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氮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实 验 装 置硫在氧气中 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 条件主 要 作 用集气瓶中的

2、 水: 吸收反应放 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 得出空气中 O2 体积 分数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 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 水: 加热铜片温 度, 隔绝空气选 项ABCDAABBCCDD3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C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粒子的个数比为D生成物中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能源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物

3、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ABBCCDD6区别下列生活中各组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炉具清洁剂和纯碱溶液(酚酞溶液)B蒸馏水和石灰水(通入CO2气体)C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D食盐和蔗糖(尝味道)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没有规定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1/3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D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里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肥:KNO3、CO(NH2)

4、2、(NH4)3PO4都属于复合肥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K+、Na+、OH-、Cl-四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既节约化石燃料,又可缓解温室效应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铜和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10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B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某人得了甲状腺肿大,应适当的补充碘元素C缺乏维生素A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夜盲症D人体中的氧、碳、氢、氮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二、填空

5、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小华同学将Zn粉和Fe粉同时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他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以下问题:(1)该浅绿色溶液所含的溶质有_(写出化学式)。(2)写出固体残渣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将Zn、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判断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 (填“能”或“不能”)。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取4g氧化铜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40.5g,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氨气在

6、空气中无法燃烧,但在纯氧中可以燃烧,如图是氨气燃烧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通入氧气,再打开止水夹b通入氨气,此时在装置周围都可以闻到氨气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说明_。在长导管处点燃氨气,氨气在纯氧中安静燃烧。实验完毕,夹紧止水夹b,火焰即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已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4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_(填序号)A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 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图

7、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及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有关问题:将氧元素的符号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填写依据是_表中镁元素的每个原子需要失去_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H+OHH2O如图所示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_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但反应物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如图所示是某反应中粒子的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中由“”构成的物质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微观原因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镁条在空气

8、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试剂量合适),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实验现象:实验1、2、3、4中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实验5中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实验1和2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1的目的是_。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编号)。由上述实验

9、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反思与评价】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16阳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于是阳明同学作出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 只含Na2CO3 猜想3:_。讨论交流 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不成立。(2)进一步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操作a

10、为_;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作用是_;阳明同学说还可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你认为_ (填“行”或“不行”),原因是_。检验猜想3成立,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指示剂除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氧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2、A【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因此水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硫的,故选项错误;B、水倒流,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分数是正确的,故选项正确;C、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故选项正确;

11、D、探究燃烧的条件,开水是加热铜片温度,隔绝空气,故选项正确;故选:A。3、C【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B错误;C、微粒的个数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粒子的个数比为,故C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8:(244)=7:22,故D错误。故选C。4、D【解析】A、活性炭中含有很多细小的空洞,可以吸收杂质分子,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金刚石光学性质较好,可用作装饰,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氢气作能源是利用其燃烧放

12、热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5、C【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C。6、A【解析】A、中含有氢氧化钠,炉具清洁剂和纯碱溶液都显碱性,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13、;B、二氧化碳气体能是石灰水变浑浊,遇水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灼烧羊毛衫有衣服烧焦羽毛的味道,烧棉织衫没有,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食盐是咸味,蔗糖是甜味,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解析】A、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而是用并拢的手指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符合题意;B、没有规定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最少量 ,符合题意;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原瓶药品,要把它放到指定容器内,不符合题意;D、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里,方便取用,而液体要放在细口瓶中,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14、A、KNO3中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NH4)3PO4中含有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B、Fe和I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C、K+、Na+、OH-、Cl-四种离子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生成,缓解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H、O、N、P、Ca、K、S、Na、Cl、Mg,必需微量元素:Fe、Co、Mn、F、I、Cu、Z

15、n等。9、D【解析】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A错误;B、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B错误;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C错误;D、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氯化银沉淀析出,所以溶液的总质量减少。D正确。故选D。10、A【解析】A、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故A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过量的碘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某人得了甲状腺肿大,不一定是由缺碘造成的,不一定需

16、要补充碘元素,故B错误;C、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故C错误;D、人体中元素存在的形式,碳、氢、氧、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ZnSO4、FeSO4 不能 【解析】将Zn粉和Fe粉同时加入CuSO4溶液中,锌粉先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待锌粉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详解】(1)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说明铁和硫酸铜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说明锌粉已经完全反应,向固体残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过量,硫酸铜溶液已经完全反应,故浅绿色溶液中所含的

17、溶质有:ZnSO4、FeSO4;(2)固体残渣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锌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铜之前,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但是无法验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点睛】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

18、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解析】解:设需要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x=3.65g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分子在不断运动 隔离可燃物 4NH3+3O26H2O+2N2 【解析】(1)闻到氨气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实验完毕,夹紧止水夹b,氨气停止通入,火焰即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根据“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在空气

19、中体积分数最大) ”可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6H2O+2N2。14、B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应该排在氟元素的前面 2 MgF2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Ca(NO3)2+K2CO32KNO3+CaCO3 2CO+O22CO2 氧气的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个数越多,与一氧化碳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越多,因此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1) 苯分子图像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

20、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错误; 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正确; 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苯分子图像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B;(2)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8个,说明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应该排在氟元素的前面,如下图所示:填写依据是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应该排在氟元素的前面;表中镁元素的每个原子需要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3)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该

21、反应的本质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但反应物不同的化学反应是硝酸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NO3)2+K2CO32KNO3+CaCO3;(4)该反应中,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反应中由“”构成的物质是氧气,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微观原因是:氧气的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个数越多,与一氧化碳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越多,因此反应速率越快。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 2NaOH+CO2=Na2CO3+H2O 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变黑 2、5 镁与H

22、2O、CO2、O2同时接触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缺一种试剂该空不得分)【解析】(1)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故要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除去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验1的目的是检验只用氧气是否会使镁条变黑;(3)证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5,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氧气、水蒸气不是镁条变黑的条件;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说明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4)由上述分析,结合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能除去氧气,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说明镁条只与与二氧化碳、水接触不会变黑;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水、二氧化碳、氧气;(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可选用稀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