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F7P1T7R10V8 HJ5T5J5K3W3 ZA8X8Y1L6J9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经方伤寒论 17 方整理总结经方之一: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 曾见 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 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 即可受用一生, 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
2、剂乌梅丸;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 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 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就吐蛔,下之利不止;其 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就吐蛔乃是肝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就四;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 成泄风木之有余, 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
3、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就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成效,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 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 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乌梅丸原先是治疗蛔虫症、 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 又有辛甘温 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 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假如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
4、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 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 病等具体情形; 治疗高血压病, 对一些老年病人, 假如长期精神紧急、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仍显现颜面潮红、口干、舌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相互 交叉,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假如失眠多梦,就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 由黄连、肉桂组成 之意,交通心肾,
5、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 假如病程长, 有精神愁闷、 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 神,活血化瘀;心力衰竭的治疗, 假如显现阴阳错杂的征象, 例如显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 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 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 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成效;三
6、;乌梅丸与厥症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盖厥阴为阴 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就热;阴气内盛时就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 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辨肢厥 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依据灵枢学习资料.逆顺肥瘦篇所说:“ 手之三阴,从脏走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 腹” ;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如“ 阴阳相贯,如环无 端” ,阴阳气相顺接,就四肢温存;如“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 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
7、方证时,谆谆告 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精确无误;脏厥者,乃下焦 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 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 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的上热证和“ 下之利不止” 的下寒证互看,更 要留意显而易见的“ 吐蛔” 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 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临床应用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故用
8、之就显 其效,经方之二:真武汤 真武汤又名玄武; 古有四神, 也叫四象, 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乃是我国古代人民宠爱的吉利物;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可以 想像其在经方中的应用位置;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伤寒学者,经方临床家冯世 纶对其下以,“ 头晕,心悸,下肝浮肿,或痛,脉沉;” 用方指征即可 大胆运用真武汤; 真武汤是少阴虚寒兼有停饮的主方;其病因病机是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虚寒停饮,即可使用此方;作为临床工作十年的我,慢性肺病,心脏 病;肾病只有水液停留即考虑使用真武汤;什么顽固性慢支,哮喘,顽固性心衰,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作为大医院他们就没有把一个
9、小小的真武汤放在眼中, 可我不一样, 我除了听筒和体温表后只剩下 药了,我没有氧气没有心电设备,不能做肾透析,上面这此病你说怎么办;我用真武汤加减治愈过一例心室肥大,严肃水肿的心脏病患者后,我对真武汤可谓别眼相看;想当时患者,曾到过三甲医院,名老 中医,都末果,以回家预备棺材板了, 小小一个真武汤可谓起死回生,功不行没;此就是经方的力气;这里,我仍多说几句,真武汤不但对心肺肾的病使用许多;而仍以下三病以有大有用武之地;1.小儿腹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 一二;” 当今中医儿科名家董廷瑶亦认为:“ 脾虚寒泄较为多见;尤 其发病逾月者,每见阳虚寒泄,很少湿热
10、为患;推究病因,大抵独生 子女,父母溺爱,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温和,饮食养分生怕不足,结果 适得其反,患儿对外御邪才能下降,易遭风寒暑湿之袭;内而“ 饮食 自倍,肠胃乃伤” ,脾阳受损,水湿不运,泄泻遂作;更有一部分小 儿,恣啖冰饮,一任中意,原先“ 稚阳未充” 、“ 脾常不足” ,再受寒湿 所伤,必定殃及脾阳,如此,腹泻尤易发生;又有治之失宜,或苦寒 迭进,或滥用西药,以至泄泻旬时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阳虚寒泄之 证;此时疏以真武汤,有立街秆见影之效;金 成无己曰:“ 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治疗阳虚寒泄,确属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正确方剂,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剂即可见效;方中附子温阳
11、散寒,得 干姜就守而不走, 专事温中, 且散寒力增强, 原方中生姜, 因其走表,故易之;白术健脾燥湿, 辅佐附子同除寒湿, 茯苓渗利水湿, 符合“ 治 湿必利小便” 之旨,白芍敛阴和阳,不致附子、干姜温燥太过;合方 总使阳气兴奋,阴寒消散,脾胃健运;水湿得化,泄泻自愈;总之,本方既可增强脾胃功能,又可排除肠道寒湿之邪,消补兼施,所以奏 效迅捷;2.老年性疾病;人老就虚,首当其冲的当数肾阳虚,肾阳虚及脾;脾阳虚就水湿 内聚不去;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是标,真武汤对老年病有着斧底抽薪 之意;温肾补虚;健脾蠲饮,此真武汤也;人老之病有几个脱离到了 头晕,心悸,下肢浮肿;凡见此症组症中一症者,即可放心使用
12、真武 汤,或加减用之;3.肥胖;肥者多湿,湿多脾困也,困久必虚;脾虚及肾,肾为元阳,肾阳一 出,湿及阳化;此乃肥胖治本之法;湿化脾健;脾健就湿无聚之理;真武汤温肾健脾,直捣肥胖病根;那有无效之理;经方之三:黄连阿胶汤;一个阴虚内热主打方;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以上二条伤寒论高度括出黄连阿胶汤的用药指征;1,第一是,心肾两虚;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2.阴虚而生内热;我在临床上凡见脉细,有阴虚内热之症,我必用黄连阿胶汤;临床上可用于失眠, 盗汗,衄血,复发性口疮, 糖尿病阴虚热盛型,产后发热,怔忡,心律不齐,胃痛,崩漏,等内
13、外妇科疾病;经方之四: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 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本方原意,是阳气郁厥,四肢厥逆为辨症要点;是以少阴阴阳两 虚为本,四肢厥逆为标; 来辨症论治临床上内科病; 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或泄泻;四逆散加干姜五味汤,四逆散加桂枝汤,四逆散加 茯苓汤,四逆散加附子汤,四逆散加薤白汤;我曾原方未加减的前题下, 治愈过一例老年久咳嗽, 痰白量不多,舌胖淡,脉沉细,恶寒怕冷;和一例腹痛病人脉沉弦,腹痛,喜温喜 按,四肢厥逆的人;今人多用四逆散为肝脾不和的基本方,用于治疗肝胆病, 脾胃病,肝经病如颈淋巴结核,下阴疾患,男科妇科疾患,和肝主筋,软组织 损
14、耗之类疾病;以上古今应用, 也就是我对四逆散的总结; 但以少阴病 (脉微细,但欲寐),加四肢厥逆,或气机不顺(肝脾不和)为重点;临床应用 之,无有不应手取效的;经方之五: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一个包治万病的千古神方;有人说人为什么会患病学习资料,总结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又为什么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呢,那是气机不畅所致;何谓气机不畅?答 曰:肺气不宣就咳; 心气不畅就悸, 失眠,健忘;脾气滞就运化无力;肝就主疏泄;疏泄失常就情志失常,消化停滞,不能运行气血;三焦 滞,元气无法运行, 水道运行失常, 就生万病; 肾主纳气, 气机不畅,纳气之功就受阻,就累,呼多吸少;脏与腑
15、为表里;脏病及腑,所以 大肠小肠胆胃膀胱无一能免气机失调之乱;小柴胡汤为三焦枢 杻之剂,少阳首方,外可治表,内可治脏,中可 和半表半里;其方药有柴胡,黄苓, 半夏,人参, 甘草,生姜,大枣;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 ;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 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 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 ;临床应用中可据寒热, 虚实,表里,来调阴阳,和气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表者解之,里者清之;总之以三焦 疏利为准就;元气行就万病终;经云,但见一症即可用之,其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静静不欲 饮食,心烦喜呕;又有口苦,目
16、眩,咽干;舌为白腻,脉弦为准;古有战乱时期,食不裹腹,从内经中分出脾胃论,多用四君,补中 益气汤治百病;今可是小康,温饱就思淫欲,思字当头用气机论,也 可加减变通治疗万病;当今社会,病情多是错综复杂,小柴胡不行谓 为一个重点的争论对象;对肝胆病,脾胃病,心血管,肺部病,肾,神志病,肌肉,筋骨病,每每能取疗效;附一个小故事;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我有一个老师,在我刚行医时教了一个查脉看病的绝技;他说,凡是查脉后你无法定病的话,用八个字通行天下;那就是对患者说,你的病是“ 阴阳失调,气血失和” ;上法也有变种,多在接诊许多中老 年病人时,他们会说,以前某某老中医说我是寒湿热重;是啊,
17、而今 眼目下,那个不是寒重或热重或湿重之躯呀;经方之六:白通汤何谓白通汤?附子启下焦之阳上呈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葱白辛滑通利,以宣能上下,以解阴阳格拒,因葱白能通阳气故为白 通汤;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也就是说,凡阴盛阳虚之腹泻者,都可考虑使用白通汤;在临床上多用于久泻,或素体阳虚之体;此 方对许多西药治疗无效的久泻,有显著成效;经方之七 -半夏泻心汤 六经有少阳小柴胡枢机之剂, 三焦就有泻心类方枢机之剂; 半夏泻心 汤就是三焦枢机之剂中的要剂;半夏泻心汤由半夏,二黄(黄连;黄 苓)人参,干姜,灸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半夏为君,和胃降逆 止呕;二黄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
18、并用,辛开苦降,佐 参草枣补益脾胃,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因其配伍精当,效 专力宏,临床上多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在应用其方时重点把握寒热虚实四点上;1.虚;脾气虚,胃阳弱,见乏力,便溏,泄泻;2.实;气机升降失常见胃脘痞满,腹胀;3.寒;胃阳不足见恶食生冷,脘腹痛冷痛;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4;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凡见以上四点即可大胆使用半夏泻心汤;用药加减情形;1.先辨寒热, 伤寒论上以规定了剂量,在具体应用时,不必拘泥,加临床病例的寒热多少是不同的; 假如是热多寒少,就苓连用量宜大,而姜夏参草用量要适当削减,反
19、之,就后者加量,前者减量;2.关于幽门螺旋菌;假如不是热过重,就不要因螺杆菌而加重苓 连用量;由于过用苦寒可能损耗脾胃之气,不唯于病无益,反而可能 有害;当然,苦寒之物的抑菌作用效显著,在确有此菌的前题下,适 当加重苓连,或另外加入公英,银翘,等清热解毒之品也有必要;但 皮时在适当加重姜夏的等用量,温而制之;3.关于痞;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是双相调剂作用;不足者,增强之,张力过高,它又可缓和之;如腹胀较重者,可适量加一点辛香行气,醒脾胃 气的药物,如丁香,木香,厚朴,砂仁;4.关于甘草,大枣的作用;甘草,大枣,般认为甘味入脾胃,能补虚和胃;有雍滞之弊,似 于心下痞不宜,所以用量偏小,这是错误的;
20、草枣在半夏泻心汤中除 了能发挥补脾和胃的作用,仍有另一方面重要的作用;那就是“ 和诸 药” 即调和药剂,减弱药汤的苦味,使胃能受药,使患者能受药;故 草枣用量不行太小;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半夏泻心汤是一剂作用于中焦,疏通上下两焦之枢机之剂; 消化系疾病日久,寒热错杂者十之八九,虽药味简洁,但效宏;不行小视;经方之八 -柴胡桂枝干姜汤当代伤寒名医说过一句话, 你能应用此方,那你也是半个伤寒通了;此话说得一点也不假,搞懂此方,就要先搞懂桂枝汤,小柴胡汤,白 虎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此方历史争论最多;各方面总结如下;从方药组成看,本方证属半表半里的上热下寒证;从病位分析,本方属半表
21、半里阴症, 从六经提纲看从临床治验看,本方皆属厥阴病 范畴,因此此方多归属为厥阴病类方中,临床应用以条文 所述症状 运用本方,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冒 ,肝炎,冠 心病,内分泌,妇科病,慢性肾病,前列腺炎等等;应用指征1.本方属于治疗柴胡体质的寒热错杂剂,这时的” 热” 是指肝胆郁热,“ 寒” 是指脾脏的虚寒;所以临床即可见口苦,口干,口中粘腻或口臭 等热象,又可见肠鸣或便秘或便溏或腹胀等太阴脾虚的寒象;便溏,见于大便次数增多,食冷物时更甚;便秘需与阳明病的便秘相区分,虽大便多日末解,但腹中无所苦,舌苔末见黄厚或燥 干之象,腹胀 需与用厚朴的半夏厚朴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相区分,虽胀却学习
22、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觉饥而不影响进食,胀而有失气,腹胀并不因失气而明显缓解;2.腹诊,腹软,心下部有振水音,脐旁或脐下或脐上有悸动;3.与半夏泻心汤同属于寒热错杂剂,半夏泻心汤以呕,痞为主症,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中一般没有呕证;4.方中有瓜蒌牡蛎散; 其方证的界定是“ 渴不差者” 所以有的患 者渴 感明显,饮不解渴,甚就喜冷饮,渴饮无度;临床上有时易与石膏证 相混淆,鉴在于本方之渴,唇舌多不干,口中不呼热气;5.有人与乌梅丸比较,皆是厥阴剂;寒热错杂使用;6.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热;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解半表半里之寒;此方为小柴胡汤加栝蒌汤的变剂;本人母亲,女, 53 岁,有高血压病史;
23、上月查出肝血管瘤,其中一 个有 12X6 公分,仍有一个疑似小肝癌,后确认为厚壁血管瘤;输尿 管隐性结石;轻度肾积水;右肩疼痛手臂不便活动;看西医跑了多个科室,分别建议如下:肝血管瘤可手术也可不手术,后未作手术 隐性结石,无法用超声波碎石,建议再观看一段时间;肾积水是轻度的,开排石冲剂一包;右肩疑似肩周炎,只嘱多运动锤炼,未作治疗;于是,带着一身的病,又回家了;现患者右肋下疼痛,心情不畅,口 干;另外,五月份时,头痛高烧卧床不起,中西医都以感冒视之,但 吃药均不太见效;反复三次,一个月后才渐渐好转;当时有中医说她 湿气重;七月,就查出这一身的病了,不知二者是否有关联;其实,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
24、于网络,仅供参考我信任中医,觉得如以中医观点视之,上述病症皆有共同病因,如以 中医手段治疗,可标本兼治,仍免去手术之苦;只惜不是医道中人,自己不敢乱开方;特向各位方家求,一位会员回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后患者用后, 自我感 覍各方面都 经方之九 -栀子豉汤有好转;具体到论坛上见祥情;枝子豉汤由栀子、淡豆豉二味药组成;栀子豉汤的应用体会是;病由于感受外邪,或情志所伤或饮食劳倦三个方面 病机是 热扰胸膈,心神不宁 病位是胸膈,其次是肺心;主要见症是;心烦,失眠,发热;纳 呆,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滑,弦,浮;参考指标是,心中懊恼或胸中痞闷,心中结痛,腹满,呕吐;治疗原就是,清热除烦;具
25、体运用;多辅以健脾开胃,疏肝理气之品;主要针对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 如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失常;2.循环系;心肌炎,心包炎;3.呼吸系;肺炎;4.消化系;食道 炎;慢性胃炎;5.泌尿系;慢性肾炎,膀胱炎;6.妇科疾病;功血;总而言之是热扰胸膈,心中懊恼就必用栀子豉汤;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经方之十:通阳要剂桂枝汤;我对桂枝汤的个人整理总结 桂枝汤其功有六;1.解肌治太阳中风症; 此方不是发汗剂,而是调营卫解肌;发 汗与解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此点大家都知道不详说了;伤 寒论上有明示,如用于解表就必定要借谷气与温覆“ 以助药力” 方 可汗病愈;这就是桂枝汤用于解表
26、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别所在;以是我早年用此方解表无效之缘由;2.温中补虚;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学习制度 下不行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 酒家” 不行用之,三是素有里热之人 不行服,特别是后二禁,说明桂枝汤有温中补虚之功;由桂枝汤衍 生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用于治虚劳诸疾,即是温中补虚之 明证;3.和脾胃;在妊娠恶阻上,伤寒论上有“ 妇人得平脉,阴脉 小弱,其 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有此证; ”此句重点说出无寒热,名妊娠 意是调脾胃意;4.滋补气血;也就是说无表证用于治恶阻,其桂枝与芍药等量用之,一为气分药,一为血分药,两药等量用 之,阴阳相
27、济,气血相和,通敛相适;大可滋壮气血而补虚; 如伤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寒论中“ 发汗,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 两新加汤主之” 这是无表邪,表证的气血营阴不足之正虚身痛证;临床上用于此方治周身疼痛,或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无明显 寒热之象,而见舌淡,脉沉无力之人;5.调理阴阳;调和营卫,大而言之,即是调理阴阳,调和气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中“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眩发落,脉虚极 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之诸芤微紧,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如此气血皆虚又兼阴阳失于交泰之候;仲景 却弃参芪归地不用, 专取桂枝汤实其阴阳气血之虚
28、,再加龙牡潜阳 摄纳,使阴阳交泰;这充分说明桂枝汤确具有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缓图之功;更为慢性虚损劳极之所宜;6.调血治血;桂枝汤加入血分药即为调血治血;如伤寒论中,“ 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此方即是桂枝汤加味而成;金匮要略;妇人杂证脉证并治 中温经汤主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漏 证;以是桂枝汤加血分药而成;总而言之;桂枝汤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良方,如能加减变 化,可治内外妇儿各科疾患;所涉极广,但有规律所循;一是桂芍 的比例,二是除用于表症外,凡治里症,终不离温,补之情;桂枝汤是读经典之要剂, 在仲景书中; 此方加减有二十六首之多;占五分之一的方量;此方的份量即可想而之;
29、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经方之十一:桂枝加葛根汤;颈部第一方此乃桂枝加葛根汤也; 凡见项背强几几者第一考虑用 桂枝加葛根汤, 这是我老师说的一名临床用方体会之言; 伤寒论有: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此乃太阳阳明合病之方,今可用于多种疾患;1;局部病变;项背不适或有拘急或强或痛或落枕或斜颈或 颈椎部 X 线示有病变;2,相连病变;头昏 手臂麻木等;,高血压或低血压,睑废,面肌蠕动;3. 全身病变; 痢疾,荨麻疹;痉病;等桂枝加葛根汤症者;都可使用;应用指征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与经文 一样;经方之十三、十四:桂枝去芍药汤及加附子汤 原文: 1.太阳病,下之后,脉 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 如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二方的作用均是兴奋胸阳,用于治疗胸痹;临床上以胸满,胸闷,胸痛等;如是由胸阳不振,阴寒内盛诸证均可选用;桂枝汤中芍药酸寒阴柔,有碍胸满,是去之,就变阴阳调和之剂为辛温扶阳之剂,如兼见脉微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鱼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板式启闭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包装管理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助航灯光全自动监控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扇出射频路由矩阵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U带口弯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家禽饲养业信息化管理与数据挖掘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呼吸训练辅助机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微生物资源数据库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扩展式硬盘笼设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高中英语原版小说整书阅读指导《奇迹男孩》(wonder)-Part one 讲义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1讲 机械运动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河南省三门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汇编(9篇-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设
- 运动技能学习PPT课件
- 第六编元代文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