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_第1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_第2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_第3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_第4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第一篇: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要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备课组:高二生物组王美贞张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能解释气孔对水分和气体进出叶片的控制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临时切片;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能运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等知识,解释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二、教学重点描述叶片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保护

2、森林的意识。三、教学难点1、通过制作临时切片和观察,建立植物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2、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能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进出叶片的机制。3、认识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树立保护森林的观念。四、教具叶片的结构永久切片、课件、气球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一株玉米、水稻、大豆等植物生长旺盛时一天的需水量及干旱季节抽水机抽水灌溉农民挑水灌溉的画面。提问: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水呢?它们每天喝这么多水到哪里去了呢?如果你想知道答案,请跟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二)、师生合作学习:你想知道植物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吗?先让我们了解叶片的结构。设计学生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目

3、的: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先让学生观看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演示实验,同时发给每组一些菠菜叶做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他们正确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教师提问:你们做的切片与永久切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你们能找出原因吗?多媒体展示叶片结构示意图,在显微镜下分清表皮、叶肉、叶脉,上下表皮的细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解答。如“怎样区别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三)、形象比喻,实物演示,突

4、破难点。刚才我们已经熟悉了叶片的结构,如果把叶片的结构看成我们的教室,用砖头砌成的墙壁相当于表皮,墙壁外用一层透明的薄膜包起来,防止墙壁被淋湿,则薄膜相当于角质层;门窗相当于气孔;教室内的课桌相当于叶肉,里面有很多叶绿体。学生将采集的叶对光观察,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生:透明的“筋络”)如果把一片叶比做一把伞,叶脉相当于伞的伞骨,里面还有一些管道呢!同学们,你们能总结出它们各部分的功能吗?学生交流后表达。用腰子形的两个气球代替保卫细胞演示气孔的开放和关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地、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提问:植物每天喝这么多的

5、水,又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了,那不是对水的浪费吗?学生疑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多媒体展示flash 动画: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提问:你们家住几楼,自来水能到家吗?是什么力量使水能上到很高的楼层?学生讨论后说出:是水的压力。教师联系实际解释蒸腾拉力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教师又问:植物体为什么在灼热的夏天也不会被晒焦?当你刚洗完澡还没擦干身上的水时,感觉很冷,擦干水后又不觉得冷了,这是什么道理?它合蒸腾作用又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然后师生共同小结: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

6、(五)、直观感受,情感升华。多媒体展示flash 动画:生物圈的水循环。要求学生阅读书本p116页内容,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并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森林的情感。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七、课堂反馈1、雨过后,许多植物的宽大叶片,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这是什么原因?2、叶一般总是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些,为什么?3、判断:(1)、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2)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八、课外拓展1、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7、?2、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布置学生课外进一步探究或查找资料,学生能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九、学设计反思十、通过这节课体会到,教材和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探究素材,应善于挖掘这些素材,并尽可能将教学活动组织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篇: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湖北省长阳县贺家坪镇中心学校 443518 徐春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内容多,又有一个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很难一课时完

8、成,即使完成了也效果不佳。我经过精心备课,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的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认同气孔的张开闭合是相对的,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难点: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结构。3.教学用具:新鲜树叶至少12片,视频资料包含课本插图,电脑,彩电,显微镜,双面刀片两

9、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4.教学过程:4.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导入:植物通过根将外界的水吸收进体内后,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然后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回答。4.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强调安全。 4.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强调将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与永久切片对照观察,放视频资料展示教材中插图23、24。情 4.4集体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学生自由回答或者指名回答。 4.5教师小结: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的一侧壁厚

10、,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根部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4.6教师提问:蒸腾作用除了能够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以及向上运输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意义?4.7小组一起讨论。(教师要求各抒已见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4.8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及时予以评价。 4.9视频展示插图25,学生

11、观察,同桌相互描述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然后阅读教材116面图下的文字。4.10小组讨论:(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4.11指名回答两个讨论题。 4.12课堂练习:判断正误(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水分,这是一种浪费。(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4.13结束语:本节课我们研究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作用,希望大家课后进一步探究: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长阳教育网化学和生物栏目欢迎投稿者对来稿具有修改权第三篇: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

12、循环教学设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萌水中学教学目标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课前调查:四人小组合作,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的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13、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4.准备几种叶肉分化程度不同植物的叶片。 教师:1.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2.准备课本,进一步探究的第二个实验。 3.5的甘油溶液、新鲜幼嫩的蚕豆叶片。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5.用flash制作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叶片的基本结构 1. 练习徒手切片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制作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注意:不同的切割方向、不同的角度

14、观察的效果一样吗? 2叶片的基本结构。(1).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对比归纳叶片基本结构。(2). 引导学生讨论,学会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二、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

15、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了解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2).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首先,自己猜想“气孔开闭的机制”。然后在问题“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的引导下,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3).按课本要求画图。指导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鼓励大胆猜想,及时地点拨、充分地肯定,树立学生自信心。 (4).播放气孔

16、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加深理解。 (5).教师解释甘油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推理气孔的开闭机制。 3练习绘图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按课本要求画图。(1).四人小组根据问题“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引导讨论: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1).观看录像、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感受。进一步认识保

17、护森 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校园风气。(2).阅读课文,谈一谈绿色植物如果被大量破坏,对生物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3).播放录像、展示资料,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第四篇: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廖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

18、片,学会徒手切片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2.通过对绿色植物叶片结构的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3.练习画生物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情感目标1.通过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结合水影响植物分布的知识,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点,形成保护植物必须首先保护其环境的情感。2.通过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3.利用气孔的开与闭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2.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用徒手

19、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2.气孔开闭的机理。3.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的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推理归纳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2)长型气球(选球壁厚度不一致的)四个或五个。(3)生物圈水循环的CAI课件或录像。2.学生准备:(1)新鲜叶片。(2)网上查阅有关水循环和蒸腾作用的资料。(3)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袋内有水珠)的装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一生中要吸收很多水,每天都有大量的水吸进植物体内。如一株玉米一天可以吸收几千克水,比你一天喝的水都多许多。我们

20、又知道,水进入植物体后,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那么,这些水是存留在了植物体内,还是又离开了植物体?生:讨论回答,是又到了植物体外,因为在前面我们做过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探究。师:非常好!这位同学不但答对了问题,还把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给予掌声鼓励。讲授新课一、实验分析-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操作过程:用干燥塑料袋罩住盆栽花卉的一枝,在基部将袋口扎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生:仔细观察袋内现象回答,有水珠了。师:这些水珠是哪里来的?生:是从植物体内,通过叶片出来的。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观察叶片的结构。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在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

21、生:按实验要求观察叶片的结构。师:巡回指导,对临时装片效果不好的组,发放永久装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师:现在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到叶片的结构了,你能分清上下表皮吗?生:参看书中图-23区分并回答:栅栏组织一侧是上表皮,海绵组织一侧是下表皮。师:下面大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进行观察。生:撕取、制片、观察。师: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气孔吗?生:观察后回答,是不规则的,并且上面有气孔。可见水分就是从气孔散失掉的。师:非常好!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由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再由叶片中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那么蒸腾作用的进行受什么控制呢?大家进一步观察一下气孔的结

22、构。生:观察后回答,气孔是由两个细胞构成的孔像两扇门一样。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扇门是如何开闭的。两名同学各吹一个长形气球,当吹气到一定程度时,气球弯曲(表示保卫细胞吸水弯曲),将两个气球的凹面相对放在一起,即可显示气孔开放,然后缓慢放气,气球变直,中间的空隙逐渐减小,直到两气球合并,表示气孔关闭。师:大家刚才仔细观察了,现在想想气球为什么会弯曲?生:讨论并思考回答,由于气球壁的厚、薄不均造成的。师:对气孔的开闭原理与此类似;保卫细胞的厚薄不均;外壁厚不易伸展,内壁薄较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时弯曲,气孔张开;失水时拉直,气孔闭合。同学们讨论一下,气孔的张开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生:热烈讨论回答

23、,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从这里进来,产生的O2从这里出去,还有蒸腾失水。师:及时总结评价,并提问: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生:总结: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调节体温。二、归纳升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师: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对生物圈有何意义呢?生:可以调节气候,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师:回答得非常完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生物圈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展示CAI课件:用FLASH动画展示生物圈的水循环过程。生:总结:植物体吸收水分不但参与了光合作用,而且通过水分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年级:初

24、一 执笔人: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

25、。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26、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观察图25生物圈的水循环

27、。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观察图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三、系统总结:第五篇: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说出绿色植

28、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学会徒手切片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2.通过对绿色植物叶片结构的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3.练习画生物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情感目标1.通过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结合水影响植物分布的知识,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点,形成保护植物必须首先保护其环境的情感。2.通过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3.利用气孔的开与闭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1.

29、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2.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2.气孔开闭的机理。3.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的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推理归纳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2)长型气球(选球壁厚度不一致的)四个或五个。 (3)生物圈水循环的CAI课件或录像。2.学生准备:(1)新鲜叶片。(2)网上查阅有关水循环和蒸腾作用的资料。(3)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袋内有水珠)的装置。教学

30、过程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一生中要吸收很多水,每天都有大量的水吸进植物体内。如一株玉米一天可以吸收几千克水,比你一天喝的水都多许多。我们又知道,水进入植物体后,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那么,这些水是存留在了植物体内,还是又离开了植物体? 生:讨论回答,是又到了植物体外,因为在前面我们做过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探究。师:非常好!这位同学不但答对了问题,还把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给予掌声鼓励。讲授新课一、实验分析-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操作过程:用干燥塑料袋罩住盆栽花卉的一枝,在基部将袋口扎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生:仔细观察袋内现象回答,有水珠了。师:

31、这些水珠是哪里来的? 生:是从植物体内,通过叶片出来的。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观察叶片的结构。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在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生:按实验要求观察叶片的结构。师:巡回指导,对临时装片效果不好的组,发放永久装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师:现在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到叶片的结构了,你能分清上下表皮吗? 生:参看书中图-23区分并回答:栅栏组织一侧是上表皮,海绵组织一侧是下表皮。师:下面大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进行观察。生:撕取、制片、观察。师: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气孔吗? 生:观察后回答,是不规则的,并且上面有气孔。可见水分就是从气孔散失掉的。师:非常好!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由

32、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再由叶片中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那么蒸腾作用的进行受什么控制呢?大家进一步观察一下气孔的结构。生:观察后回答,气孔是由两个细胞构成的孔像两扇门一样。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扇门是如何开闭的。两名同学各吹一个长形气球,当吹气到一定程度时,气球弯曲(表示保卫细胞吸水弯曲),将两个气球的凹面相对放在一起,即可显示气孔开放,然后缓慢放气,气球变直,中间的空隙逐渐减小,直到两气球合并,表示气孔关闭。师:大家刚才仔细观察了,现在想想气球为什么会弯曲? 生:讨论并思考回答,由于气球壁的厚、薄不均造成的。师:对气孔的开闭原理与此类似;保卫

33、细胞的厚薄不均;外壁厚不易伸展,内壁薄较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时弯曲,气孔张开;失水时拉直,气孔闭合。同学们讨论一下,气孔的张开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生:热烈讨论回答,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从这里进来,产生的O2从这里出去,还有蒸腾失水。师:及时总结评价,并提问: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生:总结: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调节体温。二、归纳升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师: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对生物圈有何意义呢? 生:可以调节气候,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师:回答得非常完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生物圈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展示CAI课件: 用FLASH动画

34、展示生物圈的水循环过程。生:总结:植物体吸收水分不但参与了光合作用,而且通过水分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年级:初一 执笔人:杨艳杰 课型:新授 时间: 学习目标: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一、 学前准

35、备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1、 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2、 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3、 拓展反思,讨论交流

36、: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1 探究叶片气孔情况: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2 探究气孔开闭机制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

37、?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观察图25生物圈的水循环。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观察图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三、 系统总

38、结: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案例课 时:2课时时 间:课前准备:同教学设计前的课前准备引言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 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 g 0.29%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0.12% ? 2010 g 98.96% 展示以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的?等等。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

39、案: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第一部分: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首先,组织同学分组合作,根据课本P113的方法步骤,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先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同时对比课本图3-23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然后,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实验情况:徒手切片是否成功?自己是怎样做的?制作切片时应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对其他同学的做法有何意见?都看到了叶片的哪些结构?对于发言的同学及时地给与提示、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表达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最终,大家共同总

40、结出叶片的基本结构。现在我们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第二部分: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第一步:分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井讨论: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因此气泡的位置就是叶片上气孔的位置,而且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一般多于上表皮。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它是

41、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气孔呢?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进入第二步实验。第二步:组织学生分组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图3-24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充分发挥想像,发现、提出疑问: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大家讨论、推理解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来调节的,而且与细胞内水分的多少有关。当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

42、,当保卫细胞含水较少时气孔闭合。紧接着学生又会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保卫细胞的形状的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会不会是保卫细胞的结构有些特殊的地方?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物像非常清晰,保卫细胞靠近气孔腔一侧的细胞壁厚,相对的另一侧细胞壁薄,于是学生自己得出了答案保卫细胞与其他细胞不同:它们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气孔腔的外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当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因此可以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学生按课本要求画图,在锻炼了学生的绘图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气孔的构成以及

43、保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实验探究,大家共同得出: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整个的探究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利用问题: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及对生物圈的意义,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兴趣。第三部分:探究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

44、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请各组同学根据以上的问题讨论并选举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总结概括出植物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蒸腾作用可以促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强烈的阳光灼伤植物。观察图3-25生物圈的水循环,请同学描述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师生共同构建水循环的图表。尽管植物的蒸腾作用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多,但它的作用却很重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同学根据课前亲手测量的林地和裸地空气湿度的对比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分析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同时互相补充,最终认识到: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

45、降水,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稳定了水循环(Pll6页最后一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空气的湿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分析林地与裸地的湿度不同的原因,联想植物蒸腾作用对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锻炼学生发现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资料:1. 1998年长江洪水的一段录像。1993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期的3040下降为10左右,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根据最新估计,森林能

46、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森林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充分理解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大量毁坏绿色植物就是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激发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引导同学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叶片的基本结构气孔的构成气孔的开闭控制蒸腾作用的强弱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第五部分:研究性作业请同学课下查找资料,了解黄河的现状(水量减少

47、,断流等)并根据自己对本裸内容的理解,谈一谈怎样才能使黄河恢复诗人笔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我喜欢的一种水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按顺序观察一种水果。2、学会抓住特点进行描述。教学重点:抓住特点具体描写。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种类要丰富、有特色。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录像。(某一商场的水果专柜旁,各种水果满目琳琅,有几个服务员向顾客介绍各种新鲜水果,一些顾客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场面热闹非凡。)2、同学们,这些场面大家都很熟悉是吗?(是)你们是不是都很喜欢吃水果?(喜欢)这节课我们来召开一个水果展销会,你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

48、推销本领,看谁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水果推销员。每位推销员都要向顾客介绍自己喜爱的.水果的特点,看谁说得生动,最能吸引顾客。介绍完后要把自己说的写成一篇文章,看谁写得最好。二、水果展销,开心作文。(一)分组展销。1、各小组的同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水果,边观察边说说它的特点。提示:(按一定的顺序来叙述)(1)用眼看。按顺序观察水果每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如水果的皮?肉?瓤?核(2)用鼻闻。许多水果都有它独特的气味。如菠萝、草莓芳香扑鼻,辣椒、洋葱一股辣味。有的表面闻不出的,可以切开来闻。(3)用手摸。在些水果用手触摸,才能发现它的特点。有的表皮十分光滑,有的却很粗糙,甚至长满疙瘩。(4)用口尝。每种水果的

49、滋味各异,酸甜苦辣什么特点都有,亲口尝尝,印象就深,写得就细致。2、各同学要注意听同学们帮你补充或提出的建议。(二)全班展销。1、各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进行推销比赛,推选的同学要有特色及创新的内容。2、开始展销比赛。教师评议、补充。(三)水果品尝。(四)教师推销示范。1、教师推销示范,介绍喜爱的水果?2、归纳板书。形状 颜色 味道 产地 生长三、网上查找。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产地,栽培、生长等知识。四、回顾旧知,仿写作文。1、学生朗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复习该课的观察方法及写作特点。2、引导学生可仿写,但不要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个性。五、学生随堂作文,教师巡视指导。第一篇:材料在水中

50、的沉浮教学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能力目标: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法,感受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以及能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一) 教师准备1、每组实验用品:物体6种 金属的两样 塑料的两样 木头的两样 纸团 水槽一只,装半槽水2、教学课件。(二)

51、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 并板书课题二、(1)复习我们周围有哪些常见的材料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出示材料 (2)让学生猜猜他们在水中的沉浮 课件出示伽利略的名言 . 三 实验探究材料的沉浮 (1)认识物体的材料请各组组长从材料袋中取出6种物体 快速识别这些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然后分类摆放。汇报交流:请任一组学生汇报,边出示物品边说明它由什么材料制成。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分法? 师生达成共识后,教师板书:(材料:金属 塑料 木头) (2)做实验1、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指导怎么把材料放入水中?什么是浮,沉?2、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

52、注意事项,温馨提示: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实验。b、操作员每次拿起只拿起一样物品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后再取出。 c、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请如实填写。 d、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e、实验后,卫生员将物品的水擦干,保持桌面整洁,将浮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沉得物品放在一起。4、开始实验,教师巡视,并加强指导。5、23组代表汇报结果。注意让学生比照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是检验预测的唯一标准。(4)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学生取出自己搜集的物品(纸、橡皮擦等),进行沉浮实验。提醒学生要先预测,然后试验看看结果一样吗。(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特别指

53、出:纸片是比较特殊的材料,一开始它是浮的,但是吸水后它就会沉下去。 (5)讨论交流,归纳与发现(课件出示填空题)通过填空模式引导学生得出完整的结论:像铁、铝、铜这样的 金属 材料,在水中容易 沉 ;像 木头 、 塑料 这样的材料,在水中容易 浮 。物体的沉浮跟 材料 有关。三、认识木头1、通过实验了解,已经了解木头容易浮的特性。课件展示木制品图片,继续探究木头的其他特性,学生完成气泡图。2、观看“破坏森林资源” 的图片,教育学生节约和保护森林资源。(板书:保护森林 人人有责)3. 为了节约木材,人们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学生积极思考,举例说明我们身边有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学生自由说)4、教师

54、小结: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够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四 拓展研究如何杜绝生活中浪费木材资源的现象?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 课堂小节今天发现了材料什么规律?学了木材哪些特征?、板书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沉 浮材料:金属 木头 塑料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节约、珍惜自然资源第二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

55、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木材和塑料制成的物品各两种(实心)。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乌鸦喝水引出物品的浮沉问题二、沉浮实验1、明确物品如何放入水中?怎样算沉?怎样算浮?2、明确实验要求:(

56、1)先预测一下你们收集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并 用沉浮符号“”、“” 写在记录表上。(2)将所有物品分类编号,然后逐一放入水中,认真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填写好实验结果。3、实验活动: 活动一:给物品分类判断所收集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把同一类材料的物体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几类?并作出预测。活动二:沉浮实验(1)将物品分别按正确的方法放入水中,并认真作好记录。 (2)展示讨论实验记录,并对其他物品做猜测。4、实验总结: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浮,纸这类材料的物品一开始是浮在水中的,后来就慢慢地沉到了水底。5、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 物品在水

57、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纸这类物品是由纸纤维组成的,由于纸纤维之间有空隙,纸刚进入水中时,水还没完全渗进去,所以纸会浮在水中,当过一会水进入纸纤维的空间后,纸变重了,就沉到了水底。三、认识木头1、认识我们周围的一些木头制成的物品?并说出这些物品应用了木头的那些特性。2、总结木头的一些性质。3、由于世界森林面积逐渐减少,配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要珍爱木材资源,增强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四、课堂总结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沉浮实验材料:金属塑料木头沉浮硬度、韧性、吸水性和

58、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二、认识木头木头的性质:有一定的韧性 能浮在水面上 较坚硬承重能力强 容易加工 导热性慢 易燃烧第三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59、 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以及能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金属、木头和塑料制的物体各三种(实心)。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3、材料盘,毛巾。4、记录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提问:如果不用小石子,用小木块乌鸦能喝到水吗?为什么?还能把什么物品放入水中能让乌鸦喝着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材料的王国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二、小组探究,材料的沉浮1、认识材料并分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的物体大家看都有什么!说说。把它们按材料

60、分分类。2、(出示记录单)请同学们来预测这些物品,为了方便,我们记录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意见不统一可用?表示。3、学生开始预测活动。4、汇报预测结果,师相机板书。5、实验。(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预测结果呢? (2)、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 (3)、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4)、温馨提示:(看大屏幕)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老师想以好朋友的身份给大家几点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探究; b、请操作员每次拿起一件物品,轻轻的将物品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作,反复验证;c、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d、请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