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节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位于上海的原英商开办耶松船厂2、表现:衣:a.清代服饰清朝男子穿长袍马褂清代女子服饰C.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 民国上袄下裙校服旗袍食:a.传统饮食满汉全席南方饮食北方饮食住: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风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和婚丧仪式变化旧时的三寸金莲美女,脚的大小和鞋的外形成了旧时衡量美丽的标准清末传统婚礼20年代的婚礼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变

2、化原因: 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居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农村落后,沿袭传统风俗习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20世纪5070年代)。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后b、食:“菜篮子工程” 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d.风俗:休闲娱乐多样化第二节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和公路1.传统交通工具2、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发展: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

3、的基本格局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火车机车演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3、近现代公路交通的发展(1)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2)民国时期,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原因)(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2、航空

4、运输:(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空中客车A380 冯如,旅美华侨,1909年,他在美国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他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在国际飞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同助手携带两价飞机返回祖国,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任广东政府飞行队队长。于1912年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飞行表演,不幸失事,壮烈殉职。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杰出的飞行家。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在中国(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1)

5、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1896年戊戌变法时期于上海创办,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1905年辛亥革命时期在东京创办,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机关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原青年杂志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上海创办,资产阶级激进派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阶段形成发展繁荣时期或时间代表刊物影 响19世纪中前期1873年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

6、后中国丛报万国公报_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艾小梅,汉口)时务报民报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报刊业发展的综合归纳报刊有哪些作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定军山首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7、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标志着中国有声电影历史的开始 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时期代表影响1905年定军山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1935年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电影发展历程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是: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1958年1

8、0月上海电视台1959年广东电视台2、电视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天津无线电厂于1958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它被命名为“北京”。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发明, 二战后世界普及, 中国改革开放后普及)互联网(网络媒介,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体) 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产生; 90年代以后,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报刊2、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是什么?人民日报3、1958年、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4、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5、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年代?1994年6、四大媒介指的是哪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 使西方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