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_第1页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_第2页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_第3页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_第4页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 18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5篇学校语文观潮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仔细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熟悉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同学进一步熟悉“潮汐”的成因及相关学问。 2、情感目标:使同学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同学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喜爱。 3、技能目标:引导同学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教学重点: 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美丽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同学感受到钱

2、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常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共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反复读读,推举给同桌。 3、师按同学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沟通同学喜爱的语句,准时订正读音。并让同学说喜爱的理由。 三

3、、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安静,人山人海、仰头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安静”,配上音乐,同学自己读读。 4、沟通读,引导同学抓住“横卧、覆盖、矗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留意准时请同学评价朗读的状况。 5、师生对读,请同学体会朗读胜利的缘由,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沟通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

4、纳板书:闷雷滚动,消失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沟通“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抓住比方,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同学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终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同学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详细。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

5、)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概。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怪景观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江面安静 消失白线 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余波西去、恢复安静 (看)浩浩荡荡 (听)山崩地裂 仰头东望人声鼎沸、沸腾 深深震撼 回味、赞美“天下奇观!” 学校语文观潮教案篇2 教学要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同学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宏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热忱; 、学习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引导同学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说话

6、力量。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有挨次、抓特点的 教学预备: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导入:我们的家乡在下沙,作为一名下沙人,假如一个来下沙参观旅游的游客要你介绍下沙,你会怎么来介绍,我们都知道有下沙开发区,那么还有吗?(钱塘江大潮) 你们看到过钱塘江大潮么?(有些有,有些没有) )播放录象。(创设情境,想象我们已经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迟迟不愿来,同学么焦急么?) 、过渡:看完之后,请你来谈谈感受?(真壮丽;真宏伟;真有气概;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7、) 二、学习“潮来之时”部分: 1我们小把这么宏伟壮丽的景象用他美丽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2,3自然段。 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爱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同学自由朗读。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课件演示“闷雷滚动” ) 立刻人声鼎沸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鼎沸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沸腾起来。(借助图片理解“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江面”。指导朗读) 再近些白色城墙。(通过对比理解比方句,知道知道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师范读、个别赛读、

8、齐读) 那声音抖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词语,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支配,开展竞赛) 3、理清写作挨次,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边演示边练习说话) 4、依据提示,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课件出示(图片):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看看一条白线 白色城墙 千万匹战马 ) 5小结: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熟悉的钱塘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声音 气概 ) 三 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观看录象,培育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动手写几句想对钱塘江大潮说的话) 2、激发探究大自然的爱好(现在钱塘江大潮还没有被科学家利用,等你们长大后可以

9、去讨论) 3、课外延长:介绍书籍,网站,鼓舞同学自主探究。 学校语文观潮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雄奇,激发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课文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连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化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有挨次的观看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 教学构想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同学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挨次理解课文内容,

10、然后引导同学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概大,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教学预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详细词句的理解、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同学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1、老师板书课题,问:“今日我们学习第23课,同学们读课题。“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 2、老师简介钱塘潮。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丽。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宏伟壮丽,有声有色,令人赞美不已。

11、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奇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4、指导同学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 5、导入: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 1、同学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同学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3、同学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三、重点讲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丽景象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由于潮来之时,景象宏伟壮丽,使人为之赞叹、赞美不已,那么,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丽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 1、指名读,思索:大

12、潮是从哪个方一直的? 2、同学自由读这段,用“ ”划出描写潮来之时的情景的句子。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这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似乎闷雷滚动,说明白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殊大。)老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 (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由于什么?(由于声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传播得快。) (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板书: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同学读,回答:(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为什么能看到?(观看) (4)这是

13、在什么地方听到的,看到的呢?(老师板书:远处) (5)在潮来之时,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这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沸腾”什么意思?(形容人们心情非常高涨。) 学校语文观潮教案篇4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是依据同学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及创新教学的理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师生供应一个创新互动空间,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紧扣教学重点,发挥同学的主体性,以教材为凭借,训练感情朗读。通过录像和POWERPOINT展现,使

14、同学在情景中强化认知,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丽,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育同学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1、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体会潮的壮丽。 2、紧扣重点词句,指导感情朗读。 教具预备: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复习导入新课。 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1、请比一比:“观潮”和“天下奇观”的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2、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3、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生回答后,PowerPoint出示板书。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观潮,PowerPoint出示学

15、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丽,激发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挨次、抓特点的表达方法。 二、观赏录像,感受情景,激发学习爱好。 PowerPoint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丽天下无。”,引导齐读。激发同学情感,观赏录像,引入学习课文。 PowerPoint出示学习方法齐读 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2、抓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积累。 三、自由学习课文 1、选择喜爱的学习方式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质疑,争论,解疑。 3、小结,PowerPoint出示板书。 四、精读“潮来时”部分的重点句子 设想:用各种形式

16、引导同学多读,让同学读得有情好玩,读得津津有味,既关心理解,又关心记忆。 教法:PowerPoint出示,图句结合,指导品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鼓舞同学想象,主动模拟闷雷滚动的声音,并读出隆隆的感觉。)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表演沸腾的场面“跳着、叫着、喊着”,指导读出惊喜的感觉,理解“人声鼎沸、沸腾”) 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同桌互读,读出感动的心情。)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分组竞赛读,读出壮丽的感觉。) 5、浪潮越来越

17、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个别赛读,读出宏伟气概。老师鼓舞,与同学一起鼓掌。) 6、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来。(老师试读,同学评价。) 7、加入自己的表演,入情入景,分男女赛读“潮来时”部分。 8、小结,课件出示练习,反馈学习状况。 五、学习“潮过后”部分齐读,谈潮过后的景象。PowerPoint出示板书。 六、PowerPoint再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丽天下无”总结全文。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骄傲,为之傲慢。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仔细,盼望把今日学到的方法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 七、拓展练习 学习按挨次,抓特点的方法,仿写

18、飞沙滩的潮,用上课文的好词佳句。 八、布置作业 1、连续仿写。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学校语文观潮教案篇5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学校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以事物原本的进展变化作为观看挨次,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同时依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渐渐”、“恢复”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学习有挨次、抓

19、特点的观看方法,引导同学从中学习怎样积累资料;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同学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雄奇,激发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由于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留意积累资料”,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留意积累资料”,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是怎样留心四周事物和积累资料的。“潮来之时”是文章的重点局部,所以学习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和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因此,编者将这课布置在这里,是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它为例,让同学学习是怎样留心四周事物的,

20、在学问体系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街接紧凑。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纳“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同学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雄伟的气概,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大力气。 三、说学法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同学“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时要专心看,认真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

21、:“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四、课堂教学程序布置 (一)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会文入境动心吐情”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电教手段的帮助作用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进角色,通过边看边想,动之以情,最终又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天下奇观”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喜爱。通过以上四步的教学,要让同学渐渐达到培育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我的教学思路的依据是:1符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的熟悉事物规律;2符合本课的教材特点;3符合的思路。叶老常说:“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二)

22、课前预备:投影仪、胶片、放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目的是要用电化教学手段,帮助同学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缩短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1导课 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第11课,课题是什么?板题(11、观潮)“观”是什么意思?“观潮”是干什么?回忆2节学习内容,本课是写在哪儿观什么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天下奇观)“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白什么?这个称号何时有的?从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来”一词)是按怎样的挨次向我们介绍这天下奇观的?(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 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大纲对

23、四班级阅读力量要求的第一条、即培育同学理解题目的力量,懂得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先读题的习惯,学会以题目为线索去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语和句子。同时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原则,让同学阅读课文,回顾写作挨次,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局部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课文 (1)过渡学习其次段 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肯定壮美、雄奇、令人神往,圆满的是这么壮丽的景象,老师却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预备?(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眼睛”和“耳朵”。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同学明白,要专心听、认真看),现在做

24、好预备了吗?好,我们现在立刻动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步能带同学入境界奠定基础,其次以幽默的语言,告知大家要专心听、认真看,学习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 接着老师利用文中的语言连续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浪潮来了没有?关于潮来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书上哪儿告知我们? 引导学习其次段,自由朗读第2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安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依照同学的回答老师板书,江面很安静。 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点地方,且语言通俗易懂,老师略讲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读之后,谈谈“潮来之前”的景观特点,使同学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来时”天下奇观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学习。 (2)过渡学习第三段 老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仰头东望,等着、盼着,期盼着那感动人心的一幕,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放江潮来时的录音)请大家发挥耳朵的作用,专心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