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1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2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3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4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次科技革命练一练单项选择题ABCD读图判断,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C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并于1789年获得了专利。电灯泡发明大王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白炽灯、 喷火器、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水底潜望镜、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导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美国为计算氢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计算机最早因军事需要而产生。电子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阶段核心部件计算机特点1946-1958电子管速度慢、故障多、价格贵。运算速度最快5-6万2次/秒1959-1964晶体管性能更稳定,64年出现运算速度200-300万次/秒的大型计算机1965-1971集成电路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1972-1983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和巨型两向发展,78年出现运算速度1.5亿次/秒的计算机1984-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特网、多媒体技术发展运算速度更快计算机技术的的飞速发展单纯的军事用途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应

3、运而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80年代,2495美元的15MB硬盘国际互联网Internet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美国小学生正在操作电脑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美国线上拍卖网站“易趣”“易趣”创始人互联网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创始人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谷歌“谷歌”创始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百度创始人因特网的出现及增长ARPANET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硅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硅谷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4、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资料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一个普通的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信息使他们萌生一个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这

5、样他们开始搜集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 如今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杨致远与大卫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微软(Microsoft)公司初创时期成员比尔盖茨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曾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其总裁比尔盖茨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依靠“双脚”的农业革命依靠“双手”的工业革命依靠“头脑”的知识经济科技革命转换成生产力的周期每2年甚至半年换代一次电子计算机2年激光4年移动电话6年原子能第三次科技革命

6、65年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84年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41年12月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有12.5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下午5点30分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04.4.221967.2.18美国犹太人核物理学家 “原子弹之父”采用枪式法的“小男孩”(投向广岛)采用内爆法的“胖子”(投向长崎)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8月6日,美国将“小男孩”投向广

7、岛。9日,将“胖子”投向长崎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情景特勒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 “氢弹之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原子能技术恩利克费米美国物理学家原子能技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裔美国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质能关系式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关系式,从理论上揭示核能成为新能源的可能性第三次科技革命 核能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发电。第三次科技革命致力于开发新能源,目前唯一得到大规模开发的是核能,核能越来越多用于和平。P791

8、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标志着核电时代到来核电站核医学从1954年-1992年底,全世界正式运转的核电站共有400多座,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 1986年 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 这天凌晨1点23分,苏联乌克兰基辅以北130公里白俄罗斯乌克兰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发生事故,反应堆猛烈爆炸,引起大火导致反应堆堆芯毁坏和部分厂房倒塌事故导致反应堆毁坏和堆芯积累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事故发生以后,撤离了核电站毗邻地区及电站周围30公里地带居民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辉煌下

9、的思索被污染的渭河被污染的松花江工业废弃物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在苏联发射升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Edward Teller1934.3.91968.3.27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纪念碑 国会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1972年间,有2万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厂商及120所大学和实验室共42万人参加这一工程,耗资300亿美元1969年,3名美国宇航员搭乘“阿波罗号”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哥伦比

10、亚”号(Columbia)“挑战者”号(Challenger)“发现”号(Discovery)“亚特兰蒂斯”号(Atlantis)“奋进号”(Endeavour)美国航天飞机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验飞行拉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滚动 独家留言组图论坛 征文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轨道图第三次科技革命 基因工程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基因工程基础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图谱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生物工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

11、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引人注目。CLONE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首次提出多利(克隆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通过克隆产生的哺乳动物“多利”羊,打破了哺乳动物有性繁殖的自然规律。培育转基因蔬菜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新技术意义由此产生的工业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1945年)核电站(1954年)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原子能时代核工业电子计算机(1946年)电子计算机开始代替人脑劳动计算机工业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人类活

12、动开始进入宇宙航天工业生物工程业克隆技术(1997年)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初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一个铀235原子的现代模型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 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的)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 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以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