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3章 积极情绪的价值
- 游轮产品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幼儿园中班夏天的雷雨课件
- 上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全概率公式》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2024年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3年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理论备考试题库(多选题)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灭火设备:洗手间灭火系统及其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