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指导赵军楚留声 编一、试验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一)试验目的了解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以及配筋率对破坏特 征的影响。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 据的测试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二)试验构件和仪器布置1 .试验梁分三种,即3、二:、工;,其几何尺寸及配筋见图1。试验梁制作时每根梁(或每盘混凝土)取150X150X 150mm试块三个,以确 定混凝土强度。每种直径和钢筋取300mm长试件
2、三根,以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 极限强度和延伸率。加荷装置和仪表布置试验梁放置于静力试验台座上,通过加荷架用千斤顶施加荷载。加荷装置见 图2所示。每根梁布置百分表5块,以测定跨中挠度。用电阻应变仪量测钢筋和 混凝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三)试验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了解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四)试验前在材料试验机上对钢筋试件和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以确定 钢筋的屈服强度三和极限强度、延伸率以及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二* 根据测定的 二求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二、抗拉强度土及弹性模量W的试验值。A-A(五)估算开裂荷载:.图3为试验梁加荷时的计算简图。纯弯段CD的弯矩为图3开裂弯矩
3、K”按下式计算M =0.292(1+2.5a1)ftbh2式中b、h分别为试验梁的宽度和高度。.二二2.幻土 d二。土为钢筋的截面积。flE = Ea/Ec,B为钢筋的弹性模量,取值2.1 XI驴Mpa, E。为砼弹性模量。则开裂荷载为(六)估算破坏荷载二Pmax2aifc/fyp =0.45f /fmint yp=M本试验单排钢筋a=35mm。计算破坏弯矩上.若:W=表示试验梁为少筋梁若:二:二VW:表示试验梁为适筋梁则 x= f A/(a1f b)M =a1f bx(h0.5x)若:上一=.:表示试验梁为超筋梁则由 a 1f bx=a A解出x按下式计算破坏弯矩:M = a A (h -0
4、.5x)us s 0计算破坏荷载二试验步骤量测实际尺寸,熟悉仪表操作。加荷载前,仔细量测试验梁的长、宽、高、电阻应变片位置以及支座和加 荷点位置的实际尺寸并作记录。熟悉电阻应变仪、千斤顶、百分表和刻度放大镜 等仪表操作。加荷方法确定加荷级差,每级加载值约为破坏荷载的10-15%,临近开裂和破坏 时应适当减少级差。试加荷1-2级,检查仪表反应是否正常。分级加荷,从0逐级增加到试验梁破坏为止。每次加载后静止2-5分 钟,待试验梁变形趋于稳定后再量测各种数据,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加载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试验装置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如有过大偏 差应纠正后才能继续加载。在试验梁接近破坏时,应在梁
5、下加安全支撑,当超过 80%的破坏荷载后,应将易损仪表拆除,防止测试人员受伤及仪表遭受不必要的 损失。测试内容测定每级荷载下跨中正截面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二、二以及混凝土开 裂时的极限拉应变一和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变二U。测定每级荷载下百分表的读数,以确定跨中挠度和曲率。测定初裂荷载二.。用肉眼借助放大镜观察裂缝,用铅笔标志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在裂 缝顶端划一短横线注明相应的荷载值,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将裂缝编号,用刻度 放大镜量测指定位置的裂缝宽度。测定破坏荷载二并记录试验梁的破坏特征。用方格纸绘制裂缝分布图。试验结束后整理试验数据,写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整理试验结果并绘图整理原始数据,剔除经判断是
6、错误的数据。根据百分表的读数,消除支座沉降后绘制荷载(F)一挠度(f)曲线 以及不消除沉降绘制沿梁长的挠度分布图。根据钢筋应变值绘制荷载(F)钢筋应力(二)曲线当 lW-一 时二二二 J当 时二=根据混凝土应变值绘出跨中截面应变图,并标明破坏时测得的混凝 土极限压应变.一的值。绘制裂缝形态图有余力的同学可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弯矩(M)-曲率(中)图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试验报告封面内容专业、班级、姓名、报告日期、指导教师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构件、加荷装置、仪表布置包括试验梁编号、尺寸、实测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及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 度、延伸率。画出加荷装置图,说明加载方法及程序。试验现象的描述描述试
7、验梁从加载到破坏的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及挠度变化 的情况,裂缝的出现、发展情况,最终的破坏形态,可以结合应力应变曲线,荷 载挠度曲线及裂缝图说明。绘出全部试验曲线(F-f、F-二,截面应力图)和裂缝图。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按照试验梁的实际尺寸以及混凝土、钢筋的实际强度分别计算开裂荷载、破 坏荷载的理论计算值,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如二者相差较远,应分析原因。对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说明。结论。二、试验名称: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性能试验(一)试验目的了解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对应的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以及剪 跨比对破坏特征的影响。验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其他同正截面
8、受弯性能试验。(二)试验构件:试验梁编号为J,其截面及配筋同工:梁,但不配箍筋。(三)加荷装置和仪表布置加荷装和百分表布置同受弯性能试验。砼电阻片位置及加荷简图如图所示:a=500mm图4(四)估算SL,梁斜截面承载力上及计算破坏荷载:如图4所示,剪跨比:X= a / h0,500/240 分别取丸=1,2,3,4,并计算斜截面承载力V =a 0 0 fbhc c p h t 0其中系数a反映剪跨比的影响,系数0反映纵筋配筋率的影响,系数0反 映截面尺寸的影响。对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疽.75/( +1.0),当剪 跨比X 1.5时,取入=1.5 ;当人3时,取X= 3。纵筋配筋率影响系
9、数0可取 (0.7 + 20p),当 p 1.5 %时,取 p = 1.5 %;当 p3.0 %时,取 p = 3.0%。截面 尺寸影响系数ph可取p尸书%,4,当h小于800mm时,取h = 800mm ;当h N 2000mm 时,取 h = 2000mm。根据本次试验情况,公式转化为V =.毫fbh : f Asv hus 人+1.0 t 0 Sv s 0人=1 时,取 1.5: V = 1.75 Vfbh +f50JVbh + f Asv h TOC o 1-5 h z us 人 +1.0 cs 0人 + 如0sl 00yv s人=2 时,取 2: v = 75 Vfb= +fAfvb
10、hi + f Asv h人 +1.0 cs 0X +1.0st 00yv s人=3 时,取 3: V =.” Vb= +f54Afvbhi + f Asv hus人 +1.0 c0X +1.0sf00yvs人=4 时,取 3: v =Vfbh c+fMAVbh + f Asv hus人 +1.0 c0X +1.0sf00yvs则估算破坏荷载:F = V。(五)试验步骤和试验报告同正截面受弯试验三、试验名称: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性能试验(一)试验目的了解钢筋混凝土柱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和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 破坏)以及轴力偏心距。0对破坏特征的影响。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理论和计算公式。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试验方法及荷载、应变、变形、裂缝宽度等数 据的测试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二)试验构件:试验柱编号为Z1-Z6,其截面及配筋如图5所示。偏心距分别为15mm、30mm、 60mm、90mm、120mm和150mm。试验柱制作时每根柱(或每盘混凝土)取150X 150X 150mm试块三个,以确定混凝土强度。每种直径和钢筋取300mm长试件三 根,以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延伸率。(三)加荷装置和仪表布置百分表布置、砼电阻片位置及加荷简图如图所示:偏心距分别为15mm、30mm、60mm、 90mm、
12、120mm 和150mm。估算试验柱承载力n及计算破坏荷载:分别取6组试验中构件偏心距e0不同尺寸,初步判断构件的大、小偏压情况。本部分 内容参考混凝土基本原理受压构件承载力部分。以大偏压为例。基本内力图形:(a)(b)图大偏心受压极限状态应力图由沿构件纵轴方向的内外力平衡,可得N a fbx + fA - f A1 cy S y s由截面上内、外力对受拉钢筋合力点的力矩平衡,可得Ne a fbx(h 一 ) + fA (h 一a )1 c 02 y s 0 s可先利用图中大偏心受压应力状态图对纵向压力N作用点取矩的平衡条件 得A f e = A f e + a f bx (e - a + x / 2)s y s y s 1 c s s式中e一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e=ei-h/2+aS ,当N作用于A及A以外时e 为正值;当n作前于A 及A芝sSsSS间时e为负值。求得x(&)值后可能有几种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怎样做行业第一
- 医院物品有效期管理
- 导游业务中的货币保险知识
- 数据分析师工作协议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热在水中的传递》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文化活动场所造价咨询合同
- 招投标服务外包协议
- 基础工程施工合同书
- 医务人员岗前院感知识培训
- 急诊创伤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天津财经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教学防灭火新技术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保险转介绍新解》
- 2023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敦煌的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浅谈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 产品质量事故罚款单
- “越……越……”“越来越……”课件
- JJG 913-2015浮标式氧气吸入器
- GB/Z 20308-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