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_第1页
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_第2页
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_第3页
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_第4页
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二十世纪西方论概述课件一、本学科称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方二十世纪文艺理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第2页,共25页幻灯片。一、本学科称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2页,共25页幻灯片。二、本学科意义 1、西方文论是我国当今文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三大文论来源: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2、西方二十世纪文坛被称为“批评理论的世纪”。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多于或高于此前所有的文论。第3页,共25页幻灯片。二、本学科意义 1、西方文论是我国当今文论的重要来源之一第3三、本学科主要内容1.作家系统: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生命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等。

2、2.作品系统: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符号学;语义学等。第4页,共25页幻灯片。三、本学科主要内容1.作家系统:2.作品系统:第4页,共25三、本学科主要内容3.读者系统:文学现象学;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4.文化-社会系统:新马克思主义;文学文化学;存在主义;社会批评理论等。第5页,共25页幻灯片。三、本学科主要内容3.读者系统:4.文化-社会系统:第5页,三、本学科主要内容5.后现代系统: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第6页,共25页幻灯片。三、本学科主要内容5.后现代系统:第6页,共25页幻灯片。参考教材第7页,共25页幻灯片。参考教材第7页,共2

3、5页幻灯片。参考教材第8页,共25页幻灯片。参考教材第8页,共25页幻灯片。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总体走向第9页,共25页幻灯片。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9页,共25页幻灯片。(一)从现代到后现代1、20世纪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前冷战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解体,冷战时代;1991年以来前苏联解体,后冷战时代。第10页,共25页幻灯片。(一)从现代到后现代1、20世纪的三个历史时期第10页,共2(一)从现代到后现代2、前工业、工业化和后工业三个时期的划分前工业时期现实主义工业化时期现代主义后工业时期后现代主义 第11页,共25页幻灯片。(一)从现代到后现代2、前工业、工业化和后工业

4、三个时期的划分(二)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1、知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和区别。2、二战前的文论,主要是一种知识文化和知识话语;3、20世纪下半叶,占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文本。第12页,共25页幻灯片。(二)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1、知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和(二)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叙事学、符号学、语义学等属于知识文化范畴;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论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第13页,共25页幻灯片。(二)从知识话语到意识形态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三)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

5、学1、文学理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哲学文论、文学理论批评、作家创作谈。2、诗学文化,就是从艺术性出发,在语言、结构、形式中研究文学的文化意义。(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派、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等文论隐含着文化意蕴)第14页,共25页幻灯片。(三)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1、文学理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哲学文(三)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3、文化诗学,就是以非文学系统和视角分析、研究文学现象,展示文化与文学和艺术的深刻联系,探索文学的独特性和文化性,表达文学对文化建设的意义、价值和功能。(精神分析、现象学、阐释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多重视角介入文学研究和批评)第15页,共

6、25页幻灯片。(三)从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3、文化诗学,就是以非文学系统和视(四)从分析走向综合1.上半叶文论分析的诗学, 中、下叶文论综合分析的时代;2.从过程看,现代后现代后殖民;3.从认识论看,走向意识形态的综合分析;4.文论的本体论转化。第16页,共25页幻灯片。(四)从分析走向综合1.上半叶文论分析的诗学,第16页,(五)从多元走向边缘1、20世纪以前的文论,主要是哲学的演员,文学创作的服务员,作品的广告宣传员。20世纪的文学理论可以与哲学理论、社会理论、文化理论相提并论。2、西方没有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体系,文论出现众说纷纭的多元化局面。据统计,西方文论至少有五十种“主义”。

7、3、20世纪文论主要是一种阐释学,具有明显的文化创造性,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第17页,共25页幻灯片。(五)从多元走向边缘1、20世纪以前的文论,主要是哲学的演员(六)从吸收、对话走向发展钱中文:中西文论的两次错位及走向以80年代为分界。80年代以前,西方文论的主导研究是内在研究,中国的文论则把外在研究发展到极致,结果是两者都走入绝境,难以为继;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语境的逐渐形成,西方文论主导倾向由内在研究转向外在研究,而中国文论则由外在研究走向内在研究。第18页,共25页幻灯片。(六)从吸收、对话走向发展钱中文:中西文论的两次错位及走向第第19页,共25页幻灯片。第19页,共25页幻灯片

8、。(七)从语言到话语静态和动态物态和人文知识和权力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第20页,共25页幻灯片。(七)从语言到话语静态和动态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第20页,共25五、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基本特色1、在作者、作品、读者与社会文化的总体构架中研究文艺;2、在文艺的本体方面,既重视内容,又看重形式而偏向于形式研究;第21页,共25页幻灯片。五、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基本特色1、在作者、作品、读者与社会文化五、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基本特色3、在研究方法上,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艺理论;4、表述上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文论大师们都力图形成极具个性的概念和范畴体系。第22页,共25页幻灯片。五、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基本特色3、在研究方法上,以人文科学、社六、如何对待二十世纪西方文论1、在态度上,应该是既科学,又辨证;2、在评价上,应该既客观、又经得起推敲;3、在方法上,我们应该从西方文论史的发展走向上看各家各派的贡献和流弊,从文艺实践和理论科学的对应铀上分辨出他们的理论的合理处与悖理处。第23页,共25页幻灯片。六、如何对待二十世纪西方文论1、在态度上,应该是既科学,又辨六、如何对待二十世纪西方文论4、在目的方面,我们以建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旨归,不能以照搬西方二十世纪文论为我们研究的归宿。第24页,共25页幻灯片。六、如何对待二十世纪西方文论4、在目的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