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_第1页
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_第2页
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_第3页
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_第4页
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人类活动和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一、选择题1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解析题目中文字信息已告知该岛位于北半球热带,热带地区的海域在夏秋季节易发生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出现狂风暴雨,甚至形成风暴潮。答案D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23题。省区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 094.93.06317 344.10.74717

2、841.01.28512 538.71.43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3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障C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第2题,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

3、不均衡。第3题,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应为我国东部地区,作为能源保障不正确;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2.C3.D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a、b、c、d四条河流依次是 ()。A长江、汉江、湘江、珠江 B岷江、大渡河、长江、珠江C黄河、汾河、渭河、汉江 D黄河、渭河、汾河、汉江5甲城市所在的省(区)计划将d河的水北调,补给c河流域。关于这一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难度大,需要修建穿山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B该工

4、程修建不会对武汉市带来任何影响C该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c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D该工程修建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分布状况可知,图中的甲城市位于陕西省,a河流为黄河、b河流为汾河、c河流为渭河、d河流为汉江。第5题,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汉江的水调至关中平原(渭河平原),可以缓解该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缺水问题;调水线路途经秦岭,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较大;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调水对其肯定有一定的影响。答案4.C5.B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67题。6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水资源、生

5、物资源、能源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7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第6题,两角度判断线路名称位置及走向。阅读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线路的起止点,结合线路图的走向判断,线路从新疆到上海,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线路从长江中上游到华北,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线路从珠江上游到珠三角,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第7题,三方面分析调配意义经济、社

6、会、生态。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出区和调入区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调入区和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6.D7.C川气东送工程是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我国第五大工程。读川气东送示意图(甲)、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乙),回答89题。8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在湖北省内线路最长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避免了穿越长江工程沿线自然带表现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川气东送有利于改善沿线城市

7、大气质量A B C D9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 ()。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天然气的消费增比幅度上涨最快A B C D解析第8题,由图甲可知川气东送工程穿越了长江,川气东送干线主要为东西走向,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不明显。第9题,由图乙可知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煤炭所占比重下降,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下降。答案8.B9.D读下图,回答1011题。10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CM为技

8、术,N为资金DM为信息,N为零部件11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解析第10题,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故由甲地流向乙地的M应为能源;长江三角洲具有经济、技术优势,故由乙地流向甲地的N应为技术。第11题,钢铁厂从甲地转移出去,会减少甲地的就业机会,但有利于促进该地产业结构升级;钢铁厂转移到乙地,可以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答案10.B11.C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213题。12“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

9、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13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析第12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第13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主要有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有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

10、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答案12.A13.B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1415题。14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A北美、欧洲 B北美、亚洲C欧洲、亚洲 D亚洲、其他地区15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市场潜力巨大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A B C D解析第14题,由图中所给数据计算可知,无论是1994年以前还是1994年以后,北美地区所占的比重都是最高的,为44%,即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集中

11、地区是北美;日本对亚洲地区投资的增长率为8%,在各大洲中最高,即增长最快,故答案选B。第15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成为吸引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我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答案14.B15.C二、综合题162012年8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1)A图显示_投资比重大,体现了_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2)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电力 ,其_; _;_。(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耗能大的_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

12、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并且_工业逐步超过_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能源生产所占比重大,充分体现了它的主导产业地位。第(2)题,在煤和电当中,虽然煤的比重略大于电,但应看到电是后来者。重点发展电力主要是为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能源的输出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第(3)题,耗能大的工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山西省不仅铝土矿丰富,而且电力充足。第(4)题,D图表示的产业链是煤焦化。第(5)题,投资比例说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答案(1)能源工业主导产业(2)改善

13、能源工业的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3)有色冶金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4)煤焦化(5)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原料采掘17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比2011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2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业转移

14、。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然后向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转移,最后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2)题,有利影响可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就业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可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等级组合合理,加强合作分工,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